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无冬眠饲养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0311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蝎子的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蝎子无冬眠饲养法。



背景技术:

蝎子,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具有祛风、止痉、通络、解毒等功能。《本草纲目》和《中药大辞曲》对蝎子的药用功能作了详细的论述,是人民医疗保健不可缺少的高档药材。它不仅药用价值高,而且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近几年来,香港、深圳和广州一些宾馆饭店用蝎子作成的名菜,很受消费者及外宾的欢迎。蝎子经油炸以后,味美可口,食之有解毒、祛风等功效。现代医学还发现:人工提出的蝎毒,是良好的抗癌药物,价值高昂,比黄金贵十倍。所以,蝎子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引起医学及各界的关注。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蝎子的需求量会逐年增加。据权威报刊报道,蝎子目前市场供不应求,国家医药部门统计,数十年后仍趋紧缺。近几年来,由农药危害、工业污染及人工捕捉,致使蝎子这一宝贵药用昆虫濒临绝种。为了挽救这一宝贵资源,国家要求各地大力发展人工养蝎及其产品开发利用,所以人工养殖蝎子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蝎子无冬眠饲养法,利用该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经济地繁殖养育蝎子,可提供药用、食用的蝎源,投资小,收效快。

本发明是根据对蝎子习性的经深入研究以及多次试验而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此方法可在较少投资的前提下,短时间内饲养出可供药用、食用的蝎子,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高,设备简单,易学易会,不受条件好坏和场地的限制,室内外一年四季都可饲养,为人们的致富、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发明的蝎子无冬眠饲养法,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饲养地,对于室外常温养殖:选择一块向阳、避风、利于排水的场地,挖出有污染的土,再填入陈墙土和深层无污染的土掺匀、整平、踏实;在场地周围用水泥或塑料布修筑一圈,并根据场地大小,在场内修筑墙式蝎窝,蝎窝内留有饲料台,蝎窝内设有蝎墙,两墙之间形成槽池;为使蝎窝保温、保湿,槽池内要填满能用手捏成团的湿土;墙的顶部要有防雨设施;对于室外恒温养殖:一般建成半地下室温室;选择好场地后要挖深1米,再在边沿垒起1米的墙,并留下通风口,必要时通风,温室的顶部用数层塑料布盖上即可;加温的方式有炕火加温和炉火加温两种;用炉火加温要先在挖好的池内建好火炉,用炉火加温要在养殖室内挖坑使炉子基本与室内地面平行,这样可以养活室内的上下温度差;室内养殖:可分常温养殖和恒温养殖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养都可以根据规模大小及自己条件采用盆养、缸养、池养,以及室内圈养;

步骤二、饲料的投喂及供水,根据蝎子昼伏夜出的活动规律,晚上7-8点投喂食料最合适,相差三个齿期以上的蝎子不能混养在一个窝内,以免大蝎食小蝎;根据一条成蝎一次能吃四只苍蝇或一条黄粉虫可6天不吃食,3天投喂一次即可;喂水要用海绵块或玉米蕊洗干净再吸含一定量的干净水放在菜盘或塑料布上,放在蝎池内供蝎子吮吸饮水,约两到三天更换一次海绵或玉米蕊;

步骤三、温湿度的控制,蝎子生长、发育、交配、繁殖的最佳温度是31度~35度摄氏,一般保持温室温度在30度左右;湿度保持在70%~90%,最适宜湿度是80%;

步骤四、蝎窝以及周围环境的管理蝎窝内投喂所剩的残食要及时清理干净,并注意保持阴暗、避光;

步骤五、繁殖期的母仔隔离,公母混养两个月后,隔离母蝎,自然温度下饲养,六月把母蝎隔离,精心饲养,母蝎繁殖时要寻找好隐蔽安静的地方,仔蝎靠从母蝎体内所带的卵黄素供应营养,伏在母蝎背上生长、发育,7天左右蜕一次皮,继续在母背上伏5天左右自动脱离母背开始独立生活;此时以人工隔离挑出小蝎子与母蝎隔离;

步骤六、仔蝎的管理与饲养,仔蝎的温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温度必须保持在26度以上,35度左右最好,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左右;以小黄粉虫、无菌苍蝇、小蟋蟀等都是仔蝎的优质饲料;喂水仍以海绵或玉米蕊吸水的方式提供;

步骤七、蝎子的干制待售,蝎子长到5.6厘米即可出售了;出售季节一般以秋季11月为好,繁殖数量多者,当然全年均可采收;制干方法:将蝎子放入清水池内,待呛死后淘净泥土,再将蝎子捞到锅内,锅中水以淹没尸为宜,每市斤蝎加4两盐放入锅内用大火煮沸,煮时慢慢搅动蝎尸和锅内的水,使盐水溶化、蝎尸均匀煮透,待蝎尸抽沟明显出现,蝎身僵直时即可捞起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即成药材;阴干过程中要用纱窗网将蝎尸罩住,防止苍蝇污脏蝎身,还要防止蚂蚁群食蝎尸,阴干后不会再有腥气及苍蝇蚂蚁;

步骤八、提毒的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将将蝎尾的毒腺切下捣碎,用生理盐水抽出,加入适量的咸式醋酸铝除去蛋白质,加入稀硫酸脱酸后,再加入无水酒精醚的混合液,则沉淀出强毒的白色蝎毒盐酸盐;物理法提出蝎毒是采用一种人工制作的提毒器,蝎经刺激后用提毒器直接抽取毒腺的毒液,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基本不伤害全蝎,提毒后仍然可以喂养,但操作比较麻烦,提取速度较慢;具体操作方法:用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使用连续感应电极刺激档,调至频率128hz,电压6.10v,用一电极夹住蝎的一个触肢,一个金属镊夹在蝎尾的第二节处,用50毫升的小杯收集尾刺所排出的毒液,收集的蝎毒要尽快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制成干毒。

本发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经济地繁殖养育蝎子,可提供药用、食用的蝎源,投资小,收效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选择一块向阳、避风、利于排水的场地,挖出有污染的土,再填入陈墙土和深层无污染的土掺匀、整平、踏实。在场地周围用水泥或塑料布修筑一圈,并根据场地大小,在场内修筑墙式蝎窝,蝎窝内留有饲料台,蝎窝内设有蝎墙,两墙之间形成槽池。为使蝎窝保温、保湿,槽池内要填满能用手捏成团的湿土。墙的顶部要有防雨设施。对于室外恒温养殖:一般建成半地下室温室。选择好场地后要挖深1米,再在边沿垒起1米的墙,并留下通风口,必要时通风,温室的顶部用数层塑料布盖上即可。加温的方式有炕火加温和炉火加温两种。用炉火加温要先在挖好的池内建好火炉,用炉火加温要在养殖室内挖坑使炉子基本与室内地面平行,这样可以养活室内的上下温度差。室内养殖:可分常温养殖和恒温养殖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养都可以根据规模大小及自己条件采用盆养、缸养、池养,以及室内圈养。饲料的投喂及供水,根据蝎子昼伏夜出的活动规律,晚上7点到8点投喂食料最合适,相差三个齿期以上的蝎子不能混养在一个窝内,以免大蝎食小蝎。根据一条成蝎一次能吃四只苍蝇或一条黄粉虫可6天不吃食,3天投喂一次即可;喂水要用海绵块或玉米蕊洗干净再吸含一定量的干净水放在菜盘或塑料布上,放在蝎池内供蝎子吮吸饮水,约两到三天更换一次海绵或玉米蕊。温湿度的控制,蝎子生长、发育、交配、繁殖的最佳温度是31度~35度摄氏,一般保持温室温度在30度左右。湿度保持在70%~90%,最适宜湿度是80%。蝎窝以及周围环境的管理蝎窝内投喂所剩的残食要及时清理干净,并注意保持阴暗、避光。繁殖期的母仔隔离,公母混养两个月后,隔离母蝎,自然温度下饲养,六月把母蝎隔离,精心饲养,母蝎繁殖时要寻找好隐蔽安静的地方,仔蝎靠从母蝎体内所带的卵黄素供应营养,伏在母蝎背上生长、发育,7天左右蜕一次皮,继续在母背上伏5天左右自动脱离母背开始独立生活。此时以人工隔离挑出小蝎子与母蝎隔离。仔蝎的管理与饲养,仔蝎的温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温度必须保持在26度以上,35度左右最好,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左右。以小黄粉虫、无菌苍蝇、小蟋蟀等都是仔蝎的优质饲料。喂水仍以海绵或玉米蕊吸水的方式提供。蝎子的干制待售,蝎子长到5.6厘米即可出售了。出售季节一般以秋季11月为好,繁殖数量多者,当然全年均可采收。制干方法:将蝎子放入清水池内,待呛死后淘净泥土,再将蝎子捞到锅内,锅中水以淹没尸为宜,每市斤蝎加4两盐放入锅内用大火煮沸,煮时慢慢搅动蝎尸和锅内的水,使盐水溶化、蝎尸均匀煮透,待蝎尸抽沟明显出现,蝎身僵直时即可捞起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即成药材。阴干过程中要用纱窗网将蝎尸罩住,防止苍蝇污脏蝎身,还要防止蚂蚁群食蝎尸,阴干后不会再有腥气及苍蝇蚂蚁。提毒的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将将蝎尾的毒腺切下捣碎,用生理盐水抽出,加入适量的咸式醋酸铝除去蛋白质,加入稀硫酸脱酸后,再加入无水酒精醚的混合液,则沉淀出强毒的白色蝎毒盐酸盐。物理法提出蝎毒是采用一种人工制作的提毒器,蝎经刺激后用提毒器直接抽取毒腺的毒液,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基本不伤害全蝎,提毒后仍然可以喂养,但操作比较麻烦,提取速度较慢。具体操作方法:用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使用连续感应电极刺激档,调至频率128hz,电压6.10v,用一电极夹住蝎的一个触肢,一个金属镊夹在蝎尾的第二节处,用50毫升的小杯收集尾刺所排出的毒液,收集的蝎毒要尽快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制成干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