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土壤改良及生产有机富硒大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4821阅读:115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土壤改良及生产有机富硒大米的方法,属于富硒大米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而且是部分重金属元素的天然解毒剂,然而现在通过平时的饮食就可以达到补硒的目的。通过吃米饭补硒己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直接、有效、经济、安全的补硒途径。通过食用富硒大米不仅满足了消费者追求绿色食品的安全品质要求,还可以增强抗癌能力、提高免疫能力。

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并对多种癌症具有显著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同时,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人体长期处于缺硒状态会导致多种疾病发生,而日常生活中用于补硒的各种保健产品因价格高昂,令人望而却步。然而通过日常饮食达到补硒效果的方法固然是最好的。通过在富硒地带种植优良作物品种,完全按照规范化栽培技术进行科学管理种植,最后通过机械化加工,获得优质的富硒产品。

大米作为人类饮食最重要的食物源之一,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并获得的富硒大米可以在正常饮食中解决缺硒人群的缺硒问题。预防由于缺硒引发的各类疾病。

富硒大米符合人们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少吃好吃绿色产品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大米是中国人的主食,普通大米的市场越来越窄,富硒大米随着品牌推广的深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将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生产富硒大米是市场消费的需要。天然富硒食品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据调查,富硒产品市场广阔,产品供不应求,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对富硒产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在国内,随着人们对硒的认识,富硒食品需求量将不断增大,若按每月人均消耗5公斤富硒大米计算,安康全年将消耗富硒大米18万吨。但是,目前富硒食品开发较少,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充分利用天然富硒土壤的资源优势,开发富硒大米,很具市场前景。大米是我国居民的重要主食之一,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

北流市是广西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单产位于全区前列。北流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高岭土地质储量1亿吨左右,露出地表的石灰石地质储量15亿吨左右,露出地表的粘土(水泥用)地质储量1亿立方米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夏至日全境皆出现太阳直射现自然资源象,境内以中南部的平天山(海拔1158米)为界,年平均气温南部22.6℃。

北流市新荣镇农业资源优势明显,空气、土壤和水资源无工矿企业污染,产地土壤类型为黏质土,土壤成土母质为残积物和坡积物,土壤ph值为6.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6.6g/kg,土壤镉含量为0.15mg/kg,土壤硒含量为0.66mg/kg;灌溉用水水源为山泉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土地资源充足。特别是土壤硒含量高,1.2万亩均为连片富硒土壤栽培区域。

然而富硒的土壤不一定能生产天然的富硒农产品,为将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助农增产增收,提高消费者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急需一种在生产上操作简便,生产质量安全的天然富硒大米及有机大米的一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富硒土壤地区,生产出真正的天然富硒大米的方法。

本发明的富硒土壤改良及生产有机富硒大米的方法为:步骤一、富硒土壤种植紫云英,紫云英是重要的有机肥料资源,也是稻田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富硒土壤,硒含量大于0.5mg/kg排水较好的田块,在冬季12月份,播种种植绿肥紫云英,按照紫云英栽培技术要求进行田间管理,紫云英对硒的吸收能力强,收割后的紫云英硒含量高,制成有机肥是水稻吸收外源有机硒的一项有效途径,紫云英于第二年3月进行收割;

步骤二、富硒土壤的改良,种植紫云英的田地经深耕后,田间留水至0.5-1cm,用熬合液体钙和土壤改良菌剂进行土壤改良,熬合液体钙,钙含量为200g/l,每亩用量5l,土壤改良菌剂标准规格150ml/瓶,所述的土壤改良菌剂,为微生物复合益生菌,有效活菌,高于2亿/克,有机蛋白高达70﹪,富含植物性乳酸菌、单宁酸、氨基酸、肽、胨等小分子蛋白及大量b族维生素,亩用量2-3瓶,将熬合液体钙和土壤改良菌剂兑水均匀撒泼到土壤中,富硒土壤改良可以使土壤有益菌迅速繁殖,增加有益菌群数量,提高几丁质酶含量,活化土层,打破各元素间的拮抗及增加无效态硒元素向有效态硒元素转化,便于水稻根系对硒元素的吸收及转化;

步骤三、选择对硒吸收能力强的品种进行育苗,不同水稻品种对于土壤中的硒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性,水稻为非聚硒植物,对于硒的富集能力较差,导致富硒的土壤不一定能生产出富硒的大米,因此选择产量稳定,对硒含量吸收稳定的品种,通过进行不同品种栽培比对,隆香31,h两优6839,福香88号对硒含量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因此选择隆香31,h两优6839,福香88号作为培育品种采用育秧盘方式进行育种,按照当地生产管理进行育秧;

步骤四、制造有机肥,具体的制备步骤为:4-1、原料混合均匀,将步骤一中收获的紫云英切短为3-5厘米,占重比例为50-60%,黄芪茎秆叶粉碎,占重比例为8-10%,酱油糟10-15%,蚕沙5-8%,鸽粪6-10%,黄腐殖酸8-10%;4-2、调节ph及含水量,混合均匀后,将ph值调节为6~7.5,水分含量控制在30%~50%;4-3、接种,将菌剂稀释后均匀喷洒在混合物料上;选择发酵剂,有益菌含量≥50亿/克,使用量:每1000公斤发酵物添加2kg液体发酵剂;4-4、发酵,将接种后的物料堆放在发酵棚里,堆宽2米-2.2米,堆高80-90cm,长度不限;发酵时间10-15天;

步骤五、增施有机肥,在水稻进行插秧环节过之前,将稻田上水1-2cm后,按每亩稻田100-135kg用量将有机肥剂均匀撒施于稻田中;再通过翻土机翻耕,使其均匀分布于稻田土壤中;最后插步骤三育的秧苗,在抽穗初期,叶面喷施有机硅,促进水稻根系对土壤硒元素的吸收及转化,待水稻成熟后收获得到富硒水稻,稻谷经碾米后获得富硒大米,其硒含量可超过0.15mg/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紫云英和黄芪对硒的吸收能力强,是硒资源循环再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以其作为有机肥的原料。一是硒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二是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提高了土壤有机硒的含量。保证了水稻生育期对硒的需求,使生产出的富硒大米硒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叶面喷施有机硅,可以起到增硅升硒的作用,富硒土壤改良可以将富硒土壤中的无效态的硒转化为有效态的硒,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有机硒的含量,通过水稻根部吸收,富集到子籽粒中,可以生产天然的富硒大米。使生产的天然富硒大米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此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可以广泛用于富硒地区天然富硒大米的生产过程中。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试验处理对大米含量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和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富硒土壤改良及生产富硒大米的方法为:步骤一、富硒土壤种植紫云英,紫云英是重要的有机肥料资源,也是稻田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富硒土壤,硒含量大于0.5mg/kg排水较好的田块,在冬季12月份,播种种植绿肥紫云英,按照紫云英栽培技术要求进行田间管理,紫云英对硒的吸收能力强,收割后的紫云英硒含量高,制成有机肥是水稻吸收外源有机硒的一项有效途径,紫云英于第二年3月进行收割;

步骤二、富硒土壤的改良,种植紫云英的田地经深耕后,田间留水至0.5-1cm,用熬合液体钙和土壤改良菌剂进行土壤改良,熬合液体钙,钙含量为200g/l,每亩用量5l,土壤改良菌剂标准规格150ml/瓶,所述的土壤改良菌剂,为微生物复合益生菌,有效活菌,高于2亿/克,有机蛋白高达70﹪,富含植物性乳酸菌、单宁酸、氨基酸、肽、胨等小分子蛋白及大量b族维生素,亩用量2-3瓶,将熬合液体钙和土壤改良菌剂兑水均匀撒泼到土壤中,富硒土壤改良可以使土壤有益菌迅速繁殖,增加有益菌群数量,提高几丁质酶含量,活化土层,打破各元素间的拮抗及增加无效态硒元素向有效态硒元素转化,便于水稻根系对硒元素的吸收及转化;

步骤三、选择对硒吸收能力强的品种进行育苗,不同水稻品种对于土壤中的硒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性,水稻为非聚硒植物,对于硒的富集能力较差,导致富硒的土壤不一定能生产出富硒的大米,因此选择产量稳定,对硒含量吸收稳定的品种,通过进行不同品种栽培比对,隆香31,h两优6839,福香88号对硒含量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因此选择隆香31,h两优6839,福香88号作为培育品种采用育秧盘方式进行育种,按照当地生产管理进行育秧;

步骤四、制造有机肥,将紫云英切短为3-5厘米,称取600kg,黄芪茎秆叶粉碎占重比例为100kg,酱油糟110kg,蚕沙50kg,鸽粪60kg,黄腐殖酸80kg,合计1000公斤,原料混合均匀;调节ph及含水量混合均匀后,调节ph为7.2;水分含量控制在45%,接种:将菌剂稀释后均匀喷洒在混合物料上;选择沃宝发酵剂,有益菌含量≥50亿/克,使用量:每1000公斤发酵物添加2kg液体发酵剂;发酵:将接种后的物料堆放在发酵棚里,堆宽2米左右,堆高80厘米左右,以操作方便为宜,长度不限;发酵时间10-15天;

步骤五、增施有机肥,在水稻进行插秧环节过之前,将稻田上水1-2cm后,按每亩稻田100-135kg用量将有机肥剂均匀撒施于稻田中;再通过翻土机翻耕,使其均匀分布于稻田土壤中;最后插步骤三育的秧苗,水稻生长过程中叶面喷有机硅,在抽穗初期,叶面喷施有机硅,促进水稻根系对土壤硒元素的吸收及转化,待水稻成熟后收获得到富硒水稻,稻谷经碾米后获得富硒大米,其硒含量可超过0.15mg/kg。

实施例

2016年8-11月,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新荣镇,实验前进行了富硒土壤检测,检测结果为0.52mg/kg,达到富硒土壤要求,试验设4个处理,每处理667平方米,重复3次,共12个实验小区,四周设保护行。试验品种为h两优6839,福香88号;

处理1h两优6839+富硒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

处理2福香88号+富硒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

处理3h两优6839+空白对照

处理4福香88号+空白对照

实验方法:富硒土壤改良,种植紫云英的田地经深耕后,田间留水至0.5-1cm,用熬合液体钙和土壤改良菌剂进行土壤改良,熬合液体钙,钙含量为200g/l,每亩用量5l,土壤改良菌剂规格150ml/瓶,亩用量2-3瓶,将熬合液体钙和土壤改良菌剂兑水均匀撒泼到土壤中,将稻田上水1-2cm后,按每亩稻田100-135kg用量将有机肥剂均匀撒施于稻田中;再通过翻土机翻耕,使其均匀分布于稻田土壤中;最后插秧;对照组:常规管理,不进行富硒土壤改良剂增施有机肥,其他管理与处理组一致。

待水稻成熟后收获得到富硒水稻,稻谷经碾米后获得富硒大米,送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图1,图1为不同试验处理对大米含量的影响图,试验结论:由试验结果可知,处理组1和处理2的硒含量大于0.15mg/kg,达到富硒大米标准处理3及处理4接近达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