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10629046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通过选择亲本、人工受精、人工孵化、育苗池准备、人工育苗和集约化养殖的步骤,解决了禾虫繁育雌雄比例、繁育水环境条件、禾虫幼虫摄食、禾虫幼虫培育和禾虫池塘养殖等技术难题,从而实现了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能够为禾虫的大规模养殖提供苗种资源,提高禾虫养殖产量,对保护禾虫自然资源和满足市场对禾虫的消费需求起到重要的作用。
【专利说明】
_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特种水产品的人工繁育和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禾虫,学名统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us),在系统分类上属于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疣吻沙蚕属。禾虫属于河口区品种,与传统的海水区沙蚕品种不同,禾虫幼体可以在淡水中生长。由于禾虫生活周期的一段时间生活于水稻田里,人们误认为此虫以禾苗为食物,故名禾虫。禾虫又被称为水中的“冬虫夏草”,在珠江三角洲一向被视作盘中佳肴,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利水消肿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
[0003]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历来盛产禾虫,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次可捕捞数百斤禾虫。近年来因水生环境质量变差、养殖农药污染、人工大量挖捕等,禾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自然种群资源衰退。尽管目前有关部门加强其自然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野生禾虫产量有所回升;珠海斗门、中山神湾等地已开始人工围塘粗养,仅具有一定产量,至2009年大部分禾虫滩亩产仅20?50斤/年。
[0004]目前,野生和人工养殖禾虫仍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禾虫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急需一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技术来提高禾虫种苗数量和养殖产量,一方面保护禾虫资源,另一方面满足市场对禾虫的消费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禾虫种苗数量和养殖产量,一方面保护禾虫资源,另一方面满足市场对禾虫的消费需求,提高经济效益的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选择亲本
[0009]禾虫变态成异沙蚕体时表明已经性成熟,可用于人工繁殖,此时禾虫腹部和疣足发白,产生宽扁的浆状刚毛;雄虫疣足背须上有乳突,疣足刚毛全部为浆状刚毛,尾部呈暗红色,中间有一条纵向乳白色带,在放大镜下观察,肝门周围有菊花状乳突,体长7?8cm,62刚节;
[0010]雌体背须光滑无乳突,疣足刚毛除浆状刚毛外,还具有数根刺状和镰刀形刚毛,尾部呈青绿色,体长5?6cm,52刚节;
[0011]2)、人工受精
[0012]按雌雄比例1:1的比列挑选亲虫,将挑选后的亲虫用盐度15%。的水体清洗后,放入一级孵化桶中,亲本密度300?500尾/m3水体;孵化最适条件为水体盐度15%。,pH7.8?8.2,水温25?28 V,增氧鼓气至水体呈沸腾状;
[0013]亲虫放入一级孵化桶中5分钟后,用烧杯取一级孵化桶内水样观察,当水体中卵粒密度达到10?20粒/ml时,将亲虫取出;
[0014]对一级孵化桶内受精卵进行镜检,若发现卵子未受精,则更换一批雄虫放入一级孵化桶中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受精成功,若发现受精成功,则在受精成功后30分钟内,用200目捞网收集受精卵,用盐度15%。的水体冲洗受精卵后,将受精卵放入另外一个备有相同水质的二级孵化桶中孵化;
[0015]3)、人工孵化
[0016]二级孵化桶内受精卵密度10?20粒/ml,微充气至二级孵化桶水面出现波纹,每隔I个小时推卵一次,直至受精卵发育至原肠胚后期,原肠胚后期已可悬浮并缓慢游动;
[0017]4)、育苗池准备
[0018]育苗池为水泥池,长度为10m,宽度为lm,深度为0.5m,池底倾斜度10%,最低处设排水口,排水口用400目筛网包住;
[0019]底部铺5?1cm底泥,水深25?30cm;育苗池内水体泼洒小球藻,小球藻密度维持在5?1个/ml水体;
[0020]5)、人工育苗
[0021]受精后48小时,受精卵发育至3刚节幼虫,镜检受精卵全部发育为3刚节幼虫后,将3刚节幼虫移至育苗池中,密度控制在2?3万尾/m2;
[0022]3刚节幼虫入池后,观察育苗池底泥,当底泥出现虫洞后,开始换水淡化,每日盐度变化幅度不超过2%。,直至育苗池水体盐度与禾虫养殖池塘水体盐度一致;
[0023]当底泥出现虫洞后,除保证每天换水后维持水体中小球藻密度,还需投喂虾片、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酵母菌组成的第一发酵物,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喂I次;
[0024]第一发酵物在投喂前用300目网袋搓洗,投喂量按照每I万尾3刚节幼虫投喂0.5?Ig发酵物,每I万尾4刚节幼虫投喂I?2g发酵物,每I万尾5刚节幼虫投喂2?3g发酵物;
[0025]6)、集约化养殖
[0026]当育苗池内禾虫幼虫发育至5刚节以上,从育苗池内移出,放入可自然进排水的池塘或滩涂中进行集约化养殖,放养密度1000?1500尾/m2;
[0027]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要安装200目防逃筛网;水体深度30?50cm,每月农历大潮期间排干池水I次,露干底泥48小时再重新进水;
[0028]禾虫集约化养殖期间投喂对虾O号粉料、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的第二发酵物,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喂I次;
[0029]每10天抽样检查禾虫重量,日投喂量为禾虫体重的5%?10%,当水体中藻类较多时,降低投喂量,反之增加投喂量;经过6?8个月养殖,禾虫体长15cm?24cm后不再继续增长,由生长体变态为性成熟体,成为雌性异体时,即是异沙蚕体,异沙蚕体体长4?8cm,可以捕获上市。
[003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底泥是用经过暴晒的淤泥过80目筛网制成。
[003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第一发酵物是虾片、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和水按照重量比例为1:2:2:3:50,增氧发酵24小时制成。
[003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第二发酵物是对虾O号粉料、酵母菌、乳酸菌和水按照重量比例为5:2:2:50,无氧发酵5?7天制成。
[0033]本发明的优点:
[0034]本发明解决了禾虫繁育雌雄比例、繁育水环境条件、禾虫幼虫摄食、禾虫幼虫培育和禾虫池塘养殖等技术难题,从而实现了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能够为禾虫的大规模养殖提供苗种资源,提高禾虫养殖产量,对保护禾虫自然资源和满足市场对禾虫的消费需求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显著提高禾虫养殖效率,对我国养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6]2014年5月,在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鹤州北基地内,利用水泥育苗池和养殖土池塘进行了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该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1)、选择亲本
[0038]从禾虫自然产地收集了5Kg禾虫,按照禾虫腹部和疣足发白,产生宽扁的浆状刚毛的特征挑选出性成熟的禾虫异沙蚕体;雄虫疣足背须上有乳突,疣足刚毛全部为浆状刚毛,尾部呈暗红色,中间有一条纵向乳白色带,在放大镜下观察,肝门周围有菊花状乳突,体长7?8cm,62刚节;雌体背须光滑无乳突,疣足刚毛除浆状刚毛外,还具有数根刺状和镰刀形刚毛,尾部呈青绿色,体长5?6cm,52刚节;共挑选健壮、特征明显的雌虫1000尾,雄虫500尾。
[0039]2)、人工受精
[0040]从挑选出的亲虫中按雌雄比例10:1的比列,分别挑出300尾雌虫和30尾雄虫,用盐度15%。的水体清洗后,放入一级孵化桶中,该一级孵化桶的体积为500L,一般直径0.8-1.0米,锥形底,底部中央有排水口,是孵化场常用设备;每个一级孵化桶内孵化水体300L,分别将三个一级孵化桶按相同的操作放入禾虫亲虫;孵化水体盐度15%。,pH7.8,水温25°C,增氧鼓气至水体呈沸腾状使卵子充分悬浮;
[0041 ] 亲虫放入一级孵化桶中5分钟后,用烧杯取一级孵化桶内水样观察,水体中卵粒密度达到10?20粒/ml,将亲虫取出;
[0042]对一级孵化桶内受精卵进行镜检,三个一级孵化桶内卵子受精成功,用200目捞网收集受精卵,用盐度15%。的水体冲洗受精卵后,将受精卵放入另外三个备有相同水质的二级孵化桶中孵化,整个操作过程20分钟内完成;其中,所述二级孵化桶与一级孵化桶大小一致。
[0043]3)、人工孵化
[0044]三个二级孵化桶内受精卵密度10?20粒/ml,微充气至二级孵化桶水面出现波纹,每隔I个小时推卵一次,直至受精卵发育至原肠胚后期,原肠胚后期已可悬浮并缓慢游动。
[0045]4)、育苗池准备
[0046]育苗池为水泥池,共10口,每口育苗池规格为长度为10m、宽度为Im和深度为0.5m,池底倾斜度10 %,最低处设排水口,排水口用400目筛网包住;底部铺5?1cm底泥,水深25?30cm;底泥是用经过暴晒的淤泥过80目筛网制成;育苗池内水体泼洒小球藻,小球藻密度维持在5?10个/ml水体。
[0047]5)、人工育苗
[0048]受精后48小时,受精卵发育至3刚节幼虫,镜检受精卵全部发育为3刚节幼虫后,将3刚节幼虫移至育苗池中,密度控制在3万尾/m2;
[0049]3刚节幼虫入池后,观察育苗池底泥,当底泥出现虫洞后,开始换水淡化,每日盐度变化幅度为I.5%0,直至育苗池水体盐度与禾虫养殖池塘水体盐度一致;
[0050]当底泥出现虫洞后,除保证每天换水后维持水体中小球藻密度,还需投喂虾片、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酵母菌组成的第一发酵物,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喂I次;发酵物是虾片、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和水按照重量比例为1:2:2:3:50,增氧发酵24小时制成;
[0051]发酵物在投喂前用300目网袋搓洗,投喂量按照每I万尾3刚节幼虫投喂0.5?Ig发酵物,每I万尾4刚节幼虫投喂I?2g发酵物,每I万尾5刚节幼虫投喂2?3g发酵物。
[0052]6)、集约化养殖
[0053]当育苗池内禾虫幼虫发育至5刚节以上,从育苗池内移出,放入可自然进排水的池塘或滩涂中进行集约化养殖,池塘面积12000m2,放养密度1500尾/m2;
[0054]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要安装200目防逃筛网;水体深度30?50cm,每月农历大潮期间排干池水I次,露干底泥48小时再重新进水;
[0055]禾虫集约化养殖期间投喂对虾O号粉料、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的第二发酵物,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喂I次;第二发酵物是对虾O号粉料、酵母菌、乳酸菌和水按照重量比例为5:2:2:50,无氧发酵5?7天制成;其中,对虾O粉料为常规的人工配合饲料,各大对虾饲料厂均有销售,市面上均可买到,且上述发酵物都是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成品,其成分的含量变化只是影响发酵时间的长短,所以用市售商品种类即可。
[0056]每10天抽样检查禾虫重量,日投喂量为禾虫体重的5%?10%,当水体中藻类较多时,降低投喂量,反之增加投喂量;经过6个月养殖,禾虫体长15cm?24cm后不再继续增长,由生长体变态为性成熟体,成为雌性异体时,即是异沙蚕体,2014年11月大潮期间开始出现禾虫异沙蚕体,异沙蚕体体长4?8cm,可以捕获上市。
【主权项】
1.一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亲本禾虫变态成异沙蚕体时表明已经性成熟,可用于人工繁殖,此时禾虫腹部和疣足发白,产生宽扁的浆状刚毛;雄虫疣足背须上有乳突,疣足刚毛全部为浆状刚毛,尾部呈暗红色,中间有一条纵向乳白色带,在放大镜下观察,肝门周围有菊花状乳突,体长7?8cm,62刚节;雌体背须光滑无乳突,疣足刚毛除浆状刚毛外,还具有数根刺状和镰刀形刚毛,尾部呈青绿色,体长5?6cm,52刚节; 2)、人工受精 按雌雄比例1:1的比列挑选亲虫,将挑选后的亲虫用盐度15%0的水体清洗后,放入一级孵化桶中,亲本密度300?500尾/m3水体;孵化最适条件为水体盐度15%。,pH7.8?8.2,水温25?28°C,增氧鼓气至水体呈沸腾状; 亲虫放入一级孵化桶中5分钟后,用烧杯取一级孵化桶内水样观察,当水体中卵粒密度达到10?20粒/ml时,将亲虫取出; 对一级孵化桶内受精卵进行镜检,若发现卵子未受精,则更换一批雄虫放入一级孵化桶中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受精成功,若发现受精成功,则在受精成功后30分钟内,用200目捞网收集受精卵,用盐度15%。的水体冲洗受精卵后,将受精卵放入另外一个备有相同水质的二级孵化桶中孵化; 3)、人工孵化 二级孵化桶内受精卵密度10?20粒/ml,微充气至二级孵化桶水面出现波纹,每隔I个小时推卵一次,直至受精卵发育至原肠胚后期,原肠胚后期已可悬浮并缓慢游动; 4)、育苗池准备 育苗池为水泥池,长度为10m,宽度为lm,深度为0.5m,池底倾斜度10%,最低处设排水口,排水口用400目筛网包住; 底部铺5?1cm底泥,水深25?30cm;育苗池内水体泼洒小球藻,小球藻密度维持在5?10个/ml水体; 5)、人工育苗 受精后48小时,受精卵发育至3刚节幼虫,镜检受精卵全部发育为3刚节幼虫后,将3刚节幼虫移至育苗池中,密度控制在2?3万尾/m2; 3刚节幼虫入池后,观察育苗池底泥,当底泥出现虫洞后,开始换水淡化,每日盐度变化幅度不超过2%。,直至育苗池水体盐度与禾虫养殖池塘水体盐度一致; 当底泥出现虫洞后,除保证每天换水后维持水体中小球藻密度,还需投喂虾片、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酵母菌组成的第一发酵物,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喂I次; 第一发酵物在投喂前用300目网袋搓洗,投喂量按照每I万尾3刚节幼虫投喂0.5?Ig发酵物,每I万尾4刚节幼虫投喂I?2g发酵物,每I万尾5刚节幼虫投喂2?3g发酵物; 6)、集约化养殖 当育苗池内禾虫幼虫发育至5刚节以上,从育苗池内移出,放入可自然进排水的池塘或滩涂中进行集约化养殖,放养密度1000?1500尾/m2 ; 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要安装200目防逃筛网;水体深度30?50cm,每月农历大潮期间排干池水I次,露干底泥48小时再重新进水; 禾虫集约化养殖期间投喂对虾O号粉料、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的第二发酵物,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喂I次; 每10天抽样检查禾虫重量,日投喂量为禾虫体重的5%?10%,当水体中藻类较多时,降低投喂量,反之增加投喂量;经过6?8个月养殖,禾虫体长15cm?24cm后不再继续增长,由生长体变态为性成熟体,成为雌性异体时,即是异沙蚕体,异沙蚕体体长4?8cm,可以捕获上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的底泥是用经过暴晒的淤泥过80目筛网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中的第一发酵物是虾片、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和水按照重量比例为1:2:2:3:50,增氧发酵24小时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中的第二发酵物是对虾O号粉料、酵母菌、乳酸菌和水按照重量比例为5:2:2:50,无氧发酵5?7天制成。
【文档编号】A23K10/18GK105994052SQ20161037531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0日
【发明人】苏跃朋, 崔阔鹏, 黄啓, 杨斌, 陈威, 陈立明, 石小坤, 雷波
【申请人】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