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52127发布日期:2019-05-15 21:32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葡萄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干热河谷典型的气候特征是干和热,年平均降水<800mm,年平均气温>17.5℃,≥10℃积温一般为6000℃~6500℃,元谋达8000℃以上。受西南季风影响,天气晴朗干燥,河谷深切受“焚风效应”影响造成地面蒸发作用旺盛,水汽遗失趋势长时间维持,造成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可充分利用干热河谷的光、温、水、气、养分及生物资源,该区域雨季集中在6-8月,其他季节干旱。

紫花苜蓿,原名紫苜蓿,又名苜蓿,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有“牧草之王”的称号,具有产草量高、草品质优、再生性强、耐刈割、利用年限长、适应性强、营养丰富、肥田及保持水土的优点。紫花苜蓿适生性强,在不同的地区可以选择春季、夏季或者秋季播种。春播紫花苜蓿当年发育好、产量高。但干热河谷区地区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可以在夏季雨后或者秋季播种。紫花苜蓿根部具有根瘤,具有较强的固氮作用,抗旱性强,适应范围广,能在不同的气候、土壤环境下生长,因此被广泛种植,用作饲料牧草,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普遍葡萄的栽培方法行间较宽,保水性差,杂草危害严重,除草、肥料成本高,土地利用率低,影响了葡萄的种植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葡萄种植中葡萄间土地未能充分利用的问题,并且改善果园小气候,起到保肥保水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葡萄架式:采用高宽垂“v”型架(株行距2×3米,每亩种植110株,主干高90-120厘米),水平“t”整形棚架(株行距2×4米,每亩种植84株,主干高180-200厘米),水平“h”整形棚架(株行距4-8×8米,每亩种植10-20株,主干高180-200厘米);

(2)栽培模式:采用露地(使用水泥柱搭建)和设施栽培(使用钢架建棚)两种;

(3)精选紫花苜蓿种子:采用风选的方法进行精选紫花苜蓿种子;

(4)种子处理:将精选好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种子外层包上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成膜剂的“外衣”;

(5)套种紫花苜蓿:在葡萄栽植后第二年套种较合适,干热河谷区在8月底至9月播种。对葡萄园行间(离葡萄主干50-80厘米)地块深翻30cm,均匀撒施农家肥每亩2吨,再旋耕一次,整平土地后套种紫花苜蓿,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进行开沟点播,亩用量为1-1.2kg种子,安装滴灌系统;

(6)紫花苜蓿实时分批采收:当年紫花苜蓿高度为50~60cm时采收(留5-10cm),在雨季一星期可以割一次,其他季节20-30天割一次,确保产量。

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葡萄架式:采用高宽垂“v”型架(株行距2×3米,每亩种植110株,主干高90-120厘米);

(2)栽培模式:采用露地(使用水泥柱搭建)和设施栽培(使用钢架建棚)两种;

(3)精选苜蓿花种子:采用风选的方法进行精选紫花苜蓿种子;

(4)种子处理:将精选好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种子外层包上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成膜剂的“外衣”;

(5)套种紫花苜蓿:在葡萄栽植后第二年套种较合适,干热河谷区在8月底至9月播种。对葡萄园行间(离葡萄主干50-80厘米)地块深翻30cm,均匀撒施农家肥每亩2吨,再旋耕一次,整平土地后套种紫花苜蓿,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进行开沟点播,亩用量为1-1.2kg种子,安装滴灌或喷灌系统;

(6)紫花苜蓿实时分批采收:当年紫花苜蓿高度为50~60cm时采收(留5-10cm),在雨季一星期可以割一次,其他季节20-30天割一次,确保产量。

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葡萄架式:采用水平“t”整形棚架(株行距2×4米,每亩种植84株,主干高180-200厘米);

(2)栽培模式:采用露地(使用水泥柱搭建)和设施栽培(使用钢架建棚)两种;

(3)精选苜蓿花种子:采用风选的方法进行精选紫花苜蓿种子;

(4)种子处理:将精选好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种子外层包上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成膜剂的“外衣”;

(5)套种紫花苜蓿:在葡萄栽植后第二年套种较合适,干热河谷区在8月底至9月播种。对葡萄园行间(离葡萄主干50-80厘米)地块深翻30cm,均匀撒施农家肥每亩2吨,再旋耕一次,整平土地后套种紫花苜蓿,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进行开沟点播,亩用量为1-1.2kg种子,安装滴灌或喷灌系统;

(6)紫花苜蓿实时分批采收:当年紫花苜蓿高度为50~60cm时采收(留5-10cm),在雨季一星期可以割一次,其他季节20-30天割一次,确保产量。

对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葡萄架式:采用水平“h”整形棚架(株行距4-8×8米,每亩种植10-20株,主干高180-200厘米);

(2)栽培模式:采用露地(使用水泥柱搭建)和设施栽培(使用钢架建棚)两种;

(3)精选苜蓿花种子:采用风选和表面特征筛选两种;

(4)种子处理:将精选好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种子外层包上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成膜剂的“外衣”;

(5)套种紫花苜蓿:在葡萄栽植后第二年套种较合适,干热河谷区在8月底至9月播种。对葡萄园行间(离葡萄主干50-80厘米)地块深翻30cm,均匀撒施农家肥每亩2吨,再旋耕一次,整平土地后套种紫花苜蓿,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进行开沟点播,亩用量为1-1.2kg种子,安装滴灌系统;

(6)紫花苜蓿实时分批采收:当年紫花苜蓿高度为50~60cm时采收(留5-10cm),在雨季一星期可以割一次,其他季节20-30天割一次,确保产量。

本发明的优点:

1.提高了干旱季节葡萄园空气及土壤湿度;

2.雨季抑制杂草生长,节约除杂草成本,防止葡萄园土壤冲刷破坏(尤其是山地果园);

3.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刈割紫花苜蓿饲养羊、牛、鸡或鹅等家禽,增加经济效益;

4.较好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土地、涵养土壤水分的作用,形成一个果园生草或免耕的生态复合循环体系;

5.可以大大提高葡萄品质;

6.可以有效节约果园田间管理成本,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更加直观,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来阐明。

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葡萄架式:采用高宽垂“v”型架(株行距2×3米,每亩种植110株,主干高90-120厘米),水平“t”整形棚架(株行距2×4米,每亩种植84株,主干高180-200厘米),水平“h”整形棚架(株行距4-8×8米,每亩种植10-20株,主干高180-200厘米);

(2)栽培模式:采用露地(使用水泥柱搭建)和设施栽培(使用钢架建棚)两种;

(3)精选苜蓿花种子:采用风选的方法进行精选紫花苜蓿种子;

(4)种子处理:将精选好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种子外层包上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成膜剂的“外衣”;

(5)套种紫花苜蓿:在葡萄栽植后第二年套种较合适,干热河谷区在8月底至9月播种。对葡萄园行间(离葡萄主干50-80厘米)地块深翻30cm,均匀撒施农家肥每亩2吨,再旋耕一次,整平土地后套种紫花苜蓿,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进行开沟点播,亩用量为1-1.2kg种子,安装滴灌系统;

(6)紫花苜蓿实时分批采收:当年紫花苜蓿高度为50~60cm时采收(留5-10cm),在雨季一星期可以割一次,其他季节20-30天割一次,确保产量。

实施例1: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葡萄架式:采用高宽垂“v”型架(株行距2×3米,每亩种植110株,主干高90-120厘米);2)栽培模式:采用露地(使用水泥柱搭建)和设施栽培(使用钢架建棚)两种;3)清选苜蓿花种子:采用风选的方法进行清选紫花苜蓿种子;4)种子处理:将清选好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种子外层包上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的“外衣”;5)套种紫花苜蓿:在葡萄栽植后第二年套种较合适,干热河谷区在8月底至9月播种。对葡萄园行间(离葡萄主干50-80厘米)地块深翻30cm,均匀撒施农家肥每亩2吨,再旋耕一次,整平土地后套种紫花苜蓿,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进行开沟点播,亩用量为1-1.2kg种子,安装滴灌系统;6)紫花苜蓿实时分批采收:当年紫花苜蓿高度为50~60cm时采收(留5-10cm),在雨季一星期可以割一次,其他季节20-30天割一次,确保产量。

实施例2: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葡萄架式:采用水平“t”整形棚架(株行距2×4米,每亩种植84株,主干高180-200厘米);2)栽培模式:采用露地(使用水泥柱搭建)和设施栽培(使用钢架建棚)两种;3)清选苜蓿花种子:采用风选的方法进行清选紫花苜蓿种子;4)种子处理:将清选好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种子外层包上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的“外衣”;5)套种紫花苜蓿:在葡萄栽植后第二年套种较合适,干热河谷区在8月底至9月播种。对葡萄园行间(离葡萄主干50-80厘米)地块深翻30cm,均匀撒施农家肥每亩2吨,再旋耕一次,整平土地后套种紫花苜蓿,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进行开沟点播,亩用量为1-1.2kg种子,安装滴灌系统;6)紫花苜蓿实时分批采收:当年紫花苜蓿高度为50~60cm时采收(留5-10cm),在雨季一星期可以割一次,其他季节20-30天割一次,确保产量。

实施例3:1)葡萄架式:采用水平“h”整形棚架(株行距4-8×8米,每亩种植10-20株,主干高180-200厘米);2)栽培模式:采用露地(使用水泥柱搭建)和设施栽培(使用钢架建棚)两种;3)清选苜蓿花种子:采用风选的方法进行清选紫花苜蓿种子;4)种子处理:将清选好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种子外层包上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的“外衣”;5)套种紫花苜蓿:在葡萄栽植后第二年套种较合适,干热河谷区在8月底至9月播种。对葡萄园行间(离葡萄主干50-80厘米)地块深翻30cm,均匀撒施农家肥每亩2吨,再旋耕一次,整平土地后套种紫花苜蓿,采用条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进行开沟点播,亩用量为1-1.2kg种子,安装滴灌系统;6)紫花苜蓿实时分批采收:当年紫花苜蓿高度为50~60cm时采收(留5-10cm),在雨季一星期可以割一次,其他季节20-30天割一次,确保产量。

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