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地猪舍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881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寒地猪舍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禽养殖领域,是一种寒地猪舍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寒地猪舍冬季室内外温差大,保持猪舍适宜的温度、湿度、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对于寒地生猪养殖是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现有寒地猪舍一般都通过密封并安装取暖设备来实现猪舍保温,通过加强通风实现猪舍内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的降低,但是冬季猪舍密封保温与降低猪舍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是相互矛盾的,在生产实际中往往顾此失彼,而且随着冷空气的进入,势必在舍内产生空气流动形成冷风,容易造成猪只感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寒地猪舍所存在的通风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寒地猪舍通风系统。本发明能够减少水泡粪排污沟内粪污发酵产生的热量丢失和排放废气过程中热量的丢失。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寒地猪舍通风系统,所述的寒地猪舍通风系统包含猪舍及通风系统:猪舍由保温层、饲养区、水泡粪排污沟、走廊组成,保温层、饲养区位于地面上方,水泡粪排污沟位于地面下方;保温层开有天窗,饲养区分若干个饲养单元,每个饲养单元有过道和1至2个矩形群养猪栏,猪舍两侧开有南窗和北窗;通风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进风管道依次由新风机、热量转换装置、温控间、进风管、新风口、护板组成;排风管道依次由排风口一、排风口二、排风管一、排风管二、导向阀、热量转换装置、废气处理间、排风机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水泡粪排污沟设有密封装置和防臭气装置,在水泡粪排污沟侧墙上依次设有排风口一和排风口二,排风口一位于密封装置上方与排风管一连接,排风口二位于密封装置下方与排风管二连接,排风管一与排风管二通过导向阀与热量转换装置连接,导向阀常与排风管一连通,与排风管二断开,排放舍内有害气体,只有清理密封装置上的粪污时,在密封装置开启前导向阀转通排风管二,与排风管一断开,排放水泡粪排污沟内有害气体,避免有害气体在密封装置开启过程中进入饲养区,待密封装置清理完毕重新关闭后,导向阀转回排风管一,与排风管二断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密封装置处于常闭状态,将粪污发酵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密封在水泡粪排污沟内,密封装置通过自控系统定时开启,将密封装置上的新产生的粪污清理到水泡粪排污沟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热量转换装置位于水泡粪排污沟底部,由废气管和新风管套接组成,废气管位于内部,新风管位于外部,新风管向外可以回收水泡粪排污沟内粪污发酵所产生的热量,向内可以回收废气管散发的热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废气处理间位于猪舍北侧,高度与北窗下边缘等高,以不影响开窗为宜,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排风机排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新风机位于猪舍南侧进气室内,新风机将空气送入热量转换装置中的新风管,新风管将空气导入温控间,温控间将空气调整到猪舍温度后将空气送入进风管,空气经新风口进入猪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新风口出口端安装护板,用以调整风向,避免新风直接吹到猪身上引起不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防臭气装置由孔体、弹簧、挡板组成,孔体上端呈十字框架结构,在弹簧的作用下,挡板与孔体处于常闭状态,防止水泡粪排污沟内气体向猪舍内扩散,当导向阀转向排风管二时,由于水泡粪排污沟内产生负压,弹簧拉伸,挡板与孔体分离气体流入水泡粪排污沟内,以此起到防臭目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猪舍南窗、北窗、天窗冬季处于封闭状态,只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时段开启作为通风通道。

本发明与现有寒地通风技术相比,能有效转换猪舍散失热量,降低堆粪坑废气向舍内扩散量,具有猪舍保温性好、通风均匀、节能、排除废气效率高等优势,使猪的生存环境有明显提高,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寒地猪舍通风系统侧向剖视图。

图2为寒地猪舍饲养单元通风系统上视图。

图3为热量回收通道侧向剖视图。

图4为防臭气装置正视图。

图5为防臭气装置剖视图。

其中,

1、进气室;2、南窗;3、新风口;4、护板;5、进风管;6、保温层;7、饲养区;8、天窗;9、温控间;10、走廊;11、北窗;12、废气处理间;13、排风机;14、废气管;15、热量转换装置;16、排风口一;17、排风管一;18、排风口二;19、排风管二;20、水泡粪排污沟;21新风管;22、导向阀;23、密封装置;24、地面;25、新风机;26、防臭气装置;27、孔体;28、弹簧;29、挡板;30、饲养单元;31、群养猪栏;32、过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一种寒地猪舍通风系统包含猪舍及通风系统:猪舍由保温层6、饲养区7、水泡粪排污沟20、走廊10组成,保温层6、饲养区7位于地面24上方,水泡粪排污沟20位于地面24下方,保温层6设有天窗8,饲养区7分若干个饲养单元30,每个饲养单元30有过道32和1至2个矩形群养猪栏31,猪舍两侧开有南窗2和北窗11;通风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进风管道依次由新风机25、热量转换装置15、温控间9、进风管5、新风口3、护板4组成;排风管道依次由排风口一16、排风口二18、排风管一17、排风管二19、导向阀22、热量转换装置15、废气处理间12、排风机13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水泡粪排污沟20设有密封装置23和防臭气装置26,在水泡粪排污沟20侧墙上依次设有排风口一16和排风口二18,排风口一16位于密封装置23上方与排风管一17连接,排风口二18位于密封装置23下方与排风管二19连接,排风管一17与排风管二19通过导向阀22与热量转换装置15连接,导向阀22常与排风管一17连通,与排风管二19断开,排放舍内有害气体,只有清理密封装置23上的粪污时,在密封装置23开启前导向阀22转通排风管二19,与排风管一17断开,排放水泡粪排污沟20内有害气体,避免有害气体进入饲养区7,待密封装置23清理完毕重新关闭后,导向阀22转回排风管一17,与排风管二19断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密封装置23处于常闭状态,将粪污发酵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密封在水泡粪排污沟20内,密封装置23定时开启,将密封装置23上的新产生的粪污清理到水泡粪排污沟20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热量转换装置15位于水泡粪排污沟20底部,由废气管14和新风管21套接组成,废气管14位于内部,新风管21位于外部,新风管21向外可以回收水泡粪排污沟20内粪污发酵所产生的热量,向内可以回收废气管14散发的热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废气处理间12位于猪舍北侧,高度与北窗下边缘等高,以不影响开窗为宜,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排风机13排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新风机25位于猪舍南侧进气室1内,新风机25将空气送入热量转换装置15中的新风管21内,新风管21将空气导入温控间9,温控间9将空气调整到猪舍温度后将空气送入进风管5,空气经新风口3进入猪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新风口3出口端安装护板4,用以调整风向,避免新风直接吹到猪身上,引起不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防臭气装置26由孔体27、弹簧28、挡板29组成,孔体27上端呈十字框架结构,在弹簧28的作用下挡板29与孔体27处于常闭状态,防止水泡粪排污沟20内气体向猪舍内扩散,当导向阀22转向排风管二19时,由于水泡粪排污沟20内产生负压,弹簧28拉伸,挡板29与孔体27分离,气体流入水泡粪排污沟20内,以此起到防臭目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猪舍南窗2、北窗11、天窗8冬季处于封闭状态,只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时段开启作为通风通道。

本发明与现有寒地通风技术相比,能有效回收猪舍丢失热量,降低有害气体向舍内扩散量,具有猪舍保温性好、通风均匀、节能、排除废气效率高等优势,使猪的生存环境有明显提高,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