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破梨种子休眠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9559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破梨种子休眠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梨为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叶子卵形,花多白色,果多汁、可食。梨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誉,因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在世界果品市场上,与苹果和橙子被称为“三大果霸”。栽培主要有秋子梨、白梨、沙梨、洋梨四个系统。梨栽培历史悠久,种类品种多,适应性强,易稳产高产,深受群众欢迎。

种子休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一个正常生理现象,是植物对环境条件及季节性变化生物学的适应性。梨种子普遍存在休眠现象。种皮障碍、种胚休眠和种胚后熟等是引起梨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在育种实践中,需将杂交果实在低温条件下贮藏一定时间后才能使其完成种胚的后熟。但即使这样,仍存在杂交种子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等问题。当前,通过杂交选育获得具有高产、抗病虫害、抗外界不良条件等特性的优良新品种梨不断增加。但在杂交育种中,若不能及时解除种子休眠,往往出现发芽率低的情况。

目前一般采用砂藏的方法来解除种子休眠,但是这种方法容易造成种子发芽延迟,且在砂藏过程中种子易发霉。还有的采用剥壳、剥皮等措施,复杂费工,严重影响了育种工作效率。因此寻求更佳的解除种子休眠的处理方法,以缩短梨种子萌发所需时间和提高萌芽率,对梨栽培育苗和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打破梨种子休眠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打破梨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种子采集:选取成熟、无虫害的梨,将梨放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堆放5~7天,然后从梨中取出种子,晒干,筛选出籽粒饱满并充分成熟的种子备用;

(2)将梨种子先用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13~17h后,放入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中浸泡2小时,最后用30℃左右的温水清洗种子;

(3)配制植物浸提液:采集香根草的根、茎、叶,制备成浸提液ⅰ,在浸提液ⅰ中加入赤霉素和水杨酸得到浸提液ⅱ,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在浸提液ⅱ中浸泡8~10h;

(4)用沙子、蛭石、珍珠岩与步骤(3)得到的种子混合装入种子袋,然后将种子袋放入恒温箱中,将温度设置为23~25℃,层积处理3-5d,期间每天给基质喷洒一次百菌清700倍液;

步骤(2)所述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为30g/l~40g/l。

步骤(3)所述的浸提液ⅰ的制备方法为,采集健康健壮香根草的根、茎、叶,阴干后用剪刀剪碎,称取根、茎、叶共16份,加入100倍蒸馏水,25~30℃浸泡48h,4层纱布过滤后得浸提液原液,再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得浓缩液,定容至100ml,即得浸提液ⅰ;

步骤(3)所述的香根草根、茎、叶按重量分比例为:1:5:2。

步骤(3)所述的赤霉素溶液浓度为21~23ppm。

步骤(3)所述的水杨酸溶液浓度为16~18ppm。

步骤(4)所述层积处理中各个成分的混合质量比例为沙子:蛭石:珍珠岩:种子=3:2:1:1。

步骤(4)所述基质湿度保持在65~75%。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综合利用浸泡、生长调节剂控制、植物提取液以及层积处理等打破种子休眠的技术,并且利用本发明得到的梨的种子实生苗根系发达,而且长势好,速度快,成活率高。

2、香根草含有动物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类、矿质元素等,其中,香根草粗蛋白含量为7.31%,粗脂肪为1.97%,粗纤维为34.5%,能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用经过含有香根草浸提液和生长调节剂、水杨酸的浸泡后,极大提高了梨种子的萌发成活率。

3、本发明采用了层积处理,包括对层积处理的基质进行合理的配置,其中珍珠岩和河沙保证了基质的透气性,而沙子则为基质保持了充分的水分,采用上述设置,最终提高了梨的出苗率,保证了出苗的一致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打破梨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种子采集:选取成熟、无虫害的梨,将梨放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堆放6天,然后从梨中取出种子,晒干,筛选出籽粒饱满并充分成熟的种子备用;

(2)将梨种子先用浓度为35g/l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15h后,放入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中浸泡2小时,最后用30℃左右的温水清洗种子;

(3)配制植物浸提液:选取发育良好的植株,采集香根草的根、茎、叶,阴干后用剪刀剪碎,分别称取根、茎、叶2、10、4g,加入100倍蒸馏水,28℃浸泡48h,4层纱布过滤后得浸提液原液,再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得浓缩液,定容至100ml;在上述中加入22ppm赤霉素和17ppm水杨酸得到浸提液,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在上述浸提液中浸泡9h;

(4)用沙子、蛭石、珍珠岩与步骤(3)得到的种子混合装入种子袋,然后将种子袋放入恒温箱中,将温度设置为24℃,层积处理4d,期间每天喷洒一次百菌清700倍液,在为基质消毒的同时,使基质湿度保持在70%左右;所述层积处理中各个成分的混合质量比例为沙子:蛭石:珍珠岩:种子=3:2:1:1。

实施例二

一种打破梨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种子采集:选取成熟、无虫害的梨,将梨放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堆放7天,然后从梨中取出种子,晒干,筛选出籽粒饱满并充分成熟的种子备用;

(2)将梨种子先用浓度为40g/l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17h后,放入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中浸泡2小时,最后用30℃左右的温水清洗种子;

(3)配制植物浸提液:选取发育良好的植株,采集香根草的根、茎、叶,阴干后用剪刀剪碎,分别称取根、茎、叶2、10、4g,加入100倍蒸馏水,30℃浸泡48h,4层纱布过滤后得浸提液原液,再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得浓缩液,定容至100ml;在上述中加入23ppm赤霉素和18ppm水杨酸得到浸提液,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在上述浸提液中浸泡10h;

(4)用沙子、蛭石、珍珠岩与步骤(3)得到的种子混合装入种子袋,然后将种子袋放入恒温箱中,将温度设置为25℃,层积处理5d,期间每天喷洒一次百菌清700倍液,在为基质消毒的同时,使基质湿度保持在75%左右;所述层积处理中各个成分的混合质量比例为沙子:蛭石:珍珠岩:种子=3:2:1:1。

实施例三

一种打破梨种子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种子采集:选取成熟、无虫害的梨,将梨放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堆放5天,然后从梨中取出种子,晒干,筛选出籽粒饱满并充分成熟的种子备用;

(2)将梨种子先用浓度为30g/l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13h后,放入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中浸泡2小时,最后用30℃左右的温水清洗种子;

(3)配制植物浸提液:选取发育良好的植株,采集香根草的根、茎、叶,阴干后用剪刀剪碎,分别称取根、茎、叶2、10、4g,加入100倍蒸馏水,25℃浸泡48h,4层纱布过滤后得浸提液原液,再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得浓缩液,定容至100ml;在上述中加入21ppm赤霉素和16ppm水杨酸得到浸提液,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在上述浸提液中浸泡8h;

(4)用沙子、蛭石、珍珠岩与步骤(3)得到的种子混合装入种子袋,然后将种子袋放入恒温箱中,将温度设置为23℃,层积处理3d,期间每天喷洒一次百菌清700倍液,在为基质消毒的同时,使基质湿度保持在65%左右;所述层积处理中各个成分的混合质量比例为沙子:蛭石:珍珠岩:种子=3:2:1:1。

经过测定,经实施例1、2、3处理后,梨的萌发率分别达到了95%,93%、9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