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1661阅读:2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火龙果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植物,原产地在中美洲,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体;在拉丁美洲传统的祭典上,火龙果是必备的一种“神圣之果”;营养丰富,功用独特,对人体健壮有绝佳的功效。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是一种向上攀爬生长的热带植物水果,种植需要搭建种植架,常用的火龙果的种植架是柱式种植桩,就是在种植桩的四面栽植火龙果果苗,让火龙果的茎蔓沿着种植桩向上攀爬,每株果苗只能在种植桩的一个侧面的保留挂果枝,且其挂果枝只是保持一个层面的结果方式。

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匮乏,以及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由于火龙果特殊的生长规律,为了利用生长,采摘,管理方便,大多采用单柱种植的方式,种植柱相隔在1-3米,需要一个个立柱进行搭建,搭建速度慢,土地利用率和亩产较低,果农种植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充分利用阳光及土地,便于种植管理,较快的实现经济效益和高产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选择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阳光充足、通风、排水性好,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种植地;先进行做畦,行距为2.8-3.2m,畦宽为1.4-1.8m,畦高为20-30cm;在畦上均匀设立半径为5-7cm立柱,高为175-185cm,间隔2-3m;立柱上设立两层矩形架,下层高度为95-105cm,上层高度为170-180cm,上层矩形架距离立柱顶端3-5cm;所述矩形架由短杆和长杆组成,所述短杆贯穿设置在立柱的上下层,短杆长度为26-35cm,长杆与同侧短杆连接;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竹竿,所述竹竿长短间隔设置,长竹竿与上层长杆连接,短竹竿与下层长杆连接,所述竹竿间距为40-50cm;种植时节,进行选苗、整平施肥分植、水肥管理、修剪枝条、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的火龙果种植管理。

所述立柱上方设有遮阳架,所述遮阳架为“t”型,下端与短杆连接,所述遮阳架上设有遮阳网。

所述遮阳架高度为75-85cm,宽度为46-55cm。

所述立柱由塑料管内灌注水泥而成。

所述火龙果的种植管理如下:

a.果树种植:

1)选苗:2-3月选择根茎粗壮、刺硬,截取30-50cm,将头部的棱去掉2-3cm,留取中间的骨,排列好,防止破损,自然晾置2-3天后头部泡上生根药后种植;2)整平施肥分植:将土地整平,每亩土地施加有机肥4000-5000kg,与表土混匀;在每根竹竿旁种植一棵种苗,盖上厚度为3-5cm表土,并用绳子与竹竿固定,铺上1-2层稻草,种植后浇水;在火龙果树旁套种四瓣马齿苋或太阳花,在冬季对土壤起到保温,夏季起到降温,枯萎后的枝条对土壤起到增肥作用,有利于火龙果的生长;

b.水肥管理:

晴天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湿度保持在55-65%;每年的2-3月份施加农家肥和补充完整的微量元素,埋于土中;4月和9月补磷肥、8月份施加肥尿素于表层;每隔6-8天进行一次营养液进行地表施肥,用量450-550kg/亩,全年不超过60次;施加营养液后,次日早上5点前浇清水一次,下午4:30到6:00浇清水一次,确保火龙果的正常生长,保证根系发达,顺利的度过花期、结果期以及越冬;配比营养液:a、取大豆粕35-45kg、鸡粪0.3-0.8kg混匀,加13-18kg的水搅拌,使得混合物润湿到能够抓成团;b、将混合物平铺在离地的铁丝网上渗水,铁丝网目数为3-30目,盖上薄膜保温发酵一个月;c、一个月后,取出放入桶中加盖,继续发酵15天;d、果树施加营养液时,将发酵好的混合物放入粉碎机内粉碎,加入适量水制成浆液;e、营养液施肥时,将d的浆液加水配比成浓度3.5-4%的营养液;

c.果树管理:

1)枝条修整,种在短竹竿旁的果苗长出枝条后,选择一枝健壮枝条,长到下层矩形架下方3-6cm打顶处理,进行分枝,每株分枝留取2-3枝健壮的枝条,下垂长至80-100cmm进行去尾(摘心);种在长竹竿旁的果苗长出枝条后,选择一枝健壮枝条,长到长竹竿的上层矩形架下方3-6cm打顶处理,进行分枝,每分枝留取2-3枝健壮的枝条,下垂长至80-100cmm进行去尾(摘心),枝条生长三年后修剪去除,让新枝条代替更新;

2)花果管理:枝条开花后,花蕾拇指大小时进行疏花,每枝条保留2-3个发育好、个头大、不畸形的花蕾,其余摘除;在花果期间,5-9月份将遮阳网铺设于遮阳架上;果实长至4-6cm时再疏果,将长势不好的果实摘除,待果实表面由青转红时进行套袋处理;

3)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病虫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发明的双层种植架及种植方法,满足火龙果生长特性,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品质和甜度,提升火龙果种植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的种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的侧视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的结果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的种植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单立柱式种植示意图。

图6为单立柱式种植结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火龙果种植中常用的单立柱式种植方法与本发明的双层架种植方法的对比。

1、火龙果双层种植

选择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的地区,阳光充足、通风、排水性好,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种植地;先进行做畦,行距为2.8m,畦宽为1.6m,畦高为25cm;在畦上均匀设立水泥立柱1,半径为6cm,高为180cm,间隔2.8m,水泥立柱1上设立两层矩形架2,下层矩形架2高度为100cm,上层矩形架2高度为175cm,上层矩形架2距离水泥立柱1顶端5cm;所述矩形架2由短杆21和长杆22组成,所述短杆21贯穿设置在水泥立柱1的上下层,短杆21长度为35cm,长杆22与同侧短杆21末端连接;所述水泥立柱1之间设有竹竿3,所述竹竿3长短间隔设置,长竹竿32与上层长杆222连接,短竹竿31与下层长杆221连接,所述竹竿3间距为45cm;到种植时节,进行选苗、整平施肥分植、水肥管理、修剪枝条、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的火龙果种植管理。

所述立柱1上方设有遮阳架4,所述遮阳架4为“t”型,下端与短杆21连接,所述遮阳架4上设有遮阳网41。

所述遮阳架4高度为80cm,宽度为50cm。

所述立柱1由塑料管12内灌注水泥11而成。

所述种植管理如下:

(1)果树种植:

1)选苗:2-3月选择根茎粗壮、刺硬,截取30-50cm,将头部的棱去掉2-3cm,留取中间的骨;处理完成后,将种苗排列好,防止破损,自然晾置2-3天后头部泡上生根药后种植,生根药(如abt生根粉)用水稀释成200—800倍的溶液,将需要种植的种苗于溶液中浸泡8-12min后种植;

2)整平施肥分植:搭建完种植架后,将土地整平,同时每亩土地施加有机肥4500kg,与表土混匀;在每根竹竿旁挖坑种植一棵处理好的种苗,盖上厚度为4cm表土,并用绳子与竹竿固定,铺上2层稻草,种植后立即浇水,浇透(上下全部浇湿透);在火龙果树旁套种四瓣马齿苋或太阳花,冬季可以对土壤起到一定的保温,夏季起到降温,枯萎的枝条可以对土壤起到增肥作用,有利于火龙果的生长;

(2)水肥管理:晴天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湿度保持在55-65%;每年的2-3月份施加农家肥和补充完整的微量元素(铁、硼、锰、铜、锌、钼、氯7种元素),埋于土中;4月和9月补磷肥、8月份施加肥尿素于表层;每隔6-8天进行一次营养液进行地表施肥,用量500kg/亩,全年不超过60次,可以通过在植株下铺设管道,连接喷头,采用微喷的方法进行施肥,节约人工成本;施加营养液后,保证次日早上5点前浇清水一次,下午4:30到6:00浇清水一次,确保火龙果的正常生长,保证根系发达,能够顺利的度过花期、结果期以及越冬;配比营养液:a、取大豆粕40kg、鸡粪0.4kg混匀,加15kg的水搅拌,使得混合物润湿到能够抓成团;b、将混合物平铺在离地的铁丝网上渗水,铁丝网目数25目,盖上薄膜保温发酵一个月;c、一个月后,取出放入桶中,加盖防止被啃食,继续发酵15天;d、果树需要施加营养液时,将发酵好的混合物放入粉碎机内粉碎,加入适量水制成浆液;e、营养液施肥时,将d的浆液加水配比成浓度3.5-4%的营养液;

(3)果树管理:

1)枝条修整,种在短竹竿旁的果苗长出枝条后,选择一枝健壮枝条,长到下层矩形架下方3-6cm打顶处理,进行分枝,每株分枝留取2-3枝健壮的枝条,下垂长至80-100cmm进行去尾(摘心);种在长竹竿旁的果苗长出枝条后,选择一枝健壮枝条,长到长竹竿的上层矩形架下方3-6cm打顶处理,进行分枝,每分枝留取2-3枝健壮的枝条,下垂长至80-100cmm进行去尾(摘心),枝条生长三年后修剪去除,让新枝条代替更新;

2)花果管理:枝条开花后,花蕾拇指大小时进行疏花,每根枝条保留2-3个发育好、个头大、不畸形的花蕾,其余摘除;在花果期间,5-9月份将遮阳网铺设于遮阳架上;必要时果实长至4-6cm大小时进行疏果,将长势不好的果实摘除,待果实果皮有青转红时进行套袋处理;

3)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病虫害。在火龙果整个生长过程中注意对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害的防治,1、2月份防治线虫,3、4月份和6、7月份防治蚧壳虫,火龙果长出小芽时防治蚂蚁啃食,5、6月份防治蚜虫,5月份(立夏前)、6月份(芒种前后)温度30℃时防治茎枯病,7月份(小暑前后)防治炭疽病,8月份(立秋)防治芽枯病,8、9月份(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防治锈璧虱,8、9月份(处暑、白露)防治软腐病,10、11月份(寒露、立冬)防治叶斑病,12月份(大雪)防治线虫;以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为主,化学治理为辅。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具体采用:农业防治做好品种布局,同一片区避免种植熟期差异较大的品种,选用高抗旱、耐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及时处理病虫害的枝、花、果,并集中无公害处理,做好园内的清洁工作,从源头防治;物理防治采用诱杀剂、诱虫灯、诱虫板或诱捕器吸引害虫,将害虫消灭,由于不与植株直接接触,对果实无毒无害;还可以进行适当人工捕杀,或采用无毒无害的3%的盐水喷洒消毒,防治病虫,采用茶籽饼防治线虫,或园内放养鸭,捕杀跌落到地上的蜗牛及其他害虫。如若进行化学药剂进行喷洒,防治害虫,可以到农药店购买消除相应病虫害的药物进行喷洒;例如采用46%的氢氧化铜(杜邦可杀得叁千)防治叶斑病、茎枯病、软腐病、疮痂病,25%的咪鲜胺和40%的苯醚甲环唑2:5-7配比防治炭疽病,吡唑嘧菌子防治溃疡病。

采用本发明方法,每亩种植1000株,扦插苗春季种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每排间隔上下进行分枝,平均每株产6.1kg,亩产6100kg,亩产值61000元(以产地批发价10元/kg计算,下同),第三年收成,平均每株产10kg,亩产10000kg,亩产值10万元。

2、传统单立柱式种植

(1)果树种植

1)选址整地:选择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阳光充足、通风、排水性好,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种植地;先进行做畦,行距为2.8m,畦宽为1.6m,畦高为25cm,有利于根须的生长,施肥,排水,通风;

2)搭建种植架:在畦中间均匀插立半径为6cm的水泥立柱,水泥立柱外层为塑料管,对水泥立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也方便立柱,无需搭模,节约成本,立柱距为2.5m,高度为1.2m,水泥立柱连接的地下地桩高度为45cm,地桩稳定,抗风抗外力能力强,在距离水泥立柱顶端4cm处设置边长为40cm的支撑架,支撑架由钢筋或钢管连接而成;再在水泥立柱上方设立遮阳架与支撑架连接,遮阳架长度为78cm,半径为50cm;

3)选苗:2-3月选择根茎粗壮、刺硬,截取40cm茎杆,将头部的棱去掉3cm,留取中间的骨,待植树节前后选择天气种植;处理完成后,将种苗排列好,防止破损,自然晾置2-3天后头部泡上生根药后种植,生根药(如abt生根粉)用水稀释成200—800倍的溶液,将需要种植的种苗于溶液中浸泡8-12min后种植;

4)整平施肥分植:搭建完种植架后,将土地整平,同时每亩土地施加有机肥4500kg,与表土混匀;在水泥柱周围均匀挖坑种植处理好的种苗,盖上厚度为4cm表土,并靠于水泥柱上,用绳子将种苗固定在水泥柱上,若无法与水泥柱固定,在旁边插上竹竿固定,防止种苗倾倒,每柱均匀种植6棵苗,铺上1层稻草,种植后立即浇水,浇透(上下全部浇湿透);在火龙果树旁套种四瓣马齿苋或太阳花,冬季可以对土壤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夏季起到降温作用,枯萎后可以对土壤起到增肥作用,有利于火龙果的生长;

(2)水肥管理

火龙果为耐旱植株,晴天情况下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湿度保持在55-65%;每年的2-3月份施加农家肥和补充完整的微量元素(铁、硼、锰、铜、锌、钼、氯7种元素),埋于土中;4月、9月补磷肥、8月份施加肥尿素于表层;其他时间,每隔6-8天进行一次由大豆粕和鸡粪发酵而成的营养液的表土施肥,用量为500kg/亩,全年不超过60次,施加营养液后,次日早上5点前浇清水一次,下午4:30到6:00浇清水一次,使得养分被根系充分吸收,也不至于根系被营养液烧伤,确保火龙果的正常生长,保证根系发达,能够顺利的度过花期、结果期以及越冬;所述营养液的制备为:1)取大豆粕35kg、鸡粪0.4kg混匀,加15kg的水搅拌,使得混合物润湿到能够抓成团;2)搅拌完全后,将混合物平铺在离地的铁丝网上渗水,铁丝网目数25目,盖上薄膜保温发酵一个月左右;3)一个月后,取出放入桶中,加盖防止被啃食,继续发酵15天左右;4)果树需要施加营养液时,将发酵好的混合物放入粉碎机内粉碎,加入适量水制成浆液;5)施加营养液时继续加入水,配比成浓度4%(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液液。

(3)果树管理

1)修剪枝条:种下的种苗,待长出枝条后,选择一个长得健壮的枝条长高,其余摘掉,包括新长出的枝芽;待枝条长至支撑架下方3-5cm进行打顶(摘心)处理,让其进行一级分枝,每株一级分枝留取2-3个健壮的枝条,其余长出的枝条及时去掉,待一级分枝上的二级枝条长至85cm进行去尾(摘心)处理;待一级枝条上长出的二级枝条选择2个健壮的枝条,其余长出的枝条及时去掉,二级枝条长至85cm进行去尾(摘心)处理;当枝条生长三年后,去除该枝条,让新枝条代替进行更新,保障果树质量;

2)花果管理:枝条开花后,花蕾拇指大小时进行疏花,每根枝条保留2-3个发育好、个头大、不畸形的花蕾,其余摘除;在花果期间,5-9月份将遮阳网铺设于遮阳架上,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到支撑架上水平部分的根茎,使得输送到果实部分的水分、养料过热,果实成熟过快,挂果时间减少3-6天,果实未能充分吸收养分,影响果实的品质、口感及甜度;必要时果实长至4-6cm大小时进行疏果,将长势不好的果实摘除;待果实果皮由青转红时进行套袋处理,起到防护虫害的效果(主要防治果蝇、鸟类的损坏);

3)病虫害防治:在火龙果整个生长过程中注意对主要病虫害的防治,1、2月份防治线虫,3、4月份和6、7月份防治蚧壳虫,火龙果长出小芽时防治蚂蚁啃食,5、6月份防治蚜虫,5月份(立夏前)、6月份(芒种前后)温度30℃时防治茎枯病,7月份(小暑前后)防治炭疽病,8月份(立秋)防治芽枯病,8、9月份(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防治锈璧虱,8、9月份(处暑、白露)防治软腐病,10、11月份(寒露、立冬)防治叶斑病,12月份(大雪)防治线虫;以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为主,化学治理为辅。

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具体采用:农业防治做好品种布局,同一片区避免种植熟期差异较大的品种,选用高抗旱、耐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及时处理病虫害的枝、花、果,并集中无公害处理,做好园内的清洁工作,从源头防治;物理防治采用诱杀剂、诱虫灯、诱虫板或诱捕器吸引害虫,将害虫消灭,由于不与植株直接接触,对果实无毒无害;还可以进行适当人工捕杀,或采用无毒无害的3%的盐水喷洒消毒,防治病虫,采用茶籽饼防治线虫,或园内放养鸭,捕杀跌落到地上的蜗牛及其他害虫。如若进行化学药剂进行喷洒,防治害虫,可以到农药店购买消除相应病虫害的药物进行喷洒;例如采用46%的氢氧化铜(杜邦的可杀得叁千)防治叶斑病、茎枯病、软腐病、疮痂病,25%的咪鲜胺和40%的苯醚甲环唑2:5-7配比防治炭疽病,吡唑嘧菌子防治溃疡病。

采用该方法,每亩种植600株,扦插苗春季种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每根水泥柱中6株,平均每株产6.5kg,亩产3900kg,亩产值39000元,第三年收成,平均每株产11kg,亩产6600kg,亩产值6.6万元。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该发明的种植架设计及管理,满足火龙果生长的前提的新型双层火龙果生长种植架,通过上下层高度及种植间距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提高火龙果的亩产量,并保证火龙果的品质及甜度,提高火龙果种植的经济效益。

以上种植方法如表1所示。

表1各种植方法收成情况对比

综上,本发明的火龙果双层种植方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解决产量低及土地浪费,成本高的问题,对于火龙果种植推广应用及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