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098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昆虫研究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仓储过程中对害虫进行捕捉及监测的诱捕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仓储行业,比如,粮食仓储、中草药仓储、烟草仓储等在仓储过程中以及在粮油加工厂、饲料厂等场所都会产生虫害,而对于虫害的防治问题,均采用害虫综合防治。在害虫综合防治的诸多手段中,害虫检查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多种仓储形式中,运用较多的为散装仓储和袋装仓储。目前对散装仓储及袋装仓储内的害虫的检查主要采用直观检查和扦样检查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且准确性较差。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快速、精确的检测到害虫存在的区域以及发生的数量的在线监测装置,不仅能够为我们进行害虫防治提供宝贵的时间,减少虫害发生的几率,同时对于仓储行业也有利于智能化仓储的建设。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害虫诱捕监测装置,能够对产生的虫害进行在线监测,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并且能够实现对虫害进行实时的监测,为虫害防治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害虫诱捕监测装置,包括诱虫本体,所述诱虫本体上设置有内腔,所述诱虫本体上设置有诱虫盖,所述诱虫本体和所述诱虫盖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内腔相通的诱虫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计数装置,所述害虫诱捕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置于仓库外部的控制终端以及用于显示数据的显示装置,所述计数装置和所述显示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终端通讯互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诱虫本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排虫口,所述排虫口处设置有排虫装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排虫装置包括吸虫导管,所述吸虫导管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排虫口,所述吸虫导管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吸虫泵,所述排虫口处设置有打开和关闭所述排虫口的开关阀,所述吸虫泵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计数装置包括通过一安装调整件吊装在所述诱虫本体内部的摄像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调整件包括吊设在所述诱虫盖下端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的摄像头安装座,所述摄像头安装座的内孔为放置所述摄像头的摄像头容纳孔,所述摄像头容纳孔下端的孔壁上向内凸设有挡止沿,所述摄像头安装座的筒壁上开设有摄像头调整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关阀包括与所述排虫口形状匹配的片状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由至少两个尾部相连的阀瓣组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诱虫本体包括用于与所述诱虫盖进行连接的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向下延伸的诱虫部、以及自所述诱虫部向下延伸的集虫部,所述诱虫部的周壁为锥形壁,进而使所述诱虫部形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锥形筒状结构,所述诱虫孔设置在所述诱虫部的周壁上,所述集虫部的周壁沿所述诱虫部的周壁倾斜向下延伸形成锥头结构,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集虫部的上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集虫部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害虫防逃逸装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害虫防逃逸装置包括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锥形筒,所述害虫防逃逸装置的周壁相对于水平面的坡度小于所述集虫部的周壁壁相对于水平面的坡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诱虫本体上设置有引诱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该装置内设置的计数装置能够对诱捕到诱虫本体的内腔内的害虫进行实时的计数,并且计数装置将其获得的结果传输给控制终端,或是控制终端控制计数装置对内腔内的害虫进行计数,控制终端获取计数装置得到的结果,然后再由控制终端对害虫的数量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传输给显示装置,使监测人员能够直接在显示装置上观测到害虫的数量。本申请能够在害虫的监测过程中实现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对于仓储行业,有利于智能化仓储的建设。本申请能够对害虫进行全面的监测,监测人员可以根据显示装置显示的结果准确的监测到害虫存在的数量,得知害虫发生区域,能够为工作人员进行害虫防治提供宝贵的时间,及时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这样可以优化害虫防治的实际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成本的浪费。进一步优选地,设置的排虫装置,当本申请中的内腔内诱捕的害虫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本申请能够启动排虫装置将害虫排出到本申请的诱虫本体外部。对于在封闭式的空间进行监测,本申请能够留在仓库内继续对害虫进行监测,不需要人工进入仓库取出本申请,再将害虫取出,然后再将本申请放回到仓库内,大大提高了害虫监测的效率,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成本,实现了本申请使用的全自动化,解决了仓储过程中害虫监测劳动强度大、时效性差的问题。再次,监测人员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排虫装置排出的害虫,进行仓外实时检查,能够随时根据监测到害虫的种类及数量,及时调整本申请的监测数据处理过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纠正,增加了本申请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的有利于智能化仓库的建设。进一步优选地,排虫装置由吸虫导管、开关阀、吸虫泵组成,吸虫导管独立设置在本申请的诱虫本体的外部,能够节约本申请诱虫本体内部空间,且更便于将内腔内的害虫排出。进一步优选地,摄像头通过一筒状的摄像头安装座吊装在诱虫盖下端,这样便于摄像头的安装和更换,并且,摄像头吊设在所述诱虫盖下端,不影响诱虫本体的诱虫部上害虫爬入的面积,以及害虫跌落的路径,能够保证害虫有效的跌落到集虫部的内部。进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本申请监测的效率。进一步优选地,摄像头安装座上设置的调整孔,能够调整摄像头拍摄的角度,保证摄像头的轴线与内腔的轴线平行,确保拍摄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优选地,开关阀的结构采用阀瓣组成的本体,结构简单,使用灵巧,并且该开关阀还可以作为害虫留置板,方便摄像头进行拍摄。进一步优选地,诱虫部的锥形壁倾斜程度的设计,是根据对各种害虫的爬行能力进行设计,在各种害虫爬行能力的综合考虑下,将诱虫部的周壁设置成锥形壁,使各种害虫都不能很容易的爬出本申请。进一步优选地,为防止本申请中的诱虫本体的内腔中的害虫自主爬出,而影响害虫实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本申请上设置了害虫防逃逸装置。进一步优选地,该害虫防逃逸装置设置成锥形筒结构,该害虫防逃逸装置的筒壁的坡度小于诱虫部的锥形壁的坡度。这样设置,锥形筒结构的害虫防逃逸装置改变了害虫爬行的路径,增加了害虫爬行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了害虫从诱虫本体内爬出的难度,并且本申请的防逃逸装置也不会阻碍爬入的害虫跌落的路径。进一步优选地,本申请还设置有引诱剂,能够快速的将害虫引入到本申请的诱虫本体内,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监测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的参数描述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实施例的排虫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实施例的害虫防逃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实施例的摄像头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实施例在包装粮仓内的布设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实施例在散装粮仓内的布设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实施例在散装粮仓内监测的害虫数量与实际害虫数量对比的准确率分析的直方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本发明提供的害虫诱捕监测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包括诱虫本体1,诱虫本体1上设置有内腔17,诱虫本体1上端扣装有诱虫盖2,诱虫本体1由上到下由连接部11、诱虫部12、以及集虫部13一体延伸组成,内腔17贯穿了连接部11、诱虫部12、以及集虫部13,使诱虫本体1形成壳状结构。诱虫部12的周壁上设置有筒体诱虫孔14,诱虫盖2上设置有诱虫盖诱虫孔21,筒体诱虫孔14和诱虫盖诱虫孔21均与内腔17连通,进而保证由筒体诱虫孔14和诱虫盖诱虫孔21钻入的害虫跌落到内腔17内。诱虫本体1内部设置有计数装置。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诱虫部12和集虫部13还可以分体螺旋连接或分体卡接设置,这样当集虫部13内部的害虫到达一定数量时,方便将集虫部13从诱虫部12上拆卸,倒出害虫。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该计数装置包括通过一安装调整件31吊装在诱虫本体1内部的摄像头3,摄像头3位于集虫部13的上方。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置于仓库外部的控制终端以及用于显示数据的显示装置,摄像头3和显示装置均与该控制终端通信互联,通信互联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有线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连接,如红外通讯连接、无线通信连接等方式。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诱虫本体1的集虫部13的下端设置有与内腔17连通的排虫口,排虫口处设置有排虫装置15。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如图4所示,该排虫装置15包括吸虫导管151,为简化本实施例的结构组件,吸虫导管151一端连接设置在排虫口,吸虫导管151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吸虫泵(图中未示出),排虫口处设置有打开和关闭排虫口的开关阀153。吸虫导管151及吸虫泵均设置在诱虫本体1的外部,避免了浪费本实施例的诱虫本体1的内腔的空间,吸虫泵与上述的控制终端电连接,可实现仓外自动化吸虫。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开关阀153包括片状结构的本体,开关阀的本体由尾部相连的多个阀瓣1531组成,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开关阀153由四个阀瓣1531组成,开关阀153在吸虫泵工作时打开排虫口,使诱虫本体1的内腔17与吸虫导管151连通,当吸虫泵不工作时,开关阀153将排虫口封闭,用于害虫的堆积,便于摄像头3对堆积的害虫进行拍摄。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阀瓣1531的个数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四个,还可以设置成两个及以上。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本实施例中的摄像头3采用自带led灯的普通微距摄像头,这样摄像头3在拍摄的过程中,有光源的照射,使摄像头3拍摄的图像更清楚,进一步增加了本实施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如图6所示,安装调整件31包括吊设在诱虫盖2下端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的摄像头安装座311,摄像头安装座311的内孔为用于放置摄像头3的摄像头容纳孔,摄像头容纳孔的下端孔壁上向内凸设有挡止沿312,为保证摄像头3的轴线与内腔17的轴线平行,确保拍摄数据的准确性,摄像头安装座311的筒壁上开设有摄像头调整孔313。通过摄像头安装座311安装摄像头3,能够同时对摄像头3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摄像头3晃动,保证摄像头3拍摄图片的清晰度,进而能够确保计算得出的数据的准确性。摄像头3吊装在诱虫盖2下端,这样便于摄像头3的安装和更换,同时,摄像头3的安装位置不会影响诱虫本体1的诱虫部12上害虫爬入的面积,以及不会阻碍害虫跌落的路径,能够保证害虫有效的跌落到诱虫本体1的集虫部13内部。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设置地,诱虫部12的周壁为锥形壁,诱虫部12形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锥形筒状结构,集虫部13的周壁的坡度与诱虫部12的锥形壁的坡度一致,集虫部13形成锥头结构,便于使本实施例插入到监测位置。下面以将本实施例用于粮仓中为例,详细描述诱虫部12的锥形壁设计方法。如图3所示,使诱虫本体1垂直水平面放置,诱虫本体1的诱虫部12的锥形壁与水平面的夹角β设置的过程如下:分别将β设置成55°、60°、65°、70°、75°、80°,随后分别进行米象、玉米象、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古蠹、锯谷盗、书虱的爬行测试。在不同的夹角β下,各种害虫的爬行难易程度的测试情况见表1。由表1可以得出将诱虫部的锥形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的范围设置在70°~80°,优选地β设置成78°,能够使粮仓内的各种害虫都比较不容易的爬出本实施例中的诱虫本体1。同时也使本实施例较容易的插入到袋包堆的缝隙内。表1常见粮仓害虫在不同β角的爬行能力测试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诱虫本体1的诱虫部12的锥形壁与水平面的夹角β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夹角范围,可以根据使用的环境不同,进行设置。仍然以将本实施例应用于粮仓中为例,详细描述上述的各诱虫孔的设计方法。当将本实施例应用于粮仓中时,上述的诱虫盖诱虫孔21和筒体诱虫孔14的尺寸是基于常见粮仓害虫的成虫体长、体宽及常见粮种籽粒大小进行设计,常见粮仓害虫成虫体长、体宽情况,见表2所示。由表2可以得出,诱虫盖诱虫孔21和筒体诱虫孔14的直径尺寸优选设置成2mm时,既能增加诱虫部12及诱虫盖2上设置的诱虫孔的个数,增大害虫爬入的面积,增加害虫爬入的几率,同时该直径尺寸能够适用于常见的粮仓害虫的爬入,增加本实施例的适用范围。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诱虫盖诱虫孔21和筒体诱虫孔14的直径尺寸并不局限于上述的2mm,可以根据使用的环境不同,进行设置。表2常见粮仓害虫成虫体长、体宽情况害虫种类体长(mm)体宽(mm)米象2.3~3.50.9~1.5玉米象3~51.0赤拟谷盗3.51.2杂拟谷盗2.6~4.41.1锈赤扁谷盗1.7~2.341.0谷蠹2~31.11锯谷盗2~3.50.94嗜卷书虱0.87~1.160.2~0.3嗜虫书虱0.6~1.50.2~0.5以将本实施例应用于粮仓中为例,本实施例在图3所示的各参数尺寸的优选值如表3所示。表3本实施例基本参数尺寸表结构参数尺寸整体高度h270mm最大圆直径d93.2mm锥形壁与水平面的夹角β78°诱虫盖诱虫孔和筒体诱虫孔个数203个诱虫盖诱虫孔和筒体诱虫孔直径d2mm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的各结构参数的尺寸并不局限局上述表3中的数据,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计。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和图5所示,为防止本实施例中的诱虫本体1的内腔17内的害虫自主爬出,而影响本实施例实时监测的害虫数据的准确性,内腔17位于集虫部13的上端设置有害虫防逃逸装置16。害虫防逃逸装置16包括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锥形筒,锥形筒的筒壁相对于水平面的坡度小于集虫部13的周壁相对于水平面的坡度。锥形筒结构的害虫防逃逸装置16改变了害虫爬行的路径,增加了害虫爬行的难度,使害虫很难从本实施例中的诱虫本体1内爬出,并且本实施例的害虫防逃逸装置16也不会影响爬入的害虫的跌落路径。在这里仍然以将本实施例应用于粮仓中为例,害虫防逃逸装置16的各参数的尺寸值优选的如表4所示。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害虫防逃逸装置16的各参数的尺寸值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使用的需求不同进行优选设计。表4本实施例的害虫防逃逸装置基本参数尺寸表高度h121.02mm最大圆直径d136.6mm最小圆直径d215mm与水平线夹角β262°进一步优选地,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监测的效率,在摄像头安装座311的外周面设置有引诱剂4。这样害虫能够在引诱剂4的作用下有方向的、快速的爬入到本实施例的诱虫本体1内。引诱剂4的装配方式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通过套设在摄像头安装座311外部的引诱剂卡座5进行装配,引诱剂卡座5上设置有引诱剂卡接槽(图中未示出),将引诱剂4卡入到引诱剂卡接槽内,进而实现将引诱剂4安装在摄像头安装座311上。引诱剂卡座5的上端与诱虫盖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将开关阀153及吸虫导管151固定装配到诱虫本体1的集虫部13的下端,使开关阀153完全封堵在集虫部13下端的排虫口,然后将害虫防逃逸装置16同轴放置在诱虫本体1的内腔17内,害虫防逃逸装置16自动落到集虫部13的上端。再将引诱剂卡座5固定吊装在诱虫盖2上,将害虫引诱剂4放入到引诱剂卡座5上的引诱剂卡接槽内。将摄像头3同轴放置到摄像头安装座311内,摄像头的下端挡止在摄像头安装座311下端设置的挡止沿312上,通过摄像头调整孔313对摄像头3拍摄角度进行调整,使摄像头3的轴线与内腔17的轴线重合,这样保证摄像头3拍摄数据的准确性,将摄像头安装座311的上端插入到引诱剂卡座5的中空腔内,摄像头安装座311的下端挡止在害虫防逃逸装置16的内周面上,害虫防逃逸装置16和引诱剂卡接座5对摄像头安装座311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最后将诱虫盖2固定扣装在诱虫本体1的连接部11上端,进而能够将摄像头安装座311固定在害虫防逃逸装置16和引诱剂卡接座5之间。将摄像头3连入到外部的控制终端。开关阀153可以作为害虫的留置板,将害虫暂时留置在诱虫本体1的集虫部13内,方便摄像头3对害虫图像进行拍摄。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摄像头3与摄像头安装座311安装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先调好摄像头3的拍摄角度,然后采用粘接或采用其它固定方式将摄像头3直接固定到摄像头安装座311上。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将本实施例插入到袋包堆之间的缝隙中,本实施例利用仓储过程中害虫易被信息素等引诱剂诱导的习性,本实施例中的害虫引诱剂4,将本实施例周边的害虫引诱到本实施例的诱虫本体1的内腔17内,害虫从诱虫盖诱虫孔21和筒体诱虫孔14爬入,并跌落到本实施例的诱虫本体1的内腔17,并顺着内腔17跌落到集虫部13,害虫在诱虫本体1的集虫部13内呈锥形堆积。由控制终端打开摄像头3,摄像头3对跌落到诱虫本体1的集虫部13内的害虫累积的面积进行图像拍摄,摄像头3将拍摄的图像上传到控制终端,由控制终端内的计算软件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确定本实施例中诱捕到的害虫面积的轮廓,在这里,摄像头3所拍到的图片在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时,使得图片的像素点设置为0或225,处理后的图像为黑白两色,中间区域为黑色圆形,即害虫累积的面积的区域,周围为白色。这样就将害虫累积面积与其他位置的图片信息形成明显的黑白效果,得到二值化图像。计算得出该轮廓的最大像素点半径,计算软件根据监测的数据进行单位转换将像素点半径转换成实际半径,再由计算软件中对应的害虫种类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害虫的体积从而得出害虫的数量,随后将害虫数量上报给监测终端,对害虫的数量进行记录并监测,能够根据得出计算得出的害虫数据,判断仓库中哪些部位已经产生了害虫,并且害虫破坏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根据害虫数量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防治措施。当引诱到本实施例的集虫部13内的害虫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该控制终端会自动报警,并控制吸虫泵开启,吸虫泵开启,由吸力将开关阀的阀瓣向下变形打开,集虫部13内的害虫通过开关阀、吸虫管路、吸虫泵排出到本实施例的外部,使本实施例不需要取出,既能继续对仓库内的害虫进行监测。监测人员收集排出的害虫并进行核对检查,如果发现排出的害虫种类与本实施例预设的害虫种类明显不一样,及时调整控制终端计算害虫的数量的计算方法。因此能够保证本实施例计算得出的监测害虫数据准确、可靠,使监测人员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这样可以优化害虫防治的实际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成本的浪费。本实施例中的排虫装置,不需要人工进入仓库中取出本实施例,再将害虫取出,然后再将本实施例放回到仓库内,能够在仓库的外部对本实施例进行操作,实现本实施例使用的全自动化,解决了仓储过程中害虫监测劳动强度大、时效性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害虫监测的效率,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成本。再次,监测人员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排虫装置排出的害虫,进行仓外实时检查,能够随时根据监测到害虫的种类及数量,及时调整本实施例的监测数据处理过程,对监测结果进行纠正,增加本实施例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的自动化程度,对于仓储行业,有利于智能化仓库的建设。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诱虫本体的诱虫部的周壁并不局限于上述所描述的锥形结构,还可以设置成圆柱形等其他结构。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害虫引诱剂4还可以采用直接粘接固定在摄像头安装座311上端的外周面上。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开关阀还可以采用电磁开关阀等。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害虫防逃逸装置的结构还可以直接设置成环形的挡片,环形挡片的内孔用于摄像机3的光的摄入。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摄像头的安装方式还可以采用直接用吊盘的形式吊装摄像头。下面以将本实施例分别用于包装粮库的实仓和散装粮库的实仓进行举例说明本实施例计算得到的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如图7所示,是本实施例的在包装粮仓内的布设示意图。其中,三角形代表本实施例,包装粮仓的结构为二层楼房仓,上下楼层各自设置仓门,每间仓房长60m,宽20m,高5~6m。麻袋包装粮,粮食种类为晚籼稻谷。10个~14个麻袋堆高,装粮高度为4m。仓内温度为27℃,湿度为74%,主要害虫为嗜虫书虱。在粮仓的四角、长边中间和正中间部位共设置7个监测点。四角和墙边监测点距离墙面h1为1m左右,中间三个监测点距离d1为9m,本实施例放置于包装粮麻袋的夹角处,使本实施例全部安放在粮包表层平面以下。每24h通过控制终端进行控制本实施例工作一次,收集数据,一共做7组数据。工作时,首先打开摄像头3对本实施例的集虫仓13内所诱捕的害虫进行拍照检测害虫数量并记录,随后将本实施例的集虫仓13内所诱捕的嗜虫书虱通过排虫装置全部排出本实施例的集虫仓13,并收集称重,根据单头嗜虫书虱质量(0.05628mg)得出实际害虫数量。再将通过本实施例计算的嗜虫书虱的数量与实际害虫数量进行对比,对比数据见表5所示,由表5可以得出,本实施例检测的准确率为85.96%±1.904。准确率足以满足使用需求。表5本实施例检测的害虫数量与实际害虫数量的对比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在散装粮仓内的布设示意图。其中,三角形代表本实施例,散装粮仓的结构为高大平方仓,每间仓房长35m,宽20m,粮堆高6.4m,储藏的为粳稻谷。仓内温度为22℃,湿度为70%,主要害虫为玉米象。在散装粮仓的四边和中间一共设置12个监测点。排布为矩阵排布,墙边监测点距离墙面h2为1m左右,每个横向监测点之间距离d3约为11m,互相平行的边监测点与中间监测点的距离d2约为9m,将本实施例埋入到散装粮的粮层表面下3cm~5cm。每24h通过控制终端进行控制本实施例工作一次,收集数据,一共做3组数据。工作时,首先打开摄像头3对本实施例的集虫仓13内所诱捕的害虫进行拍照检测害虫数量并记录,随后将本实施例的集虫仓13内所诱捕的玉米象通过排虫装置全部排出本实施例的集虫仓13,并收集称重,计算得出实际害虫数量。再将通过本实施例计算的玉米象的数量与实际害虫数量进行对比。设定准确率为:1—相对误差×100%,其中相对误差为实际害虫数量与检测害虫数量差值绝对值与实际害虫数量之比。根据本实施例检测得出的害虫数量与实际害虫数量对比的准确率的分析表如表6所示,准确率的分析直方图如图9所示,第一天的准确率达78.7%,第二天的准确率达77.4%,第三天的准确率达78.8%,所以,可以得出本实施例的平均的准确率达78.3%±3.027,也能够满足使用需求。表6本实施例检测的害虫数量与实际害虫数量对比的准确率表编号天数准确率1第一天78.7%2第二天77.4%3第三天78.8%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施例既能使用在包装仓储进行害虫的自动化监测,也能使用在散装仓储进行害虫的自动化监测,并且监测害虫数据的精度均能满足使用需求。(2)本实施例实现了仓储过程中害虫的在线监测,监测数据可靠,监测效率高,大大提前了害虫发现的时间,为随后的设定害虫治理方法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以及能够根据监测的数据选择有效的防治方案。(3)本实施例实现了在监测过程中自动排虫,减少进仓检查本实施例的次数,实现仓外全自动化作业。(4)在进行害虫防治时,肯能会进行化学熏蒸、气调等处理时,仓房内部环境不利于人员进出检查虫害情况,因而对仓房内防治的情况不能得到清晰的认识。但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在仓外的控制终端实时监测害虫发生的情况,在仓外记录数据,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