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及其去腥排毒渔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295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及其去腥排毒渔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腥排毒(有机)渔疗养方法及其去腥排毒(有机)渔(本发明所述‘渔’字泛指渔业水产品大类,它不仅仅是指‘鱼’)。



背景技术:

有机渔是指来自有机生产体系,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生产的渔业水产品。有机渔的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在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不利用离子辐射技术及转基因技术,有完整的追溯体系与记录。其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激素、抗生素、药品等化学物质。有机渔既留住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又避免了有害物质的残留,因而属于健康和安全的食品。有机食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专家预测,在今后10年内,全球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然而,有机渔养殖周期长、成本高、产量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去腥排毒渔。

本发明一种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①从渔场将活体水产品(1)搬来放在工厂水池(2)里的工厂池水(3)中,至少停/减食3天、以使其体重减轻0.25-10%后,再出厂上市或宰杀加工(例如加工成渔肉等食品);停/减食的目的在于代谢排除体内垃圾、毒素、药品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通过瘦身减重达到健体的目的。

②向所述工厂池水(3)通入臭氧(4)并使水中臭氧浓度达到1.8~6.8mg/l,以对水和活体水产品(1)进行杀菌消毒,从而达到氧化、有效杀菌、消毒、去除重金属、防止渔病等作用。

③将所述工厂池水(3)进行(多级)过滤净化,以滤掉水中(颗粒物、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及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④向工厂池水(3)通入氧气(5)并使水中溶氧量达到7~11.5mg/l或11.6~41.8mg/l,以达到供氧充足、提高养渔密度、杀死厌氧菌(产生腥味的根源之一)、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

可取的是,所述的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还包括以下步骤之一。

①第一天,待水中臭氧浓度达到3~5mg/l后、中止加入臭氧(4)至少1.5小时;然后,将活体水产品(1)投放到工厂池水(3)中。

②第二天,每间隔2~4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2~4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③第三天,每间隔1~3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1~3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④第四天,每间隔1~2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1~2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⑤第五天,每间隔0.5~1.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0.5~1.5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⑥第六天及其以后的每一天,每间隔0.25~0.7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0.25~0.75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⑦从第一天起,使工厂池水(3)的溶氧量始终保持11.6~41.8mg/l。

可取得是,为了提高养渔密度,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本发明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采用了大幅度提高溶氧量(例如38mg/l)的技术手段,试验显示,每立方米的(高氧)工厂池水(3)可养殖75-300kg活体水产品(1)。

本发明一种去腥排毒渔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去腥排毒渔,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按照上述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所养殖的一种活体水产品(1)或其肉制品。

本发明所述工厂水池(2),是养殖场、生产厂等养殖场所的水池。本发明所述工厂池水(3)既可以是淡水,也可以是海水。

本发明所述活渔,泛指渔业活体水产品,既可以是淡水渔,也可以是海水渔。例如:活鱼、活虾、活蟹、活鳝、活龟、活蛙、活贝(螺)等活体水产品。

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采用了“停/减食”的表述方式,其含义是停食或减食,特此说明。

本发明采用臭氧杀菌消毒工艺,臭氧杀菌消毒是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等方面的综合结果。其作用机制为:(1)作用于细胞膜,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物质外流,使细胞失去活动;(2)使细胞活动必需的酶失去活性;(3)破坏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使其失去功能。臭氧杀灭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核糖核酸或脱氧核酸完成的。而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则是臭氧首先作用与细胞膜,使细胞膜的构成收到损伤,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并抑制其生长,臭氧继续渗透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臭氧杀菌消毒在水处理中应用十分广泛。试验表明,臭氧对渔类有关的细菌、病毒、真菌及原虫、卵囊具有明显的灭活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其一、采用本发明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所养殖的渔业水产品,能够迅速(3天之后)达到有机渔的品质标准。换言之,本发明为渔类营造了一个快速疗养环境,强制渔类在3天内完成了有机化。检测与食用对比证明:采用本发明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所养殖的渔业水产品,无激素等有害物质(例如药品)残留、无毒素、无泥土味、腥味降低,瘦身后口感如天然野生渔类,符合健康和安全食品质量标准。

其二、本发明可使准有机渔养殖周期大大缩短、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大幅度提高,其中亩产提高近200-300倍,可极大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准有机渔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去腥排毒渔(鱼)疗养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去腥排毒渔(虾)疗养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去腥排毒渔(龟)疗养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的去腥排毒渔(蟹)疗养方法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活体水产品、2-工厂水池、3-工厂池水、4-臭氧、5-氧气、6-过滤器、7-臭氧机、8-增氧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综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按照现行鱼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和鱼塘溶氧量自动监控系统(详见《河北渔业》杂志总第187期),另外再采购一种市售臭氧机(7),从而修造一座容积为15吨的工厂水池(2)——亦可称为水箱。

将3000条重量0.8斤的活鱼(淡水鱼或海水鱼),从渔场搬来放入工厂水池(2)中的10吨工厂池水(3)里,停/减食3-7天、减重1-2%后,再出厂上市或宰杀加工(例如加工成渔肉等食品);停/减食的目的在于代谢排除体内垃圾、毒素、药品残留、重金属等。

开启臭氧机(7)向所述工厂池水(3)通入臭氧(4)并使水中臭氧浓度达到3~5mg/l,以对水和活体水产品(1)进行杀菌消毒,从而达到氧化、有效杀菌、消毒、防止鱼病等作用。

开启过滤器(6)将所述工厂池水(3)进行多级(例如一级过滤采用石英砂、二级过滤采用活性炭)过滤净化,以滤掉水中(颗粒物、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及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开启增氧机(8)向工厂池水(3)通入氧气(5)并使水中溶氧量达到9~38mg/l,以达到供氧充足、提高养鱼密度、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

可取的是,上述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可进一步采取以下工艺措施。

第一天,待水中臭氧浓度达到3~5mg/l后、中止加入臭氧(4)至少1.5小时;然后,将活体水产品(1)之鱼投放到工厂池水(3)中。

第二天,每间隔3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2~4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三天,每间隔2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1~3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四天,每间隔1.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1~2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五天,每间隔1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0.5~1.5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六天及其以后的每一天,每间隔0.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0.25~0.75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从第一天起,使工厂池水(3)的溶氧量始终保持11.6~41.8mg/l。

可取得是,为了提高养鱼密度,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本发明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采用了大幅度提高溶氧量(高达38mg/l)的技术手段,试验显示,每立方米的(高氧)工厂池水(3)可养殖75-300kg活鱼。

这样疗养3-7天之后,一条条重量0.8斤的塘养活鱼就脱胎换骨成了本发明一种去腥排毒鱼(达到了有机鱼的品质),就可出厂上市或宰杀加工成鱼肉食品。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按照现行鱼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和鱼塘溶氧量自动监控系统(详见《河北渔业》杂志总第187期),另外再采购一种市售臭氧机(7),从而修造一座容积为15吨的工厂水池(2)——亦可称为水箱。

将10000只重量0.1斤的塘养活虾,从虾场搬来放入工厂水池(2)中的10吨工厂池水(3)里,停/减食3-6天、减重0.5-1%后,再出厂上市或宰杀加工(例如加工成虾肉等食品);停/减食的目的在于代谢排除体内垃圾、毒素、药品残留、重金属等。

开启臭氧机(7)向所述工厂池水(3)通入臭氧(4)并使水中臭氧浓度达到3~5mg/l,以对水和活体水产品(1)进行杀菌消毒,从而达到氧化、有效杀菌、消毒、防止虾病等作用。

开启过滤器(6)将所述工厂池水(3)进行多级(例如一级过滤采用石英砂、二级过滤采用活性炭)过滤净化,以滤掉水中(颗粒物、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及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开启增氧机(8)向工厂池水(3)通入氧气(5)并使水中溶氧量达到9~38mg/l,以达到供氧充足、提高养虾密度、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

可取的是,上述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可进一步采取以下工艺措施。

第一天,待水中臭氧浓度达到3~5mg/l后、中止加入臭氧(4)至少1.5小时;然后,将活体水产品(1)之虾投放到工厂池水(3)中。

第二天,每间隔3.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2~4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三天,每间隔2.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1~3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四天,每间隔1.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1~2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五天,每间隔1.2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0.5~1.5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六天及其以后的每一天,每间隔0.6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3~5mg/l后中止,等待(约0.25~0.75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从第一天起,使工厂池水(3)的溶氧量始终保持11.6~41.8mg/l。

可取得是,为了提高养虾密度,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本发明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可采用大幅度提高溶氧量(高达38mg/l)的技术手段,试验显示,每立方米的(高氧)工厂池水(3)可养殖50-200kg活虾。

这样疗养3-6天之后,一只只重量0.1斤的塘养活虾就脱胎换骨成了本发明一种去腥排毒虾(达到了有机虾的品质),就可出厂上市或宰杀加工成虾肉食品。

实施例三。

参见图3,按照现行鱼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和鱼塘溶氧量自动监控系统(详见《河北渔业》杂志总第187期),另外再采购一种市售臭氧机(7),从而修造一座容积为15吨的工厂水池(2)——亦可称为水箱。

将500只重量1.5斤的塘养活龟(或甲鱼),从龟场搬来放入工厂水池(2)中的10吨工厂池水(3)里,至少停/减食10天、减重0.5-3%后,再出厂上市或宰杀加工(例如加工成龟肉等食品);停/减食的目的在于代谢排除体内垃圾、毒素、药品残留、重金属等。

开启臭氧机(7)向所述工厂池水(3)通入臭氧(4)并使水中臭氧浓度达到4~5mg/l,以对水和活体水产品(1)进行杀菌消毒,从而达到氧化、有效杀菌、消毒、防止龟病等作用。

开启过滤器(6)将所述工厂池水(3)进行多级(例如一级过滤采用石英砂、二级过滤采用活性炭)过滤净化,以滤掉水中(颗粒物、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及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开启增氧机(8)向工厂池水(3)通入氧气(5)并使水中溶氧量达到12~38mg/l,以达到供氧充足、提高养龟密度、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

可取的是,上述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可进一步采取以下工艺措施。

第一天,待水中臭氧浓度达到4~5mg/l后、中止加入臭氧(4)至少1.5小时;然后,将活体水产品(1)之龟投放到工厂池水(3)中。

第二天,每间隔4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4~5mg/l后中止,等待(约2~4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三天,每间隔3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4~5mg/l后中止,等待(约1~3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四天,每间隔2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4~5mg/l后中止,等待(约1~2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五天,每间隔1.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4~5mg/l后中止,等待(约0.5~1.5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六至十天,每间隔0.7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4~5mg/l后中止,等待(约0.25~0.75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从第一天起,使工厂池水(3)的溶氧量始终保持11.6~41.8mg/l。

可取得是,为了提高养龟密度,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本发明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可采用大幅度提高溶氧量(高达38mg/l)的技术手段,试验显示,每立方米的(高氧)工厂池水(3)可养殖30-100kg活龟。

这样疗养10天之后,一只只重量1.5斤的塘养活龟(或甲鱼)就脱胎换骨成了本发明一种去腥排毒龟(达到了有机龟的品质),就可出厂上市或宰杀加工成龟肉食品。

实施例四。

参见图4,按照现行鱼池水循环净化系统和鱼塘溶氧量自动监控系统(详见《河北渔业》杂志总第187期),另外再采购一种市售臭氧机(7),从而修造一座容积为15吨的工厂水池(2)——亦可称为水箱。

将2000只重量0.5斤的塘养活蟹,从龟场拿来放入工厂水池(2)中的10吨工厂池水(3)里,至少停/减食10天、减重0.25-1%后,再出厂上市或宰杀加工(例如加工成蟹肉等食品);停/减食的目的在于代谢排除体内垃圾、毒素、药品残留、重金属等。

开启臭氧机(7)向所述工厂池水(3)通入臭氧(4)并使水中臭氧浓度达到3~5mg/l,以对水和活体水产品(1)进行杀菌消毒,从而达到氧化、有效杀菌、消毒、防止蟹病等作用。

开启过滤器(6)将所述工厂池水(3)进行多级(例如一级过滤采用石英砂、二级过滤采样活性炭)过滤净化,以滤掉水中(颗粒物、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及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开启增氧机(8)向工厂池水(3)通入氧气(5)并使水中溶氧量达到15~38mg/l,以达到供氧充足、提高养蟹密度、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

可取的是,上述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可进一步采取以下工艺措施。

第一天,待水中臭氧浓度达到4~5mg/l后、中止加入臭氧(4)至少1.5小时;然后,将活体水产品(1)之蟹投放到工厂池水(3)中。

第二天,每间隔4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4~5mg/l后中止,等待(约2~4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三天,每间隔3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4~5mg/l后中止,等待(约1~3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四天,每间隔2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4~5mg/l后中止,等待(约1~2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五天,每间隔1.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4~5mg/l后中止,等待(约0.5~1.5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第六至十天,每间隔0.75小时通入臭氧(4)一次,待水中臭氧浓度提升至4~5mg/l后中止,等待(约0.25~0.75小时)臭氧浓度消耗下降后再次通入臭氧(4)。

从第一天起,使工厂池水(3)的溶氧量始终保持11.6~41.8mg/l。

可取得是,为了提高养蟹密度,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本发明去腥排毒渔疗养方法可采用大幅度提高溶氧量(高达38mg/l)的技术手段,试验显示,每立方米的(高氧)工厂池水(3)可养殖40-150kg活蟹。

这样疗养5-9天之后,一只只重量0.5斤的塘养活蟹就脱胎换骨成了本发明一种去腥排毒蟹(达到了有机蟹的品质),就可出厂上市或宰杀加工成蟹肉食品。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