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1927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退化类型之一是土壤的盐碱化,土壤的盐碱化危机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中含有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等盐碱成分,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导致土壤质量降低,植物的生长在不同程度受到了一定的抑制,造成土地减产,农民收入下降,大面积的土壤资源不能充分的利用,土地利用率下降。由于多数植物很难在碱地地表裸露,在蒸发强烈的季节表层土壤盐分会进一步升高,造成了盐碱地的恶性循环,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因此,改良、利用盐碱地,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盐碱地土壤结构,保水保肥效果显著。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

按重量份数计,将小麦秸秆20-30份、玉米秸秆14-20份、塘泥10-15份和水3.2-7.5份充分混合后压缩成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为两端封闭的长条形容置槽,且所述长条形容置槽的横切面为“l”形;

在所述长条形容置槽内填入混合有抗旱草籽的培植土;

按重量份数计,将苜蓿秸秆10-15份、海藻粉2-4份、腐殖质20-30份、水4-7份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ⅰ;

按重量份数计,向30-50份所述混合物ⅰ中添加土壤粘结剂3-7份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ⅱ,将所述混合物ⅱ压缩成片状的盖体;

将所述盖体叩设在填充有培植土的长条形容置槽的开口处,且所述盖体经外力压紧入所述长条形容置槽的开口内不超过1.5cm制备获得横切面为近三角形的改良体ⅰ;

将多个所述改良体ⅰ倾斜一定角度并首尾衔接的依次排列成一改良体ⅱ;

将多个所述改良体ⅱ均匀间隔开设置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其中,多个所述改良体ⅰ的尖端朝向斜上方、所述改良体ⅰ的底部抵触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

在多个所述改良体ⅱ之间填充土壤改良剂;

在多个所述改良体ⅱ之上铺盖厚度小于2c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上一次性喷施0.5-2l/m2水。

优选的是,所述承载体的壁厚为2-5cm。

优选的是,所述盖体的厚度为1-3cm,且所述盖体上均匀穿设有多个贯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贯通孔的直径不超过2cm,所述多个贯通孔的相邻两个贯通孔之间的距离为2-5cm。

优选的是,相邻两个所述改良体ⅱ之间的距离为30-50cm,任一个所述改良体ⅱ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30-50度。

优选的是,压缩制备承载体的压力为30-50mpa;压缩制备盖体的压力为15-25mpa。

优选的是,所述改良体ⅰ的横切面的厚度为5-15cm,长度为30-50cm,宽度为小于15cm。

优选的是,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培植土包括以下组分:

待改善土壤表层土10-15份、腐殖质18-22份和生物有机肥22-43份,其中,待改善土壤表层土取自原覆盖在所述待改善土壤裸露层上方的厚度为2-5cm的土层;

抗旱草籽为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紫羊茅、百喜草、百慕大、日本结缕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草籽。

优选的是,在压缩制备承载体或压缩制备所述盖体之前,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苜蓿秸秆均分别经堆肥发酵处理5-15天,且含水量不超过15%。

优选的是,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组分:

粉碎至2-20目的芭蕉叶13-18份、椰壳碳粉5-10份、复合菌0.5-3份、生物有机肥10-15份、珍珠岩粉8-12份和腐殖质35-48份。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作物秸秆等混合压缩成型的承载体和盖体为混合有抗旱草籽的培植土提供容置空间,使其能够为抗旱草籽提供相对封闭的有利环境,进而促使其快速在盐碱地上生长,提高植被覆盖率,同时,其发达的根系结合承载体和盖体会有效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有效避免反盐;

由作物秸秆等混合压缩成型的承载体和盖体在有效提高含水量的同时,还在土壤菌体的作用下逐渐降解,为植被生长和盐碱地土壤提供足够的植物秸秆发酵肥料,保持长久改良效果;

相邻两个改良体ⅱ之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排碱沟,在改良体ⅱ吸收足够水分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多余水分纵向扩散至相邻地块,便于排水;

培植土中适当加入待改善土壤表层土,可避免过多土壤的浪费,同时可以促进抗旱草籽的培植过渡,使其更快的适应当前盐碱地的生殖环境;

土壤改良剂为抗旱草籽的大量繁殖提供有利环境和足够肥料,快速实现植被的高覆盖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良体ⅰ在土壤中排列成改良体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良体ⅰ在土壤中排列成改良体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如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

按重量份数计,将小麦秸秆20份、玉米秸秆14份、塘泥10份和水3.2份充分混合后压缩成承载体,所述承载体10为两端封闭的长条形容置槽,且所述长条形容置槽的横切面为“l”形;

在所述长条形容置槽内填入混合有抗旱草籽的培植土20;

按重量份数计,将苜蓿秸秆10份、海藻粉2份、腐殖质20份、水4份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ⅰ;

按重量份数计,向30-50份所述混合物ⅰ中添加土壤粘结剂3份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ⅱ,将所述混合物ⅱ压缩成片状的盖体30;

将所述盖体叩设在填充有培植土的长条形容置槽的开口处,且所述盖体经外力压紧入所述长条形容置槽的开口内不超过1.5cm制备获得横切面为近三角形的改良体ⅰ40;

将多个所述改良体ⅰ倾斜一定角度并首尾衔接的依次排列成一改良体ⅱ;

将多个所述改良体ⅱ均匀间隔开设置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50,其中,多个所述改良体ⅰ的尖端朝向斜上方、所述改良体ⅰ的底部抵触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

在多个所述改良体ⅱ之间填充土壤改良剂60;

在多个所述改良体ⅱ之上铺盖厚度小于2cm的土壤改良剂;

在所述土壤改良剂上一次性喷施0.5l/m2水。

其中,所述承载体的壁厚为2cm。

相邻两个所述改良体ⅱ之间的距离为30cm,任一个所述改良体ⅱ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30-50度。

压缩制备承载体的压力为30mpa;压缩制备盖体的压力为15mpa。

所述改良体ⅰ的横切面的厚度为5cm,长度为30cm,宽度为15cm。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培植土包括以下组分:

待改善土壤表层土10份、腐殖质18份和生物有机肥22份,其中,待改善土壤表层土取自原覆盖在所述待改善土壤裸露层上方的厚度为2cm的土层;

抗旱草籽为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紫羊茅、百喜草、百慕大、日本结缕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草籽。

在压缩制备承载体或压缩制备所述盖体之前,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苜蓿秸秆均分别经堆肥发酵处理5天,且含水量15%。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组分:

粉碎至2目的芭蕉叶13份、椰壳碳粉5份、复合菌0.5份、生物有机肥10份、珍珠岩粉8份和腐殖质35份。

实施例2

如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

按重量份数计,将小麦秸秆30份、玉米秸秆20份、塘泥15份和水7.5份充分混合后压缩成承载体,所述承载体10为两端封闭的长条形容置槽,且所述长条形容置槽的横切面为“l”形;

在所述长条形容置槽内填入混合有抗旱草籽的培植土20;

按重量份数计,将苜蓿秸秆15份、海藻粉4份、腐殖质30份、水7份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ⅰ;

按重量份数计,向50份所述混合物ⅰ中添加土壤粘结剂7份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ⅱ,将所述混合物ⅱ压缩成片状的盖体30;

将所述盖体叩设在填充有培植土的长条形容置槽的开口处,且所述盖体经外力压紧入所述长条形容置槽的开口内1.0cm制备获得横切面为近三角形的改良体ⅰ40;

将多个所述改良体ⅰ倾斜一定角度并首尾衔接的依次排列成一改良体ⅱ;

将多个所述改良体ⅱ均匀间隔开设置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50,其中,多个所述改良体ⅰ的尖端朝向斜上方、所述改良体ⅰ的底部抵触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

在多个所述改良体ⅱ之间填充土壤改良剂60;

在多个所述改良体ⅱ之上铺盖厚度为1.5c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上一次性喷施2l/m2水。

其中,所述承载体的壁厚为5cm。

相邻两个所述改良体ⅱ之间的距离为50cm,任一个所述改良体ⅱ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50度。

压缩制备承载体的压力为50mpa;压缩制备盖体的压力为25mpa。

所述改良体ⅰ的横切面的厚度为15cm,长度为50cm,宽度为14cm。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培植土包括以下组分:

待改善土壤表层土15份、腐殖质22份和生物有机肥43份,其中,待改善土壤表层土取自原覆盖在所述待改善土壤裸露层上方的厚度为5cm的土层;

抗旱草籽为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紫羊茅、百喜草、百慕大、日本结缕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草籽。

在压缩制备承载体或压缩制备所述盖体之前,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苜蓿秸秆均分别经堆肥发酵处理15天,且含水量不超过15%。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组分:

粉碎至20目的芭蕉叶18份、椰壳碳粉10份、复合菌3份、生物有机肥15份、珍珠岩粉12份和腐殖质48份。

实施例3

如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

按重量份数计,将小麦秸秆25份、玉米秸秆16份、塘泥12份和水5.5份充分混合后压缩成承载体,所述承载体10为两端封闭的长条形容置槽,且所述长条形容置槽的横切面为“l”形;

在所述长条形容置槽内填入混合有抗旱草籽的培植土20;

按重量份数计,将苜蓿秸秆13份、海藻粉3份、腐殖质23份、水5份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ⅰ;

按重量份数计,向35份所述混合物ⅰ中添加土壤粘结剂5份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ⅱ,将所述混合物ⅱ压缩成片状的盖体30;

将所述盖体叩设在填充有培植土的长条形容置槽的开口处,且所述盖体经外力压紧入所述长条形容置槽的开口内不超过1.5cm制备获得横切面为近三角形的改良体ⅰ40;

将多个所述改良体ⅰ倾斜一定角度并首尾衔接的依次排列成一改良体ⅱ;

将多个所述改良体ⅱ均匀间隔开设置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50,其中,多个所述改良体ⅰ的尖端朝向斜上方、所述改良体ⅰ的底部抵触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

在多个所述改良体ⅱ之间填充土壤改良剂60;

在多个所述改良体ⅱ之上铺盖厚度小于2c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上一次性喷施1.5l/m2水。

其中,所述承载体的壁厚为3cm。

所述盖体的厚度为2cm,且所述盖体上均匀穿设有多个贯通孔301。

所述多个贯通孔的直径不超过2cm,所述多个贯通孔的相邻两个贯通孔之间的距离为2-5cm。

相邻两个所述改良体ⅱ之间的距离为30-50cm,任一个所述改良体ⅱ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30-50度。

压缩制备承载体的压力为35mpa;压缩制备盖体的压力为20mpa。

所述改良体ⅰ的横切面的厚度为8cm,长度为38cm,宽度为小于15cm。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培植土包括以下组分:

待改善土壤表层土13份、腐殖质20份和生物有机肥27份,其中,待改善土壤表层土取自原覆盖在所述待改善土壤裸露层上方的厚度为3cm的土层;

抗旱草籽为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紫羊茅、百喜草、百慕大、日本结缕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草籽。

在压缩制备承载体或压缩制备所述盖体之前,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苜蓿秸秆均分别经堆肥发酵处理10天,且含水量为13%。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组分:

粉碎至10目的芭蕉叶15份、椰壳碳粉8份、复合菌1.5份、生物有机肥12份、珍珠岩粉10份和腐殖质42份。

实施例4

如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

按重量份数计,将小麦秸秆30份、玉米秸秆17份、塘泥15份和水6份充分混合后压缩成承载体,所述承载体10为两端封闭的长条形容置槽,且所述长条形容置槽的横切面为“l”形;

在所述长条形容置槽内填入混合有抗旱草籽的培植土20;

按重量份数计,将苜蓿秸秆11份、海藻粉4份、腐殖质28份、水6份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ⅰ;

按重量份数计,向45份所述混合物ⅰ中添加土壤粘结剂6份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ⅱ,将所述混合物ⅱ压缩成片状的盖体30;

将所述盖体叩设在填充有培植土的长条形容置槽的开口处,且所述盖体经外力压紧入所述长条形容置槽的开口内不超过1.5cm制备获得横切面为近三角形的改良体ⅰ40;

将多个所述改良体ⅰ倾斜一定角度并首尾衔接的依次排列成一改良体ⅱ;

将多个所述改良体ⅱ均匀间隔开设置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50,其中,多个所述改良体ⅰ的尖端朝向斜上方、所述改良体ⅰ的底部抵触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

在多个所述改良体ⅱ之间填充土壤改良剂60;

在多个所述改良体ⅱ之上铺盖厚度小于2c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上一次性喷施2l/m2水。

其中,所述承载体的壁厚为5cm。

所述盖体的厚度为3cm,且所述盖体上均匀穿设有多个贯通孔301。

所述多个贯通孔的直径不超过2cm,所述多个贯通孔的相邻两个贯通孔之间的距离为5cm。

相邻两个所述改良体ⅱ之间的距离为50cm,任一个所述改良体ⅱ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

压缩制备承载体的压力为48mpa;压缩制备盖体的压力为25mpa。

所述改良体ⅰ的横切面的厚度为15cm,长度为40cm,宽度为小于15cm。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培植土包括以下组分:

待改善土壤表层土15份、腐殖质22份和生物有机肥33份,其中,待改善土壤表层土取自原覆盖在所述待改善土壤裸露层上方的厚度为4cm的土层;

抗旱草籽为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紫羊茅、百喜草、百慕大、日本结缕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草籽。

在压缩制备承载体或压缩制备所述盖体之前,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苜蓿秸秆均分别经堆肥发酵处理15天,且含水量为13%。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组分:

粉碎至20目的芭蕉叶18份、椰壳碳粉10份、复合菌3份、生物有机肥15份、珍珠岩粉12份和腐殖质48份。

应用上述实施例1-4的方法对由同一地块划分成的4块试验田进行盐碱地改良做为实验组,以上述地块相邻同面积地块划分成四块面积相等的地块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直接在地块上铺设相同厚度的混合有相同重量的抗旱草籽的土壤改良剂:

实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上述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盐碱地中的盐含量,降低盐碱地ph,促进土壤中抗旱草籽的生长和繁殖,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大的植被覆盖了,为后期种植作物提供优良种植基础。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