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何首乌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6072发布日期:2019-05-07 19:2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何首乌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何首乌是我国传统医药中的名贵药材,块根有益肝肾、补精血、抗衰老之功效;其干燥茎藤称首乌藤,又名夜交藤,可养心,安神;其叶可治疗疥癣、瘰疬。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thunb.)的干燥块根,别名首乌、赤首乌、地精。主产于贵州、云南、湖北、广西等省,多为野生,广东德庆等地有栽培;贵州省编制有何首乌种植科学教育影视片发展何首乌种植产业。

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生首乌功能解毒(截疟)、润肠通便、消痈;制首乌功能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

其形态特征为多年生缠绕草本,长可达3米多。根细长,末端形成肥大的块根,质坚实,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茎上部分多分枝无毛,常呈红紫色。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为狭卵形或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缘;胚叶鞘膜质,抱茎。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密集,白色;花被5深裂;裂片倒卵形,外面3片背部有翅。瘦果卵形至椭圆形,具3棱,黑色有光泽。花期10月,果期11月。

德庆的何首乌具有“金包线”的特征,所含活性酶非常多,经常食用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是促进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延缓衰老,影响内分泌功能,润肠通便等作用。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生食生津凉血,经蒸晒后服用,补肝肾,益精血,乌发养颜,延年益寿,主治血虚头晕,遗精腰酸,还可治虚烦失眠,多梦等症。德庆何首乌多为家种,比野生首乌个头略少,一般以横断面有菊花纹、呈金黄色的质量最佳。

由上述可知,何首乌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但是现有栽培技术使得何首乌的产量较低,业内资深人士对何首乌的后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将不断升温,用量逐年增大,但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后市难以为继,短期内不易缓解,后市价格将不断攀升,2007年的市价突破20元大关后,2012年市价已经高达28元/千克。因此,将何首乌由野生变为家种,扩大种植面积,满足市场急需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何首乌的栽培方法,提高何首乌的栽种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何首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地形平坦,坡度小于5度的缓坡地、梯田或梯地;

(2)整地:土地深翻二次,深翻深度大于35cm,第一次和第二次中间间隔5天晴天,并在第二次深翻土壤的同时施放底肥翻入土中,并进行土壤消毒;

(3)开厢、作床:地床面宽0.6m~0.9m,步道宽30cm~40cm,床面和步道之间高差在30cm以上;

(4)扦插育苗:在3~11月份进行栽植,在何首乌药苗的生长期,对植株根旁的杂草进行多次清除;

(5)藤条修剪:采用生长调节剂对何首乌种植枝条的处理,并对藤条进行修剪;

(6)病虫妨害;

(7)采收:从栽植开始起算,10~12个月之后采收。

本发明根据何首乌的特点,所栽种的何首乌以经过多年驯化栽培的成熟品种为主,由广东引进,为广东德庆地道特产何首乌。水是何首乌生根发芽和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本发明中何首乌栽培地的水源应该以河流、小溪、池塘、水库等为主。水源的供水量应大于旱季育苗所需要的灌溉用水量。

何首乌生根发芽、块茎生长大小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和氧气等均来自于土壤,因此,土壤条件的好坏对何首乌能否生根发芽和块茎生长都有很大影响。

本发明中何首乌栽培时间从春季到秋季均能栽植,一般是3~11月份进行栽植,栽培过程中及时除草,减少竞争,在何首乌药苗的生长期,要及时清除地面杂草,特别是植株根旁的杂草要多次清除,减少杂草对地面养分的消耗。

本发明中采用生长调节剂对何首乌种植枝条的处理,促进何首乌种植之后10~12个月成熟采收,一年之中春、夏、秋三季皆可种植。其中何首乌从栽植到成熟时间约10~12个月,要适宜的时期进行采收,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质量。采收后的何首乌应尽快加工处理和分级贮藏以待销售。以体重、质坚、粉性足者佳。

作为优选,所述生长调节剂为赤霉素与茶水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赤霉素与茶水的质量比为3:1。

作为优选,所述茶水为绿茶的茶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土壤结构为团状或粒状结构,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壤结构以选择团状、粒状结构,质地为沙壤、壤土的土层深厚的地方,要求石砂少、通透性良好和肥力较高。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土壤的ph值6.0~7.0。ph值过低会降低土壤中的npk和其他营养元素的有效性;ph过高则会降低p、fe、b、zn和mn等元素的有效性。而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多在ph值6.0~7.0之间,过高过低的ph值的土壤,多是适宜有害益微生物活动的土壤。因此,本发明中何首乌栽培地的土壤应选择在ph值6.0~7.0之间的土壤为好。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底肥为农家肥或复合肥,其中每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土壤消毒时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的目的是消灭土壤中的猝倒病病原菌和地下害虫。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扦插育苗时,除去步道,按0.3m×0.4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每亩栽种3500株。

何首乌病虫害较少,主要有叶斑病、根腐病、锈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和金龟子。主要在高温多雨季节开始发病,田间通风不良发病重,为害叶,为确保何首乌天然药效,减少农药残留,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当植株出现叶斑病时,剪除病叶以及过密枝条;或,在发病初期喷0.5~1∶0.5~1∶120~150倍波尔多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根腐病多在夏季发生,为害根部。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当植株出现根腐病时,淋水并拔除病株;或,病穴撒上石灰盖上跺实;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灌根部。

锈病2月下旬始发病,3-5月和7及8月为害重,为害叶片。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当植株出现锈病时,修剪枝条通风,并清除病叶、病株及地上残叶;或,用75%的百菌清1000倍液或75%的甲基托布津800~l000倍液喷洒植株,每7~10天喷药1次,连续2次。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当植株出现蚜虫时,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加少量洗衣粉喷杀,每隔半个月喷1次。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当植株出现金龟子时,利用灯光诱杀金龟子成虫。主要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利用灯光诱杀成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使得何首乌的产量情况是5000.0~7800斤/亩,平均产量以6000.0斤/亩计。按现行何首乌市场价格达28元/公斤测算,3.0公斤新鲜何首乌生产1.0公斤干何首乌,1.0亩生产1000.0公斤干何首乌,产值2.8万元/亩。因此相对于现有栽培技术来说,本发明大大提高了何首乌的产量以及带来了较大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何首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地形平坦,坡度小于5度的缓坡地、梯田或梯地,土壤的ph值6.0~7.0,土壤结构以选择团状、粒状结构,质地为沙壤、壤土的土层深厚的地方,要求石砂少、通透性良好和肥力较高。

(2)整地:土地深翻二次,深翻深度大于35cm,第一次和第二次中间间隔5天晴天,并在第二次深翻土壤的同时施放底肥翻入土中,并进行土壤消毒,其中底肥为农家肥或复合肥,其中每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土壤消毒时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

(3)开厢、作床:地床面宽0.6m~0.9m,步道宽30cm~40cm,床面和步道之间高差在30cm以上。

(4)扦插育苗:在3~11月份进行栽植,在何首乌药苗的生长期,对植株根旁的杂草进行多次清除,除去步道,按0.3m×0.4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每亩栽种3500株。

(5)藤条修剪:采用生长调节剂对何首乌种植枝条的处理,并对藤条进行修剪,其中生长调节剂为赤霉素与茶水的混合物,其中赤霉素与茶水的质量比为3:1,茶水为绿茶的茶水。

(6)病虫妨害:

(6-1)叶斑病

主要在高温多雨季节开始发病,田间通风不良发病重,为害叶。

为确保何首乌天然药效,减少农药残留,防治方法以人工要剪除病叶、剪除过密枝条,确保植株藤条通风、透光为主。

一般也可以在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或者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波尔多液(0.5:0.5:150)等均可。

(6-2)根腐病

多在夏季发生,为害根部。

防治方法一是要注意淋水。二是拔除病株,病穴撒上石灰盖上跺实。三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灌根部,可起到保护作用。

(6-3)锈病

锈病2月下旬始发病,3-5月和7及8月为害重,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主要以修剪通风为主,结合修剪,清除病叶、病株及地上残叶。二是用75%的百菌清1000倍液或75%的甲基托布津800-l000倍液喷洒,每7-10天喷药1次,连续2次。

(6-4)虫害主要有蚜虫和金龟子。

蚜虫: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加少量洗衣粉喷杀,每隔半个月喷1次。

金龟子:主要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利用灯光诱杀成虫。

(7)采收:从栽植开始起算,10~12个月之后采收。

采用上述栽培方法,何首乌的产量情况是5000.0~7800斤/亩,平均产量以6000.0斤/亩计。按现行何首乌市场价格达28元/公斤测算,3.0公斤新鲜何首乌生产1.0公斤干何首乌,1.0亩生产1000.0公斤干何首乌,产值2.8万元/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唯一不通电在于,藤条修剪时,不采用生长调节剂对何首乌种植枝条的处理。

采用本实施例栽培方法,何首乌的产量情况是4000.0~6000.0斤/亩,平均产量以5000.0斤/亩计。相比于实施例1,产量少了1000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