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86775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连作以及长时间化肥、农药等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等土壤问题严重,造成线虫以及根部土传病害连年发生和日趋严重。线虫的最主要两类是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线虫一般减产10%~40%,部分作物重茬种植时能减产80%以上,甚至绝收。

根部病害以真菌为主,条件适宜时浸染作物根部或颈部,分为专性寄生和非专性寄生两类,专性寄生是植物维管束病原真菌,如尖孢镰和黄萎轮枝孢引起的萎蔫、枯死。非专性寄生是外生的侵染真菌,如腐霉菌引起的苗腐、根腐和猝倒,丝核菌引起的苗立枯病等。根部受线虫的危害后,伤口多,有利病菌的侵入从而加剧根部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发病初期不表现明显症状,随着侵染加剧可引起作物大面积死亡,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线虫和根部病害早期不易观察,一旦在外部表现,已经进入病害后期,此时治疗不仅费工费时,而且难以根除。

目前防治地下病虫害可通过选择耐病或抗病品种或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作物轮作,或使用的药剂为高毒土壤处理剂,或进行高温闷棚,主要以叶面喷施、淋根、灌根为主。但因土地资源有限,耐病抗病品种只能降低线虫和根部病害的危害,且开发品种难度大成本高;有些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5~10年,轮作实现难度大;高毒土壤处理剂残留大,费用高,有益菌有害菌通杀,破坏土壤根际生态环境,且部分有致癌、致畸作用;高温闷棚仅适用于设施栽培,操作费时,且有益菌与有害菌通杀,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叶面喷施见效慢,根治不彻底,且发现症状已是后期,治疗难度大,预防效果不突出,淋根费工费时,操作不方便。此外,大量浇灌液体农药容易造成土壤污染,药剂浪费和投入成本都相对较高,而且渗透到根部深度的活性成分通常难以达到致死浓度要求,因此防治效果不理想。目前的解决办法不仅防治时机不易把握,而且难以根除,还普遍存在大剂量农药使用问题,造成环境以及植物体内有毒物质残留等问题突出。另外防治线虫和根部病害的药剂大多以单品为主,只治疗线虫或只防治根部病害,效果单一,防治效果差。

颗粒剂是固体农药中常见剂型,可撒施、穴施、种肥同播、沟施、冲施,对作物根部病害较为匹配,直达病灶,高效快速,也可根据病情和不同作物灵活掌握使用方法,省工省时,但在土壤中有效时间短,易挥发和失去作用,尤其是雨水过大时造成颗粒剂快速溶解释放,易产生药害。

因此,开发一种既可以防治线虫又可以防治根部病害的具有长时间预防功效更环保更高效的防治药剂和剂型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颗粒剂可撒施、底施、种肥同播、沟施或穴施,显著提升线虫和根部病害的防治效果,高效低毒,同时刺激生根,节约成本、简化操作的同时还可延长防治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含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所述活性成分为呋虫胺和恶霉灵。

优选的,呋虫胺和恶霉灵的重量比例是颗粒剂总量的0.02%~40%。

优选的,呋虫胺与恶霉灵的重量比为0.01~20:20~0.01。

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的辅助成分包括粘结剂、分散剂、润湿剂、缓释剂、填料和包衣,粘结剂的重量比例是颗粒剂总量的2%~5%;分散剂的重量比例是颗粒剂总量的2%~6%;润湿剂的重量比例是颗粒剂总量的2%~6%;缓释剂的重量比例是颗粒剂总量的2%~3%;填料的重量比例是颗粒剂总量的40.00%~91.98%。

优选的,所用粘结剂为大豆卵磷脂、明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大豆蛋白、糊精、松香、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用分散剂为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奈磺酸盐、木质素磺酸钠或木质素磺酸钙、羟甲基纤维素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用润湿剂为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用填料为腐植酸钠、腐植酸钾、膨润土、硅藻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用包衣材料为石蜡、地蜡、蜂蜡、火棉胶、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黄原胶、明胶、阿拉伯树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硅酸镁铝、聚乙烯醇、酚醛树脂、虫胶、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恶霉灵与填料载体吸附后获取母粉;

(2)将所得母粉与呋虫胺原药及辅助成分(润湿剂、分散剂、缓释剂、填料等)混合均匀,经过气流粉碎机粉碎;

(3)向所得粉碎物中加入黏结剂,通过挤压造粒机进行挤压造粒,然后用包衣材料包衣,得到质量稳定的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防治效果显著,药剂含杀虫与杀菌成分(呋虫胺和恶霉灵毒杀机制不同、作用对象不同,能够配合增效,无拮抗作用,无交互抗性)合理匹配,一次施用双重效果,对作物根部线虫和病害具有很好的协防效果,不易反复,根除彻底,节约成本。

2.本发明施用方法简单有效、灵活易操作,可撒施、底施、种肥同播、穴施等,使用方便灵活,易操作,省工省时,直达病害,利用率高,防治突出。

3.本发明持效期长、不易产生药害,采用缓释型颗粒,兼顾颗粒剂的使用特点,在作物根际周围施用一次,释放缓慢,对作物整个生长期都具有长时间预防功效,且不易产生药害。

4.本发明环境污染少,药剂选取的原料属于环境友好型,易得,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原料均为低毒性,对土壤、作物无毒害,对生产和使用者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仪器设备;所涉及的原料及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产品;所涉及的试验或检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即0.02%呋虫胺•恶霉灵颗粒剂,含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呋虫胺0.01%、恶霉灵0.01%、聚乙烯醇2%、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轻质碳酸钙91.98%。

该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为:将恶霉灵母粉、呋虫胺原药、润湿剂、分散剂、缓释剂、填料按配方用量混合均匀,经过气流粉碎机粉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粘结剂,通过挤压造粒,然后用包衣材料石蜡、地蜡、蜂蜡、火棉胶、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黄原胶、明胶、阿拉伯树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硅酸镁铝、聚乙烯醇、酚醛树脂、虫胶、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包衣,得到质量稳定的呋虫胺•恶霉灵颗粒剂。

实施例2: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即0.1%呋虫胺•恶霉灵颗粒剂,含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呋虫胺0.05%、恶霉灵0.05%、聚乙烯醇2%、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轻质碳酸钙91.9%。

该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即1%呋虫胺•恶霉灵颗粒剂,含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呋虫胺0.5%、恶霉灵0.5%、聚乙二醇3%、木质素磺酸钙3%、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5%、白炭黑88%。

该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即5.5%呋虫胺•恶霉灵颗粒剂,含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呋虫胺5%、恶霉灵0.5%、糊精4%、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4%、轻质碳酸钙84.5%。

该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即20.1%呋虫胺•恶霉灵颗粒剂,含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呋虫胺0.1%、恶霉灵20%、松香5%、羟甲基纤维素钠5%、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5%、白炭黑64.9%。

该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即10.1%呋虫胺•恶霉灵颗粒剂,含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呋虫胺0.1%、恶霉灵10%、大豆卵磷脂5%、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4%、玉米淀粉77.9%。

该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即15%呋虫胺•恶霉灵颗粒剂,含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呋虫胺1%、恶霉灵14%、大豆蛋白2%、木质素磺酸钠6%、烷基萘磺酸盐6%、硅藻土71%。

该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即30%呋虫胺•恶霉灵颗粒剂,含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呋虫胺12%、恶霉灵18%、明胶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2%、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6%、腐植酸钠58%。

该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一种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即40%呋虫胺•恶霉灵颗粒剂,含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呋虫胺20%、恶霉灵20%、糊精5%、羟甲基纤维素钠6%、烷基萘磺酸盐6%、腐植酸钾43%。

该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各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对黄瓜疫霉属根腐病的影响,实验采取盆栽法室内测定,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将黄瓜种子浸泡催芽后经疫霉属菌(浓度107cfu/ml)处理后,播种到带有颗粒剂的土壤中,以土壤中未施颗粒剂的处理为空白对照。

(2)播种后移到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培养,温度为25℃,湿度为70%~80%,每天观察出苗情况,分别于7天、14天后调查病株数。

(3)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苗数×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病株数-处理病株数)/空白对照病株数×100

结果:

实施例对应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对黄瓜疫霉属根腐病的影响如表1所示,

其中,呋虫胺和恶霉灵单剂均为0.5%颗粒剂。

表1呋虫胺·恶霉灵复配药剂室内测定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呋虫胺和恶霉灵复配缓释型颗粒剂对黄瓜疫霉属根腐病有明显效果,同时复配缓释型颗粒剂能显著延长持效期。另外采取复配颗粒,在同等防效的前提下,降低了试剂用药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壤的残留,节约了成本。

实施例11:

各杀线虫防根部病害的缓释颗粒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的影响,实验采取小区种植实验法室外测定,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设置4组处理和1组空白对照,其中各处理组所使用农药如表2所示:处理组4所使用的农药与实施例3提供的颗粒剂成分含量及制备方法完全相同,施用方法为移栽前穴施。处理组3所使用的农药单位重量中含有与实施例3相同种类与剂量的活性成分,但该处理的使用的为两种单剂的混合颗粒。处理组2所使用的农药单位重量中含有与实施例3相同种类与剂量的活性成分,但该处理的使用方法为移栽后淋根,处理组1所使用的农药和剂量与处理组2相同,但施用方法为喷施。空白对照组仅施用实施例2中制备颗粒的非活性成分载体颗粒,不含任何活性成分。

表2各处理组所使用农药

(2)选择上茬有严重根结线虫危害的地块,采取4个处理组与1个空白对照组采用四次重复,共计20个小区,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20m2,种植相同品种和密度的黄瓜苗。每个处理组均按1kg/亩的剂量相应的处理,空白对照组也按照相同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处理。

(3)黄瓜苗的地下部病虫主要为根结线虫,以此作为本实验观察和衡量指标。于移栽后30天、60天分别采集小区中一半的黄瓜根系观察线虫危害情况,并调查和记载发病级别及防治效果。

(4)根结线虫危害分级标准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根结线虫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为:0级,无根结,根系健康;1级,仅有少量根结,占全根系的1~25%以下;2级,根结数量中等,占全根系26~50%以下;3级,根结数量较多,占全根系的51~75%以下;4级,根结数量很多,占全根系的76~100%;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100×∑(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4)

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结果:

移栽后第30天、60天各试验区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的平均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各试验区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处理4的病情指数明显低于处理组1、处理组2、处理组3和空白对照组,其30天、60天防效效果分别为86.42%、81.1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另外复配两种活性成分的缓释型颗粒剂使用周期更长,在持效期上优于其他处理方式。

因此,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缓释型颗粒剂能很好的防治根部根结线虫的发生,使用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实验组所使用农药,也就是说复配两种有效成分的缓释型颗粒剂具有明显的协同和增效作用。另在施用方式上也较淋根、喷施方便。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