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花的大棚规模化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63285阅读:5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兰花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兰花的大棚规模化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兰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颜色有白、纯白、白绿和黄绿等;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广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兰花种子繁殖成功率低,而分株繁殖又极易感染死亡,不易存活,另外,现有技术生产的兰花产品质量较差且不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兰花的大棚规模化培育方法,病虫害少、成活率高、兰花生长茂盛,提高了兰花的品质,实施方便,适合规模化培育,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兰花的大棚规模化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总含盐量0.5%以下且地势高、排水良好和土质疏松的向阳地作为种植地,将土壤深翻耙平,深翻深度为30~35cm,除去瓦砾、石块和草根,将土粉碎,地整平,保持土质疏松;

(2)、建设种植大棚

搭建南北走向大棚,棚长为20~40m,宽为2~3m,高为2.1~2.5m,覆盖厚度为0.5~0.6mm厚的棚膜,棚外设置用于通风的卷膜装置,并安装滴灌施肥系统、喷淋系统、照明系统和温湿度控制系统,闷棚20~30天;

(3)、幼苗培育

选择无病害、健壮的兰花幼苗,放入盛放有培养液的组培瓶中,放在种植大棚中驯化10~15天;

将兰花幼苗取出后反复用洁净水冲洗,然后放入40~4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中全株浸泡5~15min;

在种植地边缘划出一块田地作为苗床,先在苗床底部铺垫1~2cm厚的细土,再填上1~2cm厚的基质,将浸泡后的幼苗播种于基质中,用水喷透床面;

(4)、光照处理

15~20天后,对叶片未出现枯黄的幼苗成活植株进行光照处理,光照强度控制为1200~1500勒克斯,时间控制为每天6~8h,大棚内温度控制为22~26℃;

(5)、移栽定植

挑选生长健壮的兰花幼苗,移栽入种植地中,保持株距为30~40cm,

(6)、日常管理

水分管理:取淘米水和清水混合均匀制成浇灌液,通过喷淋系统喷洒,4~5月份每2~4天浇灌一次,6~9月份每天浇灌一次,入秋后保持盆土湿润;

施肥管理:每隔20~30天通过滴灌施肥系统施一次有机肥,每2~3个月施一次发酵的油粕或者菜籽油饼,施肥后开启喷淋系统喷洒清水。

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硫酸锌14~16份、草酸钙9~11份、尿素4~6份、酒石酸2~4份、硼酸1~2份和水100~110份。

其中,所述步骤(3)的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珍珠岩24~26份、蛭石20~22份、椰糠18~19份、河沙15~17份、腐叶土12~14份、草木灰10~11份、粉煤灰5~7份、羽毛粉5~7份、蚯蚓粪3~4份和松针2~3份。

其中,所述步骤(3)幼苗培育过程中每隔5~6天向幼苗根部滴加5~10滴营养液。

其中,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竹醋液20~22份、海藻粉17~18份、赤霉素15~16份、杀菌剂10~12份、吲哚乙酸5~8份和水24~26份。

其中,所述杀菌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蒜头20~22份、生姜14~16份、苦瓜叶10~12份、柑橘皮6~8份、高锰酸钾溶液3~5份和双氧水25~27份,将蒜头、生姜、苦瓜叶和柑橘皮捣成泥状,加入10~12倍水搅匀浸泡8~16h,过滤后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其中,所述步骤(5)的生长健壮的兰花幼苗地上部分长度为15~25cm,每苗根系数量3条以上。

其中,所述步骤(6)的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麦麸42~45份、米糠35~40份、木醋液32~33份、贝壳粉20~23份、草木灰17~19份、尿素10~12份、动物粪便5~8份、硼酸5~8份、腐殖酸3~4份和水55~6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病虫害少、成活率高、兰花生长茂盛,提高了兰花的品质,实施方便,适合规模化培育,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如下:

(1)、本发明幼苗培育时先将兰花幼苗放入盛放有培养液的组培瓶中,放在种植大棚中驯化,从而使其适应栽培场地的光温条件,提高成活率;

(2)、本发明在幼苗培育过程向幼苗根部滴营养液,一方面,可以减少兰花的根部感染,其中添加的吲哚乙酸可以提高兰花的根部生长能力,能促进兰花快速生根发芽,提高兰花成活率;添加的海藻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胶质,可以促进兰花根系对营养液的吸收;添加的竹醋液在调节ph值的基础上,还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3)、本发明采用基质在苗床上进行幼苗培育,基质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矿元素,缓慢释放,为兰花提供养分,促进兰花的生长;其中添加的珍珠岩和蛭石,可以增加基质的透水透气性,解决积水导致烂根问题,保湿保肥;其中的腐叶土和松针等,原料来源广泛,降低培育成本,提高农林废弃物的附加值;

(4)、本发明的基质还可以提高兰花组培苗的成活率,移栽后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同时幼苗生长速度快,35天左右开始发新根,生长新叶;

(5)、本发明对兰花的培养基质、营养液等做出改进,不仅可以保证兰花生长所需的空气、水分及肥料,使得兰花生长茂盛,病虫害少,提高了兰花的品质,而且操作简单,实施方便,适合规模化培育,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兰花的大棚规模化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总含盐量0.5%以下且地势高、排水良好和土质疏松的向阳地作为种植地,将土壤深翻耙平,深翻深度为30cm,除去瓦砾、石块和草根,将土粉碎,地整平,保持土质疏松;

(2)、建设种植大棚

搭建南北走向大棚,棚长为20m,宽为2m,高为2.1m,覆盖厚度为0.5mm厚的棚膜,棚外设置用于通风的卷膜装置,并安装滴灌施肥系统、喷淋系统、照明系统和温湿度控制系统,闷棚20天;

(3)、幼苗培育

选择无病害、健壮的兰花幼苗,放入盛放有培养液的组培瓶中,放在种植大棚中驯化10天;

将兰花幼苗取出后反复用洁净水冲洗,然后放入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中全株浸泡5min;

在种植地边缘划出一块田地作为苗床,先在苗床底部铺垫1cm厚的细土,再填上1cm厚的基质,将浸泡后的幼苗播种于基质中,用水喷透床面;

(4)、光照处理

15天后,对叶片未出现枯黄的幼苗成活植株进行光照处理,光照强度控制为1200勒克斯,时间控制为每天6h,大棚内温度控制为22℃;

(5)、移栽定植

挑选生长健壮的兰花幼苗,移栽入种植地中,保持株距为30cm,

(6)、日常管理

水分管理:取淘米水和清水混合均匀制成浇灌液,通过喷淋系统喷洒,4月份每2天浇灌一次,6月份每天浇灌一次,入秋后保持盆土湿润;

施肥管理:每隔20~30天通过滴灌施肥系统施一次有机肥,每2个月施一次发酵的油粕,施肥后开启喷淋系统喷洒清水。

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硫酸锌14份、草酸钙9份、尿素4份、酒石酸2份、硼酸1份和水100份。

其中,所述步骤(3)的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珍珠岩24份、蛭石20份、椰糠18份、河沙15份、腐叶土12份、草木灰10份、粉煤灰5份、羽毛粉5份、蚯蚓粪3份和松针2份。

其中,所述步骤(3)幼苗培育过程中每隔5天向幼苗根部滴加5滴营养液。

其中,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竹醋液20份、海藻粉17份、赤霉素15份、杀菌剂10份、吲哚乙酸5份和水24份。

其中,所述杀菌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蒜头20份、生姜14份、苦瓜叶10份、柑橘皮6份、高锰酸钾溶液3份和双氧水25份,将蒜头、生姜、苦瓜叶和柑橘皮捣成泥状,加入10倍水搅匀浸泡8h,过滤后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其中,所述步骤(5)的生长健壮的兰花幼苗地上部分长度为15cm,每苗根系数量3条以上。

其中,所述步骤(6)的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麦麸42份、米糠35份、木醋液32份、贝壳粉20份、草木灰17份、尿素10份、动物粪便5份、硼酸5份、腐殖酸3份和水55份。

实施例2

一种兰花的大棚规模化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总含盐量0.5%以下且地势高、排水良好和土质疏松的向阳地作为种植地,将土壤深翻耙平,深翻深度为35cm,除去瓦砾、石块和草根,将土粉碎,地整平,保持土质疏松;

(2)、建设种植大棚

搭建南北走向大棚,棚长为40m,宽为3m,高为2.5m,覆盖厚度为0.6mm厚的棚膜,棚外设置用于通风的卷膜装置,并安装滴灌施肥系统、喷淋系统、照明系统和温湿度控制系统,闷棚30天;

(3)、幼苗培育

选择无病害、健壮的兰花幼苗,放入盛放有培养液的组培瓶中,放在种植大棚中驯化15天;

将兰花幼苗取出后反复用洁净水冲洗,然后放入4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中全株浸泡15min;

在种植地边缘划出一块田地作为苗床,先在苗床底部铺垫2cm厚的细土,再填上2cm厚的基质,将浸泡后的幼苗播种于基质中,用水喷透床面;

(4)、光照处理

20天后,对叶片未出现枯黄的幼苗成活植株进行光照处理,光照强度控制为1500勒克斯,时间控制为每天8h,大棚内温度控制为26℃;

(5)、移栽定植

挑选生长健壮的兰花幼苗,移栽入种植地中,保持株距为40cm,

(6)、日常管理

水分管理:取淘米水和清水混合均匀制成浇灌液,通过喷淋系统喷洒,5月份每4天浇灌一次,9月份每天浇灌一次,入秋后保持盆土湿润;

施肥管理:每隔30天通过滴灌施肥系统施一次有机肥,每3个月施一次发酵的菜籽油饼,施肥后开启喷淋系统喷洒清水。

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硫酸锌16份、草酸钙11份、尿素6份、酒石酸4份、硼酸2份和水110份。

其中,所述步骤(3)的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珍珠岩26份、蛭石22份、椰糠19份、河沙17份、腐叶土14份、草木灰11份、粉煤灰7份、羽毛粉7份、蚯蚓粪4份和松针3份。

其中,所述步骤(3)幼苗培育过程中每隔6天向幼苗根部滴加10滴营养液。

其中,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竹醋液22份、海藻粉18份、赤霉素16份、杀菌剂12份、吲哚乙酸8份和水26份。

其中,所述杀菌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蒜头22份、生姜16份、苦瓜叶12份、柑橘皮8份、高锰酸钾溶液5份和双氧水27份,将蒜头、生姜、苦瓜叶和柑橘皮捣成泥状,加入12倍水搅匀浸泡16h,过滤后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其中,所述步骤(5)的生长健壮的兰花幼苗地上部分长度为25cm,每苗根系数量3条以上。

其中,所述步骤(6)的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麦麸45份、米糠40份、木醋液33份、贝壳粉23份、草木灰19份、尿素12份、动物粪便8份、硼酸8份、腐殖酸4份和水65份。

实施例3

一种兰花的大棚规模化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总含盐量0.5%以下且地势高、排水良好和土质疏松的向阳地作为种植地,将土壤深翻耙平,深翻深度为32cm,除去瓦砾、石块和草根,将土粉碎,地整平,保持土质疏松;

(2)、建设种植大棚

搭建南北走向大棚,棚长为30m,宽为2.5m,高为2.2m,覆盖厚度为0.55mm厚的棚膜,棚外设置用于通风的卷膜装置,并安装滴灌施肥系统、喷淋系统、照明系统和温湿度控制系统,闷棚25天;

(3)、幼苗培育

选择无病害、健壮的兰花幼苗,放入盛放有培养液的组培瓶中,放在种植大棚中驯化12天;

将兰花幼苗取出后反复用洁净水冲洗,然后放入4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中全株浸泡10min;

在种植地边缘划出一块田地作为苗床,先在苗床底部铺垫2cm厚的细土,再填上1cm厚的基质,将浸泡后的幼苗播种于基质中,用水喷透床面;

(4)、光照处理

17天后,对叶片未出现枯黄的幼苗成活植株进行光照处理,光照强度控制为1300勒克斯,时间控制为每天7h,大棚内温度控制为24℃;

(5)、移栽定植

挑选生长健壮的兰花幼苗,移栽入种植地中,保持株距为35cm,

(6)、日常管理

水分管理:取淘米水和清水混合均匀制成浇灌液,通过喷淋系统喷洒,4月份每3天浇灌一次,9月份每天浇灌一次,入秋后保持盆土湿润;

施肥管理:每隔25天通过滴灌施肥系统施一次有机肥,每2个月施一次发酵的油粕,施肥后开启喷淋系统喷洒清水。

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硫酸锌15份、草酸钙10份、尿素5份、酒石酸3份、硼酸1.5份和水105份。

其中,所述步骤(3)的基质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珍珠岩25份、蛭石21份、椰糠18.5份、河沙16份、腐叶土13份、草木灰10.5份、粉煤灰6份、羽毛粉6份、蚯蚓粪3.5份和松针2.5份。

其中,所述步骤(3)幼苗培育过程中每隔5天向幼苗根部滴加8滴营养液。

其中,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竹醋液21份、海藻粉17.5份、赤霉素15.5份、杀菌剂11份、吲哚乙酸6.5份和水25份。

其中,所述杀菌剂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蒜头21份、生姜15份、苦瓜叶11份、柑橘皮7份、高锰酸钾溶液4份和双氧水26份,将蒜头、生姜、苦瓜叶和柑橘皮捣成泥状,加入11倍水搅匀浸泡12h,过滤后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其中,所述步骤(5)的生长健壮的兰花幼苗地上部分长度为20cm,每苗根系数量3条以上。

其中,所述步骤(6)的有机肥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麦麸43.5份、米糠37.5份、木醋液32.5份、贝壳粉21.5份、草木灰18份、尿素11份、动物粪便6.5份、硼酸6.5份、腐殖酸3.5份和水60份。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