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滨海盐渍化耕地种植冬小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63198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滨海盐渍化耕地种植冬小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东北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环渤海区存在大量已利用和未有利用的滨海盐渍化耕地,经过采取措施开发治理,将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这些气候资源和土壤特点为:该区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并兼具海洋性气候特点,四季、干湿分明,春、秋两季多风、蒸发量大,夏季较热,冬季偏冷,日照丰富,热量资源基本充足,地下水位浅,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土壤水分和盐分在垂直方向的上行与下行、积盐和脱盐过程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点,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滨海盐碱地小麦生长发育特点表现为:在物候期上进入越冬期提早5-8天,分蘖晚3-5天,春季返青晚3-9天左右,拔节晚4-10天,籽粒灌浆期短5-7天,整体上前期营养生长慢,后期生殖生长快,全生长育有所延长。植株个体根系生长弱、初生根小、次生根发育晚、数量少、干重低,叶片比一般麦田短而窄叶色深绿、略带紫红。分蘖晚、发育差,成穗率低,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同位蘖的出生期比非盐碱土壤小麦晚8-12天,成穗率降低60-70%,以主茎成穗为主;幼穗发育比一般麦田晚3-5天,分化期短6-7天,小花分化到四分子形成时期,正值返盐高峰期,使分化期持续时间缩短,致使小花退化数量增加,穗粒数减少;在灌浆期间,又易受干旱、盐碱影响,叶片枯黄,非正常早熟,致使籽粒饱满度较差,粒重降低。

虽然,滨海区气候和土壤因素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因为这些地区过去一直少有小麦种植而缺乏小麦种植的成熟技术方法,不利的田间种植管理措施不能符合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却是造成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重要因素。

为此,本领域亟需通过试验和分析,针对区域气候土壤条件和小麦生长发育特点,根据气候、土壤盐分变化和小麦生长发育干规律,创建形成适宜在生产中既抑制耕层土壤盐分、又使小麦盐分敏感期躲盐避害的耕作种植管理关键技术措施,促进小麦稳产增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根据滨海盐碱区的气候资源、土壤条件、和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在小麦种植生产中,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耕作栽培等农艺措施,提供了一种在滨海盐渍化耕地种植冬小麦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以耕地整体平整、灌排系统完善为前提,包括适宜在生产中既抑制耕层土壤盐分、又使小麦盐分敏感期躲盐避害的耕作种植管理关键技术措施,由此实现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促进。该方法能够避害趋利、保全苗、促壮苗、增粒数、稳粒重,充分挖掘滨海盐碱土壤区小麦生产潜力。

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滨海盐渍化耕地种植冬小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播种前准备环节、播种环节和田间管理环节,所述播种前准备环节包括底墒水灌溉和小麦品种选择,所述播种环节包括微型垄双侧播种,所述田间管理环节包括越冬水灌溉和返青拔节水灌溉,所述微型垄双侧播种在秋季于日平均气温在16-22℃、优选18-20℃左右进行,使垄背高8-12cm、优选10cm,垄背宽13-17cm、优选15cm,垄沟宽8-12cm、优选10cm,且播种量保证基本亩达每亩35-38万株。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日平均气温3-8℃、优选5℃时,例如在立冬后、小雪前,利用沟灌进行所述越冬水灌溉。所述越冬水灌溉相对于常规耕地种植相对提前,且灌溉量不易过大但要均匀,基本达到压盐和满足小麦生育需水即可。优选地,越冬水灌溉的灌水量为每亩25-35m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4-6cm、优选5cm地温稳定在4-6℃、优选5℃时,例如在小麦全部返青之后,及时进行所述返青拔节水。滨海盐碱土壤小麦返青水不能提前灌,否则会更加延缓的小麦的返青和拔节。但是,春季海风大、土壤水分蒸发强,返盐严重,所以,宜待田间小麦全部返青后,及时灌水压盐,且灌水量不宜过大,适宜的灌水量为30-40m3/亩,以保证土壤盐分和温度不会影响小麦生长发育。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播种前第8、9、10、11或12天、优选在第10天进行所述底墒水灌溉,使播种时耕层土壤含盐量被控制在≤0.2%。优选地,灌水量为50-60m3/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选择具有耐盐性和耐寒性的中早熟小麦品种。优选地,选择例如小偃81和小偃60来进行种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播种前进行耕地平整。所述耕地平整有利于生长季均匀灌水并避免形成盐碱斑。为了增加土壤有机质,进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后进行翻耕(20-25cm)。若不进行秸秆还田,则可以采用旋耕(15-18cm)进行土壤耕作。优选地,在播种前2天内进行所述耕地平整例如耕翻并耙平。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小麦开花后转入生殖生长阶段时进行开花灌浆水灌溉。在此时进行足量灌水,例如35-45m3/亩的灌水量,目的是压盐,由此促进小麦籽粒形成和增重过程,延长灌浆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杂草防除。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病虫防治。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针对滨海盐碱盐渍化耕地,创造适宜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耕层土壤环境,构建形成适宜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因素,充分利用光温水土资源,促进种植小麦种植生产稳产增产。在中轻度盐渍土壤种植小麦,可稳定实现亩产小麦籽粒400-500公斤,该亩产量基本接近于常规耕地,并且显著高于采用现有方法在盐渍土壤中种植冬小麦的亩产量。另外,在原来不能种植小麦的重度盐渍化耕地上采用上述方法种植小麦,亩产籽粒也可达300公斤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和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具体描述的实施方案仅用于示例目的,无意于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来进行限定。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滨海盐渍化耕地种植小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害趋利、保全苗、促壮苗、增粒数、稳粒重,充分挖掘滨海盐碱土壤区小麦生产潜力。

本发明方法以耕地整体平整、灌排系统完善为前提,包括适宜在生产中既抑制耕层土壤盐分、又使小麦盐分敏感期躲盐避害的耕作种植管理关键技术措施。本发明方法可以概括为“三关十法”,第一关是抓好耕作播种质量关保全苗,第二关是抓好灌水补肥关促壮苗,第三关是抓好田间监测管理关稳粒数增粒重。第一关包括“四法”,即选择适宜小麦品种、选择适宜耕作措施、选择适宜播种方式、和适宜播期与播种量确定。第二关包括“四法”,即底墒水灌溉、越冬水灌溉、返青拔节水灌溉、和开花灌浆水灌溉。第三关包括“二法”,即杂草防除和病虫防治。下面按照此分类顺序来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关、抓好耕作播种质量关保全苗

1、选择适宜小麦品种(选择耐盐、耐寒、中早熟品种)

滨海盐碱区冬春季温度偏低、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土壤本身具有盐碱。因此,在小麦品种的选用上,除了注重其耐盐特性外,还应兼具有耐冷性和中早熟性。换言之,选择具有耐盐性和耐寒性的中早熟小麦品种。可以选用的小麦品种有,例如,小偃81和小偃60,但不限于此。

2、选择适宜耕作措施(秸秆粉碎还田后耕翻、耙平)

播种前需要对耕地进行微平整,这有利于生长季灌水并避免形成盐碱斑。为了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利用秸秆还田机对前茬作物秸秆进行粉碎(碎片小于5cm)直接还田,同时增施有机肥作为底肥。为了使秸秆翻埋入耕层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土壤耕作措施应优先选择进行翻耕(20-25cm),然后耙平。如果没有秸秆还田,也可以采用旋耕(15-18cm)、耙平。耕翻、耙平宜在播种前2天内天进行。

3、选择适宜播种方式(微型垄两侧播种)

形成微垄,该微垄的垄背高8-12cm、优选10cm,垄背宽13-17cm、优选15cm,垄沟宽8-12cm、优选10cm。可以将种子播种在垄体双侧。可以采用形成微垄且种、肥一体化的小麦播种机,实现播种、种肥、建垄,一次作业完成。垄背顶部引盐、聚盐,垄背两侧种植小麦,垄沟底部施肥过水,有利于为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通气和地温度条件,减轻盐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胁迫危害。种肥应施用n-p-k复合肥、并足量施用。

4、适宜播期播量确定(适期早播足量播种)

适期早播,适量增加播种量。盐碱土壤地温比非盐碱土壤偏低,导致出苗、分蘖延迟。首先,为了早出苗、促冬前分蘖壮苗,增加冬前根量,增强耐盐能力,安全越冬,应适期早播,优选在秋季于日平均气温在16-22℃、优选18-20℃左右时进行播种。例如,对于环渤海地区,盐渍化土壤耕地以10月5日左右为佳,最晚不应晚于10月10日播种为宜。其次,因为盐碱土壤小麦分蘖少、成熟率低,以主茎成熟为主、分蘖成熟为辅,所以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以保证基本苗达到每亩35-38万株为宜。

第二关、抓好灌水补肥关促壮苗

5、底墒水

播种前足量灌:冬小麦播种前,正值秋旱返盐高峰。耕翻播种前灌足底墒水,既可起到洗盐、压碱作用,又可为小麦发芽出苗营造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是保证小麦一次出全苗、齐苗的条件之一,并维持冬前小麦生长水分需求。应在播种前第8-12天中的某一天,优选第10天,进行大水淋盐,使播种时耕层土壤含盐量控制在0.2%左右,以保证小麦出全苗齐苗。优选地,亩灌水为50-60m3

6、越冬水

越冬前提早灌:盐碱土壤种植小麦越冬水灌溉应适当提前,且灌水量不宜过大,基本达到压盐和满足小麦生育需水要求即可。适宜的灌水量为25-35m3/亩。在日平均气温3-8℃、优选5℃左右时,例如在立冬后、小雪前,采用沟灌方式(播种时已构建形成的垄沟),一方面使灌水后的大量重力水有时间下渗,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和提高土温,另一方面过量的水分通过垄沟淋渗。土壤水分通过垄沟底部运移到垄背顶部,土壤盐分随着土壤水分蒸发聚积在垄背顶部,为幼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以防止冬季低温和盐害共同作用对小麦越冬产生危害死苗,保证小麦安全越冬。

7、返青拔节水

返青后及时灌:滨海盐碱土壤小麦返青水不能提前灌,否则会更加延缓的小麦的返青和拔节。但是,春季海风大、土壤水分蒸发强,返盐严重,所以,宜待田间小麦全部返青后,一般在4-5cm、优选5cm地温稳定在4-6℃、优选5℃左右时为宜,及时灌水压盐,且灌水量不宜过大,以保证土壤盐分和温度不影响小麦生长发育。适宜的灌水量为30-40m3/亩。结合返青拔节期灌水,追施氮肥,促进小麦很快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促发壮苗、保证穗粒数。

8、开花灌浆水

开花后适时灌:开花后小麦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宜适时足量灌水压盐,促进小麦籽粒形成和增重过程,延长灌浆期,延长叶片持绿功能期、防早衰,保证千粒重。适宜的灌水量为35-45m3/亩。注意灌水前要整理好田间排水系统,灌后及时排水防渍涝。

第三关、抓好田间监测管理关稳粒数增粒重

9、杂草防除

从返青到成熟,重点是生长前期,特别是在小麦返青期,要对耐盐、耐旱、耐寒的盐碱地标志性植物如盐蒿、碱蓬等杂草做好防除,可适量喷洒针对性除草剂进行尽早防除。

10、病虫防治

重点是生长后期,抽穗开花后,随着气温升高,注意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如小麦白粉病、锈病、蚜虫等,若有发生应及时喷施相关农药进行防治。另外,开花——灌浆期还可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早衰、增粒重。

以上方法适合于滨海盐渍化土壤冬小麦种植区,促进小麦稳产高产。在中轻度盐渍化耕地采上述方法种植小麦可稳定实现亩产小麦籽粒400-500公斤,该亩产量基本接近于常规耕地,并且显著高于采用现有方法在盐渍土壤中种植冬小麦的亩产量。另外,在原来不能种植小麦的重度盐渍化耕地上采用上述方法种植小麦,亩产籽粒也可达300公斤左右。

在本说明书中,每当提及“示例性实施方案”、“优选实施方案”、“一个实施方案”等时意味着针对该实施方案描述的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点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这些用词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的出现不一定都指代同一实施方案。此外,当针对任一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描述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点时,应当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在所有所述实施方案中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点。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然而,本发明的方面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各种改型和替换均可以应用到上述实施方案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