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桶人工播种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区或面积狭小的田地中使用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农作物栽培方式之一是将种子按一定数量和方式适时播入一定深度的土层中,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播种方式有多种,主要分为自动化播种和人工播种两大类。农村播种多采用机械播种,但是目前还有大部分田地由于地形限制或地块大小限制或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还无法实现机械播种,而只能采用人工播种,即操作人员先用铁锹挖出坑穴,再用手将种子撒进每个坑穴的传统播种方法。但这种传统的播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播种操作人员需要长时间弯腰、低头操作,劳动强度大;先挖坑再撒种,种子易洒落到坑穴之外,为减少浪费,还需再重新捡起,导致播种速度慢,效率低;播种后还需要单独施肥,播种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桶人工播种工具,其能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种子洒落到坑穴外面的概率,播种施肥尽量同步进行,提高播种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双桶人工播种工具,包括:
杆体,其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杆体的顶端安装有种子暂存器和肥料暂存器,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的一侧面相互接触设置,且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的中央均成型有一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至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进口;
活动板,其可抽拉地连接在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进口上,以不同时打开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的通孔;
掘土件,其安装在所述杆体的底端,所述掘土件为一端翘起的铲形结构,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将田地中的土壤挖掘出一部分,以形成种子的埋藏空间;
种子盛放器和肥料盛放器,分别安装在所述杆体的上部,且与所述杆体的侧壁固定,所述种子盛放器和所述肥料盛放器固定在所述杆体的侧壁的同一水平高度上,且一个侧面相互接触设置,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种子盛放器和所述肥料盛放器的开口均朝向上方设置;
施力件,其设置在所述掘土件的上方,与所述杆体的侧壁固定,所述施力件的长度为10-15cm,所述施力件为与所述杆体的轴线垂直的板状结构,且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略向下弯折,以使得使用者脚踏在上方,向所述掘土件施力,从而对田地进行挖掘;
其中,所述杆体的上部还设置有一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种子盛放器的上方,所述杆体、所述施力件和所述把手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拼接成上大下小的漏斗形,且所述漏斗形的中间设置有一隔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在所述掘土件的后方中央、沿平行于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还成型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上端位于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出口处,以形成所述种子下落时的引导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掘土件与所述杆体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掘土件的后方,以使得种子沿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滑落时刚好下落到所述掘土件后方的埋藏空间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出口还设置有一防止种子下落时飞溅的挡板,所述挡板不完全遮挡所述出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种子盛放器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杆体上的袋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掘土件前端翘起的角度为15-20°。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施力件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略向下弯折形成10-15°的弯折角。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桶人工播种工具,包括杆体,其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杆体的顶端安装有种子暂存器和肥料暂存器,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的一侧面相互接触设置,且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的中央均成型有一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至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进口;活动板,其可抽拉地连接在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进口上,以不同时打开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的通孔;掘土件,其安装在所述杆体的底端,所述掘土件为一端翘起的铲形结构;施力件,其设置在所述掘土件的上方,与所述杆体的侧壁固定,所述施力件为与所述杆体的轴线垂直的板状结构,且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略向下弯折。在播种时,使用者只需将一只脚踩在施力件上,向掘土件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将田地中的一部分土壤挖出,形成种子的埋藏空间;然后从种子盛放器中取出适量的种子放入种子暂存器中,这样种子就会沿着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顺利滑落并下落至掘土件后方的埋藏空间中,此时活动板被推拉至肥料盛放器的通孔处,防止肥料同时滑落;接着从肥料盛放器中取出适量的肥料放入肥料暂存器中,将活动板推拉至种子盛放器的通孔处,从而对种子进行施肥;再回填挖掘出的土壤,从而完成播种。这样由于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设置,使用者不需弯腰操作,就可以顺利将种子播种到已经挖好的埋藏空间中,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中空筒状结构的出口设置在掘土件与杆体的连接处,且位于掘土件的后方,这样就为种子的下落提供了一定的导向,降低了直接投放由于力度过大和空间不受限,种子洒落在埋藏空间外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播种效率。同时将用于挖掘的铁锹与播种器集成为一体,便于使用者携带,使用更加便捷。种子暂存器和肥料暂存器分开设置,使得播种和施肥分开进行,并尽量保持同步,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的示意图;
图2为中掘土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2所示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材质均为金属材质,优选为铁质,适用于播种小麦、玉米、大豆等,包括杆体1,其为中空筒状结构,上下均为开口,长度为1-1.2米,便于携带。所述杆体的顶端安装有种子暂存器2和肥料暂存器7,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的一侧面相互接触设置,且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种子暂存器和肥料暂存器与杆体焊接为一体,用于暂时分别盛放少量的种子和肥料,防止二者在播种前就混合在一起;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的中央均成型有一通孔21,所述通孔连通至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进口,种子和肥料通过该通孔顺利进入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中。活动板8,其可抽拉地连接在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进口上,以不同时打开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的通孔;活动板的端部成型有一推拉部81,便于操作。掘土件3,其安装在所述杆体的底端,并与杆体焊接;所述掘土件为一端翘起的铲形结构,类似于铁锹,前端尖锐,便于切削土壤,掘土件的宽度为10-15cm,长度为15-20cm,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将田地中的土壤挖掘出一部分,以形成种子的埋藏空间,挖掘的深度根据播种的类型灵活选择。种子盛放器4和肥料盛放器9,分别安装在所述杆体的上部,且与所述杆体的侧壁固定,所述种子盛放器和所述肥料盛放器固定在所述杆体的侧壁的同一水平高度上,且一个侧面相互接触设置,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种子盛放器和所述肥料盛放器的开口均朝向上方设置;种子盛放器和肥料盛放器与杆体一体设置,减少了单独携带种子和肥料引起的操作不便。施力件5,其设置在所述掘土件的上方,与所述杆体的侧壁固定,所述施力件的长度为10-15cm,既便于施力,又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所述施力件为与所述杆体的轴线垂直的板状结构,具体可以为一铁板,大小为成人的半个脚掌,且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略向下弯折,以使得使用者脚踏在上方,向所述掘土件施力,从而对田地进行挖掘;这种设计增大了使用者的脚掌与施力件的接触面积,降低了长时间劳作时,掘土件对脚掌造成的疼痛感,且一端弯折的施力件更加符合使用者的用力习惯,提高了操作的舒适度。其中,所述杆体的上部还设置有一把手6,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种子盛放器的上方。把手上可以设置橡胶层,以增大摩擦力,提高把握的舒适度。同时把手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拿取和固定杆体。把手位于种子盛放器上方,避免了在移动过程中,种子盛放器的晃动造成的干扰;所述杆体、所述施力件和所述把手一体成型设置,以提高连接的牢固度。
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种子暂存器和所述肥料暂存器拼接成上大下小的漏斗形,且所述漏斗形的中间设置有一隔板10。这样便于使用者向其内部投放适量的种子和肥料,同时较小的出口又限制了种子和肥料一次性下落的数量,避免了种子或肥料过多时堵塞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出口的现象的发生。
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在所述掘土件的后方中央、沿平行于所述杆体的轴线方向还成型有一凹槽31,凹槽在掘土件加工时由中央的一部分内陷形成;所述凹槽的上端位于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出口处,以形成所述种子下落时的引导部,使得种子即使脱离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引导后仍能够沿着掘土件的凹槽按照预定的方向下落,从而准确落入已经挖掘好的埋藏空间中。
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掘土件与所述杆体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掘土件的后方,以使得种子沿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滑落时刚好下落到所述掘土件后方的埋藏空间中,掘土件为种子的下落提供了一定的导向和遮挡,降低了洒落在埋藏空间外的概率。
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的出口还设置有一防止种子下落时飞溅的挡板,所述挡板不完全遮挡所述出口,既使得种子可以顺利下落,又防止了下落时的飞溅。
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种子盛放器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杆体上的袋体,可以方便更换种子盛放器,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掘土件前端翘起的角度为15-20°,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所述的双桶人工播种工具,所述施力件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略向下弯折形成10-15°的弯折角,便于施力。
在播种时,使用者只需将一只脚踩在施力件上,向掘土件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将田地中的一部分土壤挖出,形成种子的埋藏空间;然后从种子盛放器中取出适量的种子放入种子暂存器中,这样种子就会沿着杆体的中空筒状结构顺利滑落并下落至掘土件后方的埋藏空间中,此时活动板被推拉至肥料盛放器的通孔处,防止肥料同时滑落;接着从肥料盛放器中取出适量的肥料放入肥料暂存器中,将活动板推拉至种子盛放器的通孔处,从而对种子进行施肥;再回填挖掘出的土壤,从而尽量同步完成播种和施肥。然后提拉把手,将播种工具移动到下一个播种位置,重新开始播种。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