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收获装置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0876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土豆收获装置的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豆收获装置的输送装置,属于农业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业种植技术逐步改善,农用机械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目前,土豆收获后,自动输送过程中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豆收获装置的输送装置,采用多级输送,并实现提升输送,输送过程中土豆不易掉落,损耗少,减少了人工捡拾工作量,提高了输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土豆收获装置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输出端设有提升输送带,提升输送带输出端设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输出端设有第三输送带。

土豆从第一输送带输送到提升输送带,然后进入第二输送带,最后输送到第三输送带。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输送带和提升输送带交叉布置,第一输送带和提升输送带连接处设有第一转向辊。第一转向辊辅助土豆转向输送,第一转向辊包括2个相对向内转动的第一辊轮,将第一输送带输出端的土豆向前推动,推动土豆进入提升输送带输入端。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交叉布置,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连接处设有第二转向辊。第二转向辊辅助土豆转向输送,第二转向辊包括2个相对向内转动的第二辊轮,将第二输送带输出端的土豆向前推动,推动土豆进入第三输送带输入端。进一步优选地,第三输送带输入端设有初级分选部。初级分选部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分选辊,分选辊之间的间距根据分选要求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对应初级分选部,设有装袋装置。实现对土豆的分级筛选,满足多种不同需求。

装袋装置包括旋转板,旋转板外周设有导向板,导向板底部设有底板,底板通过销轴连接导向板,销轴两侧的底板通过复位弹性元件连接导向板,底板下部设有环形非闭合导轨,导轨始端和末端之间留有容纳一块底板的空隙,底板底部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滑轮。复位弹性元件可以为复位弹簧。

土豆分选后进入装袋装置进行装袋;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组导向板和底板,多个工人同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旋转板旋转带动导向板和底板旋转,人工在第一个导向板上套袋,旋转板转动,人工在第二个导向板上套袋,同时,第一个导向板正好位于输送口,开始装袋;装袋完成后,旋转板转动,人工在第三个导向板上套袋,第二个导向板转到输送口位置,开始装袋,第一个导向板转动到另一侧,另一侧工人对第一个导向板上的袋子扎口;装袋完成的同时,扎口完成;旋转板转动,第一个导向板转到导轨空隙处,第一袋土豆沿第一个导向板缓缓滑落到田地里,同时,人工对第二个导向板的袋子扎口,第三个导向板位于输送口位置开始装袋,人工在第四个导向板上套袋,如此循环。袋子沿导向板落入田地,袋子是沿着导向板落入田地,降落速度非常缓慢,落地过程中也不会摇晃,土豆破损小;袋子完全离开底板后,复位弹性元件拉动底板复位。

进一步优选地,旋转板外周均匀布置导向板。进一步优选地,滑轮设于底板一侧。只有一个滑轮,滑轮移动,能够很方便的沿导轨移动,保持滑轮始终支撑底板。进一步优选地,导向板为半圆柱型导向板。套袋非常方便,且能够撑住,没有棱角,土豆装袋后下滑不会碰损,减少土豆破损。进一步优选地,导向板两侧设有保护板。能够更好的支撑保护装满土豆的袋子,更好的进行导向,避免袋子下落过程中出现歪倒或者剧烈晃动的情况,减少土豆破损。

装袋装置也可以按照现有的常规装置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第三输送带输出端设有输送口,输送口上端为入口,输送口下端为出口,入口比出口大,入口比出口位置高。土豆可以沿输送口落入装袋装置,防止土豆掉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提升输送带,实现了土豆输送过程中提高位置,充分利用空间,便于后续装袋;通过设置第一转向辊和第二转向辊,实现了土豆在狭窄空间中转向输送的平稳性,避免土豆掉落;

(2)通过设置初级分选部,实现对土豆的分级筛选,满足多种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装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装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装袋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装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输送带 2、第一转向辊 3、提升输送带 4、第二输送带 5、第二转向辊 6、初级分选部 7、第三输送带 8、输送口 9、装袋装置;

2.1、第一辊轮 2.2、第一辊轮 5.1、第二辊轮 5.2、第二辊轮;

9.1、导向板 9.2、底板 9.3、复位弹簧 9.4、滑轮 9.5、导轨 9.6、旋转板 9.7、转轴 9.8、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土豆收获装置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1,第一输送带1输出端设有提升输送带3,提升输送带3输出端设有第二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4输出端设有第三输送带7。第一输送带1和提升输送带3交叉布置,第一输送带1和提升输送带3连接处设有第一转向辊2。第二输送带4和第三输送带7交叉布置,第二输送带4和第三输送带7连接处设有第二转向辊5。第三输送带7输入端设有初级分选部6。对应初级分选部6,设有装袋装置9。第三输送带7输出端设有输送口8,输送口8上端为入口,输送口8下端为出口,入口比出口大,入口比出口位置高。

第一转向辊2辅助土豆转向输送,第一转向辊2包括2个相对向内转动的第一辊轮2.1和第一辊轮2.2,如图1所示,第一辊轮2.1和第一辊轮2.2靠近输送土豆的一侧相对向内转动,将第一输送带1输出端的土豆向前推动,推动土豆进入提升输送带3输入端。

第二转向辊5辅助土豆转向输送,第二转向辊5包括2个相对向内转动的第二辊轮5.1和第二辊轮5.2,将第二输送带4输出端的土豆向前推动,推动土豆进入第三输送带7输入端。

如图5~图8所示,装袋装置9包括旋转板9.6,旋转板9.6外周设有导向板9.1,导向板9.1底部设有底板9.2,底板9.2通过销轴连接导向板9.1,销轴两侧的底板9.2通过复位弹性元件连接导向板9.1。复位弹性元件可以为复位弹簧9.3。底板9.2下部设有环形非闭合导轨9.5,导轨9.5始端和末端之间留有容纳一块底板9.2的空隙,底板9.2上设有与导轨9.5配合的滑轮9.4。旋转板9.6外周均匀布置导向板9.1。滑轮9.4设于底板9.2一侧。导向板9.1为半圆柱型导向板。导向板9.1两侧设有保护板9.8。旋转板9.6中心可以设有转轴9.7,转轴9.7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为驱动电机,实现旋转板9.6自动转动。导向板9.1和底板9.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组,可以设置2-20组,一般可以设置4-6组较为适宜,能够分解装袋流程,可以分解为套袋、装袋、扎口和落入田地,留给工人充足的操作时间,操作更安全,更高效。

位于装袋位置的导向板9.1对应输送口8的出口设置。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1、输送

土豆从第一输送带1输送到提升输送带3,然后进入第二输送带4,最后输送到第三输送带7。第一转向辊2辅助土豆转向输送,第一转向辊2包括2个相对向内转动的第一辊轮2.1和第一辊轮2.2,将第一输送带1输出端的土豆向前推动,推动土豆进入提升输送带3输入端。第二转向辊5辅助土豆转向输送,第二转向辊5包括2个相对向内转动的第二辊轮5.1和第二辊轮5.2,将第二输送带4输出端的土豆向前推动,推动土豆进入第三输送带7输入端。

2、装袋

旋转板9.6旋转带动导向板9.1和底板9.2旋转,导向板9.1和底板9.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组,多个工人同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人工在第一个导向板9.1上套袋,旋转板9.6转动,人工在第二个导向板9.1上套袋,同时,第一个导向板9.1正好位于输送口8,开始装袋;装袋完成后,旋转板9.6转动,人工在第三个导向板9.1上套袋,第二个导向板9.1转到输送口8位置,开始装袋,第一个导向板9.1转动到另一侧,另一侧工人对第一个导向板9.1上的袋子扎口;装袋完成的同时,扎口完成;旋转板9.6转动,第一个导向板9.1转到导轨9.5空隙处,第一袋土豆沿第一个导向板9.1缓缓滑落到田地里,完全滑落到地里以后,复位弹簧9.3拉动底板9.2复位;同时,人工对第二个导向板9.1的袋子扎口,第三个导向板9.1位于输送口8位置开始装袋,人工在第四个导向板9.1上套袋,如此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