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树木的智能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47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绿化树木的智能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绿化环保领域、市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化树木的智能支架



背景技术: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树木移植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其具有在短期内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大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的优点。但由于初移植树木根系不牢固,树木须在一定外力扶助下才可直立生长。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用木杆或金属杆支撑于树木四周,在与树干接触处用铁丝勒紧加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同时存在着诸多缺点,比如尺寸不可调节,很难适合不同树径的树木,要么太过宽松而不能很好地扶正初移植树木,要么太紧而阻碍树木的生长,伤害树皮、导致树木畸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化树木的智能支架,其可以适应坑洼不平的树木表皮并保持支架和树木表皮之间接触的紧密性,其包括环夹和支杆,支杆的一端活动铰接于环夹,另一端固定支撑于地面;

环夹由四个弧形的支段构成,每个支段之间由可伸长的弹性件连接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树木,每个支段包括起支承作用的弧形金属片,弧形金属片上固定有多个套筒,每个套筒内有一个顶柱,每个顶柱的顶面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套筒长度约为顶柱长度的三分之二,套筒的内径与顶柱的外径相适配以使顶柱可在套筒内被引导地上下活动,套筒和顶柱的底面之间设有一个气囊,该气囊被可控地充/放气,从而改变顶柱超出套筒的部分的长度;

在初始安装状态下,环夹上的所有气囊均未充气,所有顶柱的顶面均处于同一高度面;

在扶直工作状态下,由于树皮坑洼不平,为了保证树皮与环夹之间的紧密接触,不同的气囊被充入不同量的气体,使得树皮凸起部分所对应的顶柱的超出套筒的部分的长度,比树皮凹下部分所对应的顶柱的超出套筒的部分的长度要小,最终使得各个顶柱顶部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各个顶柱与树皮之间的正压力值的大小相同,均为基准压力值;

在矫正工作状态下,当一侧的一个或多个顶柱与树皮之间的正压力值超过基准压力值且超过的幅度大于阈值,即表示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向该侧倾斜生长的趋势,此时,该一个或多个顶柱所对应的气囊被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同时,与该一个或多个顶柱是对面关系的顶柱所对应的气囊被放掉部分气体,这是为了让树木更容易地向对侧生长,以矫正树木倾斜生长的趋势;

当该一个或多个顶柱与树皮之间的正压力值超过基准压力值的幅度降到阈值以下,该一个或多个顶柱,以及与该一个或多个顶柱是对面关系的顶柱所对应的气囊的含气量恢复到扶直工作状态下的含气量。

优选地,套筒的长度约为3厘米。

优选地,每个支段上的套筒是3行5列共计15个。

本发明所述的智能支架能自动地适应坑洼不平的树木表皮并保持支架和树木表皮之间接触的紧密性,并能适合不同树径的树木,以及很好地扶正初移植树木,预防树木长歪,且不会伤害树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

本技术:
的环夹的支段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套筒和顶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系统的结构以及所实现的功能。

如图1、图2所示,绿化树木的支架包括环夹,环夹由四个弧形的支段构成,每个支段之间由可伸长的弹性件连接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树木,每个支段包括起支承作用的弧形金属片1,弧形金属片1上固定有多个套筒2,每个套筒2内有一个顶柱3,每个顶柱3的顶面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4,套筒2的长度约为顶柱3的长度的三分之二,套筒2的内径与顶柱3的外径相适配以使顶柱3可在套筒2内被引导地上下活动,套筒2和顶柱3的底面之间设有一个气囊5,该气囊5被可控地充/放气,从而改变顶柱3超出套筒2的部分的长度;

在初始安装状态下,环夹上的所有气囊5均未充气,所有顶柱3的顶面均处于同一高度面;

在扶直工作状态下,由于树皮坑洼不平,为了保证树皮与环夹之间的紧密接触,不同的气囊5被充入不同量的气体,使得树皮凸起部分所对应的顶柱3的超出套筒2的部分的长度,比树皮凹下部分所对应的顶柱3的超出套筒2的部分的长度要小,最终使得各个顶柱3顶部的压力传感器4检测到的各个顶柱3与树皮之间的正压力值的大小相同,均为基准压力值;

在矫正工作状态下,当一侧的一个或多个顶柱3与树皮之间的正压力值超过基准压力值且超过的幅度大于阈值,即表示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向该侧倾斜生长的趋势,此时,该一个或多个顶柱3所对应的气囊5被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同时,与该一个或多个顶柱是对面关系的顶柱所对应的气囊被放掉部分气体,这是为了让树木更容易地向对侧生长,以矫正树木倾斜生长的趋势;

当该一个或多个顶柱与树皮之间的正压力值超过基准压力值的幅度降到阈值以下,该一个或多个顶柱,以及与该一个或多个顶柱是对面关系的顶柱所对应的气囊的含气量恢复到扶直工作状态下的含气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不背离正如一般性地描述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可以对各个特定的实施例中示出的发明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或修改。因此,从所有方面来讲,这里的实施例应该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并非限定性的。同样,本发明包括任何特征的组合,尤其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特征的组合,即使该特征或者特征的组合并未在专利权利要求或者这里的各个实施例中被明确地说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化树木的智能支架,其可以适应坑洼不平的树木表皮,并能始终保持支架和树木表皮之间接触的紧密性,环夹的每个支段包括起支承作用的弧形金属片,弧形金属片上固定有多个套筒,每个套筒内有一个顶柱,套筒和顶柱的底面之间设有一个气囊,该气囊被可控地充/放气,从而改变顶柱超出套筒的部分的长度;本发明所述的智能支架能自动地适应坑洼不平的树木表皮并保持支架和树木表皮之间接触的紧密性,并能适合不同树径的树木,以及很好地扶正初移植树木,预防树木长歪,且不会伤害树皮。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宗伟
技术研发日:2017.08.29
技术公布日:2017.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