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28956发布日期:2019-04-29 13:2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真菌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可新鲜食用和干燥食用,干香菇食用部分占72%,每100g食用部分中含水13g、脂肪1.8g、碳水化合物54g、粗纤维7.8g、灰分4.9g、钙124mg、磷415mg、铁25.3mg、维生素b10.07mg、维生素b21.13mg、尼克酸18.9mg;鲜菇除含水85~90%外,固形物中含粗蛋白19.9%、粗脂肪4%、可溶性无氮物质67%、粗纤维7%、灰分3%;香菇含丰富的维生素d原,但维生素c甚少,又缺乏维生素a及a原。

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大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减肥等。

中国不少古籍中记载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间用来助痘疮、麻疹的诱发,治头痛、头晕。现代研究证明,香菇多糖可调节人体内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活性,可降低甲基胆蒽诱发肿瘤的能力;香菇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7.5%,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香菇还含有双链核糖核酸,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增大香菇的种植产率,提高香菇营养价值与香菇应用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香菇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香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构架培育温室:采用镀锌不锈钢为材料,在通风平整的大田中构架规格为5×4×4m3的温室,采用遮阳网膜覆盖整个温室,室内按井字形搭设培育床,苗床层与层之间相距35cm,搭设10层,并在温室内设施温度调节装置与湿度控制器;

b、接种袋制备:选取直径3~5cm的青冈树枝条,切成规格为8×3×3cm3的小木块,装入17×33cm2的低压聚乙烯袋中,每袋装2根,并在袋中装入蔗糖、米糠、杂木屑、玉米芯粉末、秸秆颗粒、清水、氨基酸、甘蔗渣、腐蚀山土组成的培养基质1~1.5kg,高温灭菌;

c、接种:待接种袋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接种箱内,原菌种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也放入接种箱内,然后每立方米接种箱使用5克高锰酸钾、10毫升甲醛熏制0.5~1h,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菌的镊子将原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原种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料表面上,形成一层1cm后的薄层;

d、温室养殖管理:17cm×33cm的接种袋接菌后放在消毒后的培育床上发菌,培养初期,接种袋直立整齐摆放;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接种后1~20d内,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0~25℃,接种20d后,将温度升高到26~28℃,当菌丝快发满时,温度控制在20~25℃;整个温室养殖过程中控制昼夜温差3~5℃,空气湿度控制为60~65%;

e、养殖地选择与处理: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昼夜温差大、湿度大、靠近水源的荫蔽酸性土壤作为养殖园构架温室大棚,清除杂草、枯枝烂叶,并在地面上施撒一层熟石灰和菜籽粉饼混合物后浅翻土地3~5cm,喷施500倍的多菌灵稀释液,3~5d后在养殖园内开设高5cm、宽90cm、长度视养殖园而宜的厢面,厢面与厢面之间留有宽5cm、深6cm的排水沟;

f、催菇养殖与管理:大棚养殖前先在厢面上铺设一层8×3×3cm3的青冈树木块,并在木块上撒上一层5mm厚的培养基质,将菌丝长满后的接种袋直立摆放在厢面上,每平方米摆放接种袋20袋,袋间隔10cm,轻轻将接种袋从中间切成两半,控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90%,厢面ph为5.7~6.1,温度为20~25℃;

g、长菇管理:经过6~8d的催菇后,采用清澈无污染的井水给菌袋喷水,促进菌盖分化,保持空气湿度88~92%,温度控制在15~18℃,白天上午10点至下午5点对大棚进行遮阳处理,并拉开大棚薄膜,保持棚内空气流通,其余时间拉上薄膜,不进行遮阳处理;

h、香菇采收:待菇盖展开70~80%,菇盖的边缘仍然内卷,菌褶下的内菌膜才破裂不久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刀片在香菇根部割下,不要带锯沫,保持香菇的清洁,采收结束后保持大棚内空气湿度25~35%,时间4~7d,7d后采用清澈无污染的井水给菌袋喷透水,保持棚内空气湿度85~90%,继续进行长菇管理;

i、香菇晒干:将采收到的香菇放在竹筛中及时晾晒,晾晒时避免阳光暴晒。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蔗糖3~5份、米糠5~8份、杂木屑30~35份、玉米芯粉末10~15份、秸秆颗粒10~15份、清水5~10份、氨基酸1~3份、甘蔗渣3~5份、腐蚀山土5~10份。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蔗糖3份、米糠5份、杂木屑30份、玉米芯粉末10份、秸秆颗粒10份、清水5份、氨基酸1份、甘蔗渣3份、腐蚀山土5份。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质含水量为40~45%,ph值为5.5~6.2。

优选的,所述菌种瓶为750ml菌种玻璃瓶。

优选的,所述熟石灰与菜籽粉饼混合比例为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包括以下9个养殖步骤养殖香菇:构架培育温室、接种袋制备、接种、温室养殖管理、养殖地选择与处理、催菇养殖与管理、长菇管理、香菇采收、香菇晒干。同时还通过蔗糖3~5份、米糠5~8份、杂木屑30~35份、玉米芯粉末10~15份、秸秆颗粒10~15份、清水5~10份、氨基酸1~3份、甘蔗渣3~5份、腐蚀山土5~10份制备养殖培养基,加快菌种成长速度,缩短整个养殖周期,一年四季均可养殖,养殖周期短,成本低,成活率高,产量高,养殖出的香菇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防癌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助消化、治便秘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香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构架培育温室:采用镀锌不锈钢为材料,在通风平整的大田中构架规格为5×4×4m3的温室,采用遮阳网膜覆盖整个温室,室内按井字形搭设培育床,苗床层与层之间相距35cm,搭设10层,并在温室内设施温度调节装置与湿度控制器;

b、接种袋制备:选取直径3cm的青冈树枝条,切成规格为8×3×3cm3的小木块,装入17×33cm2的低压聚乙烯袋中,每袋装2根,并在袋中装入蔗糖3份、米糠5份、杂木屑30份、玉米芯粉末10份、秸秆颗粒10份、清水5份、氨基酸1份、甘蔗渣3份、腐蚀山土5份组成的培养基质1kg,高温灭菌,保持培养基质含水量为40%,ph值为5.8;

c、接种:待接种袋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接种箱内,原菌种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也放入接种箱内,然后每立方米接种箱使用5克高锰酸钾、10毫升甲醛熏制0.5h,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菌的镊子将原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原种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料表面上,形成一层1cm后的薄层;

d、温室养殖管理:17cm×33cm的接种袋接菌后放在消毒后的培育床上发菌,培养初期,接种袋直立整齐摆放;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接种后20d以内,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3℃左右,接种20d后,将温度升高到27℃左右,当菌丝快发满时,温度控制在23℃左右;整个温室养殖过程中控制昼夜温差4℃,空气湿度控制为63%;

e、养殖地选择与处理: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昼夜温差大、湿度大、靠近水源的荫蔽酸性土壤作为养殖园构架温室大棚,清除杂草、枯枝烂叶,并在地面上施撒一层混合比例为2:1的熟石灰和菜籽粉饼混合物后浅翻土地3cm,喷施500倍的多菌灵稀释液,3d后在养殖园内开设高5cm、宽90cm、长度视养殖园而宜的厢面,厢面与厢面之间留有宽5cm、深6cm的排水沟;

f、催菇养殖与管理:大棚养殖前先在厢面上铺设一层8×3×3cm3的青冈树木块,并在木块上撒上一层5mm厚的培养基质,将菌丝长满后的接种袋直立摆放在厢面上,每平方米摆放接种袋20袋,袋间隔10cm,轻轻将接种袋从中间切成两半,控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8%,厢面ph为5.7,温度为23℃;

g、长菇管理:经过7d的催菇后,采用清澈无污染的井水给菌袋喷水,促进菌盖分化,保持空气湿度88%,温度控制在18℃,白天上午10点至下午5点对大棚进行遮阳处理,并拉开大棚薄膜,保持棚内空气流通,其余时间拉上薄膜,不进行遮阳处理;

h、香菇采收:待菇盖展开80%,菇盖的边缘仍然内卷,菌褶下的内菌膜才破裂不久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刀片在香菇根部割下,不要带锯沫,保持香菇的清洁,采收结束后保持大棚内空气湿度35%,时间7d,7d后采用清澈无污染的井水给菌袋喷透水,保持棚内空气湿度85%,继续进行长菇管理;

i、香菇晒干:将采收到的香菇放在竹筛中及时晾晒,晾晒时避免阳光暴晒。

实施例2

一种香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构架培育温室:采用镀锌不锈钢为材料,在通风平整的大田中构架规格为5×4×4m3的温室,采用遮阳网膜覆盖整个温室,室内按井字形搭设培育床,苗床层与层之间相距35cm,搭设10层,并在温室内设施温度调节装置与湿度控制器;

b、接种袋制备:选取直径5cm的青冈树枝条,切成规格为8×3×3cm3的小木块,装入17×33cm2的低压聚乙烯袋中,每袋装2根,并在袋中装入蔗糖5份、米糠8份、杂木屑35份、玉米芯粉末15份、秸秆颗粒15份、清水8份、氨基酸2.5份、甘蔗渣5份、腐蚀山土10份组成的培养基质1.5kg,高温灭菌,保持培养基质含水量为45%,ph值为5.7;

c、接种:待接种袋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接种箱内,原菌种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也放入接种箱内,然后每立方米接种箱使用5克高锰酸钾、10毫升甲醛熏制1h,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菌的镊子将原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原种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料表面上,形成一层1cm后的薄层;

d、温室养殖管理:17cm×33cm的接种袋接菌后放在消毒后的培育床上发菌,培养初期,接种袋直立整齐摆放;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接种后20d以内,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5℃左右,接种20d后,将温度升高到28℃左右,当菌丝快发满时,温度控制在23℃左右;整个温室养殖过程中控制昼夜温差5℃,空气湿度控制为65%;

e、养殖地选择与处理: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昼夜温差大、湿度大、靠近水源的荫蔽酸性土壤作为养殖园构架温室大棚,清除杂草、枯枝烂叶,并在地面上施撒一层混合比例为2:1的熟石灰和菜籽粉饼混合物后浅翻土地5cm,喷施500倍的多菌灵稀释液,5d后在养殖园内开设高5cm、宽90cm、长度视养殖园而宜的厢面,厢面与厢面之间留有宽5cm、深6cm的排水沟;

f、催菇养殖与管理:大棚养殖前先在厢面上铺设一层8×3×3cm3的青冈树木块,并在木块上撒上一层5mm厚的培养基质,将菌丝长满后的接种袋直立摆放在厢面上,每平方米摆放接种袋20袋,袋间隔10cm,轻轻将接种袋从中间切成两半,控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8%,厢面ph为5.7,温度为25℃;

g、长菇管理:经过7d的催菇后,采用清澈无污染的井水给菌袋喷水,促进菌盖分化,保持空气湿度88%,温度控制在17℃,白天上午10点至下午5点对大棚进行遮阳处理,并拉开大棚薄膜,保持棚内空气流通,其余时间拉上薄膜,不进行遮阳处理;

h、香菇采收:待菇盖展开75%,菇盖的边缘仍然内卷,菌褶下的内菌膜才破裂不久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刀片在香菇根部割下,不要带锯沫,保持香菇的清洁,采收结束后保持大棚内空气湿度30%,时间5d,5d后采用清澈无污染的井水给菌袋喷透水,保持棚内空气湿度85%,继续进行长菇管理;

i、香菇晒干:将采收到的香菇放在竹筛中及时晾晒,晾晒时避免阳光暴晒。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