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及复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1203阅读:78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及复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封场后的土地如果不及时进行规划并加以开发利用,将会浪费土地、恶化环境,封场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恢复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相关规定,封场覆盖系统结构由垃圾堆体表面至顶表面顺序应为: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植被层。植被层应由营养植被层和覆盖支持土层组成。营养植被层的土质材料应利于植被生长,厚度应大于15cm。营养植被层应压实。覆盖支持土层由压实土层构成,渗透系数应大于1x10-4cm/s,厚度应大于45cm。《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实用技术指南》11.2.4.5植被层要求,应采用自然土加表层营养土,厚度应根据种植植物的根系深浅确定,营养土的厚度不宜小于15cm。

城市垃圾填埋场作为一个特殊的土地类型,有着自身无法避免的限制绿化的因子;如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填埋气体,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渗漏问题,城市垃圾填埋场植物的养护,城市垃圾填埋场土壤贫瘠等因子。

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营养植被层进行铺沙加入泥碳土、施有机肥等方法来改良土壤,基本能够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但是没有对封场后植物复杂的生长环境有针对性地对土壤进行改良的。如何缓解垃圾填埋场封场初期填埋气体、垃圾渗滤液、土壤污染、土壤中氮素缺乏、土壤贫瘠、高温、干旱等因素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垃圾填埋场封场生态恢复植物生长种植基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复杂的生长环境进行土壤改良,提供一种能满足垃圾填埋场封场生态恢复植物生长需要的种植基及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复绿的方法,使填埋场封场后尽快复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该种植基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种植土60-80%,砂土10-20%,有机肥3-6%,污泥1.5-2.5%,保水剂1-2%,木屑1-2%,水3-6%和复合肥0.5-1.5%。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种植基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种植土60%,砂土20%,有机肥6%,污泥2.5%,保水剂2%,木屑2%,水6%和复合肥1.5%。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种植基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种植土65%,砂土18%,有机肥5%,污泥2%,保水剂1%,木屑2%,水6%和复合肥1%。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种植基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种植土70%,砂土15%,有机肥6%,污泥2.5%,保水剂2%,木屑1%,水3%和复合肥0.5%。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种植基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种植土72%,砂土14%,有机肥5%,污泥1.5%,保水剂1%,木屑2%,水3%和复合肥1.5%。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种植基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种植土75%,砂土10%,有机肥4%,污泥2.5%,保水剂1%,木屑1%,水6%和复合肥0.5%。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种植基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种植土80%,砂土10%,有机肥3%,污泥1.5%,保水剂1%,木屑1%,水3%和复合肥0.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封场的复绿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常规的排气层、防渗层和排水层的施工,且防渗层位于排气层的上方,排水层位于排气层的上方;

2)在排水层上铺设阻根膜,并在阻根膜上覆盖支持土层;

3)然后在支持土层上覆盖上述的生态恢复种植基作为营养植被层;

4)最后在生态恢复种植基上进行植物种植并对植物进行后期养护管理。

优选的,所述支持土层的厚度为5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有针对性地对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复杂的生长环境进行土壤改良,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够尽快实现生态复绿。

(2)本发明提供的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的配比科学,无污染,出苗存活率高,复绿效果好,可以有效缓解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复杂的环境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3)本发明提供的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的各组分取料方便,种植基中加入木屑、污泥等废弃物,实现废物再利用,生态环保;且配比简单,具有易操作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该种植基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种植土60-80%,砂土10-20%,有机肥3-6%,污泥1.5-2.5%,保水剂1-2%,木屑1-2%,水3-6%和复合肥0.5-1.5%。本发明提供的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有针对性地对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复杂的生长环境进行土壤改良,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够尽快实现生态复绿。

种植土要求土壤酸碱适中,排水良好,疏松肥沃,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且无毒害物质。种植土理化形状要求如下:ph值6.5-7.5,有机质≥20g/kg,含盐量≤1.0g/kg,质地为壤土,有效氮≥10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140mg/kg,容重≤1.20g/cm3,粒径≤1.0cm,含量≤5.0%。

有机肥可以使用堆肥、沤肥和商品有机肥。

保水剂是土壤保水剂(聚丙烯酰胺),号称植物微型水库,是一种独具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在土壤中能将雨水或浇灌水迅速吸收并保住,不渗失,进而保证根际范围水份充足、缓慢释放供植物利用。

复合肥可以使用通用型复合肥、高氮型复合肥,使用高氮型复合肥效果更好。

针对封场初期,填埋气体问题,在种植基中添加木屑,可以减少气体侵蚀;针对封场初期土壤中氮素缺乏、土壤贫瘠等问题,在种植基中添加有机肥、污泥和复合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在种植基中添加污泥,增加持水性和保水性、土壤肥力、微生物活性与数量;针对封场初期干旱问题,在种植基中添加保水剂,可以增加土壤保水性;在种植基中添加砂土,可以增加土壤透水性。

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n、p、k以及微量元素,因此可作为一种迟效性的有机追肥。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的配比科学,无污染,出苗存活率高,复绿效果好,可以有效缓解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复杂的环境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各组分取料方便,种植基中加入木屑、污泥等废弃物,实现废物再利用,生态环保;且配比简单,具有易操作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封场的复绿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常规的排气层、防渗层和排水层的施工;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排气层、防渗层和排水层;排气层应采用粒径为25-50mm、导排性能好、抗腐蚀的粗粒多孔材料,渗透系数应大于1x10-2cm/s,厚度不应小于30cm,气体到派出宜用与导排性能等效的土工复合排水网;防渗层可由土工膜和压实粘性土或土工聚合黏土衬垫组成复合防渗层,也可单独使用压实粘性土层;排水层顶坡应采用粗粒或土工排水材料,边坡应采用土工复合排水网,粗粒材料厚度不应小于30cm,渗透系数应大于1x10-2cm/s;

2)铺设阻根膜,并在阻根膜上覆盖50cm厚的支持土层;阻根膜设置在排水层上,阻根膜具有优异抗穿刺能力,可以抵抗大部分植物根系,阻根膜具有良好机械强度优良的弹性和力使其非常适用于膨胀或收缩基面;

3)然后在支持土层上覆盖上述的生态恢复种植基作为营养植被层;

4)最后在生态恢复种植基上进行植物种植并对植物进行后期养护管理。

采用上述的生态恢复种植基作为营养植被层来对垃圾填埋场封场进行复绿,不仅出苗存活率高,复绿效果好,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复杂的环境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营养植被层的厚度根据植物规划设计来确定。此外,适当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及较厚的覆土层、良好的甲烷排导系统、筛选出抗逆性强、易管护的植被以及合理的养护是垃圾填埋场成功建植的关键。

实施例一

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60%种植土,20%砂土,2.5%污泥,6%有机肥,2%保水剂,2%木屑,1.5%复合肥,6%水。

采用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生态恢复种植基对垃圾填埋场封场进行复绿,植被出苗存活率较高,复绿效果较好。

实施例二

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65%种植土,18%砂土,2%污泥,5%有机肥,1%保水剂,2%木屑,1%复合肥,6%水。

采用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生态恢复种植基对垃圾填埋场封场进行复绿,植被出苗存活率较高,复绿效果较好。

实施例三

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种植土70%,砂土15%,有机肥6%,污泥2.5%,保水剂2%,木屑1%,水3%和复合肥0.5%。

采用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生态恢复种植基对垃圾填埋场封场进行复绿,植被出苗存活率较高,复绿效果较好。

实施例四

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种植土72%,砂土14%,有机肥5%,污泥1.5%,保水剂1%,木屑2%,水3%和复合肥1.5%。

采用本实施例四提供的生态恢复种植基对垃圾填埋场封场进行复绿,植被出苗存活率较高,复绿效果较好。

实施例五

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种植土75%,砂土10%,有机肥4%,污泥2.5%,保水剂1%,木屑1%,水6%和复合肥0.5%。

采用本实施例五提供的生态恢复种植基对垃圾填埋场封场进行复绿,植被出苗存活率较高,复绿效果较好。

实施例六

垃圾填埋场封场的生态恢复种植基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种植土80%,砂土10%,有机肥3%,污泥1.5%,保水剂1%,木屑1%,水3%和复合肥0.5%。

采用本实施例六提供的生态恢复种植基对垃圾填埋场封场进行复绿,植被出苗存活率较高,复绿效果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