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禽类养殖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5819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禽类养殖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自动化禽类养殖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饲养业的发展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养殖企业逐渐摆脱了一切靠人的观念,对机械设备高效、准确的认识逐渐增强,同时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提出了使用动力清理粪便和通风系统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自动化禽类养殖系统及其方法,能高效实现养殖场的喂料、清粪和通风冷却。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化禽类养殖系统,包括水帘房、养殖房、负压风机、降温水帘、顶台、伞台和伞台支撑柱;

所述养殖房为圆柱腔体结构,所述养殖房的圆柱壁面设置有若干漏风孔,所述若干漏风孔在养殖房的圆柱壁面成圆周阵列均布;所述水帘房为方形腔体结构,所述养殖房位于水帘房内腔中部;所述养殖房和水帘房等高,且所述养殖房和水帘房共用一个房顶,所述养殖房的圆柱壁围合成养殖房内腔,所述养殖房和水帘房之间形成冷却过渡腔,所述水帘房的四周壁面设置有降温水帘,其降温水帘的一侧为外界,另一侧为冷却过渡腔;

所述房顶中部同轴心设置有柱形顶台;所述房顶设置有若干负压风机,若干所述负压风机在顶台四周成圆周阵列分布;若干所述负压风机的吸风口连通养殖房内腔;水平设置的所述伞台为圆盘状伞形结构,所述伞台与顶台同轴心一体化连接,且所述伞台与养殖房的房顶间距设置,所述伞台外径大于养殖房的房顶外径,所述伞台和房顶之间还阵列设置有若干伞台支撑柱。

进一步的,还包括养殖线螺旋支撑台、螺旋养殖线和螺旋料槽;

所述养殖线螺旋支撑台为盘绕在养殖房内壁的螺旋坡道结构,其养殖线螺旋支撑台的螺旋坡道下部末端坡面与养殖房底面相切;若干段养殖鸡笼呈螺旋分布,且若干段养殖鸡笼相互连接形成所述螺旋养殖线;所述螺旋养殖线沿养殖线螺旋支撑台的螺旋方向分布,且所述螺旋养殖线的各鸡笼通过养殖线支撑架设在养殖线螺旋支撑台的螺旋坡道上方,所述螺旋养殖线的外侧螺旋迎风部与所述养殖房上的若干漏风孔对应设置;所述螺旋料槽呈螺旋状盘绕设置在螺旋养殖线的螺旋内侧,所述螺旋养殖线的各鸡笼中的鸡可够着螺旋料槽内的饲料。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料斗、料斗盖、齿轮柱、螺柱、出料斗、齿轮柱驱动齿轮、传动轴、齿轮驱动电机、导料管、进料斗罩和输料管;

所述齿轮柱的内部为轴向贯通的饲料通道,且所述齿轮柱的纵截面外轮廓为齿轮轮廓;所述螺柱的内部为轴向贯通的饲料通道,且所述齿轮柱的外壁为螺纹壁;所述齿轮柱下端与螺柱上端同轴心固定连接,且齿轮柱和螺柱的饲料通道在连接处连通;所述顶台的台面同轴心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柱与螺孔螺纹连接,且螺柱的下端伸入养殖房内腔;

所述进料斗水平设置在齿轮柱上端,所述料斗盖铰接设置在进料斗的入料端,所述进料斗的出料端与饲料通道上端连通连接;所述出料斗与螺柱下端固定连接,且出料斗的上部入料端与饲料通道下端连通连接;所述导料管为刚性曲管结构,所述导料管通过导料管支撑架支撑设置在出料斗上;所述导料管的入料端连接出料斗出料端,所述导料管的出料端处的给料头悬空伸入至螺旋料槽的槽内,从导料管中出来的饲料可通过给料头滑落至螺旋料槽中;旋转螺柱可带动导料管末端的给料头延螺旋料槽的盘绕路径做螺旋上升或螺旋下降运动;

所述齿轮柱驱动齿轮与齿轮柱齿轮啮合设置;旋转齿轮柱驱动齿轮可驱动齿轮柱和螺柱旋转,且齿轮柱驱动齿轮与齿轮柱的啮合处可延轴向相互滑动;所述齿轮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顶台台面,且所述齿轮驱动电机与齿轮柱驱动齿轮通过传动轴驱动连接;

所述进料斗罩为箱形罩体结构,所述进料斗罩罩设在料斗和齿轮柱上,所述输料管的出料端设置在料斗罩上壁,且所述输料管的出料端与进料斗的入料端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管支撑架为长杆结构,所述导料管支撑架的一端连接锥状出料斗的外锥壁,所述导料管支撑架的另一端连接导料管下端外壁,使所述导料管和导料管支撑架构成弓弦形。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线螺旋支撑台的螺旋坡面中侧设置有螺旋导粪道,所述螺旋导粪道为螺旋状槽形结构,所述螺旋导粪道沿养殖线螺旋支撑台的螺旋坡道方向延伸,且所述螺旋养殖线的各鸡笼底部的漏粪部正下方对应螺旋导粪道;所述养殖线螺旋支撑台的螺旋坡面内侧和外侧分别为螺旋内侧支撑台和螺旋外侧支撑台,所述螺旋内侧支撑台和螺旋外侧支撑台分别承载螺旋养殖线底部两侧的养殖线支撑;所述螺旋外侧支撑台宽于螺旋内侧支撑台,且所述螺旋外侧支撑台与养殖房内壁的连接侧为螺旋行走过道;所述螺旋导粪道的下部末端设置有蓄粪池;

还包括沼气池和鸡粪下料管,所述蓄粪池通过鸡粪下料管与养殖房外部的沼气池粪便入料口连接;

还包括清粪机器人;所述清粪机器人设置在螺旋导粪道中,所述清粪机器人可沿螺旋导粪道来回行走。

进一步的,所述清粪机器人包括推粪铲、洁槽轮、尾板、电池盒、传动皮带和洁槽轮电机;所述推粪铲由底板、顶板、背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构成推铲结构;所述推粪铲的底板为曲面板,所述底板所在曲面与螺旋导粪道的槽底所在螺旋曲面吻合,且底板与槽底可相对滑动设置;所述推粪铲的第一侧板为曲面板,所述第一侧板所在曲面与螺旋导粪道的粪道外侧壁所在螺旋曲面吻合,且第一侧板与粪道外侧壁可相对滑动设置;所述推粪铲的第二侧板为曲面板,所述第二侧板所在曲面与螺旋导粪道的粪道内侧壁所在螺旋曲面吻合,且第二侧板与粪道内侧壁可相对滑动设置;所述洁槽轮为长柱形滚筒状轮结构,所述洁槽轮与螺旋导粪道的槽底滚动接触,所述洁槽轮安装在推粪铲的背板后侧;所述尾板为平板结构,尾板设置在洁槽轮后侧,且所述尾板与螺旋导粪道的槽底间距设置;所述电池盒和洁槽轮电机安装在尾板上,且洁槽轮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皮带与洁槽轮驱动连接;转动洁槽轮可驱动推粪铲沿螺旋导粪道沿螺旋下降方向做推粪运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粪伞、平衡砝码、挡粪伞电机支架、挡粪伞电机、尾轮和尾轮支撑;所述挡粪伞电机支架底部的两支撑部分别连接推粪铲的顶板和尾板;所述挡粪伞电机通过挡粪伞电机支架支撑设置在洁槽轮正上方;所述挡粪伞为圆盘伞形结构,所述挡粪伞可旋转设置在挡粪伞电机上方,挡粪伞电机可驱动挡粪伞沿轴线旋转;所述挡粪伞底面的伞轮廓边缘固定悬吊设置有平衡砝码,所述平衡砝码可随挡粪伞依次旋转至尾板和顶板上方;所述尾轮通过尾轮支撑设置在尾板下方,所述平衡砝码位于尾板正上方状态下,尾轮与螺旋导粪道的槽底滚动连接;所述平衡砝码位于顶板正上方状态下,尾轮脱离螺旋导粪道的槽底。

进一步的,自动化禽类养殖系统的方法:

通风冷却方法:当养殖房内的室内温度到达需要降温的阈值时,各负压风机开启,同时开启降温水帘,养殖房内形成负压,进而冷却过渡腔内形成负压,外界空气连续从降温水帘处吸入至冷却过渡腔中,整个冷却过渡腔形成冷气隔层,维持养殖房内部温度稳定,同时在养殖房内负压作用下冷却过渡腔中的冷却气体连续从若各漏风孔处吸入至养殖房内腔,在负压的作用下冷气流继续流向螺旋养殖线的螺旋迎风部,进一步对螺旋养殖线中的各鸡笼和鸡进行充分散热和通风;然后气流经过螺旋养殖线顶面和殖线螺旋支撑台底面之间的导风道进入螺旋养殖线内腔中,在房顶的各负压风机作用下,螺旋养殖线内腔形成上升气流,螺旋养殖线内腔中的气体由各负压风机抽出;

粪便清理方法:将清粪机器人的初始位置设置在螺旋导粪道的上部末端,养殖过程中螺旋养殖线中的鸡产生的粪便下漏至螺旋导粪道中,当螺旋导粪道中的粪便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启动清粪机器人,挡粪伞电机驱动挡粪伞旋转,平衡砝码随挡粪伞旋转至顶板上方,使清粪机器人重心向推粪铲侧倾斜,从而使推粪铲底板前部刀刃与槽底贴合紧密,同时洁槽轮电机驱动洁槽轮转动并带动前部的推粪铲沿螺旋导粪道沿螺旋下降方向做推粪运动,同时柔性滚筒型洁槽轮带走贴合在槽底的残余的粪便,螺旋导粪道中的粪便逐次刮入推粪铲的铲斗中,并随清粪机器人运行至螺旋导粪道下端,暂停洁槽轮电机,下料设备将铲斗中的粪便下料至蓄粪池中,清洗洁槽轮,洁槽轮清洗结束后使洁槽轮粘附部分清水,下料过程结束后,挡粪伞电机驱动挡粪伞旋转,平衡砝码随挡粪伞旋转至尾板上方,使清粪机器人重心向尾板侧倾斜,从而降低底板和槽底之间的压力和滑动摩擦力,同时重新启动洁槽轮电机,使洁槽轮电机反转,洁槽轮驱动清粪机器人沿螺旋导粪道沿螺旋上升方向运动,洁槽轮上粘附的清水逐次浸润螺旋导粪道的槽底,使槽底保持潮湿状态,防止下漏的鸡粪与槽底干化粘接,直至清粪机器人回位至螺旋导粪道的上部末端;

喂料方法:喂料时间即将到来时,启动齿轮驱动电机驱动齿轮柱和螺柱旋转,使导料管末端的给料头延螺旋料槽的盘绕路径做螺旋下降运动,直至给料头运动至螺旋料槽的螺旋下部末端,暂停齿轮驱动电机,到达喂料时间后,投料装置连续向进料斗投入饲料,饲料经饲料通道进入至导料管中,进而从导料管末端的给料头连续滑落至螺旋料槽中,驱动齿轮驱动电机反向匀速旋转,使导料管末端的给料头延螺旋料槽的盘绕路径做螺旋上升运动,直至给料头运动至螺旋料槽的螺旋上部末端,最终实现整条螺旋料槽的均匀给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养殖房结构比传统养殖房结构简单,采用独特的冷却过渡腔的形式,使养殖房外围形成冷气隔层,使冷却效果更加明显且温度保持性强,螺旋式养殖线使养殖室的空间实现最大化,与螺旋化养殖线配套的喂料系统使喂料过程一步到位,进一步提高了喂料的工作效率和喂料均匀性;清粪机器人和螺旋式粪道配合,实现了粪道清理的无人化效果,同时风机和水帘配合养殖线的布置,使舍内气流均匀,局部强烈气流少。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整体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整体纵向剖开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整体横向剖开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整体沿柱形顶台横向剖开示意图;

附图6为养殖房内冷却气体流向示意图;

附图7为养殖房内螺旋养殖线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清粪机器人结构第一示意图;

附图9为清粪机器人结构第二示意图;

附图10为清粪机器人结构第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4所示,自动化禽类养殖系统,包括水帘房102、养殖房14、负压风机85、降温水帘106、顶台20、伞台84和伞台支撑柱81;

所述养殖房14为圆柱腔体结构,所述养殖房14的圆柱壁100面设置有若干漏风孔103,所述若干漏风孔103在养殖房14的圆柱壁100面成圆周阵列均布;所述水帘房102为方形腔体结构,所述养殖房14位于水帘房102内腔中部;所述养殖房14和水帘房102等高,且所述养殖房14和水帘房102共用一个房顶82,所述养殖房14的圆柱壁100围合成养殖房内腔24,所述养殖房14和水帘房102之间形成冷却过渡腔101,所述水帘房102的四周壁面设置有降温水帘106,其降温水帘106的一侧为外界,另一侧为冷却过渡腔101;

所述房顶82中部同轴心设置有柱形顶台20;所述房顶82设置有若干负压风机85,若干所述负压风机85在顶台20四周成圆周阵列分布;若干所述负压风机85的吸风口连通养殖房内腔24;水平设置的所述伞台84为圆盘状伞形结构,所述伞台84与顶台20同轴心一体化连接,且所述伞台84与养殖房14的房顶82间距设置,所述伞台84外径大于养殖房14的房顶82外径,所述伞台84和房顶82之间还阵列设置有若干伞台支撑柱81。

如图2至7所示,还包括养殖线螺旋支撑台55、螺旋养殖线4和螺旋料槽9;

所述养殖线螺旋支撑台55为盘绕在养殖房14内壁的螺旋坡道结构,其养殖线螺旋支撑台55的螺旋坡道下部末端坡面与养殖房底面83相切;若干段养殖鸡笼呈螺旋分布,且若干段养殖鸡笼相互连接形成所述螺旋养殖线4;所述螺旋养殖线4沿养殖线螺旋支撑台55的螺旋方向分布,且所述螺旋养殖线4的各鸡笼通过养殖线支撑5架设在养殖线螺旋支撑台55的螺旋坡道上方,所述螺旋养殖线4的外侧螺旋迎风部91与所述养殖房14上的若干漏风孔103对应设置;所述螺旋料槽9呈螺旋状盘绕设置在螺旋养殖线4的螺旋内侧,所述螺旋养殖线4的各鸡笼中的鸡可够着螺旋料槽9内的饲料。

还包括进料斗15、料斗盖86、齿轮柱16、螺柱23、出料斗26、齿轮柱驱动齿轮17、传动轴18、齿轮驱动电机19、导料管10、进料斗罩105和输料管104;

所述齿轮柱16的内部为轴向贯通的饲料通道2,且所述齿轮柱16的纵截面外轮廓为齿轮轮廓;所述螺柱23的内部为轴向贯通的饲料通道2,且所述齿轮柱16的外壁为螺纹壁;所述齿轮柱16下端与螺柱23上端同轴心固定连接,且齿轮柱16和螺柱23的饲料通道2在连接处连通;所述顶台20的台面同轴心设置有螺孔57;所述螺柱23与螺孔57螺纹连接,且螺柱23的下端伸入养殖房内腔24;

所述进料斗15水平设置在齿轮柱16上端,所述料斗盖86铰接设置在进料斗15的入料端,所述进料斗15的出料端与饲料通道2上端连通连接;所述出料斗26与螺柱23下端固定连接,且出料斗26的上部入料端与饲料通道2下端连通连接;所述导料管10为刚性曲管结构,所述导料管10通过导料管支撑架11支撑设置在出料斗26上;所述导料管10的入料端连接出料斗26出料端,所述导料管10的出料端处的给料头8悬空伸入至螺旋料槽9的槽内,从导料管10中出来的饲料可通过给料头8滑落至螺旋料槽9中;旋转螺柱23可带动导料管10末端的给料头8延螺旋料槽9的盘绕路径做螺旋上升或螺旋下降运动;

所述齿轮柱驱动齿轮17与齿轮柱16齿轮啮合设置;旋转齿轮柱驱动齿轮17可驱动齿轮柱16和螺柱23旋转,且齿轮柱驱动齿轮17与齿轮柱16的啮合处可延轴向相互滑动;所述齿轮驱动电机19设置在所述顶台20台面,且所述齿轮驱动电机19与齿轮柱驱动齿轮17通过传动轴18驱动连接;

所述进料斗罩105为箱形罩体结构,所述进料斗罩105罩设在料斗15和齿轮柱16上,所述输料管104的出料端设置在料斗罩105上壁,且所述输料管104的出料端与进料斗15的入料端对应设置。

所述导料管支撑架11为长杆结构,所述导料管支撑架11的一端连接锥状出料斗26的外锥壁,所述导料管支撑架11的另一端连接导料管10下端外壁,使所述导料管10和导料管支撑架11构成弓弦形。

所述养殖线螺旋支撑台55的螺旋坡面中侧设置有螺旋导粪道7,所述螺旋导粪道7为螺旋状槽形结构,所述螺旋导粪道7沿养殖线螺旋支撑台55的螺旋坡道方向延伸,且所述螺旋养殖线4的各鸡笼底部的漏粪部正下方对应螺旋导粪道7;所述养殖线螺旋支撑台55的螺旋坡面内侧和外侧分别为螺旋内侧支撑台25和螺旋外侧支撑台6,所述螺旋内侧支撑台25和螺旋外侧支撑台6分别承载螺旋养殖线4底部两侧的养殖线支撑5;所述螺旋外侧支撑台6宽于螺旋内侧支撑台25,且所述螺旋外侧支撑台6与养殖房14内壁的连接侧为螺旋行走过道;所述螺旋导粪道7的下部末端设置有蓄粪池21;

还包括沼气池88和鸡粪下料管89,所述蓄粪池21通过鸡粪下料管89与养殖房14外部的沼气池88粪便入料口连接;

还包括清粪机器人;所述清粪机器人设置在螺旋导粪道7中,所述清粪机器人可沿螺旋导粪道7来回行走。

如图8至10所示,所述清粪机器人包括推粪铲39、洁槽轮34、尾板30、电池盒29、传动皮带35和洁槽轮电机36;所述推粪铲39由底板46、顶板40、背板50、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43构成推铲结构;所述推粪铲39的底板46为曲面板,所述底板46所在曲面与螺旋导粪道7的槽底77所在螺旋曲面吻合,且底板46与槽底77可相对滑动设置;所述推粪铲39的第一侧板32为曲面板,所述第一侧板32所在曲面与螺旋导粪道7的粪道外侧壁47所在螺旋曲面吻合,且第一侧板32与粪道外侧壁47可相对滑动设置;所述推粪铲39的第二侧板43为曲面板,所述第二侧板43所在曲面与螺旋导粪道7的粪道内侧壁48所在螺旋曲面吻合,且第二侧板43与粪道内侧壁48可相对滑动设置;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机器人的灵活性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43之间的宽度略小于粪道外侧壁47和粪道内侧壁48之间的间距;所述洁槽轮34为长柱形滚筒状轮结构,所述洁槽轮34与螺旋导粪道7的槽底77滚动接触,所述洁槽轮34安装在推粪铲39的背板50后侧;所述尾板30为平板结构,尾板30设置在洁槽轮34后侧,且所述尾板30与螺旋导粪道7的槽底77间距设置;所述电池盒29和洁槽轮电机36安装在尾板30上,且洁槽轮电机36通过所述传动皮带35与洁槽轮34驱动连接;转动洁槽轮34可驱动推粪铲39沿螺旋导粪道7沿螺旋下降方向做推粪运动。

还包括挡粪伞28、平衡砝码44、挡粪伞电机支架31、挡粪伞电机49、尾轮37和尾轮支撑38;所述挡粪伞电机支架31底部的两支撑部分别连接推粪铲39的顶板40和尾板30;所述挡粪伞电机49通过挡粪伞电机支架31支撑设置在洁槽轮34正上方;所述挡粪伞28为圆盘伞形结构,所述挡粪伞28可旋转设置在挡粪伞电机49上方,挡粪伞电机49可驱动挡粪伞28沿轴线旋转;所述挡粪伞28底面的伞轮廓边缘固定悬吊设置有平衡砝码44,所述平衡砝码44可随挡粪伞28依次旋转至尾板30和顶板40上方;所述尾轮37通过尾轮支撑38设置在尾板30下方,所述平衡砝码44位于尾板30正上方状态下,尾轮37与螺旋导粪道7的槽底77滚动连接;所述平衡砝码44位于顶板40正上方状态下,尾轮37脱离螺旋导粪道7的槽底77。

如图1至10所示,自动化禽类养殖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风冷却方法:当养殖房14内的室内温度到达需要降温的阈值时,各负压风机85开启,同时开启降温水帘106,养殖房14内形成负压,进而冷却过渡腔101内形成负压,外界空气连续从降温水帘106处吸入至冷却过渡腔101中,整个冷却过渡腔101形成冷气隔层,维持养殖房14内部温度稳定,同时在养殖房14内负压作用下冷却过渡腔101中的冷却气体连续从若各漏风孔103处吸入至养殖房内腔24,在负压的作用下冷气流继续流向螺旋养殖线4的螺旋迎风部91,进一步对螺旋养殖线4中的各鸡笼和鸡进行充分散热和通风;然后气流经过螺旋养殖线顶面13和殖线螺旋支撑台55底面之间的导风道312进入螺旋养殖线内腔93中,在房顶的各负压风机85作用下,螺旋养殖线内腔93形成上升气流,螺旋养殖线内腔93中的气体由各负压风机85抽出;

粪便清理方法:将清粪机器人的初始位置设置在螺旋导粪道7的上部末端,养殖过程中螺旋养殖线4中的鸡产生的粪便下漏至螺旋导粪道7中,当螺旋导粪道7中的粪便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启动清粪机器人,挡粪伞电机49驱动挡粪伞28旋转,平衡砝码44随挡粪伞28旋转至顶板40上方,使清粪机器人重心向推粪铲39侧倾斜,从而使推粪铲39底板46前部刀刃与槽底77贴合紧密,同时洁槽轮电机36驱动洁槽轮34转动并带动前部的推粪铲39沿螺旋导粪道7沿螺旋下降方向做推粪运动,同时柔性滚筒型洁槽轮34带走贴合在槽底77的残余的粪便,螺旋导粪道7中的粪便逐次刮入推粪铲39的铲斗中,并随清粪机器人运行至螺旋导粪道7下端,暂停洁槽轮电机36,下料设备将铲斗中的粪便下料至蓄粪池21中,清洗洁槽轮34,洁槽轮34清洗结束后使洁槽轮34粘附部分清水,下料过程结束后,挡粪伞电机49驱动挡粪伞28旋转,平衡砝码44随挡粪伞28旋转至尾板30上方,使清粪机器人重心向尾板30侧倾斜,从而降低底板46和槽底77之间的压力和滑动摩擦力,同时重新启动洁槽轮电机36,使洁槽轮电机36反转,洁槽轮34驱动清粪机器人沿螺旋导粪道7沿螺旋上升方向运动,洁槽轮34上粘附的清水逐次浸润螺旋导粪道7的槽底77,使槽底77保持潮湿状态,防止下漏的鸡粪与槽底77干化粘接,直至清粪机器人回位至螺旋导粪道7的上部末端;

喂料方法:喂料时间即将到来时,启动齿轮驱动电机19驱动齿轮柱16和螺柱23旋转,使导料管10末端的给料头8延螺旋料槽9的盘绕路径做螺旋下降运动,直至给料头8运动至螺旋料槽9的螺旋下部末端,暂停齿轮驱动电机19,到达喂料时间后,投料装置连续向进料斗15投入饲料,饲料经饲料通道2进入至导料管10中,进而从导料管10末端的给料头8连续滑落至螺旋料槽9中,驱动齿轮驱动电机19反向匀速旋转,使导料管10末端的给料头8延螺旋料槽9的盘绕路径做螺旋上升运动,直至给料头8运动至螺旋料槽9的螺旋上部末端,最终实现整条螺旋料槽9的均匀给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