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种植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42411发布日期:2019-03-05 19:20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涉及天麻的种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是一种具有菌根的兰科植物,无根、无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供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一种真菌—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蜜环菌为其提供营养。

天麻有性繁殖常规的播种方法是:在准备好种天麻的床面上,先撒上一层湿润的树叶,再将已拌好的萌发菌蒴果种撒在树叶上,上面再间隔压上已培养好的密环菌菌棒,再盖上培养料,最后再盖上一层树叶,进行保湿控温管理,两三年后收获大小天麻。这种典型的广种薄收的播种方法,种子萌发率低,原球茎接菌率低,因为只有直接压在菌棒下面的种子萌发而形成的原球茎才有及时接上密环菌的可能,其他大部分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与菌棒间由于培养料、树叶的存在呈现隔离状态,接上密环菌机会很少,而原球茎本身又不断分生,消耗自身营养,营养耗尽后便自然死亡。

进而又有人发明了天麻卷棒播种技术,即取一块遮阳网平放于地面,撒上一层湿润的树叶,再撒上已拌好的萌发菌蒴果种,取一根已培养好的菌棒,平放于遮阳网的一端,用双手将遮阳网连同树叶、萌发菌蒴果种、菌棒一同滚动卷起成筒状包好,然后埋入培养料中,进行常规的保湿控温管理。这种卷棒播种技术使得天麻萌发菌种子与菌棒得到了充分紧密的接触,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和原球茎的接菌率,但在实践中又发现,遮阳网的网线会束缚或损伤天麻;若改用网眼较大的织网,卷棒时就要多放树叶以防种子漏掉,这样埋入培养料中后,由于树叶过多,蓬松透气失水快,从而加大了后期补水保湿的管理难度,浇水多了会烂种,水少了浇不透,种子会干枯而死。

申请号为201210378783.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天麻纸卷棒播种技术,在上述基础上,对天麻播种技术又进行了改进,采用的是一种吸水40-60%以后能自动解体的纸,把菌棒、树叶、麻种紧密卷起后再埋入培养料中进行常规保湿控温培养。从而使天麻种子能紧密围绕菌棒周围,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和接菌率,真正能达到传统播种方法两位以上产量,而且种子质量好无破损,可用于畦床、层架及筐、箱、单双层常规管理培养,便于天麻集中育种,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生产效率高,但这种方法需要一种特殊的纸,即吸水40-60%以后能自动解体,这种纸需要特殊的工艺制作,成本会很高,应用于天麻种植也相应的增加了天麻生产的成本,因此,该方法并没有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麻的种植栽培方法,本发明中采用一种自制的玉米糊凝胶物来代替特殊的纸制作卷棒来播种,该方法简单易行,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天麻种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进行的步骤:

(1)先将干净的萌发菌撕成碎片,取成熟的天麻蒴果捏碎,与萌发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天麻萌发菌拌种;

(2)选择新鲜、干净、无霉变的玉米进行粉碎得玉米粉,将所述玉米粉与水按照水1000ml:玉米粉300-500g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热煮沸熬制成糊状物得玉米糊,向所得玉米糊中加入相当于玉米粉质量1/5-2/5的活性炭粉,搅拌均匀得糊状玉米与活性炭混合物;

(3)取步骤(2)中所得的糊状玉米与活性炭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均匀平铺于平盘中,待所述混合物呈凝胶状,在凝胶状混合物上撒上步骤(1)中所得的天麻萌发菌拌种,取一根长满蜜环菌的菌棒,放于凝胶状混合物一端,用双手将凝胶状混合物及其上的天麻萌发菌拌种、菌棒一同紧密卷起,并包裹好两端成为一个天麻卷棒,备用;传统的播种方法,将萌发菌撕成碎片,取成熟的天麻朔果8-10个捏碎,与萌发菌混合,而本发明的方法中,一瓶萌发菌拌一颗成熟的天麻蒴果种,卷一根菌棒即可;采用传统的方法播种后,天麻的种子有60%以上的原球茎因为不能及时与蜜环菌建立寄生供养关系而逐渐衰老“饿死”,采用本发明的卷棒播种技术能使天麻种子紧密围绕在菌棒周围,蜜环菌菌索在菌棒周围生长,可以与萌发菌的种子密切结合建立寄生供养关系,提高天麻原球茎的成活率,采收天麻的产量是传统天麻播种方法的2倍以上。

(4)在准备播种天麻的地面上撒铺第一层厚4-6cm、湿度为60-75%的干净沙子,将步骤(3)中准备好的天麻卷棒,在铺好的沙子上每间隔4-6cm摆放一根,然后再撒铺第二层厚4-6cm、湿度为60-75%的干净沙子,在第二层沙子上再盖上一层干净树叶或稻草,进行常规管理即可。至当年的10月底至11月初,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采收天麻或者进行移栽,也可以在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采收,如果4月以后天麻出土采挖,天麻质量就会下降。

进一步,所述的天麻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取5-6月份成熟的天麻蒴果捏碎。成熟的天麻朔果上面有6条突起的黑线,用手摸感觉微软,眼观透明即可采收,朔果成熟一个采摘一个,天麻种子寿命短,应当天摘当天种。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播种,将朔果晾2-3小时,用牛皮纸袋包好放于4℃冰箱恒温贮藏。另外可将种子拌入萌发菌内保存,最长不超过5天就要播种。

进一步,所述的天麻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玉米粉的粒径为100-200目。

进一步,所述的天麻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活性炭粉粒径为40-100目。

进一步,所述的天麻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混合物均匀平铺于平盘中,厚度为2-5cm。

进一步,所述的天麻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混合物均匀平铺于平盘中,于20-40℃条件下干燥,待所述混合物为含水量为40-60%的凝胶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有:(1)本发明的方法中,采用一种玉米糊凝胶物制作卷棒来播种,玉米糊一方面可以作为天麻的培养料,其中添加有活性炭粉,保证了透气性;另一方面,在天麻的种植过程中,随着玉米糊逐渐被分解,不会出现束缚或损伤天麻的现象,便于操作和后期温湿度管理,为天麻集中、高效工厂化育种提供切实可行的播种方法。(2)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采用特殊的纸,简单易行,节约成本。(3)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需天麻蒴果种的量较少,且最终天麻的产量是传统天麻播种方法的2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天麻无根无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供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一种真菌—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蜜环菌为其提供营养,因此,种植天麻首先要选择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

天麻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这是防止天麻退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天麻种子微小,无胚乳仅由原胚细胞组成。它的萌发靠小菇属(mycena)一类真菌菌丝侵染种胚提供营养,我们统称促进天麻种子萌发的这类真菌为天麻种子萌发菌。萌发菌的种类:到目前为止,文献报疲乏的天麻种子萌发菌均属于小菇属(mycena)的真菌,主要包括国内新记录种紫萁小菇(mosmundicola),3种新种分别为紫萁小菇(morchicola)、石斛小菇(mdendrobii)和开唇小菇

(manoectochila)。上述天麻种子萌发菌已在室内、室外及有关天麻产推广生产,从近年对天麻种子发芽率及天麻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分析,以紫箕小菇伴播天麻种子发芽率最高,目前,已广泛推广使用,石斛小菇也已进入实验推广阶段,本发明的萌发菌选用紫萁小菇。

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一种可产生子实体(蘑菇)的大型真菌,为一种木腐生菌,常生于枯木或木桩上,对木质素和纤维素有较强的分解力,其菌丝和菌索可与天麻块茎结合,为天麻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蜜环菌菌棒:接上蜜环菌菌种的杂木树树棒、树枝,直接用于天麻栽培的材料。

实施例1

天麻种植栽培方法:

(1)在5-6月份,天麻蒴果陆续成熟时采收成熟天麻蒴果,及时进行播种,先将干净的萌发菌撕成碎片,取成熟的天麻蒴果捏碎,与萌发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天麻萌发菌拌种。

(2)选择新鲜、干净、无霉变的玉米进行粉碎得玉米粉,将所述玉米粉与水按照水1000ml:玉米粉350g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热煮沸熬制成糊状物得玉米糊,向所得玉米糊中加入相当于玉米粉质量1/5的活性炭粉,搅拌均匀得糊状玉米与活性炭混合物。

(3)取步骤(2)中所得的糊状玉米与活性炭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均匀平铺于平盘中,待所述混合物呈凝胶状,在凝胶状混合物上撒上步骤(1)中所得的天麻萌发菌拌种,取一根长满蜜环菌的菌棒,放于凝胶状混合物一端,用双手将凝胶状混合物及其上的天麻萌发菌拌种、菌棒一同紧密卷起,并包裹好两端成为一个天麻卷棒,备用;蜜环菌菌棒的制作:选择阔叶类树种作为种植天麻菌材,将菌材据为30-40公分的小段,并在小段上劈4-6个鳞状小口,小口中放入蜜环菌。

(4)在准备播种天麻的地面上撒铺第一层厚5cm、湿度为60%的干净沙子,将步骤(3)中准备好的天麻卷棒,在铺好的沙子上每间隔5cm摆放一根,然后再撒铺第二层厚5cm、湿度为60%的干净沙子,在第二层沙子上再盖上一层干净树叶,进行常规保湿控温培4-6个月,就可收获0代天麻种。

实施例2

天麻种植栽培方法:

(1)在5-6月份,天麻蒴果陆续成熟时采收成熟天麻蒴果,及时进行播种,取一瓶萌发菌,先将干净的萌发菌撕成碎片,再取成熟的天麻蒴果一颗捏碎,与萌发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天麻萌发菌拌种。

(2)选择新鲜、干净、无霉变的玉米进行粉碎,过200目筛,得玉米粉,将所述玉米粉与水按照水1000ml:玉米粉450g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热煮沸熬制成糊状物得玉米糊,向所得玉米糊中加入相当于玉米粉质量2/5的活性炭粉,所述活性炭粉粒径为60目,搅拌均匀得糊状玉米与活性炭混合物。

(3)取步骤(2)中所得的糊状玉米与活性炭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均匀平铺于平盘中,厚度为4cm,于20-40℃条件下干燥,待所述混合物为含水量为50%的凝胶状,在凝胶状混合物上撒上步骤(1)中所得的天麻萌发菌拌种,取一根长满蜜环菌的菌棒,放于凝胶状混合物一端,用双手将凝胶状混合物及其上的天麻萌发菌拌种、菌棒一同紧密卷起,并包裹好两端成为一个天麻卷棒,备用;蜜环菌菌棒的制作:选择阔叶类树种作为种植天麻菌材,将菌材据为30-40公分的小段,并在小段上劈4-6个鳞状小口,小口中放入蜜环菌。

(4)在准备播种天麻的地面上撒铺第一层厚5cm、湿度为70%的干净沙子,将步骤(3)中准备好的天麻卷棒,在铺好的沙子上每间隔5cm摆放一根,然后再撒铺第二层厚5cm、湿度为70%的干净沙子,在第二层沙子上再盖上一层干净树叶,进行常规保湿控温培4-6个月,就可收获0代天麻种。

用玉米糊凝胶物制作卷棒来播种,玉米糊一方面可以作为天麻的培养料,其中添加有活性炭粉,保证了透气性,天麻种子紧密围绕在菌棒周围,蜜环菌菌索在菌棒周围生长,可以与萌发菌的种子密切结合建立寄生供养关系,另一方面,在天麻的种植过程中,随着玉米糊逐渐被分解,不会出现束缚或损伤天麻的现象,便于操作和后期温湿度管理,为天麻集中、高效工厂化育种提供切实可行的播种方法。

采用传统的方法播种后,天麻的种子有60%以上的原球茎因为不能及时与蜜环菌建立寄生供养关系而逐渐衰老“饿死”,采用本发明的卷棒播种技术能使天麻种子紧密围绕在菌棒周围,蜜环菌菌索在菌棒周围生长,可以与萌发菌的种子密切结合建立寄生供养关系,提高天麻原球茎的成活率,采收天麻的产量是传统天麻播种方法的2倍以上,其药效成分和野生天麻一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