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589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鲳,学名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属鲈形目、鲹科、鲳鲹属,又名黄腊鲳,广盐暖水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温带、热带海域,随着金鲳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和养殖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得以广泛养殖,金鲳运动量大、水质要求相对较高,适合高密度网箱养殖,2014年我国金鲳的养殖产量超过10万吨,是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中推广非常成功的一个品种;海水小瓜虫病是危害金鲳网箱养殖最为严重的病害,也叫白点病,该病是因刺激隐核虫(俗称小瓜虫)感染引起,该虫寄生的包囊可在金鲳的鳃和体表形成明显白点,南方养殖区全年都可检测到,春秋季节,水温25-30℃时,最易暴发并感染大部分养殖品种,此病常导致大量养殖鱼类死亡。2016年广西铁山港金鲳养殖区暴发小瓜虫病,几乎全区养殖的金鲳均出现狂游、呼吸困难、浮头现象,因本次病害暴发迅猛,最终近80%的金鲳因窒息或体能消耗过多而死亡,总体损失上千万元。目前,针对金鲳感染小瓜虫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一旦暴发,药物治疗效果已是十分有限。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方法,旨在解决金鲳养殖过程中感染小瓜虫而发生病害或死亡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观察及预防在每年春秋季节海区水温21℃~25℃时,实时监测养殖海区的气候和水温变化,密切关注周边养殖海区小瓜虫动态,当发现并确诊周边养殖海区出现小瓜虫感染情况后,及时用淡水对养殖海区网箱中的金鲳进行浸泡,避免金鲳养殖海区小瓜虫大面积爆发;(2)淡水浸泡金鲳防治小瓜虫的网衣装置的制作所述网衣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围网,以及与所述围网连接的上端开口的防水袋,所述防水袋位于所述围网下端,且所述防水袋上端开口大小及形状与所述围网下端开口大小及形状一致,所述防水袋底部设有一网状过水口,所述网状过水口边缘设有束紧拉绳,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网状过水口;(3)淡水浸泡按照上述步骤(2)的技术方案将本网衣装置组装完成后,即可用淡水对感染了小瓜虫的金鲳进行浸泡;根据小瓜虫生活史,选择清晨进行换网对金鲳进行淡水浸泡;浸泡时保持网衣中水的盐度为3~6,浸泡时间10~20分钟;根据小瓜虫感染情况,选择每天浸泡一次或隔天浸泡一次,连续浸泡3~5次;浸泡过程中通过气泵增氧,保持网衣装置水中溶氧5.5~6.5mg/l;浸泡过程中发现游动乏力有病态的金鲳,及时捞出,避免其体内寄生的虫体大量释放,增加其他健康鱼体的感染机会;(4)药物处理对已感染小瓜虫且体表明显可见小白点的金鲳,在网衣装置的水中加入硫酸铜,使水中硫酸铜浓度保持在1~1.5g/m3,增强杀虫效果,对浸泡操作过程中金鲳反应激烈并体表有擦伤情况时,向网衣装置水中泼洒聚维酮碘,浓度保持在25~40ml/m3,以对金鲳体表患处进行消毒,预防其他致病菌感染;(5)增强体质当每年春季养殖海区水温上升至20~23℃和秋季水温下降至23~25℃时,在投喂的饲料中拌入水产用复合维生素,所述水产用复合维生素包括20%~30%的维生素c和5%~10%的维生素e,用以增强金鲳体质,复合维生素的添加量为投喂饲料重量的0.01%~0.03%。优选地,所述围网的俯视图形为方形。优选地,所述围网大小:长×宽×高为2m×2m×2m~8m×8m×6m。优选地,所述围网为尼龙网、塑料网或金属网。优选地,所述防水袋为pvc防水帆布袋。优选地,所述网状过水口为圆形,直径为0.2~1m。优选地,所述网状过水口边缘设有相对的第一束紧拉绳以及第二束紧拉绳,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网状过水口。优选地,所述束紧拉绳为尼龙绳、麻绳或金属丝。优选地,淡水浸泡步骤中,所述换网过程如下,提拉网衣装置至围网部分离开水面且防水袋上端伸出水面50~80cm,将竹竿从网衣装置远离网状过水口的一端的下方穿过并架在网箱框架上,两人操作将竹竿向网箱另一端平移,从而将网衣装置中的海水赶至有网状过水口的一端,网衣装置远离网状过水口的一端出现空置,一边往空置端加注淡水,一边提拉网衣装置另一端,使海水从网状过水口排出,当一端淡水加注满和另一端大部分海水排完后,拉紧网状过水口边缘的束紧拉绳,拉至合适位置将其绑至网箱框架上以闭合网状过水口,防止海水进入该网衣装置内,取走竹竿,使原来被竹竿从中间隔开的网衣装置两端汇成一体,此时金鲳浸泡在淡水中,从而完成网箱内金鲳的淡水浸泡以防治小瓜虫。优选地,在用淡水浸泡金鲳后,可移动网箱至水质好、流速快的深海区域,以使小瓜虫包囊脱离宿主后被水流带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方法通过将金鲳用淡水浸泡,刺激隐核虫在淡水中因渗透压的突然改变而失去吸附能力,从而脱离鱼体,浸泡时间长可使虫体细胞破裂而死亡;小瓜虫感染鱼体并历时3~5天发育成熟后会脱离宿主并形成包囊,包囊无性繁殖分裂成许多可感染鱼体的幼体;如将网箱移至水质好、流速快的深海区域,可使包囊脱离宿主后被水流带走,更好的达到防治效果;该方法可实现在海上网箱中将金鲳用淡水浸泡以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害,同时,全程不需直接抓捕金鲳,减少因捕捞引起的应激反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方法中用于防治小瓜虫的辅助网衣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辅助网衣装置中网状过水口打开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网状过水口关闭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使用网衣装置将金鲳由海水环境转移至淡水环境的过程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0围网120防水袋121网状过水口122第一束紧拉绳123第二束紧拉绳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方法。一种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观察及预防在每年春秋季节海区水温21℃~25℃时,实时监测养殖海区的气候和水温变化,密切关注周边养殖海区小瓜虫动态,当发现并确诊周边养殖海区出现小瓜虫感染情况后,及时用淡水对养殖海区网箱中的金鲳进行浸泡,避免金鲳养殖海区小瓜虫大面积爆发;(2)淡水浸泡金鲳防治小瓜虫的网衣装置的制作网衣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围网110,以及与所述围网110连接的上端开口的防水袋120,所述防水袋120位于所述围网110下端,且所述防水袋120上端开口大小及形状与所述围网110下端开口大小及形状一致,所述防水袋120底部设有一网状过水口121,所述网状过水口121边缘设有束紧拉绳,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网状过水口121。(3)淡水浸泡按照上述步骤(2)的技术方案将本网衣网箱装置组装完成后,即可用淡水对感染了小瓜虫的金鲳进行浸泡;根据小瓜虫生活史,小瓜虫在幼虫期对环境最敏感,选择其从包囊破出时浸泡,杀虫效果最好,幼虫通常在夜间孵化,考虑到操作方便,选择清晨进行换网浸泡淡水。浸泡时保持网衣中水的盐度为3~6,浸泡时间10~20分钟;根据小瓜虫感染情况,选择每天浸泡一次或隔天浸泡一次,连续浸泡3~5次;浸泡过程中通过气泵增氧,保持网衣装置水中溶氧5.5~6.5mg/l;浸泡过程中发现游动乏力有病态的金鲳,及时捞出,避免其体内寄生的虫体大量释放,增加其他健康鱼体的感染机会;(4)药物处理对已感染小瓜虫且体表明显可见小白点的金鲳,在网衣装置的水中加入硫酸铜,使水中硫酸铜浓度保持在1~1.5g/m3,增强杀虫效果,对浸泡操作过程中金鲳反应激烈并体表有擦伤情况时,向网衣装置水中泼洒聚维酮碘,浓度保持在25~40ml/m3,以对金鲳体表患处进行消毒,预防其他致病菌感染;(5)增强体质当每年春季养殖海区水温上升至20~23℃和秋季水温下降至23~25℃时,在投喂的饲料中拌入水产用复合维生素,所述水产用复合维生素包括20%~30%的维生素c和5%~10%的维生素e,用以增强金鲳体质,复合维生素的添加量为投喂饲料重量的0.01%~0.03%。具体地,所述围网110的俯视图形为方形。但不限于此,所述围网110也可为圆筒状。具体地,所述围网110大小为长×宽×高为2m×2m×2m~8m×8m×6m。所述围网110网孔大小视具体养殖的金鲳大小而定,以养殖的金鲳不能从网孔逃逸同时兼顾网箱内外水流交换充分为准。具体地,所述围网110为尼龙网、塑料网或金属网。具体地,所述防水袋120为pvc防水帆布袋。防水帆布袋宜选用海蓝色,与养殖海水颜色相近,以减少浸泡操作时对金鲳的应激,防水帆布袋也可选为由布基-化纤长纤或长短纤网络混织而成的防水尼龙布和传统防水篷布等。具体地,所述网状过水口121为圆形,直径为0.2~1m。网孔大小视具体养殖的金鲳大小而定,以金鲳不能从网孔逃逸同时兼顾网箱内外水流交换充分为准。具体地,所述网状过水口121边缘设有相对的第一束紧拉绳122以及第二束紧拉绳123,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网状过水口121。需要闭合时,由4个工作人员分别拿着束紧拉绳的两端并将其绑至网箱框架上,以将网衣装置内的淡水与外界海水环境隔离开;需要打开时,松开所述拉绳两端,在水的挤压下,网状过水口121即可打开,将网衣装置内的水排掉。束紧拉绳长度根据整个网衣装置的大小而定。具体地,所述束紧拉绳为尼龙绳、麻绳或金属丝。具体地,淡水浸泡金鲳步骤中,换网过程参照图4,采用传统网箱换网衣方法将原养殖网衣换成本网衣装置,提拉网衣装置至围网110部分离开水面且防水袋120上端伸出水面50~80cm,将竹竿从网衣装置远离网状过水口121的一端的下方穿过并架在网箱框架上,两人操作将竹竿向网箱另一端平移(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从而将网衣装置中的海水赶至有网状过水口121的一端,网衣装置远离网状过水口121的一端出现空置,一边往空置端加注淡水,一边提拉另一端,使海水从网状过水口121排出,当一端淡水加注满和另一端大部分海水排完后,拉紧网状过水口121边缘的束紧拉绳,拉至合适位置将其绑至网箱框架上以闭合网状过水口121,防止海水进入该网衣装置内,取走竹竿,使原来被竹竿从中间隔开的网衣装置两端汇成一体,此时金鲳浸泡在淡水中,从而完成网箱中金鲳的淡水浸泡以防治小瓜虫。该发明中的网衣装置通过在底部设一网状过水口121,网状过水口121设有相对的两根束紧拉绳,拉紧拉绳可以将网状过水口121闭合,使网衣装置内的淡水与外面的海水隔离开,从而形成一个淡水环境,感染刺激隐核虫的金鲳可在淡水中浸泡,以洗掉附着在体表的刺激隐核虫,达到防治效果,该网衣装置可实现在海上网箱中将金鲳用淡水浸泡以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害,同时,全程不需直接抓捕金鲳,减少因捕捞引起的应激反应。为更好的达到防治效果,在用淡水浸泡金鲳后,可移动网箱至水质好、流速快的深海区域,以使小瓜虫包囊脱离宿主后被水流带走。传统网箱换网衣方法的步骤:在网箱上,将新网衣开口向下盖住网箱,调整网衣口,使新旧网衣口相对,用粗钓鱼绳将新旧网口一半紧密缝合,之后拆除旧网衣绑定于网箱上的绑绳,将旧网衣向没有密缝的一端提拉,并保持新旧网衣连接处高于水面,从而将旧网衣提拉出水面,网衣中的鱼转移到新网衣中,最后用绑绳将新网衣绑定于网箱框架即可。2016年6月以及2016年9月,在大亚湾海域中使用网箱进行养殖的金鲳出现感染小瓜虫的迹象,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分别对感染了小瓜虫的金鲳进行试验,结果参阅表1以及表2;表1以及表2中试验组以及对照组金鲳养殖的地点均在大亚湾海域,网箱为方形,规格均为长×宽×深(4×5×2.5m);养殖的金鲳于2016年5月中旬投苗开始喂养,投苗时苗种规格:体长5±1cm,体重0.06±0.01kg;试验组与对照组均为1口网箱,各网箱中放养金鲳5000±50尾;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平时投喂饲料情况一致。通过表1以及表2可以看出,在金鲳初期感染和后期爆发小瓜虫病的过程中,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感染了小瓜虫的金鲳进行淡水浸泡,相比于对照组,感染小瓜虫的金鲳死亡数明显降低,且养成后的金鲳平均体重0.415kg比对照组的平均体重0.307kg高出35.18%,大大增加了养殖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