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4322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



背景技术:

黑鲷鱼是浅海层鱼类,鱼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前端钝尖,第一背鳍有硬棘11-12,软条12。两颌前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及口盖骨上无齿。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侧线上鳞6-7枚,体青灰色,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体侧常有黑色横带数条。在江苏、浙江沿海,1龄鱼种经越冬期,于翌年4月放养,放养密度3000-9000尾/公顷,初始尾重约100克,到10-11月收获,体重300-400克;当龄鱼种6月下旬放养,放养密度为4500-15000尾/公顷,初始尾重2-6克,到10-11月收获,体重100克左右。6-10月是黑鲷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在南方各省,黑鲷的生长期较长,在海南于水深较大的水域几乎全年均可生长。做生鱼片或是红烧,风味甚佳,故近年来其价格和销路非常可观。市场价格稳定,利润空间较大,随着需求量日益增加,养殖量增加很快。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50380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银鲑鱼苗培育方法,将银鲑鱼苗放入以下条件的培育池内:水温:8.5-12℃;溶解氧:9-11mg/l;ph:6.5-7.2,所述培育池内的水为流水,水流量为0.04-0.1m3/s;光照强度:50-270lx。该培育方法通过对培育池条件、添加物、喂养饲料、喂养量及时间等参数的选择,使银鲑鱼处于最佳的培育及生存环境,以对银鲑鱼苗进行更好的培育,但该培育方法未定期灭杀培育池内的细菌和病毒,会导致育苗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长环境良好、育苗成活率高、生长状态好、产品品质佳、减少环境污染、养殖周期较短的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包括育苗池准备、水质培育、鱼种培育、鱼苗培育、病虫害防治,具体为:

育苗池准备:准备室内带有循环系统的育苗池,对育苗池进行消毒、清洗,注入养殖海水,养殖海水的盐度为18-25‰,水温为16-20℃,ph为7.8-8.5,溶氧量为4-6mg/l,氨氮含量<0.1mg/l,备用,该育苗池利用循环系统可将培育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能够保持水质清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处理后达到预设养殖指标的自然海水对黑鲷鱼苗进行培育,风险较小、周期较短、效率高和养殖品质较佳;

水质培育:初期育苗池水位在75-85cm,按照120-140kg/亩施放有机肥,2-3天后加施无机肥料:尿素2-4kg/亩、过磷酸钙0.8-1.3kg/亩,并每天加水使透明度在30-40cm,备用,育苗池内的肥料可以为浮游动植物提供丰富的食物及营养元素,池塘中浮游生物丰度明显提高,而浮游动植物也为鱼苗提供丰富的饵料,促使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从而保证鱼苗下塘后有丰富的适口饵料,促进鱼苗快速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鱼种培育:将雌雄黑鲷鱼亲鱼按1:1-2的比例混养,得到黑鲷鱼受精卵,在每升养殖海水孵化50-100粒受精卵,孵化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孵化受精卵,即得到黑鲷鱼鱼苗;

鱼苗培育:按照12-15万尾/亩的放养密度放养鱼苗,按照投喂率为投喂体质量的3-5%、投喂频率为5-7次/日、光照恒定13-15小时/日培育,投喂时泡水沿着池塘四周投喂,便于幼鱼在自己的游泳能力范围之内吃到食物,提高黑鲷鱼苗对颗粒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了饲料的蛋白和能量消化率,并促进生长,提高生产率、减少食物浪费,且投喂的饲料基本被鱼吃完,残饵较少,避免饲料投入过多导致水质污染,保证了养殖环境的清新;

病虫害防治:入池后需早晚巡塘,观察吃食情况,每隔8-10天向育苗池投入抗病虫害免疫剂,发现病鱼及时治疗,以免感染。

作为优选,鱼苗培育的饲料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白鱼粉13-18份、大豆浓缩蛋白35-43份、鱼油3-5份、玉米油1-3份、面粉18-23份、蚕蛹粉5-11份、面条菜7-10份、莲蓬草1-2份、紫苏叶1-2份、秋葵1-2份、金银花5-9份、黑豆粉1-3份、螺旋藻粉10-16份、l-氨基酸0.001-0.002份、甜菜碱0.03-0.05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0.003-0.005份、生化黄腐酸0.2-0.5份、多维复合物8-18份,该饲料可充分满足黑鲷鱼苗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易于被黑鲷鱼苗吸收消化,促进黑鲷鱼苗快速生长,缩短黑鲷鱼苗生长周期,调整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治细菌引起的肠炎、烂鳃、烂尾病等,且对黑鲷鱼苗的诱食效果强,饲料在水中水解缓慢,在保存过程中不易发霉,营养成分不易流失。

作为优选,抗病虫害免疫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黄芪43-49份、苦参6-10份、蛇床子18-23份、活性多肽1-3份、金银花11-15份、雷公藤2-4份,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acklcvcvncfccgcylcrvlhpgklcvcncsk,该活性多肽不需要消化,能直接被黑鲷鱼苗吸收利用,摆脱了消化器官的局限性,吸收后,不会有任何排泄物,而且是全部被鱼苗吸收和利用,满足了鱼苗所需的蛋白质的量,大幅度提升其免疫力,从而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该抗病虫害免疫剂成分来源于植物,能够快速高效的灭杀育苗池的细菌和病毒,不会使细菌和病毒产生抗药性,对黑鲷鱼苗无不良效果,对水质无污染,能自然降解,且能大幅度提升黑鲷鱼苗的免疫力,从而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1)该培育技术利用育苗池利用循环系统可将培育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能够保持水质清新,提高资源利用率,为育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2)该培育技术能为鱼苗提供足够的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物质,可培育出生长状态好、产品品质佳的黑鲷鱼苗,且能够快速高效的灭杀育苗池的细菌和病毒,提升黑鲷鱼苗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产生,提高育苗成活率高;3)培育过程中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养殖周期较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包括育苗池准备、水质培育、鱼种培育、鱼苗培育、病虫害防治,具体为:

1)育苗池准备:准备室内带有循环系统的育苗池,用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育苗池进行附体消毒,清水清洗干净,注入养殖海水,养殖海水的盐度为20‰,水温为20℃,ph为8,溶氧量为6mg/l,氨氮含量<0.1mg/l,备用,该育苗池利用循环系统可将培育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能够保持水质清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处理后达到预设养殖指标的自然海水对黑鲷鱼苗进行培育,风险较小、周期较短、效率高和养殖品质较佳;

2)水质培育:初期育苗池水位在78m,按照130kg/亩施放有机肥,3天后加施无机肥料:尿素2.8kg/亩、过磷酸钙0.9kg/亩,并每天加水使透明度在35cm,备用,育苗池内的肥料可以为浮游动植物提供丰富的食物及营养元素,池塘中浮游生物丰度明显提高,而浮游动植物也为鱼苗提供丰富的饵料,促使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从而保证鱼苗下塘后有丰富的适口饵料,促进鱼苗快速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3)鱼种培育:将雌雄黑鲷鱼亲鱼按1:1.5的比例混养,得到黑鲷鱼受精卵,在每升养殖海水孵化80粒受精卵,孵化温度为30℃的条件下,孵化受精卵,即得到黑鲷鱼鱼苗;

4)鱼苗培育:按照13万尾/亩的放养密度放养鱼苗,按照投喂率为投喂体质量的3%、投喂频率为5次/日、光照恒定14小时/日培育,投喂时泡水沿着池塘四周投喂,便于幼鱼在自己的游泳能力范围之内吃到食物,提高黑鲷鱼苗对颗粒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了饲料的蛋白和能量消化率,并促进生长,提高生产率、减少食物浪费,且投喂的饲料基本被鱼吃完,残饵较少,避免饲料投入过多导致水质污染,保证了养殖环境的清新;

5)病虫害防治:入池后需早晚巡塘,观察吃食情况,每隔8天向育苗池投入抗病虫害免疫剂,发现病鱼及时治疗,以免感染。

上述鱼苗培育的饲料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白鱼粉15份、大豆浓缩蛋白40份、鱼油3份、玉米油2份、面粉21份、蚕蛹粉7份、面条菜8份、莲蓬草1.2份、紫苏叶1.3份、秋葵1.2份、金银花5份、黑豆粉1.4份、螺旋藻粉12份、l-氨基酸0.001份、甜菜碱0.03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0.003份、生化黄腐酸0.3份、多维复合物9份,该饲料可充分满足黑鲷鱼苗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易于被黑鲷鱼苗吸收消化,促进黑鲷鱼苗快速生长,缩短黑鲷鱼苗生长周期,调整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治细菌引起的肠炎、烂鳃、烂尾病等,且对黑鲷鱼苗的诱食效果强,饲料在水中水解缓慢,在保存过程中不易发霉,营养成分不易流失。

上述抗病虫害免疫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黄芪45份、苦参8份、蛇床子21份、活性多肽2份、金银花12份、雷公藤3份,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acklcvcvncfccgcylcrvlhpgklcvcncsk,该活性多肽不需要消化,能直接被黑鲷鱼苗吸收利用,摆脱了消化器官的局限性,吸收后,不会有任何排泄物,而且是全部被鱼苗吸收和利用,满足了鱼苗所需的蛋白质的量,大幅度提升其免疫力,从而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该抗病虫害免疫剂成分来源于植物,能够快速高效的灭杀育苗池的细菌和病毒,不会使细菌和病毒产生抗药性,对黑鲷鱼苗无不良效果,对水质无污染,能自然降解,且能大幅度提升黑鲷鱼苗的免疫力,从而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

实施例2

一种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包括育苗池准备、水质培育、鱼种培育、鱼苗培育、病虫害防治,具体为:

1)育苗池准备:准备室内带有循环系统的育苗池,消毒、清洗,注入养殖海水,养殖海水的盐度为25‰,水温为18℃,ph为7.8,溶氧量为5mg/l,氨氮含量<0.1mg/l,备用;

2)水质培育:初期育苗池水位在80cm,按照128kg/亩施放有机肥,3天后加施无机肥料:尿素2-4kg/亩、过磷酸钙1kg/亩,并每天加水使透明度在40cm,备用,育苗池内的肥料可以为浮游动植物提供丰富的食物及营养元素,池塘中浮游生物丰度明显提高,而浮游动植物也为鱼苗提供丰富的饵料,促使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从而保证鱼苗下塘后有丰富的适口饵料,促进鱼苗快速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3)鱼种培育:将雌雄黑鲷鱼亲鱼按1:1.8的比例混养,得到黑鲷鱼受精卵,在每升养殖海水孵化90粒受精卵,孵化温度为25℃的条件下,孵化受精卵,即得到黑鲷鱼鱼苗;

4)鱼苗培育:按照12-15万尾/亩的放养密度放养鱼苗,按照投喂率为投喂体质量的5%、投喂频率为6次/日、光照恒定15小时/日培育,投喂时泡水沿着池塘四周投喂,便于幼鱼在自己的游泳能力范围之内吃到食物,提高黑鲷鱼苗对颗粒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生产率、减少食物浪费,且避免饲料投入过多导致水质污染,保证了养殖环境的清新;

5)病虫害防治:入池后需早晚巡塘,观察吃食情况,每隔10天向育苗池投入抗病虫害免疫剂,发现病鱼及时治疗,以免感染。

上述鱼苗培育的饲料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白鱼粉16份、大豆浓缩蛋白40份、鱼油5份、玉米油1份、面粉20份、蚕蛹粉8份、面条菜9份、莲蓬草2份、紫苏叶1份、秋葵1份、金银花7份、黑豆粉2份、螺旋藻粉13份、l-氨基酸0.001份、甜菜碱0.04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0.005份、生化黄腐酸0.3份、多维复合物12份,该饲料可充分满足黑鲷鱼苗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易于被黑鲷鱼苗吸收消化,促进黑鲷鱼苗快速生长,缩短黑鲷鱼苗生长周期,调整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治细菌引起的肠炎、烂鳃、烂尾病等,且对黑鲷鱼苗的诱食效果强,饲料在水中水解缓慢,在保存过程中不易发霉,营养成分不易流失。

上述抗病虫害免疫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黄芪45份、苦参8份、蛇床子20份、活性多肽1份、金银花12份、雷公藤2份,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acklcvcvncfccgcylcrvlhpgklcvcncsk,该活性多肽不需要消化,能直接被黑鲷鱼苗吸收利用,摆脱了消化器官的局限性,吸收后,不会有任何排泄物,而且是全部被鱼苗吸收和利用,满足了鱼苗所需的蛋白质的量,大幅度提升其免疫力,从而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该抗病虫害免疫剂成分来源于植物,能够快速高效的灭杀育苗池的细菌和病毒,不会使细菌和病毒产生抗药性,对黑鲷鱼苗无不良效果,对水质无污染,能自然降解,且能大幅度提升黑鲷鱼苗的免疫力,从而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

实施例3:

一种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具体为:

准备室内带有循环系统的育苗池,消毒、清洗,注入盐度为18‰,水温为20℃,ph为8,溶氧量为6mg/l,氨氮含量<0.1mg/l的养殖海水,初期育苗池水位在85cm,施放有机肥,3天后加施无机肥料,并每天加水使透明度在36cm,按照14万尾/亩的放养密度放养鱼苗,按照投喂率为投喂体质量的4%、投喂频率为7次/日、光照恒定15小时/日培育,入池后需早晚巡塘,观察吃食情况,每隔8天向育苗池投入抗病虫害免疫剂,发现病鱼及时治疗,以免感染。

上述鱼苗培育的饲料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白鱼粉18份、大豆浓缩蛋白37份、鱼油4份、玉米油2份、面粉21份、蚕蛹粉9份、面条菜9份、莲蓬草1份、紫苏叶1份、秋葵1份、金银花8份、黑豆粉2份、螺旋藻粉14份、l-氨基酸0.0013份、甜菜碱0.045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0.0035份、生化黄腐酸0.25份、多维复合物12份。

上述抗病虫害免疫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黄芪43份、苦参9份、蛇床子19份、活性多肽3份、金银花15份、雷公藤2份。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sequencelisting

<110>舟山市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

<120>一种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

<130>1

<160>1

<170>patentinversion3.5

<210>1

<211>36

<212>prt

<213>人工合成

<400>1

hisserhisalacyslysleucysvalcysvalasncysphecyscys

151015

glycystyrleucysargvalleuhisproglylysleucysvalcys

202530

asncysserlys

3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