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混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570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类混养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但是现在,人们一次养殖的鱼种类很少,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有不利于维护鱼塘中的生态环境,一旦有病虫害,鱼的产量也不能得到保证,而且现在很多无良商人还滥用抗生素等药物,不绿色环保,还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人们需要更加满足要求的鱼类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类混养方法,具有绿色环保、产量高等优点,同时在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鱼类混养方法,其步骤包括:

选择通风性好、深度为2.0-2.5米、ph值为7-8的池塘作为养殖池;

抽干池水,结合深耕,在养殖池底铺放牛粪;

20天后,向每亩养殖池中播撒的茶粕和生石灰100公斤

选取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无残疾的鲢鱼苗、鲫鱼苗、草鱼苗、虾苗,每亩投放鲢鱼苗120尾、鲫鱼苗1000尾、草鱼苗100尾、虾苗1200尾;

每天定点定时投喂2次饲料,所述饲料包括猪肝、鱼骨粉、水草、豆饼和肉糜;

每个月,进行一次换水,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20天播撒一次生石灰进行水质的调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当气温高于25℃时,每隔20个小时的增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类混养方法,可以营造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可以维护鱼塘中的生态平衡,也可以增加鱼的种类和产量,提高鱼的质量和人们的经济效益,而且不滥用药物,有效的保证了鱼的天然和安全,让人们食用的更加放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鱼类混养方法,其步骤包括:

选择通风性好、深度为2.0-2.5米、ph值为7-8的池塘作为养殖池;

抽干池水,结合深耕,在养殖池底铺放牛粪;

20天后,向每亩养殖池中播撒的茶粕和生石灰100公斤

选取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无残疾的鲢鱼苗、鲫鱼苗、草鱼苗、虾苗,每亩投放鲢鱼苗120尾、鲫鱼苗1000尾、草鱼苗100尾、虾苗1200尾;

每天定点定时投喂2次饲料,所述饲料包括猪肝、鱼骨粉、水草、豆饼和肉糜;

每个月,进行一次换水,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5%。

每20天播撒一次生石灰进行水质的调节。

当气温高于25℃时,每隔20个小时的增氧。

本发明鱼类混养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维护鱼塘中的生态平衡,也可以增加鱼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效的保证了鱼的天然和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混养方法,其步骤包括:养殖池的选择、鱼种的选择、日常的管理。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鱼类混养方法,不仅可以维护鱼塘中的生态平衡,也可以增加鱼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效的保证了鱼的天然和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宋福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剑美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7.08.03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