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覆土式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097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覆土式移栽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覆土式移栽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幼苗移栽时通常都要经过挖穴、放苗、浇水、覆土等操作工序,一般需要至少两个劳动力合作才能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人工所挖的孔穴大小不同、深浅不一,严重影响后期幼苗的集约化和统一化成长,造成株苗成长高低和大小不一,而且人工覆土效率低。目前也有一些专用的幼苗移载器,如申请号为201420245845.2的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烟苗移载器,筒体下端设有可开合的锥头,锥头包括与筒体固定连接的定锥头和动锥头,动锥头与筒体或定锥头铰接连接,这样两个锥头有一个是定锥头,会造成覆土不严的情况,而且蔬菜瓜果的穴盘苗也有大小不一的情况,遇到小点的幼苗,在这样比较宽的筒体里落下后,有时候会造成幼苗歪斜或者倒立的情况,还需要人工扶正幼苗,影响工作效率。

另外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另外一些移栽器虽然能够解决覆土问题,但是在移栽器下土后,需要整体提出才能完成最终的覆土作业,增强了劳动强度,并且在整个设备上提的过程中,容易将已经完好覆土的作业面破坏,造成需要二次覆土的现象,同时,在整体提出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劳动强度,还相对的增加了移栽的步骤,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节省人力资源,移载省力省时,降低劳动强度,统一规范的育苗移栽器,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覆土移栽机,实现既能栽苗又能对苗进行覆土,节省育苗中的人力并提高育苗的工作效率。

一种自动覆土式移栽机,包括移栽器和驱动车,所述移栽器装设在所述驱动车上,其关键在于,所述移栽器包括双层筒体结构的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为下端开口的腔体;在所述滑动腔内装设有导向滑环、插筒和环形压土锤,所述导向滑环位于所述滑动腔的上部并与所述内筒滑动配合,所述插筒活套在所述内筒上,所述插筒一端与所述导向滑环固定连接,所述插筒的另一端靠近所述滑动腔的腔口并铰接有若干插片,每个所述插片与所述内筒之间均固定连接设有弹性拉绳,所述插片通过所述弹性拉绳的作用组成锥形形状;所述环形压土锤位于所述插筒和外筒之间并与所述外筒滑动配合,在所述环形压土锤上设有第一上下驱动杆,在所述插筒上设有第二上下驱动杆,所述第一上下 驱动杆和第二上下驱动杆一端穿出所述外筒后均与所述驱动车上设置的驱动机构相连;在所述外筒上设有第三上下驱动杆,所述第三上下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上下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车上设置的驱动机构相连。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伸缩缸、第二液压伸缩缸、第三液压伸缩缸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液压伸缩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伸缩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上下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伸缩缸的伸缩杆与所述三上下驱动杆相连,在所述第一液压伸缩缸、第二液压伸缩缸和第三液压伸缩缸上均设有伸缩杆行程探测器,所述伸缩杆行程探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在所述内筒上端口处设有非接触式感应开关,所述非接触式感应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这样,当移栽器的插片插进土内后,非接触式感应开关接通,表示瓜苗被丢进移栽装置内,移栽器的插筒向上移,同时插片张开,而后,环形压土锤下降将瓜苗周围的土下压,使泥土围紧瓜苗。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在所述外筒上开设有条形的第一上下驱动杆滑槽和第二上下驱动杆滑槽,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为L型驱动杆,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的竖杆位于所述滑动腔内并与所述环形压土锤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的横杆穿过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滑槽后与所述第一液压伸缩缸相连;所述第二上下驱动杆一端与所述插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下驱动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上下驱动杆滑槽后与所述第二液压伸缩缸相连。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在所述驱动车上部固设有固定架,所述第一液压伸缩缸、第二液压伸缩缸和第三液压伸缩缸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沿所述外筒的下端边缘一体化设置有环形稳定座,这样,防止移栽器接触地面时发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移栽器的外壳采用双层结构,在外壳内形成滑动腔,在滑动腔内设置插筒和环形压土锤,然后移栽器、插筒和环形压土锤三者独立的上下移动由驱动车上的驱动机构实现,使本实用新型即能完成对幼苗的移栽,有能将移栽好的幼苗进行覆土,从而节省覆土的人力投入,将移栽幼苗和覆土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育苗的效率。设置的插筒和插片,插片在弹性拉绳和内筒的作用下,当插筒收回滑动腔内时,使插片自动张开,当插筒伸出滑动腔时,使插片自动合拢形成锥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插片挖出幼苗槽后,插片周围的泥土裂开而变得蓬松,当幼苗放入幼苗槽,同时插片移出幼苗槽后,环形压土锤下落,将裂开的泥土按压平稳,使幼苗周围的泥土具有保湿防养分流失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移栽机的第一状态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移栽机的第二状态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移栽机的第三状态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移栽机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移栽机处于第一状态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移栽机处于第一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筒;11为非接触式感应开关;12为内筒;13为环形稳定座;14为第一上下驱动杆滑槽;15为第三上下驱动杆;16为投放口;2为插筒;21导向滑环;22为第二上下驱动杆;23为插片;24为弹性拉绳;3为环形压土锤;31为第一上下驱动杆的竖杆;32为第一上下驱动杆的横杆;4为驱动车;41为固定架;42为车轮;43为第一液压伸缩缸;44为第三液压伸缩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覆土式移栽机,包括移栽器和驱动车,所述移栽器装设在所述驱动车上,所述移栽器包括双层筒体结构的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为下端开口的腔体;在所述滑动腔内装设有导向滑环、插筒和环形压土锤,所述导向滑环位于所述滑动腔的上部并与所述内筒滑动配合,所述插筒活套在所述内筒上,所述插筒一端与所述导向滑环固定连接,所述插筒的另一端靠近所述滑动腔的腔口并铰接有若干插片,每个所述插片与所述内筒之间均固定连接设有弹性拉绳,所述插片通过所述弹性拉绳的作用组成锥形形状;所述环形压土锤位于所述插筒和外筒之间并与所述外筒滑动配合,在所述环形压土锤上设有第一上下驱动杆,在所述插筒上设有第二上下驱动杆,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和第二上下驱动杆一端穿出所述外筒后均与所述驱动车上设置的驱动机构相连;在所述外筒上设有第三上下驱动杆,所述第三上下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上下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车上设置的驱动机构相连。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伸缩缸、第二液压伸缩缸、第三液压伸缩缸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液压伸缩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 压伸缩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上下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伸缩缸的伸缩杆与所述三上下驱动杆相连,在所述第一液压伸缩缸、第二液压伸缩缸和第三液压伸缩缸上均设有伸缩杆行程探测器,所述伸缩杆行程探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在所述内筒上端口处设有非接触式感应开关,所述非接触式感应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这样,当移栽器的插片插进土内后,非接触式感应开关接通,表示瓜苗被丢进移栽装置内,移栽器的插筒向上移,同时插片张开,而后,环形压土锤下降将瓜苗周围的土下压,使泥土围紧瓜苗;

如图5所示,在所述外筒上开设有条形的第一上下驱动杆滑槽和第二上下驱动杆滑槽,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为L型驱动杆,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的竖杆位于所述滑动腔内并与所述环形压土锤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的横杆穿过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杆滑槽后与所述第一液压伸缩缸相连;所述第二上下驱动杆一端与所述插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下驱动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上下驱动杆滑槽后与所述第二液压伸缩缸相连。

如图1和图7所示,在所述驱动车上部固设有固定架,所述第一液压伸缩缸、第二液压伸缩缸和第三液压伸缩缸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如图1所示,沿所述外筒的下端边缘一体化设置有环形稳定座,这样,防止移栽器接触地面时发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栽器的外壳采用双层结构,在外壳内形成滑动腔,在滑动腔内设置插筒和环形压土锤,然后移栽器、插筒和环形压土锤三者独立的上下移动由驱动车上的驱动机构实现,使本实用新型即能完成对幼苗的移栽,有能将移栽好的幼苗进行覆土,从而节省覆土的人力投入,将移栽幼苗和覆土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育苗的效率。设置的插筒和插片,插片在弹性拉绳和内筒的作用下,当插筒收回滑动腔内时,使插片自动张开,当插筒伸出滑动腔时,使插片自动合拢形成锥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插片挖出幼苗槽后,插片周围的泥土裂开而变得蓬松,当幼苗放入幼苗槽,同时插片移出幼苗槽后,环形压土锤下落,将裂开的泥土按压平稳,使幼苗周围的泥土具有保湿防养分流失的状态。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