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螃蟹的增产增质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595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螃蟹的增产增质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螃蟹: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是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螃蟹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中国食蟹的历史悠久,《逸周书·王会解》《周礼·天官·疱人》中均有记载。螃蟹富含蛋白质,有高胆固醇、高嘌呤,痛风患者食用时应自我节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中国有中秋前后食用河蟹的传统,由于传统上中医认为蟹性寒,故常用姜茸、紫苏等配置食蟹使用的调料。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这些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后,幼体即可脱离母体,随着沿岸潮流到处浮游。经过几次退壳后,长成大眼幼虫,大眼幼虫再经几次退壳长成幼蟹,幼蟹外型几乎与成蟹相同,再经过几次退壳后就变成蟹。大部分的海水蟹类都是卵成熟后,不孵化直接排放于海洋。螃蟹养殖中,“三分养七分管”,管理的好坏影响养殖的成败,随着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螃蟹的过激反应次数与日俱增,尤其是在蜕壳中,死亡发生率大大提高,稍不注意就难以控制,因此,螃蟹的养殖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螃蟹的增产增质养殖方法,能够帮助螃蟹顺利度过蜕壳期,加快生长,同时使用的饲料也能够提高螃蟹的肉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螃蟹的增产增质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光照充足、离水源近的水塘作为养殖基地,留有占池塘面积10-15%的边缘作为浅水区,并开挖能容纳全部养殖量的环形集蟹沟,池底经过日晒至板结,使用塑料薄膜搭建防逃墙,高于河岸50-60厘米,并用铁丝固定,向池内投入淤泥,厚度为8-10cm,注入清澈的河水,最高水深为1.3-1.5米,向池内泼洒生石灰和浓度为0.1-0.2%的高锰酸钾,用量为:生石灰120-140千克/亩,高锰酸钾40-50千克/亩;(2)筛选活力好,体格相差不大的幼蟹放入溶液中浸泡10-12分钟,溶液由食盐、小苏打、金多维、水混合而成,其中食盐质量分数为0.01-0.02%,将浸泡后的幼苗投入到池塘,每亩投入量为1300-1500只,水温控制在15-25℃,昼夜温差不超过5℃,ph值在7.8-8.0范围,溶氧量为5-7毫克/升,每隔10-15天更换一次水,更换量占池塘水的15-20%,每隔3-5天向池塘内投入30-40千克活饵料;(3)在螃蟹蜕壳期,将水温升高3-4℃,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喂食时不要产生大的水域波动,喂食次数减少为2-3次/天,将饲料投入到环形集蟹沟内喂养,人工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麦麸40-45份、山芋35-40份、南瓜25-35份、米糠20-25份、豆渣15-20份、河蚌肉10-15份、面包屑5-10份、鸡蛋壳2-3份、混合维生素0.2-0.3份,并向水体投入280-300克/亩的乳酸宝和280-300克/亩的特力钙;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浅水区比深水区高40-50厘米,在浅水区铺设厚度为3-5厘米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的活饵料包含质量分数为20-30%的水蚯蚓、质量分数为20-30%的轮虫、质量分数为20-30%的螺蛳、剩余为小虾米。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河蚌肉是经过真空脱水处理得到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螃蟹养殖中存在着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螃蟹的过激反应次数与日俱增,尤其是在蜕壳中,死亡发生率大大提高,稍不注意就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螃蟹的增产增质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光照充足、离水源近的水塘作为养殖基地,并在池塘划分不同的区位,方便管理,并搭建防逃装置,对池塘注水后进行消毒,所用成分和用量既要起到很好的效果,又要对螃蟹不造成危害;(2)幼蟹在投入池塘饲养前要经过浸泡液浸泡处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幼蟹的适应性,又能提高其抗病性,对养殖条件进一步的限定,可以加快螃蟹生长,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3)在螃蟹进入蜕壳期,饲养难度变大,此时“宜静不宜动”,喂养的饲料要营养丰富,同时要降低喂养次数,防止蜕壳中出现应激反应,感染疾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螃蟹的增产增质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光照充足、离水源近的水塘作为养殖基地,留有占池塘面积10%的边缘作为浅水区,并开挖能容纳全部养殖量的环形集蟹沟,池底经过日晒至板结,使用塑料薄膜搭建防逃墙,高于河岸50厘米,并用铁丝固定,向池内投入淤泥,厚度为8cm,注入清澈的河水,最高水深为1.3米,向池内泼洒生石灰和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用量为:生石灰120千克/亩,高锰酸钾40千克/亩;(2)筛选活力好,体格相差不大的幼蟹放入溶液中浸泡10分钟,溶液由食盐、小苏打、金多维、水混合而成,其中食盐质量分数为0.01%,将浸泡后的幼苗投入到池塘,每亩投入量为1300只,水温控制在15-25℃,昼夜温差不超过5℃,ph值在7.8-8.0范围,溶氧量为5毫克/升,每隔10天更换一次水,更换量占池塘水的15%,每隔3天向池塘内投入30千克活饵料;(3)在螃蟹蜕壳期,将水温升高3℃,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喂食时不要产生大的水域波动,喂食次数减少为2次/天,将饲料投入到环形集蟹沟内喂养,人工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麦麸40份、山芋35份、南瓜25份、米糠20份、豆渣15份、河蚌肉10份、面包屑5份、鸡蛋壳2份、混合维生素0.2份,并向水体投入280克/亩的乳酸宝和280克/亩的特力钙;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浅水区比深水区高40厘米,在浅水区铺设厚度为3厘米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的活饵料包含质量分数为20%的水蚯蚓、质量分数为20%的轮虫、质量分数为20%的螺蛳、剩余为小虾米。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河蚌肉是经过真空脱水处理得到的。实施例2一种螃蟹的增产增质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光照充足、离水源近的水塘作为养殖基地,留有占池塘面积12%的边缘作为浅水区,并开挖能容纳全部养殖量的环形集蟹沟,池底经过日晒至板结,使用塑料薄膜搭建防逃墙,高于河岸55厘米,并用铁丝固定,向池内投入淤泥,厚度为9cm,注入清澈的河水,最高水深为1.4米,向池内泼洒生石灰和浓度为0.15%的高锰酸钾,用量为:生石灰130千克/亩,高锰酸钾45千克/亩;(2)筛选活力好,体格相差不大的幼蟹放入溶液中浸泡11分钟,溶液由食盐、小苏打、金多维、水混合而成,其中食盐质量分数为0.015%,将浸泡后的幼苗投入到池塘,每亩投入量为1400只,水温控制在15-25℃,昼夜温差不超过5℃,ph值在7.8-8.0范围,溶氧量为6毫克/升,每隔12天更换一次水,更换量占池塘水的17%,每隔4天向池塘内投入35千克活饵料;(3)在螃蟹蜕壳期,将水温升高3.5℃,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喂食时不要产生大的水域波动,喂食次数减少为2次/天,将饲料投入到环形集蟹沟内喂养,人工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麦麸42份、山芋38份、南瓜30份、米糠22份、豆渣17份、河蚌肉12份、面包屑7份、鸡蛋壳2.5份、混合维生素0.25份,并向水体投入290克/亩的乳酸宝和290克/亩的特力钙;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浅水区比深水区高45厘米,在浅水区铺设厚度为4厘米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的活饵料包含质量分数为25%的水蚯蚓、质量分数为25%的轮虫、质量分数为25%的螺蛳、剩余为小虾米。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河蚌肉是经过真空脱水处理得到的。实施例3一种螃蟹的增产增质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光照充足、离水源近的水塘作为养殖基地,留有占池塘面积15%的边缘作为浅水区,并开挖能容纳全部养殖量的环形集蟹沟,池底经过日晒至板结,使用塑料薄膜搭建防逃墙,高于河岸60厘米,并用铁丝固定,向池内投入淤泥,厚度为10cm,注入清澈的河水,最高水深为1.5米,向池内泼洒生石灰和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用量为:生石灰140千克/亩,高锰酸钾50千克/亩;(2)筛选活力好,体格相差不大的幼蟹放入溶液中浸泡12分钟,溶液由食盐、小苏打、金多维、水混合而成,其中食盐质量分数为0.02%,将浸泡后的幼苗投入到池塘,每亩投入量为1500只,水温控制在15-25℃,昼夜温差不超过5℃,ph值在7.8-8.0范围,溶氧量为7毫克/升,每隔15天更换一次水,更换量占池塘水的20%,每隔5天向池塘内投入40千克活饵料;(3)在螃蟹蜕壳期,将水温升高4℃,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喂食时不要产生大的水域波动,喂食次数减少为3次/天,将饲料投入到环形集蟹沟内喂养,人工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麦麸45份、山芋40份、南瓜35份、米糠25份、豆渣20份、河蚌肉15份、面包屑10份、鸡蛋壳3份、混合维生素0.3份,并向水体投入300克/亩的乳酸宝和300克/亩的特力钙;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浅水区比深水区高50厘米,在浅水区铺设厚度为5厘米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所述的活饵料包含质量分数为30%的水蚯蚓、质量分数为30%的轮虫、质量分数为30%的螺蛳、剩余为小虾米。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河蚌肉是经过真空脱水处理得到的。对比试验分别使用实施例1-3的方法进行螃蟹养殖,以现有的螃蟹养殖方法作为对照组,每组养殖面积为5亩,将养殖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项目幼苗成活率(%)上市时间提前(天)患病率(%)产量提高(%)实施例139151231实施例241171033实施例340161130对照组34对照21对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螃蟹养殖,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上市时间得以缩短,养殖得到的螃蟹患病率低,产量得到大幅提高。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