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牛的养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081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肉牛的养殖。



背景技术:

养殖业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形式,通过养殖牲畜,人们可以得到相应的食物和衣物这些日常必需品。随着资源的逐渐消耗以及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生态养殖逐渐普及起来,生态养殖以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宗旨,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类养殖业中。在我国,肉牛养殖主要以粗饲料的粗放式饲养为主,但粗饲料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需要补喂精饲料。而传统粗饲料一般由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青贮草料、农副产品类(包括收获后的农作物秸、荚、壳、藤、蔓、秧)、干老树叶类构成。此类粗饲料虽然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的特点,但是其营养价值低,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消化率低。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迅速从庭院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周围,畜禽养殖场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是,伴随而来的养殖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养殖场粪污只有极小部分经过无害处理,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给地表水、地下水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甚至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因此,开展实施农牧一体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对肉牛养殖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肉牛的养殖,通过肉牛养殖、沼气发酵、发酵废渣的利用和农作物种植相结合,从而对肉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肉牛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可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态肉牛养殖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肉牛的养殖,包括肉牛养殖、沼气发酵、发酵废渣的利用和农作物种植,所述肉牛养殖包括在饲养过程中添加各种饲料,所述饲料包括青绿饲料和混合饲料,青绿饲料是指山坡林地的青草或树叶以及农作物秸秆、杂粮组成,所述混合饲料按肉牛的饲养阶段来配比,所述沼气发酵是指在养殖场周围建设多个沼气发酵池,利用肉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牛粪进行沼气生产,发酵废渣的利用是指经发酵后成为腐熟的生物有机肥,可分别用于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作为育苗期、移栽期和收获后三个时期施用于土壤中的基肥,农作物种植后所产生的青绿饲料可直接喂牛,冬季可对用不完的青绿饲料或秸秆进行青贮处理,依次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饲料包括由下列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农作物秸秆25~35%、酒糟20~30%、玉米粉10~15%、豆粕5~10%、麦麸5~10%、苜蓿粉8~10%、骨粉2~3%、碳酸氢钠2~3%、磷酸氢钙1~3%、尿素1~3%、食盐1~2%。

进一步地,所述肉牛养殖还包括肉牛的降温过程、防止肉牛皮肤病的过程以及防止肉肠胃炎的过程;所述的肉牛的降温过程是:高温炎热天气,中午及晚上喷水于牛棚和肉牛全身,使其温度降至30℃以下。

进一步地,防止肉牛皮肤病的过程是用松树叶和牛蒡子按2:1的重量比例混合后煮水,然后再加入2~5%的硫磺喷洒于肉牛的全身,高温炎热天每隔两天一次。

进一步地,防止肉牛肠胃炎的过程是按照穿心莲:苦参:当归:甘草=3:2:1:2的重量比例粗粉碎至80目,加8~10倍水,加热煮沸半小时取滤液加水稀释120~150倍给肉牛饲喂,炎热季节五天一次。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肉牛的养殖,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可持续的发展的理念,利用养殖过程产生的牛粪生产沼气,再将发酵废渣作为有机肥用于种植基肥,可以彻底解决肉牛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实现养分的循环利用。利用发酵废渣作为有机肥用于种植基肥,减少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的投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通过青绿饲料和混合饲料合理配比,在肉牛养殖过程中通过采取对肉牛的降温、防止肉牛皮肤病以及防止肉肠胃炎的措施,可以提高牛的生产水平以及增加牛的抗病能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肉牛产业带动循环经济发展,形成“农作物秸秆养牛、牛粪产沼气、发酵废渣作为有机肥还田”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肉牛的养殖,包括肉牛养殖、沼气发酵、发酵废渣的利用和农作物种植,所述肉牛养殖包括在饲养过程中添加各种饲料,所述饲料包括青绿饲料和混合饲料,青绿饲料是指山坡林地的青草或树叶以及农作物秸秆、杂粮组成,所述混合饲料按肉牛的饲养阶段来配比,所述沼气发酵是指在养殖场周围建设多个沼气发酵池,利用肉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牛粪进行沼气生产,发酵废渣的利用是指经发酵后成为腐熟的生物有机肥,可分别用于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作为育苗期、移栽期和收获后三个时期施用于土壤中的基肥,农作物种植后所产生的青绿饲料可直接喂牛,冬季可对用不完的青绿饲料或秸秆进行青贮处理,依次循环。所述混合饲料包括由下列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农作物秸秆35%、酒糟25%、玉米粉10%、豆粕6%、麦麸8%、苜蓿粉8%、骨粉2%、碳酸氢钠2%、磷酸氢钙1%、尿素1%、食盐2%。

进一步地,所述肉牛养殖还包括肉牛的降温过程、防止肉牛皮肤病的过程以及防止肉肠胃炎的过程;所述的肉牛的降温过程是:高温炎热天气,中午及晚上喷水于牛棚和肉牛全身,使其温度降至30℃以下。防止肉牛皮肤病的过程是用松树叶和牛蒡子按2:1的重量比例混合后煮水,然后再加入3%的硫磺喷洒于肉牛的全身,高温炎热天每隔两天一次。防止肉牛肠胃炎的过程是按照穿心莲:苦参:当归:甘草=3:2:1:2的重量比例粗粉碎至80目,加10倍水,加热煮沸半小时取滤液加水稀释120倍给肉牛饲喂,炎热季节五天一次。

实施例2:一种肉牛的养殖,包括肉牛养殖、沼气发酵、发酵废渣的利用和农作物种植,所述肉牛养殖包括在饲养过程中添加各种饲料,所述饲料包括青绿饲料和混合饲料,青绿饲料是指山坡林地的青草或树叶以及农作物秸秆、杂粮组成,所述混合饲料按肉牛的饲养阶段来配比,所述沼气发酵是指在养殖场周围建设多个沼气发酵池,利用肉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牛粪进行沼气生产,发酵废渣的利用是指经发酵后成为腐熟的生物有机肥,可分别用于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作为育苗期、移栽期和收获后三个时期施用于土壤中的基肥,农作物种植后所产生的青绿饲料可直接喂牛,冬季可对用不完的青绿饲料或秸秆进行青贮处理,依次循环。所述混合饲料包括由下列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农作物秸秆26%、酒糟28%、玉米粉15%、豆粕5%、麦麸5%、苜蓿粉10%、骨粉3%、碳酸氢钠3%、磷酸氢钙2%、尿素2%、食盐1%。

进一步地,所述肉牛养殖还包括肉牛的降温过程、防止肉牛皮肤病的过程以及防止肉肠胃炎的过程;所述的肉牛的降温过程是:高温炎热天气,中午及晚上喷水于牛棚和肉牛全身,使其温度降至30℃以下。防止肉牛皮肤病的过程是用松树叶和牛蒡子按2:1的重量比例混合后煮水,然后再加入5%的硫磺喷洒于肉牛的全身,高温炎热天每隔两天一次。防止肉牛肠胃炎的过程是按照穿心莲:苦参:当归:甘草=3:2:1:2的重量比例粗粉碎至80目,加8倍水,加热煮沸半小时取滤液加水稀释130倍给肉牛饲喂,炎热季节五天一次。

实施例3:一种肉牛的养殖,包括肉牛养殖、沼气发酵、发酵废渣的利用和农作物种植,所述肉牛养殖包括在饲养过程中添加各种饲料,所述饲料包括青绿饲料和混合饲料,青绿饲料是指山坡林地的青草或树叶以及农作物秸秆、杂粮组成,所述混合饲料按肉牛的饲养阶段来配比,所述沼气发酵是指在养殖场周围建设多个沼气发酵池,利用肉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牛粪进行沼气生产,发酵废渣的利用是指经发酵后成为腐熟的生物有机肥,可分别用于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作为育苗期、移栽期和收获后三个时期施用于土壤中的基肥,农作物种植后所产生的青绿饲料可直接喂牛,冬季可对用不完的青绿饲料或秸秆进行青贮处理,依次循环。所述混合饲料包括由下列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农作物秸秆25%、酒糟22%、玉米粉12%、豆粕10%、麦麸10%、苜蓿粉8%、骨粉2.5%、碳酸氢钠2.5%、磷酸氢钙3%、尿素3%、食盐2%。

进一步地,所述肉牛养殖还包括肉牛的降温过程、防止肉牛皮肤病的过程以及防止肉肠胃炎的过程;所述的肉牛的降温过程是:高温炎热天气,中午及晚上喷水于牛棚和肉牛全身,使其温度降至30℃以下。防止肉牛皮肤病的过程是用松树叶和牛蒡子按2:1的重量比例混合后煮水,然后再加入2%的硫磺喷洒于肉牛的全身,高温炎热天每隔两天一次。防止肉牛肠胃炎的过程是按照穿心莲:苦参:当归:甘草=3:2:1:2的重量比例粗粉碎至80目,加9倍水,加热煮沸半小时取滤液加水稀释150倍给肉牛饲喂,炎热季节五天一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