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水池水稻硬盘育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675阅读:1004来源:国知局

本方法属于水稻育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棚水池水稻硬盘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田间育秧方法,虽然可培育出符合机插要求的壮秧,但是育秧、起秧的劳动强度较大,育秧成本较高,秧苗素质平衡性较差,且秧苗茬口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难以满足水稻规模化种植壮秧要求,也不能满足水稻提早栽插抢茬口的时间要求。同时,现有的硬地硬盘育秧技术,虽然克服了传统田间育秧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但仍受天气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棚水池水稻硬盘育秧方法,包括步骤1)播种、步骤2)暗化处理和步骤3)水池育秧,所述步骤1)的步骤如下:

1-1)晒种:播种前,将水稻种子晒种2-3天;

1-2)种子处理:使用55-65℃的温水浸泡8-15分钟后转入清水中浸泡40-50小时;

1-3)基质准备:选用有机基质并进行过筛处理,保证基质无结块,无硬颗粒;

1-4)基质填充:将基质填入硬盘,硬盘高度为3cm,基质填充厚度为2.0-2.2cm;

1-5)均匀播种:均匀落谷播种密度调节为580g/平方米-650g/平方米(每盘90-100g);

1-6)基质上水:喷水至基质水分饱和但水不溢出硬盘底孔;

1-7)盖籽:用基质均匀盖籽至不漏籽;

所述步骤2)的步骤如下:把播种结束的硬盘叠放整齐,移入室内并隔绝光线;根据硬盘硬度,叠放每40-50张育秧硬盘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空隙,并在最上层育秧硬盘上覆盖一张空硬盘,室内温度控制在10-35℃,当温度超过35℃时,及时降温;暗化催芽45-55小时,盘内种子80%以上芽长10-15mm时,暗化结束;

所述步骤3)的步骤如下:

3-1)在大棚中沿纵向设置育秧水池,水池边缘畦面高出水池底部不少于5cm,用一整块隔水薄膜铺设在水池上面,同时在水池两端设置排水口;

3-2)在水池中整齐放置育秧硬盘,硬盘与硬盘相接但不重叠;

3-3)在育秧硬盘上覆盖无纺布,无纺布边缘压实;

3-4)向育秧水池中灌跑马水,以保持基质湿润为准,秧苗1.5叶期前控制池内无积水,利用天窗及两侧裙边的开合控制大棚温度在10-30℃;秧苗1.5叶期后建立水层,持续保持水层高出秧盘1-2cm,实行水育秧,利用天窗及两侧裙边的开合将大棚温度控制在10-25℃;遇高温时要适时换水降温;秧苗栽插前1天开始排出池内水分;

3-5)移栽前4天揭开无纺布炼苗,使秧苗适合机插秧要求;即秧龄18-20天,秧苗高度达到15-20cm,叶龄3.8-4.2叶,苗挺、叶绿、生长整齐,秧盘盘结度好提起时不断裂,达到有机水稻壮秧标准,如果不能及时移栽,则通过喷水控制育秧硬盘内基质中的保水量,防止秧苗失水死亡。

所述步骤1-2)中,温水温度为60℃。

所述步骤1-2)中,温水浸泡时间为10分钟。

所述步骤1-4)到1-7)采取机械化作业,将硬盘放入自动化育秧机械,完成基质填充-均匀播种-基质上水-盖籽一体化操作。

所述步骤1-7)中,盖籽基质厚度为0.3~0.5cm。

所述步骤2)中,所述室内为塑料大棚中,用黑塑料薄膜对硬盘堆体进行覆盖,以不透光为准。

所述步骤2)中,暗化时大棚密闭,当大棚内温度超过35℃时,及时通风降温。

所述步骤2)中,暗化催芽时间为48小时。

所述步骤3-1)中,可根据大棚跨度设置多个平行排列的育秧水池,相邻水池中间设走道。

所述步骤3-1)中,水池水池边缘畦面宽5cm。

所述步骤3-2)中,硬盘横向与水池纵向平行摆放于水池内。

所述步骤3-1)中,大棚跨度为6米,棚内设置两个育秧水池,每个水池宽度为2.5米,中间走道宽0.8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利用大棚水池硬盘育秧代替田地或室外硬地育秧,可以提早早茬水稻的播种期,早播早栽可提高水稻产量及提早稻米上市时间,可以避免干旱和淹涝等自然灾害对秧苗的伤害,水池育秧充足的灌水能抑制病菌生长,同时水稻根系生长能力强,秧苗成毯能力强,容易形成壮秧,具有育秧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管理简单、省工省力、秧苗盘结度好、栽插时出活率高和可实行工厂化育秧等优点。通过温烫浸种和暗化催芽,可以避免育秧期化学农药的使用和保证秧盘出苗整齐。通过无纺布覆盖可以防止稻飞虱危害,达到避虫防病的目的。

大棚水池机械化育秧技术推进了有机水稻生产向省力简化、降本增效、优质高产的方向发展,适合工厂化大规模育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大棚水池水稻硬盘育秧方法,步骤包括:

1)播种,具体如下:

1-1)晒种:播种前,将水稻种子晒种2天;

1-2)种子处理:使用60℃的温水浸泡10分钟后转入清水中浸泡45小时;

1-3)基质准备:选用有机基质并进行过筛处理,保证基质无结块,无硬颗粒;

1-4)基质填充:将基质填入硬盘,硬盘高度为3cm,基质填充厚度为2.0-2.2cm;

1-5)均匀播种:均匀落谷播种密度调节为580g/平方米-650g/平方米(每盘90-100g);

1-6)基质上水:喷水至基质水分饱和但水不溢出硬盘底孔;

1-7)盖籽:用基质均匀盖籽,盖籽基质厚度为0.3~0.5cm;

播种完成后进行步骤2):把播种结束的硬盘叠放整齐,移入暗化库房并隔绝光线;根据硬盘硬度,叠放每40-50张育秧硬盘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空隙,并在最上层育秧硬盘上覆盖一张空硬盘,室内温度控制在10-35℃,当温度超过35℃时,及时降温,暗化催芽45-55小时,盘内种子80%以上芽长10-15mm时,暗化结束;

暗化结束后进行步骤3):

3-1)在跨度为6米大棚中沿纵向设置两个育秧水池,每个水池宽度为2.5米,中间走道宽0.8米,硬盘横向与水池纵向平行摆放于水池内,每个水池每行放4个硬盘,水池边缘畦面宽5cm,高出水池底部5cm,用一整块隔水薄膜铺设在水池上面,同时在水池两端设置排水口;

3-2)在水池中整齐放置育秧硬盘,硬盘与硬盘相接但不重叠;

3-3)在育秧硬盘上覆盖无纺布,无纺布边缘压实;

3-4)向育秧水池中灌跑马水,以保持基质湿润为准,秧苗1.5叶期前控制池内无积水,利用天窗及两侧裙边的开合控制大棚温度在10-30℃;秧苗1.5叶期后建立水层,持续保持水层高出秧盘1-2cm,实行水育秧,利用天窗及两侧裙边的开合将大棚温度控制在10-25℃;遇高温时要适时换水降温;秧苗栽插前1天开始排出池内水分;

3-5)移栽前4天揭开无纺布炼苗,使秧苗适合机插秧要求;即秧龄18-20天,秧苗高度达到15-20 cm,叶龄3.8-4.2叶,苗挺、叶绿、生长整齐,秧盘盘结度好提起时不断裂,达到有机水稻壮秧标准,如果不能及时移栽,则通过喷水控制育秧硬盘内基质中的保水量,防止秧苗失水死亡。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其一:1-1)晒种:播种前,将水稻种子晒种3天;

其二:1-2)种子处理:使用55℃的温水浸泡15分钟后转入清水中浸泡40小时;

其三:步骤1-4)到1-7)采取机械化作业,将硬盘放入自动化育秧机械,完成基质填充-均匀播种-基质上水-盖籽一体化操作,基质填充厚度为2.0-2.2cm,均匀落谷播种密度调节为580g/平方米-650g/平方米(每盘90-100g),喷水至基质水分饱和但水不溢出硬盘底孔,盖籽基质厚度为0.3~0.5cm;

其四:步骤2):将硬盘叠放整齐置于塑料大棚中,用黑塑料薄膜对硬盘堆体进行覆盖,以不透光为准,当大棚内温度超过35℃时,及时通风降温,暗化催芽45-55小时,盘内种子80%以上芽长10-15mm时,暗化结束;

其五:步骤3-1)在跨度为8米大棚中沿纵向设置三个育秧水池,每个水池宽度为2.1米,相邻水池中间走道宽0.8米,硬盘纵向与水池纵向平行摆放于水池内,每个水池每行放7个硬盘,水池边缘畦面宽5cm,高出水池底部5cm,用一整块隔水薄膜铺设在水池上面,同时在水池两端设置排水口。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1-2)种子处理:使用65℃的温水浸泡8分钟后转入清水中浸泡50小时。

下面通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对比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15年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荣炳南庄村进行大棚水池育秧应用试验,供试验品种为南粳9108,以硬地硬盘育秧和常规水育秧为对照,5月23日播种,每盘播种量为100克,每种育秧方式育秧面积为1亩。在育秧秧龄18天时测定株高、茎粗、叶龄、白根数、SPAD值、百株鲜重、根系盘结力、壮苗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大棚水池育秧处理的秧苗素质显著好于传统秧田育秧处理,达到和超过了硬盘育秧秧苗素质。

表1不同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