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吸切割式红花花丝采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308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吸切割式红花花丝采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吸切割式红花花丝采收装置,尤其针对于花丝喂入难,采摘效率低等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优越性,属于农业机械收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红花采收过程中,主要以人力采收为主,各式各样的红花花丝采收机也层出不穷,但均未能达到理想的采收效果。分析原因在于目前的采收装置主要是切割式或拉拔式,该类装置在采收红花花丝的过程中都存在花丝喂入困难、采收完成后收集过程繁琐等情况。本发明利用气吸和切割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花丝喂入困难以及采收后的花丝收集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花丝采收过程喂入困难、采收完成后收集过程繁琐、采收效率较低等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气吸切割式红花花丝采收装置,主要包括分条器部分,采摘头部分,刀头部分以及负压收集箱部分。

在红花花丝采收过程中,花球从分条器进入,分条器将不同位置的花球分类集聚在不同的轨道内,依照前后顺序依次排列,为采摘头采摘花丝做准备。采摘头位于分条器部分的后上方,利用风机所产生的负压在采摘头管道内形成负压气流场,使得花丝在气流作用下进入采摘头,由于花球的直径大于采摘头管道的直径,花球不会进入到采摘头管道。花丝在气流场的作用下带动花球作旋转运动,当花球运动到挡杆位置时,花球在挡杆的作用下开始远离采摘头管道。

刀头部分位于挡杆与采摘头管道之间,当花球碰到挡杆后,花丝在花球作用下被拉出管道一部分,此时,恰好碰到刀头,在刀头剪切力的作用下,花丝被剪切下来,在负压气流场的作用下,顺着采摘头管道,气管进入到花丝收集箱,完成整套的采收过程。

所述采摘头装置采用圆盘式设计,可旋转进行连续采摘,采摘头管道在圆盘上均匀分布,利用半圆形的吸风口设计,减少了上方未工作采摘头管道对气流的损耗,提高了在工作采摘头管道对花丝的负压气流场的作用,有利于花丝的喂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使用气吸和切割结合的方式,利用采摘头管道内的负压气流场对花丝的作用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花丝喂入难的问题,在刀头切割完成后,花丝直接在气流场的作用下,顺着管道进入收集箱,集采摘与收集一体同步完成,解决了后期花丝采收后收集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采摘头剖视图。

图4是采摘头内吸风口安装示意图。

图5是刀头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链轮,2为机架,3为刀头固定架,4为刀头偏心轮,5为分条器,6为分条器固定架,7为采摘头左侧盖板,8为采摘头右侧盖板,9为收集箱,10为吸风口连接器,11为吸风口,12为刀头连杆,13为刀头定齿,14为动齿铰链,15为刀头动齿,16为挡杆,17为刀头固定架连接件,18为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气吸切割式红花花丝采收装置。整个机器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花球进入到分条器5,在分条器5的作用下,花球被集聚在不同的轨道内,位于采摘头右侧盖板8上采摘头管道正上方。风机18产生气流,在与它相连的采摘头右侧盖板8上采摘头管道内形成负压气流场,花丝在气流场的作用下,进入到距离它较近的采摘头右侧盖板8上采摘头管道内。采摘头在链轮1的作用下作旋转运动,花丝在气流场的作用下,紧贴采摘头右侧盖板8上采摘头管道,带动花球作旋转运动。当花球运动到挡杆16时,花球在挡杆16的作用下,将花丝从采摘头右侧盖板8上采摘头管道内拉出一部分,此时,刀头动齿15在刀头连杆12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与刀头定齿13相配合,完成对花丝的切割工作。切断后的花丝在采摘头右侧盖板8上采摘头管道内,由于持续负压气流场的作用,经过吸风口11,吸风口连接器10,集气管到达收集箱9,完成整套花丝采收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气吸切割式红花花丝采收装置,包括分条器部分,采摘头部分,刀头部分以及负压收集箱部分。分条器部分包括分条器和分条器固定架,主要进行花球梳理工作,将不同位置的花球集聚在不同的轨道内,为采摘头采收花丝做准备。采摘头部分包括采摘头和吸风口,主要实现花丝的整理和收集过程,利用风机在采摘头内形成的负压场,将周围的花丝吸入采摘头管道内,使花丝带动花球紧贴采摘头管道作旋转运动。刀头部分包括定齿、动齿以及固定架,用于切割在挡杆作用下花球将花丝拉出的一部分,完成对花丝的切割过程。负压收集箱部分主要包括收集箱、风机和收集管,收集箱用于收集切割后的花丝,风机用于产生负压气流场。该装置将花丝的喂入、切割、收集整合为一体,可以有效解决花丝喂入难等问题,提高采收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曹卫彬;杨双平;焦颢博;连国党;安亮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河子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1.04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