一种水稻智能化工厂育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676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工厂化育秧领域,涉及一种水稻智能化工厂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秧的生产方式,集机电化、标准化、自控化为一体,是一项现代农业工程与农艺相结合的技术。工厂化育秧这项技术是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发展机插秧的关键,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目前我省水稻主产区大多建设了工厂化育秧大棚,虽然有力的促进了粮食的增产,但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急需解决,比如最初稻种的选取技术不够先进导致后期秧苗素质差,出苗率低,秧苗生长不够旺盛挺直,苗期容易出现病虫害直接导致产量底等,而且成本较高,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智能化工厂育秧方法以构建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无损检测和智能化分级,为水稻种子品质分选提供途径从而提高水稻高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1)苗床准备:苗床位于工厂中,对工厂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同时对育秧工厂和育秧苗床进行初步清洁,最后用杀菌消毒剂均匀喷洒在工厂与苗床内进行消毒杀菌,确保工厂与苗床的环境对育秧种植安全无污染,且保证苗床温度在28-32℃。

2)育秧介质选取与准备:首先对现有工厂育苗用苗床进行初步调查,选取环境较温和的苗床介质进行实验,最终选取最佳介质,将脱糙后的稻壳平铺于育秧苗床中0.5-0.8cm厚度,最后以无纺布平铺在脱糙稻壳上。

3)稻种选取:首先建立水稻种子三维表型组模型,为水稻种子快速的物理性状分选提供途径;后构建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无损检测和智能化分级,为水稻种子品质分选提供途径。

4)播撒稻种:将选好的稻种均匀播撒在无纺布表面,并喷施适量的水分。

5)稻种催芽:对播种后的稻种表面喷洒药剂,使得稻种更快更好的生长。

6)苗床处理:对生长出秧苗的苗床应经常对苗床环境进行检测,确保秧苗健康成长。

7)苗期管理:稻种播种后至长到2叶1心期时用自来水喷雾浇灌秧苗,用营养液借助水泵循环浇灌秧苗;播种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开始揭膜适时炼苗,在秧苗移栽前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对秧苗施用送嫁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建立水稻种子三维表型组模型,为水稻种子快速的物理性状分选提供途径;建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无损检测和智能化分级,为水稻种子品质分选提供途径,从而达到对种子高效筛选的目的,最终提高秧苗的品质。

2)采用脱糙的稻壳与无纺布为苗床育苗的介质,并将催生药剂喷施与无纺布表面,有效地提高了营养物质与药剂的利用率,使得秧苗的生长更加匀称、挺直、饱满。

3)对播种后的稻种表面喷洒药剂,使得稻种更快更好的生长从而提高该新型水稻品种的市场占有率。

4)播种后对苗床环境进行时时检测将有效确保出芽整齐、均匀,不会发生常规育秧中的因局部温度不均匀造成的“烧种”或“烂种”现象。

5)与通常的育苗方法相比更加有效的培育出更加高产的稻种且培育出的秧苗生长更加匀称、挺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水稻智能化工厂育秧方法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1)苗床准备;

2)育秧介质选取与准备;

3)稻种选取;

4)播撒稻种;

5)稻种催芽;

6)苗床处理;

7)苗期管理。

所述苗床准备:苗床位于工厂中,对工厂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同时对育秧工厂和育秧苗床进行初步清洁,最后用杀菌消毒剂均匀喷洒在工厂与苗床内进行消毒杀菌,确保工厂与苗床的环境对育秧种植安全无污染,且保证苗床温度在28-32℃。

所述育秧介质选取与准备:首先对现有工厂育苗用苗床进行初步调查,选取环境较温和的苗床介质进行实验,最终选取最佳介质,将脱糙后的稻壳平铺于育秧苗床中0.5-0.8cm厚度,最后以无纺布平铺在脱糙稻壳上。

所述稻种选取:首先建立水稻种子三维表型组模型,为水稻种子快速的物理性状分选提供途径;后构建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无损检测和智能化分级,为水稻种子品质分选提供途径。

所述播撒稻种:将选好的稻种均匀播撒在无纺布表面,并喷施适量的水分。

所述稻种催芽:对播种后的稻种表面喷洒药剂,使得稻种更快更好的生长。

所述苗床处理:对生长出秧苗的苗床应经常对苗床环境进行检测,确保秧苗健康成长。

所述苗期管理:稻种播种后至长到2叶1心期时用自来水喷雾浇灌秧苗,用营养液借助水泵循环浇灌秧苗;播种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开始揭膜适时炼苗,在秧苗移栽前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对秧苗施用送嫁肥。

实施例1:

①苗床准备:所述苗床准备:苗床位于工厂中,对工厂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同时对育秧工厂和育秧苗床进行初步清洁,最后用杀菌消毒剂均匀喷洒在工厂与苗床内进行消毒杀菌,确保工厂与苗床的环境对育秧种植安全无污染,且保证苗床温度在28℃。

②所述育秧介质选取与准备:首先对现有工厂育苗用苗床进行初步调查,选取环境较温和的苗床介质进行实验,最终选取最佳介质,将脱糙后的稻壳平铺于育秧苗床中0.5cm厚度,最后以无纺布平铺在脱糙稻壳上。

③所述稻种选取:首先建立水稻种子三维表型组模型,为水稻种子快速的物理性状分选提供途径;后构建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无损检测和智能化分级,为水稻种子品质分选提供途径。

④所述播撒稻种:将选好的稻种均匀播撒在无纺布表面,并喷施适量的水分。

⑤所述稻种催芽:对播种后的稻种表面喷洒药剂,使得稻种更快更好的生长。

⑥所述苗床处理:对生长出秧苗的苗床应经常对苗床环境进行检测,确保秧苗健康成长。

⑦所述苗期管理:稻种播种后至长到2叶1心期时用自来水喷雾浇灌秧苗,用营养液借助水泵循环浇灌秧苗;播种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开始揭膜适时炼苗,在秧苗移栽前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对秧苗施用送嫁肥。

实施例2:

①苗床准备:所述苗床准备:苗床位于工厂中,对工厂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同时对育秧工厂和育秧苗床进行初步清洁,最后用杀菌消毒剂均匀喷洒在工厂与苗床内进行消毒杀菌,确保工厂与苗床的环境对育秧种植安全无污染,且保证苗床温度在32℃。

②所述育秧介质选取与准备:首先对现有工厂育苗用苗床进行初步调查,选取环境较温和的苗床介质进行实验,最终选取最佳介质,将脱糙后的稻壳平铺于育秧苗床中0.8cm厚度,最后以无纺布平铺在脱糙稻壳上。

③所述稻种选取:首先建立水稻种子三维表型组模型,为水稻种子快速的物理性状分选提供途径;后构建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无损检测和智能化分级,为水稻种子品质分选提供途径。

④所述播撒稻种:将选好的稻种均匀播撒在无纺布表面,并喷施适量的水分。

⑤所述稻种催芽:对播种后的稻种表面喷洒药剂,使得稻种更快更好的生长。

⑥所述苗床处理:对生长出秧苗的苗床应经常对苗床环境进行检测,确保秧苗健康成长。

⑦所述苗期管理:稻种播种后至长到2叶1心期时用自来水喷雾浇灌秧苗,用营养液借助水泵循环浇灌秧苗;播种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开始揭膜适时炼苗,在秧苗移栽前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对秧苗施用送嫁肥。

实施例3:

①苗床准备:所述苗床准备:苗床位于工厂中,对工厂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同时对育秧工厂和育秧苗床进行初步清洁,最后用杀菌消毒剂均匀喷洒在工厂与苗床内进行消毒杀菌,确保工厂与苗床的环境对育秧种植安全无污染,且保证苗床温度在30℃。

②所述育秧介质选取与准备:首先对现有工厂育苗用苗床进行初步调查,选取环境较温和的苗床介质进行实验,最终选取最佳介质,将脱糙后的稻壳平铺于育秧苗床中0.6cm厚度,最后以无纺布平铺在脱糙稻壳上。

③所述稻种选取:首先建立水稻种子三维表型组模型,为水稻种子快速的物理性状分选提供途径;后构建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无损检测和智能化分级,为水稻种子品质分选提供途径。

④所述播撒稻种:将选好的稻种均匀播撒在无纺布表面,并喷施适量的水分。

⑤所述稻种催芽:对播种后的稻种表面喷洒药剂,使得稻种更快更好的生长。

⑥所述苗床处理:对生长出秧苗的苗床应经常对苗床环境进行检测,确保秧苗健康成长。

⑦所述苗期管理:稻种播种后至长到2叶1心期时用自来水喷雾浇灌秧苗,用营养液借助水泵循环浇灌秧苗;播种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开始揭膜适时炼苗,在秧苗移栽前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对秧苗施用送嫁肥。

本发明一种水稻智能化工厂育秧方法的优点如下:

1)建立水稻种子三维表型组模型,为水稻种子快速的物理性状分选提供途径;建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无损检测和智能化分级,为水稻种子品质分选提供途径,从而达到对种子高效筛选的目的,最终提高秧苗的品质。

2)采用脱糙的稻壳与无纺布为苗床育苗的介质,并将催生药剂喷施与无纺布表面,有效地提高了营养物质与药剂的利用率,使得秧苗的生长更加匀称、挺直、饱满。

3)对播种后的稻种表面喷洒药剂,使得稻种更快更好的生长从而提高该新型水稻品种的市场占有率。

4)播种后对苗床环境进行时时检测将有效确保出芽整齐、均匀,不会发生常规育秧中的因局部温度不均匀造成的“烧种”或“烂种”现象。

5)与通常的育苗方法相比更加有效的培育出更加高产的稻种且培育出的秧苗生长更加匀称、挺直。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