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富硒大米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68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富硒大米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进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的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的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农业,使得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此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程度比较低,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10-15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5%以上,英国、法国等甚至高到90%,中东地区的以色列也达到了90%,而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经过努力也只有45%,同时,我国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具有规模的甚至不到20%,多数技术研发后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国的农业生产手段整体比较落后,特别是机化、集约化生产,部分地区的农业水平还是停留下小农户的个体经营。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化大棚产品的功能较少,智能化程度低,不能满足农户对精细化农业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气象理论不断发展,设计具有精确控制大棚环境的系统成为可能。智能农业大棚控制装置是现有自动大棚的升级产品,本发明主要用于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进行集约化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富硒大米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富硒大米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给水排水好的大棚直播田,从直播田表层向下耕种20-30厘米;在耕种后1-3日内施加富硒有机肥与农家肥,有机肥与农家肥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施加,施加量控制在50-80斤/亩;

b:在耕种直播田的边缘处每隔10-30米设置传感器系统,该传感器系统包括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

c:选择富硒大米秧苗进行播种,每隔40-50厘米插播,每穴1-3株,播种后1-2日内喷洒营养液,并每隔3-5日进行大棚灌溉;

d:每隔1-2个月除草一次,同时每隔15-20日向土壤表层向下10-15公分处输送氧气;

e:在富硒大米进入幼苗期后,每隔10-15日用畜禽粪尿进行施加,每次施加量为90-100公斤/亩,同时配合施加尿素,施加量控制在70-100斤/亩。

步骤b中所述传感器系统用以实时监测大棚直播田内风速、温度、湿度与光照,并将监测值传输均至控制终端。

步骤c中所述营养液为磷酸氢铵、尿素、氢氧化钾、硫酸钠、硫酸铜的任意比例混合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应用时通过传感器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及光亮度进行监测,减少了人工劳动力,且能避免操作人员出现错误判断,保证了温室大棚内参数保持在需求的标准值范围内;本发明所提出的富硒大米培育方法其措施独特、容易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富硒大米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给水排水好的大棚直播田,从直播田表层向下耕种30厘米;在耕种后1日内施加富硒有机肥与农家肥,有机肥与农家肥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施加,施加量控制在80斤/亩;

b:在耕种直播田的边缘处每隔10米设置传感器系统,该传感器系统包括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传感器系统用以实时监测大棚直播田内风速、温度、湿度与光照,并将监测值传输均至控制终端。

c:选择富硒大米秧苗进行播种,每隔50厘米插播,每穴1株,播种后2日内喷洒营养液,并每隔3日进行大棚灌溉;营养液为磷酸氢铵、尿素、氢氧化钾、硫酸钠、硫酸铜的任意比例混合溶液。

d:每隔2个月除草一次,同时每隔15日向土壤表层向下15公分处输送氧气;

e:在富硒大米进入幼苗期后,每隔10日用畜禽粪尿进行施加,每次施加量为100公斤/亩,同时配合施加尿素,施加量控制在70斤/亩。

实施例2

一种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富硒大米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给水排水好的大棚直播田,从直播田表层向下耕种20厘米;在耕种后3日内施加富硒有机肥与农家肥,有机肥与农家肥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施加,施加量控制在50斤/亩;

b:在耕种直播田的边缘处每隔30米设置传感器系统,该传感器系统包括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

c:选择富硒大米秧苗进行播种,每隔40厘米插播,每穴3株,播种后1日内喷洒营养液,并每隔5日进行大棚灌溉;

d:每隔1个月除草一次,同时每隔20日向土壤表层向下10公分处输送氧气;

e:在富硒大米进入幼苗期后,每隔15日用畜禽粪尿进行施加,每次施加量为90公斤/亩,同时配合施加尿素,施加量控制在100斤/亩。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富硒大米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给水排水好的大棚直播田,从直播田表层向下耕种20‑30厘米;在耕种后1‑3日内施加富硒有机肥与农家肥,有机肥与农家肥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施加,施加量控制在50‑80斤/亩;在耕种直播田的边缘处每隔10‑30米设置传感器系统,该传感器系统包括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本发明应用时通过传感器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及光亮度进行监测,减少了人工劳动力,且能避免操作人员出现错误判断,保证了温室大棚内参数保持在需求的标准值范围内;本发明所提出的富硒大米培育方法其措施独特、容易实施。

技术研发人员:王宜坤;高时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7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