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指那藤的扦插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14211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五指那藤的扦插繁殖方法,属于植物扦插育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通科植物在全世界约有50种,在我国有37种,南北地区均有分布,但多数分布于长江以南各个省区,其中药用植物有17种。五指那藤(学名:stauntoniaobovatifoliolasubsp.intermedia)是木通科野木瓜属石月的亚种,为中国的特有植物。五指那藤又称山木通,七叶木通,木通七叶莲,七叶莲,牛藤。其干燥藤茎是一种多民族使用的民间草药,味甘,性辛温,具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消肿散毒、散热利尿功效,含多种化学成分。在民间被广泛用来治疗风湿痹痛、三叉神经痛、跌打损伤、痛经、小便不利和水肿等症,三萜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其中齐墩果酸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研究还发现多种具有抗hiv-1蛋白酶活性的三萜化合物。五指那藤其果呈长圆形或略扁,果皮较厚,外表皮光滑,未成熟时为青色,成熟时黄色,果实成熟时犹如黄色的皮囊挂于枝头。其可食用部分为果肉,将其果实破开可见其内果皮表面与果肉分离,种子黑色,较大,被黄色果肉包裹着。其果皮内侧虽变软且含汁液,但入口后有如食沙砾般粗糙感;其果肉香甜爽滑,口味极佳。

五指那藤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湖南等地,多生于海拔500-850m的山谷溪旁疏林或密林中,攀缘于树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也少有其扦插繁殖的研究和报道。随着中医药的发展,野生五指那藤已经不能满足中医药市场的需求,对其进行繁殖和人工栽培为满足医药市场需求提供一种最有效的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五指那藤的扦插繁殖方法。本发明的扦插繁殖方法有助于五指那藤枝条的生根、发芽,大大提高了扦插成活率,扦插成活率可达93.5%。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选地势较为平坦、日阳光照射时长为6-8小时、土壤疏松、保水性好的山坡地作为扦插繁殖田块;

2)在平整好的扦插繁殖田块上覆盖3层混合培养土,第一层为3厘米厚的河沙、田土、腐殖土的混合物,其中河沙、田土与林下腐殖土体积比例为4:3:3;第二层为3.5厘米厚的田土、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混合物,其中田土、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体积比例为5:3:1:1;第三层为3.5厘米厚的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混合物,其中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体积比例为4:1:1:3:1:1;

3)选2年生五指那藤枝条,剪切成9-13厘米长枝条段,上剪口距叶片基部1cm,下剪口紧挨着节0.5-1.2厘米处剪,保留最上端一片叶片,其余叶片及腋芽抹掉,每段含有2-3个枝节;

4)将待扦插枝条放入0.4wt%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65分钟,纯净水冲洗2遍后,放置晾干0.8-1.2小时;枝条下剪口放入质量浓度为0.02%的维生素b12溶液浸泡6-8分钟,室内晾8分钟;放入含吲哚丁酸钾和硝酸铈的生根剂中浸泡3分钟,吲哚丁酸钾在生根剂中的浓度为1000ppm,硝酸铈在生根剂中的浓度为5ppm,室内晾8分钟;放入浓度为500ppm的naa溶液浸泡4分钟,然后自然通风干燥;

5)将经过浸泡处理的扦插枝条插入培养土中,株行距7×9cm,扦插角度44-50度,扦插深度为底部第一个枝节完全入土,第二个枝节露出培养土表面,离土表面0.6-1厘米距离;扦插后压紧培养土,浇透水;

6)扦插地块上搭盖薄膜遮阳棚,棚内透光度控制在55-68%,温度控制在18-28℃,湿度控制在85-90wt%,培养土湿度控制在17-23wt%,每隔6天喷施一次营养液,连续喷施3次,所述营养液为每升水中含有硫酸锌0.002-0.008g、硫酸锰0.01-0.02g、硫酸镁0.15-0.18g、硝酸钾1.2-1.6g、硝酸铵1.3-1.5g、硝酸钙0.2-0.3g;每隔5天喷施一次稀释900倍的65wt%代森锰锌药液,连续喷施4次;

7)出芽后20天,喷施0.1wt%的尿素和0.15wt%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扦插75天后炼苗、移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指那藤枝条的快速繁殖方法,本发明方法有助于五指那藤枝条的生根、发芽,大大提高了扦插成活率,扦插成活率可达93.5%,本方法为五指那藤资源的保护和人工开发和大规模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3层配方的培养土成活率可达93.5%,比单层及2层的都有显著提高,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层数及配方的培养土对成活率的影响

2)0.4wt%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65分钟,比其他消毒液效果好。维生素b12的1.2倍溶液浸泡6-8分钟、1000ppm吲哚丁酸钾和5ppm硝酸铈的生根剂中浸泡3分钟、500ppm的naa溶液浸泡4分钟,4种物质的综合使用其促进生根效果比单种物质显著提高。

3)透光度55-68%、温度18-28℃、湿度85-90wt%、培养土湿度17-23t%,这个温光环境最为适合五指那藤枝条扦插的成活;喷施的配方每升水中硫酸锌0.002-0.008g、硫酸锰0.01-0.02g、硫酸镁0.15-0.18g、硝酸钾1.2-1.6g、硝酸铵1.3-1.5g、硝酸钙0.2-0.3g营养液,其配比浓度对五指那藤枝条的促根和叶芽生长均能起到很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选地势较为平坦、日阳光照射时长为6小时、土壤疏松、保水性好的山坡地作为扦插繁殖田块;

2)在平整好的扦插繁殖田块上覆盖3层混合培养土,第一层为3厘米厚的河沙、田土、腐殖土的混合物,其中河沙、田土与林下腐殖土体积比例为4:3:3;第二层为3.5厘米厚的田土、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混合物,其中田土、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体积比例为5:3:1:1;第三层为3.5厘米厚的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混合物,其中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体积比例为4:1:1:3:1:1;

3)选2年生五指那藤枝条,剪切成9厘米长枝条段,上剪口距叶片基部1cm,下剪口紧挨着节0.5-1.2厘米处剪,保留最上端一片叶片,其余叶片及腋芽抹掉,每段含有2个枝节;

4)将待扦插枝条放入0.4wt%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65分钟,纯净水冲洗2遍后,放置晾干0.8小时;枝条下剪口放入质量浓度为0.02%的维生素b12溶液浸泡6分钟,室内晾8分钟;放入含吲哚丁酸钾和硝酸铈的生根剂中浸泡3分钟,吲哚丁酸钾在生根剂中的浓度为1000ppm,硝酸铈在生根剂中的浓度为5ppm,室内晾8分钟;放入浓度为500ppm的naa溶液浸泡4分钟,然后自然通风干燥;

5)将经过浸泡处理的扦插枝条插入培养土中,株行距7×9cm,扦插角度44度,扦插深度为底部第一个枝节完全入土,第二个枝节露出培养土表面,离土表面0.6厘米距离;扦插后压紧培养土,浇透水;

6)扦插地块上搭盖薄膜遮阳棚,棚内透光度控制在55%,温度控制在22℃,湿度控制在85wt%,培养土湿度控制在17wt%,每隔6天喷施一次营养液,连续喷施3次,所述营养液为每升水中含有硫酸锌0.002g、硫酸锰0.01g、硫酸镁0.15g、硝酸钾1.2g、硝酸铵1.3g、硝酸钙0.2g;每隔5天喷施一次稀释900倍的65wt%代森锰锌药液,连续喷施4次;

7)出芽后20天,喷施0.1wt%的尿素和0.15wt%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扦插75天后炼苗、移栽。

本发明方法有助于五指那藤枝条的生根、发芽,大大提高了扦插成活率,扦插成活率可达93.5%。本方法为五指那藤资源的保护和人工开发和大规模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实施例2:

1)选地势较为平坦、日阳光照射时长为8小时、土壤疏松、保水性好的山坡地作为扦插繁殖田块;

2)在平整好的扦插繁殖田块上覆盖3层混合培养土,第一层为3厘米厚的河沙、田土、腐殖土的混合物,其中河沙、田土与林下腐殖土体积比例为4:3:3;第二层为3.5厘米厚的田土、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混合物,其中田土、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体积比例为5:3:1:1;第三层为3.5厘米厚的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混合物,其中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林下腐殖土、杉木锯末、米糠的体积比例为4:1:1:3:1:1;

3)选2年生五指那藤枝条,剪切成13厘米长枝条段,上剪口距叶片基部1cm,下剪口紧挨着节1.2厘米处剪,保留最上端一片叶片,其余叶片及腋芽抹掉,每段含有3个枝节;

4)将待扦插枝条放入0.4wt%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65分钟,纯净水冲洗2遍后,放置晾干1.2小时;枝条下剪口放入质量浓度为0.02%的维生素b12溶液浸泡8分钟,室内晾8分钟;放入含吲哚丁酸钾和硝酸铈的生根剂中浸泡3分钟,吲哚丁酸钾在生根剂中的浓度为1000ppm,硝酸铈在生根剂中的浓度为5ppm,室内晾8分钟;放入浓度为500ppm的naa溶液浸泡4分钟,然后自然通风干燥;

5)将经过浸泡处理的扦插枝条插入培养土中,株行距7×9cm,扦插角度50度,扦插深度为底部第一个枝节完全入土,第二个枝节露出培养土表面,离土表面1厘米距离;扦插后压紧培养土,浇透水;

6)扦插地块上搭盖薄膜遮阳棚,棚内透光度控制在68wt%,温度控制在24℃,湿度控制在90wt%,培养土湿度控制在23wt%,每隔6天喷施一次营养液,连续喷施3次,所述营养液为每升水中含有硫酸锌0.008g、硫酸锰0.02g、硫酸镁0.18g、硝酸钾1.6g、硝酸铵1.5g、硝酸钙0.3g;每隔5天喷施一次稀释900倍的65wt%代森锰锌药液,连续喷施4次;

7)出芽后20天,喷施0.1wt%的尿素和0.15wt%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扦插75天后炼苗、移栽。

本发明方法有助于五指那藤枝条的生根、发芽,大大提高了扦插成活率,扦插成活率可达93.1%。本方法为五指那藤资源的保护和人工开发和大规模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