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植物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净化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植物净化器的滤网结构,通常为一个平板型,滤网外面没有支撑性的部件。这种结构一方面很容易造成滤网的破损,没有滤网的保护性机构,另一方面由于平板型滤网只有单面可以进风,相对于多面进风,在相同风量下通过滤网的风比较少,导致整机净化效率也相应较小。植物净化器植物的放置方法基本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将用布袋套上植物,植物与布袋裸露在空气中;第二种是基质外面是一个开放性的盒子,圆形或者方形,上面无盖;这样的缺陷有两个,第一,因为包装为半封闭或开放,在植物进行浇灌的时候,可以直接摸到水,在夏天水是蚊虫繁殖增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夏天这样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蚊虫,另外,在有光照时,此结构不密封,会在短时间散发大量的水分,植物缺水,影响植物生长及健康。最后,这两种方案均是单层保护,会有大量的基质通过水流入到水箱,水质快速变坏。植物净化器大部分是通过水泵将水导入到机器上方并通过水管或湿帘的方式将水慢慢传递回水箱,在传递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灰尘、基质以及其它大分子污染物会随水一起,多次循环后,水箱中杂质很多,难以清洗,另外由于水本身很脏,再次循环过程中特别是夏天会有异味产生,有更多的病毒,真菌挥发到空气中;并且对植物健康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水循环是水管运行,还存在水管堵塞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植物净化器的技术方案,其增加进风面积;多面进风,更有效的吸收周围污染空气;组件化,安装更换方便快捷;花盆的隐藏式设计,不吸引蚊虫;基质暴露少,在光照情况下水分蒸发比较慢;相比于圆形花盆,可以容纳更多的基质,保证植物的生存寿命;花盆设置侧板孔,可以对植物进行充分浇灌;盆体内设置无纺布层,起到双重保护,基质更少的存在于水中,避免水质变坏;其通过过滤网可减少大颗粒基质或污染物流入水箱;降低循环水水管堵塞的风险;由于污染物被过滤,水箱残留污染物少,沉积量少,便于清洗;安装,清洗简单方便,易于更换。
所述的一种植物净化器,包括安装在植物净化器顶部的滤网,安装在植物净化器主体前侧的花盆主体,安装在植物净化器主体下部的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网上支架、滤网下支架及四根滤网侧支架构成的滤网框架,滤网框架的顶面和四个侧面上均配合设置复合滤网和粗效滤网构成五个进风过滤网面;花盆主体包括盆体,盆体的盆口配合设置左右拼合连接的左盖板、右盖板,左盖板上设置左缺口,右盖板上设置右缺口,左盖板、右盖板拼合后左右缺口构成种植孔;水箱顶部配合设置水箱盖板,水箱盖板中间设置盖板凹槽,盖板凹槽中间为盖板通孔,盖板凹槽内配合设置基质过滤盒,基质过滤盒上设置基质过滤网。
所述的一种植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滤网上支架的四个角均设置上连接轴、上支架连接扣位,滤网下支架的四个角均设置下连接轴、下支架连接扣位,滤网侧支架上下两端均对应设置侧支架连接孔、侧支架扣位孔;上连接轴、下连接轴与侧支架连接孔插接配合,上支架连接扣位、下支架连接扣位与侧支架扣位孔扣接限位。
所述的一种植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滤网侧支架外部配合设置滤网侧支架盖,滤网侧支架盖上下两端均设置侧支架盖插入轴、侧支架盖扣位,滤网上支架上对应设置上限位槽,滤网下支架上对应设置下限位槽,滤网侧支架上对应设置侧支架多用孔,侧支架盖插入轴与上限位槽、下限位槽插接配合,侧支架盖扣位与侧支架多用孔扣接配合。
所述的一种植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滤网上支架上配合设置滤网上支架盖,滤网上支架上设置第一支架扣位、第二支架扣位,滤网支架盖上对应设置第一滤网支架孔、第二滤网支架孔、滤网支架盖粗效孔,第一支架扣位与第一滤网支架孔扣接配合,第二支架扣位与第二滤网支架孔扣接配合,滤网支架盖粗效孔用于粗效滤网的安装。
所述的一种植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滤网上支架内侧壁配合设置用于安装复合滤网的滤网上支架固定板、滤网上支架固定孔,滤网侧支架内侧壁配合设置用于安装复合滤网的滤网侧支架固定板,滤网下支架内侧壁配合设置用于安装复合滤网的滤网侧支架固定板。
所述的一种植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盆体侧壁设置花盆侧板孔,花盆侧板孔为圆孔,其孔的直径为3-5mm;盆体底部设置花盆底边孔,花盆底边孔为圆孔,其孔的直径为2-6mm。
所述的一种植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盆体顶部设置花盆凸边,左盖板上对应设置左盖板导向槽,右盖板上对应设置右盖板导向槽,左盖板导向槽、右盖板导向槽与花盆凸边卡接滑动配合;左盖板上设置左盖板扣位孔,右盖板上设置右盖板扣位凸台;左盖板、右盖板左右拼合连接后,左盖板扣位孔、右盖板扣位凸台相互扣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植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体内壁构成正方体结构腔体;种植孔为圆孔,其孔的直径为30-40mm;所述的盆体内配合设置无纺布层。
所述的一种植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水箱顶部设置水箱固定筋,水箱盖板上对应设置盖板卡槽,水箱盖板与水箱通过盖板卡槽、水箱固定筋上下卡接配合;盖板凹槽内配合设置盖板固定筋,基质过滤盒与盖板固定筋挡接配合;基质过滤盒四周设置基质过滤盒侧边,基质过滤盒侧边与盖板固定筋挡接紧配。
所述的一种植物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基质过滤盒中间设置提手。
上述一种植物净化器,其增加进风面积;多面进风,更有效的吸收周围污染空气;组件化,安装更换方便快捷;花盆的隐藏式设计,不吸引蚊虫;基质暴露少,在光照情况下水分蒸发比较慢;相比于圆形花盆,可以容纳更多的基质,保证植物的生存寿命;花盆设置侧板孔,可以对植物进行充分浇灌;盆体内设置无纺布层,起到双重保护,基质更少的存在于水中,避免水质变坏;其通过过滤网可减少大颗粒基质或污染物流入水箱;降低循环水水管堵塞的风险;由于污染物被过滤,水箱残留污染物少,沉积量少,便于清洗;安装,清洗简单方便,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滤网上支架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滤网侧支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滤网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滤网上支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盆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右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水箱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基质过滤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网上支架盖、101-第一滤网支架孔、102-第二滤网支架孔、103-滤网支架盖粗效孔、2-滤网上支架、201-滤网上支架固定板、202-上支架连接扣位、203-上连接轴、204-滤网上支架固定孔、205-上限位槽、206-第一支架扣位、207-第二支架扣位、3-滤网侧支架、301-侧支架扣位孔、302-侧支架连接孔、303-侧支架多用孔、304-滤网侧支架固定板、4-滤网侧支架盖、401-侧支架盖插入轴、402-侧支架盖扣位、5-滤网下支架、501-下支架连接扣位、502-下连接轴、503-下限位槽、504-滤网侧支架固定板;
6-盆体、601-花盆侧板孔、602-花盆凸边、603-花盆底边孔、7-右盖板、701-右盖板导向槽、702-右盖板扣位凸台、8-种植孔、9-左盖板、901-左盖板导向槽、902-左盖板扣位孔;
10-水箱、1001-水箱固定筋、11-水箱盖板、1101-盖板凹槽、1102-盖板固定筋、1103-盖板卡槽、1104-盖板通孔、12-基质过滤盒、1201-基质过滤网、1202-提手、1203-基质过滤盒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该植物净化器的滤网结构,包括滤网上支架2、滤网下支架5及四根滤网侧支架3构成的滤网框架,滤网框架的顶面和四个侧面上均配合设置复合滤网和粗效滤网构成五个进风过滤网面。滤网上支架2的四个角均设置上连接轴203、上支架连接扣位202,滤网下支架5的四个角均设置下连接轴502、下支架连接扣位501,滤网侧支架3上下两端均对应设置侧支架连接孔302、侧支架扣位孔301;上连接轴203、下连接轴502与侧支架连接孔302插接配合,上支架连接扣位202、下支架连接扣位501与侧支架扣位孔301扣接限位。滤网侧支架3外部配合设置滤网侧支架盖4,滤网侧支架盖4上下两端均设置侧支架盖插入轴401、侧支架盖扣位402,滤网上支架2上对应设置上限位槽205,滤网下支架5上对应设置下限位槽503,滤网侧支架3上对应设置侧支架多用孔303,侧支架盖插入轴401与上限位槽205、下限位槽503插接配合,侧支架盖扣位402与侧支架多用孔303扣接配合。滤网上支架2上配合设置滤网上支架盖1,滤网上支架2上设置第一支架扣位206、第二支架扣位207,滤网支架盖1上对应设置第一滤网支架孔101、第二滤网支架孔102、滤网支架盖粗效孔103,第一支架扣位206与第一滤网支架孔101扣接配合,第二支架扣位207与第二滤网支架孔102扣接配合,滤网支架盖粗效孔103用于粗效滤网的安装。滤网上支架2内侧壁配合设置用于安装复合滤网的滤网上支架固定板201、滤网上支架固定孔204,滤网侧支架3内侧壁配合设置用于安装复合滤网的滤网侧支架固定板304,滤网下支架5内侧壁配合设置用于安装复合滤网的滤网侧支架固定板504。
本发明通过设计滤网保护结构,在滤网周围增加塑料支架,将滤网的安全性提高;将滤网由传统的单个平板型结构改为五个平板型结构,增加同一时间滤网对空气的过滤面积,提升整机的过滤效率。
如图8-12所示,该植物净化器的花盆,包括安装在植物净化器主体前侧的花盆主体,花盆主体包括盆体6,盆体6的盆口配合设置左右拼合连接的左盖板9、右盖板7,左盖板9上设置左缺口,右盖板7上设置右缺口,左盖板9、右盖板7拼合后左右缺口构成种植孔8。盆体6顶部设置花盆凸边602,左盖板9上对应设置左盖板导向槽901,右盖板7上对应设置右盖板导向槽701,左盖板导向槽901、右盖板导向槽701与花盆凸边602卡接滑动配合。左盖板9上设置左盖板扣位孔902,右盖板7上设置右盖板扣位凸台702;左盖板9、右盖板7左右拼合连接后,左盖板扣位孔902、右盖板扣位凸台702相互扣合连接。
盆体6侧壁设置花盆侧板孔601,花盆侧板孔601为圆孔,其孔的直径为3-5mm。花盆侧板孔601的主要作用为在风机吹到植物时,通过花盆侧板孔601可以优先进行植物根部的空气置换,让植物底部呼吸,此孔的直径需要在3-5mm。之间,若孔过大,那么植物在风的作用下急剧缺水,若孔过小,无法起到植物根部空气置换的作用。盆体6底部设置花盆底边孔603,花盆底边孔603为圆孔,其孔的直径为2-6mm,花盆底边孔603主要是植物根部吸收水的主要方式。
所述的盆体6内壁构成正方体结构腔体。正方形花盆体积:正方形边长为2a,高度为h,此花盆可容纳基质为4a*a*h。圆形花盆体积:圆形直径为2r,高度为h,其体积为πrr*h。正方形/圆形=4a²/πr²。当a=r时也就是圆形的直径与边长相同时,正方形的体积大于圆形,故其容纳的基质多于圆形。
种植孔8为圆孔,其孔的直径为30-40mm,此孔的直径与植物的根茎直径大致相同,这样既可以保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方向不会有偏向性,也可以在光照下尽可能遮住植物基质,减少失少风险,同时由于此花盆基本密封,减少了蚊虫的繁殖空间、降低蚊虫的产生。所述的盆体6内配合设置无纺布层,起到双重保护,基质更少的存在于水中,避免水质变坏。
使用时:此植物净化器的花盆内部放有无纺布,植物与基质放在无纺布中,这样由于双重的保护作用,降低了基质流入到水中的几率,保护水管的顺畅与水的清洁度;左盖板导向槽901、右盖板导向槽701与花盆凸边602横向卡接滑动配合,当左盖板9、右盖板7拼合后左右缺口构成种植孔8,左盖板扣位孔902、右盖板扣位凸台702相互扣合连接,实现花盆6和左盖板9、右盖板7的完全连接。
如图13-16所示,该植物净化器的过滤结构,包括安装在植物净化器主体下部的水箱10,水箱10顶部配合设置水箱盖板11,水箱盖板11中间设置盖板凹槽1101,盖板凹槽1101中间为盖板通孔1104,盖板凹槽1101内配合设置基质过滤盒12,基质过滤盒12上设置基质过滤网1201。水箱10顶部设置水箱固定筋1001,水箱盖板11上对应设置盖板卡槽1103,水箱盖板11与水箱10通过盖板卡槽1103、水箱固定筋1001上下卡接配合。盖板凹槽1101内配合设置盖板固定筋1102,基质过滤盒12与盖板固定筋1002挡接配合。基质过滤盒12中间设置提手1202,更换时手提方便。基质过滤盒12四周设置基质过滤盒侧边1203,基质过滤盒侧边1203与盖板固定筋1102挡接紧配。
安装时,水箱盖板11与水箱10通过盖板卡槽1103、水箱固定筋1001上下卡接配合,抓住基质过滤盒12的提手1202,通过基质过滤盒侧边1203与盖板固定筋1102进行过盈配合,使基质过滤盒12固定在水箱盖板11上;水从上往下流时,先通过基质过滤盒12的基质过滤网1201将水过滤,然后经过盖板通孔1104,最后经过过滤的循环水流入到水箱10中。该过滤结构,通过基质过滤网1201可减少大颗粒基质或污染物流入水箱10;降低循环水水管堵塞的风险;由于污染物被过滤,水箱10的残留污染物少,沉积量少,便于清洗;安装,清洗简单方便,易于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