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播小麦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5978发布日期:2019-04-03 03:33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撒播小麦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大田作物施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撒播小麦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法。

技术背景

小麦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小麦生育周期较长,春播小麦一般为100-120天,秋播小麦一般为230-280天,一般可分为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拔节、孕穗期(挑旗)、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等11个时期,因此需肥量大且需肥关键期多。传统上一般将小麦的需肥期划分为三个阶段:苗期(从出苗至返青)、穗期(从起身至孕穗)、花粒期(从抽穗至成熟),从而小麦的施肥一般也分为基肥、拔节肥、穗粒肥三次进行。一般全部的磷钾肥和40%的氮肥作为基肥施用,另外60%的氮肥分别用作拔节肥和穗粒肥。基肥充足是培育壮苗和安全越冬的基础,但是基肥中氮肥如果过多,会导致分蘖过猛、群体大而个体差的现象,足够的拔节肥和穗粒肥可以促进壮秸、抗倒伏、提高有效穗数、增加千粒重。

大田小麦一般采用条播、撒播的方式种植,施肥也相应为条施或撒施。

撒播小麦通常在翻地结合基肥撒施,如果施肥有一定深度,且肥料与土壤混合较为均匀,肥料的利用率还是较高的。但在追肥时,由于植株根系密集,几乎覆盖整个田块,追施通常只能将肥料撒施于表土,而这种方式由于肥料与土壤不能得到充分混合,极易造成多种途径的损失,从而使小麦需肥关键期不能得到足够的养分供应。此外,由于追肥期植株生长很旺盛,一部分肥料被撒于植株表面,而麦季一般雨水相对较少,未及时被雨水冲刷的肥料易造成叶片伤害,肥料利用率也低。

鉴于此,如果肥料仅一次基施,不再追施,从种植成本和肥料利用方面将有很大改善,前提是所施肥料在土壤中损失少、足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生长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撒播小麦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方法。本发明针对撒播小麦生育期长、需肥关键期多、撒施法基施和追施的肥料利用率低、人力物力投入较多的情况,提供了撒播小麦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方法,使撒播小麦生长期间只需要施用一次基肥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同时能提高所施肥料的养分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撒播小麦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法,具体为:在撒播小麦生长期间,将小麦生长期所需的全部肥料通过穴施途径由多个施肥穴一次性施入,其中各相邻施肥穴中心点之间的间距相同。

本发明中所述的棋盘式穴施法是指穴施的各施肥穴呈棋盘网格线的各节点状分布,或是棋盘的棋子位点分布,并且各相邻施肥穴中心点之间的间距相同。这里的棋盘包括但不限于围棋、跳棋等,棋盘网格线的节点是指棋盘网格线条的交汇处,棋子位点是能够放置棋子的位置,施肥穴的数目根据地块大小和实际需求调整,当然不局限于实际棋盘的节点或棋子位点数目。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各施肥穴呈围棋棋盘网格线的各节点状分布,其中各相邻施肥穴中心点相距为10~30cm。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各相邻施肥穴中心点相距为10~25cm,优选10~20cm,更优选10~18cm,再优选10~15cm,进一步优选10cm。实验发现,过大或过小的施肥穴间距,不仅不会促进撒播小麦的生长,还会严重影响撒播小麦的正常生长。本发明中穴施的深度距土表纵向距离4~20cm,优选4~15cm;实验发现,过大或过小的穴施深度同样不仅不会促进撒播小麦的生长,还会严重影响撒播小麦的正常生长。

当施肥穴间距、穴施深度过大时,受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迁移距离所限,致使大多数根系吸收到的养分不足以维持小麦的正常生长;而当施肥穴间距、穴施深度过小时,会出现一些根系直接接触高浓度养分而灼伤的情况。

本发明的施肥方法,可以使小麦生长期所需的全部肥料通过穴施途径由一次性施入小麦根区后,在撒播小麦生长周期内不再追肥。

本发明中的小麦生长期所需肥料的种类并无特殊要求,可直接采用农业上常用肥料,例如当地常用肥料及品种。

本发明对小麦生长期所需肥料的施用量无特殊要求,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如土质、小麦品种等条件)进行调整或实施,也可直接采用当地的经验使用量。单位面积的施肥量=每穴肥料量×穴数。

在一种方案中,小麦生长期所需肥料为氮肥、磷肥和钾肥。

一种更具体的方案中,氮肥的施用量以n计为10~18公斤/亩,磷肥的施用量以p2o5计为6~15公斤/亩,钾肥的施用量以k2o计为6~15公斤/亩。

在另一种更具体的方案中,氮肥的施用量以n计为12~15公斤/亩,磷肥的施用量以p2o5计为6~10公斤/亩,钾肥的施用量以k2o计为8~12公斤/亩。

在一种具体方案中,小麦生长期所需肥料中,氮肥的施用量以n计为15公斤/亩,磷肥的施用量以p2o5计为6公斤/亩,钾肥的施用量以k2o计为8公斤/亩。

在另一种具体方案中,小麦生长期所需肥料中,氮肥的施用量以n计为12公斤/亩,磷肥的施用量以p2o5计为8公斤/亩,钾肥的施用量以k2o计为12公斤/亩。

在另一种具体方案中,小麦生长期所需肥料中,氮肥的施用量以n计为12公斤/亩,磷肥的施用量以p2o5计为10公斤/亩,钾肥的施用量以k2o计为12公斤/亩。

本发明的方法对具体小麦品种无特殊要求,为当地主推品种即可。

本发明中的“小麦生长期”是指小麦从播种至成熟收获止。

本发明的方法对具体小麦品种无特殊要求,为当地主推品种即可。

本发明中的“小麦生长期”是指小麦从播种至成熟收获止。

本发明中的“小麦根区”是指单穴小麦正常生长主要根系所及范围。

本发明中的“小麦根系”是指麦种所在位置垂直向下5~15cm范围内。

本发明中的一种具体穴施方法(非机械法)包括:一种撒播小麦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法,其特征在于小麦按撒播法均匀播种并覆土后,根据田块的长度宽度和面积,按各相邻施肥穴中心点之间的间距相同设好施肥穴的位点,打好限定深度的孔洞,根据每穴施肥量=田块总的施肥量/田块总的穴施点数,计算出每个施肥穴的肥料投入量,将肥料混匀,放入孔洞,覆土。一种具体的棋盘式施肥穴分布方法如图1所示。

肥料施入土壤后即在肥料颗粒附近形成特殊的肥际微域,该微域的特点是距施肥点越近,养分浓度越高,往往其养分浓度比周围土体高出几倍至几十倍。肥际微域高养分浓度可以抑制该微域微生物活性,从而减缓肥料本身被分解或硝化的进程,使集中施用的肥料具有缓释肥的功能,在肥料集中施用(也就是穴施)时,该特性愈加明显。因此,肥料集中施用比分散施用,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性更高且损失率更低。但高养分浓度也会对种子和幼根有一定伤害,因此如何通过各种措施避免对作物的相关伤害并能取代多次追施,且满足小麦生育期内对养分的需求,则是需要长期探索、研究和生产实践验证的。

本发明仅施用基肥、不进行任何追肥,全生育期间仅施用一次普通肥料,即可满足小麦生长周期内对生长所需养分的需求,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撒播小麦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法示意图,圆点为施肥点。

图2是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图3是小麦种子及各施肥位点相对位置剖面图;

图中,a:种下3cm浅施位置;b:种子一侧3cm深5cm位置;c:种子一侧10cm深5cm位置;d:种下12cm深施位置。

图4是氮肥不同施肥位置对小麦各时期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图5是磷肥不同施肥位置对小麦各时期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图6是钾肥不同施肥位置对小麦各时期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所述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变通手段,均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

以下各例中穴施的具体方法为:耕地后,小麦按常规撒播法均匀播种并覆土后,根据田块的长度宽度和面积,设好棋盘式穴施位点,打好孔洞,根据每穴施肥量=田块总的施肥量/田块总的棋盘穴施点数,算出每个棋盘穴施点肥料投入量,将肥料混匀,放入一定深度的孔穴,覆土。

以下各例中撒施的具体方法为:在耕地后,将用作基肥的磷肥、钾肥及一部分氮肥,按每个田间小区所需用量称好后混匀,通过人工撒于小区土壤表面,撒完后通过人工翻地,将土表肥料翻入土下或与土混合,再进行麦种撒播,以及后期追肥。

实施例1

采用本发明方法,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进行了撒播小麦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的田间试验。微区面积9m2(3m×3m)。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20。播种量为12.5公斤/亩。供试氮肥为尿素,用量为n15公斤/亩,供试磷肥为磷酸二氢钙,用量为p2o58公斤/亩,供试钾肥为氯化钾,用量为k2o12公斤/亩。棋盘式穴施处理中,相邻施肥点相距15cm,肥料集中施于距土表6cm处,每个微区共441个棋盘式施肥位点。常规施肥处理中40%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作基肥撒施,其余60%的氮肥分两次撒施追施。

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常规氮肥4-3-3分次施肥、磷钾肥一次性撒施基施的情况下,撒播小麦籽粒产量为340.2公斤/亩,秸秆产量为397.5公斤/亩,地上部总重量为737.7公斤/亩。将所有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撒播小麦籽粒产量可达428.6公斤/亩,秸秆产量达511.7公斤/亩,地上部总重量为940.3公斤/亩。与常规方法相比,一次性项链式穴施法可使条播小麦籽粒增产25.98%,秸秆增加28.73%,地上部总生物量增加27.46%。

实施例2

在安徽省广德县进行了撒播小麦肥料一次性棋盘式穴施与常规三次撒施作比较的肥料田间试验。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n15公斤/亩,p2o56公斤/亩,k2o8公斤/亩。

结果表明,常规分3次施用籽粒产量平均为258.5公斤/亩,秸秆产量为326.7公斤/亩,地上部总重为585.2公斤/亩。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法籽粒平均产量为306.5公斤/亩,比常规法增产18.57%,秸秆产量为398.7公斤/亩,比常规增加22.04%,地上部总生物量为705.2公斤/亩,比常规施肥增加20.51%。

两种施肥方式对小麦养分吸收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以氮吸收量为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一次性项链式穴施法比常规分次施肥法提高撒播小麦地上部氮吸收量的比例可分别达76.3%、20.7%、25.5%,收获期籽粒和秸秆氮吸收量可分别增加23.1%和32.1%。

表1常规分次施肥与一次性棋盘式穴施法施肥对小麦不同生长时期植株氮吸收量的影响(公斤/亩)

实施例3

进行了施肥穴位置对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的盆栽试验。试验有施肥处理和肥料种类两个因素,前者设六水平,后者有氮、磷、钾三个水平,每组合4重复,共6×3×4=72小区,小区排列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6种施肥处理分别为(氮、磷、钾肥均设以下6种处理):

处理1(对照):不施肥;

处理2(常规):当地农民常规的施肥方式,氮肥按基追比4:3:3施,磷、钾肥全作基肥均匀撒于地表并翻地;

处理3(深施):一次性穴施,施于种下12cm(图3,点d);

处理4(浅施):一次性穴施,施于种下3cm(图3,点a);

处理5(偏3):一次性穴施,施于种子一侧3cm深5cm处(图3,点b);

处理6(偏10):一次性穴施,施于种子一侧10cm深5cm处(图3,点c)。

肥料所施位置对小麦生长的影响随生育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图4-6),但对于氮肥而言,各时期浅施处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均最低(图4),磷肥为距离根系较远的处理生长相对较差(图5),钾肥前期差异较大,后期差异不显著(图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