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高脂肪蝇蛆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1033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蝇蛆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高脂肪蝇蛆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家蝇蛆的养殖技术,我国近30年来取得许多有益成果,促进了蝇蛆养殖业的长足发展。在干预蝇蛆体内各种有用成分的积累,特别是生理活性物质积累方面,已向纵深研究。如用诱导方法,使蝇蛆产生抗菌蛋白的增量时使用针刺伤法,超声波法,用含有致病菌的培养料等等的试验研究,都取得较有价值的成果。但在让蝇蛆积累蛋白质和脂肪的研究,还未见公开的文献报道。本发明基于这种状态下,进行了蝇蛆积累脂肪的试验研究,掌握了一种可使蝇蛆在生长发育中积累较多脂肪的方法。

蝇蛆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养殖,其体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脂肪。脂肪是动物体内细胞的一种重要组分,是组成细胞不可或缺的成分。脂肪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所组成,这三种元素首先结合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再与甘油结合生成脂肪,例如:1个甘油c3h5(0h)3与3个硬脂酸(c17h35cooh)结合生成的称为硬脂酸甘油酯,1个甘油与3个软脂酸(c16h35cooh)结合生成的称为软脂酸甘油酯;1年甘油与3个油酸(c17h33cooh)结合生成的称为油酸甘油酯等等。这种由1个甘油与3个脂酸结合生成的脂肪的这类化合物通常称为甘油三酯。

脂肪有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之分,脂肪中的化学结构是双键的是不饱和脂肪,单键是饱和脂肪。饱和脂肪在常温下(20℃)多为凝固体,多数为动物油,不饱和脂肪常温下,多数为液体,多数为植物油,但有例外。如:蝇蛆油,黄粉虫油,中华飞蝗油等虽属动物油,但在常温下却呈液体。

蝇蛆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它们体内都含有脂肪,脂肪的含量受饲料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含物含量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脂肪含量。据检测鲜蝇蛆的脂肪含量是2-7.5%。干粉的脂肪含量是10-36%,上述数据说明蝇蛆体内的脂肪含量波动很大,最高与最低差2-3倍,蝇蛆脂肪虽属动物性脂肪,但其脂肪中的不饱脂肪占70%左右,接近植物性油脂。蝇蛆脂肪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如硬脂酸,油酸,重油酸,亚麻酸,花生酸,棕榈酸,棕榈烯酸,豆蔻酸等。

近年来,对蝇蛆油的应用研究,得到了高度认可的成果有如下六项:

1)蝇蛆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深海鱼油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型形相似,有清除血液垃圾和自由基的作用。

2)在皮肤被灼伤、烫伤、刮伤、某些化学品烧伤等,外用有明显的疗效。

3)对破损皮肤和正常皮肤,无任何刺激作用和过敏反应。

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明显抵制和杀灭效果。

5)以蝇蛆油为原料,用中性脂肪酶在以磷酸氢纳作缓冲剂进行酶解,得到的蝇蛆脂肪酸混合物,对艾滋病的整合酶和逆转录酶有良好的抑制和治疗效果。

6)对危害贮存玉米(小麦)、稻米、面粉、高梁、干果、豆类及中药村、食用菌的害虫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具有强烈的驱赶和杀死的效果。

除上成果外,据报道。有机构和学者正在研究蝇蛆油的多种生长因子。

上述成果表明,蝇蛆油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显示出具有宽广的商业前景,然而蝇蛆油的供给却稀少短缺。因此,培育一种含高脂肪的蝇蛆用于提取蝇蛆油很有必要。

蝇蛆含多少脂肪,才算高含量?目前无相关标准,或者无需定此标准。在本发明中定一个界限作操作参考是必要的,拟鲜蛆含≥6%,干粉≥25%(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t的方法)作为高含量脂肪的界线。

据试验观察,家蝇在食物喜爱方面,喜爱蛋白质的糖类,并不喜爱脂肪尤其是明油。这种情况于日常生活中都能见到。例如:民间在秋冬季制肉类腊味时,将腌制好的肉、鸭、鱼、鸡鸭的肝肾等拿出室外晾晒时,都在制品的表面涂上一薄层植物油,这种家蝇或大头蝇都不会去叮爬污染和在制品上产卵了。家蝇蛆虽然未发现对明油表现出负趋向性,但表面的油腻的食物未发现喜爱,而隐性油不见讨厌。在用单一种动物油和单一种植物油,明油和隐性油;废杂油和单一种油;生猪油和热猪油;将同一种油与粉状饲料充分混合8小时后和混合后即使用等组合进行试验观察其采食趋向性结果如下:

动物油>植物油;隐性油>明油;杂油>单一油;生猪肉油>熟猪油;与粉料混合8小时后使用>混合后使用。

在禽畜鱼的产品质量评价中,脂肪含量高并不一定是好产品,所以在品种选择上都选用瘦肉型的而不选脂高的。养殖过程中各阶段饲料的配合中,脂肪含量受到一定限制,避免产品过肥。但培育蝇蛆含高脂肪则与养殖食用禽畜鱼正好相反,因为培育含高脂肪的蝇蛆是为了提蛆油。因此,希望培育出的蝇蛆含油量越高越好。蝇蛆在适宜的温度和饲料的营养充足条件下,从小幼虫到成熟的蛆所需要的时间的非常短,通常只要100-120小时。因此,当发现培育的蝇蛆含脂肪低时,已来不及补救了。因此,研究蝇蛆生长发育各阶段所需的脂肪量显得特别关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高脂肪蝇蛆的养殖方法,通过试验制定蝇蛆生长发育4个阶段所需的脂肪量,配制成4个阶段的饲料使用。从孵化出小幼虫开始到成熟的配合料脂肪含量为8%、8%、10%、6%为较佳配合。同时利用蝇蛆能将饱和脂肪转化为不饱和脂肪的功能,配料中所用的脂肪均采用饱和脂肪的原料。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高脂肪蝇蛆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1天,取1#料作为引产卵料,先用清水将引产卵料湿润至含水率60-70%,再将湿润后的引产卵料置于集卵容器中,厚度3-4cm,每天取卵2次,取出的集卵容器不要搅动卵块,将取出的集卵容器送进温箱孵化10-12h,得到幼虫;

(2)第2天,取底面积比集卵容器底面积大1.5-2倍的育蛆容器,按养幼虫密度为20-25万条/㎡取2#料调湿润后铺厚度2-3cm,将第1天孵出幼虫连同料均匀撒布于表面;

(3)第3天,采用比第2天使用的育蛆容器底面积大2-3倍的育蛆容器,按养幼虫密度10-16万条/㎡取3#料调湿润后铺厚度3-4cm,将用2#料培养的蛆和料均匀撒布于表面;

(4)第4天,采用比第3天使用的育蛆容器底面积大0.5倍的育蛆容器,取4#料调湿润后铺2-3cm厚度,然后将第3天培育的蛆和料均匀撒布于表面;

(5)将经上述4个阶段培育的蝇蛆连同蛆料一起移到蛆料自分离装置中,让蝇蛆自行离开培养料,进行集蛆装量,收集蛆。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集卵容器为洗脸盆状的容器。

作为优选,步骤(1)中每天取卵2次为:第1次于中午12:00取出,取出的同时送进新装好料的集卵容器;第2次于下午18:00取出,同时送进新装好料的集卵容器。

作为优选,步骤(1)中温箱的温度为30-32℃。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1#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麦皮82%和花生仁18%;含油为8%、蛋白质9-11%。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2#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麦皮85%、大豆粕7.0%和猪油8%;含油为8%、蛋白质9-11%。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3#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麦皮82.5%、大豆粕7.5%和猪油10%;含油为10%、蛋白质9-11%。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的4#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麦皮94%和猪油6%;含油为6.0%、蛋白质7.5-8.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培育蝇蛆是在空调室中进行,室内温度控制在26℃-30℃,光线微暗的条件下,蛆料内最高温度为34℃(在第3天之中午)。若在自然气温中进行培育,在气温较低条件下进行培育可能培育时间延长。气温较高条件下进行培育时间可能耗时更短。

(2)本发明的方法是按蝇蛆生产发育所需的培育面积,实际是一种级别放大的培育方法,与传统培育方法相比,可省面积60%以上,单位面积产蛆量提高近1倍。

(3)本发明的方法能使培育出的蝇蛆含较高的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通过试验,本发明制作的配合料分为4个阶段,即配成4个含脂肪量不同的培养料。按顺序编的1#料、2#料、3#料和4#料,各编号饲料的配合为下表1。

表1配合料组成表

注:配合料中的麦皮为市售3级品,含蛋白质8.5%。大豆粕为低温粕,含蛋白质43%。花生仁(熟)脂肪含量43%,蛋白质含量26%,猪油为猪小肠剥出网油煎炸出的油属饱和脂肪。

实施例1

一种含高脂肪蝇蛆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1天,取1#料作为引产卵料,先用清水将引产卵料湿润至含水率60-70%,再将湿润后的引产卵料置于集卵容器中,厚度3-4cm,每天取卵2次,取出的集卵容器不要搅动卵块,将取出的集卵容器送进温箱孵化10-12h,得到幼虫;所述的集卵容器为洗脸盆状的容器;每天取卵2次为:第1次于中午12:00取出,取出的同时送进新装好料的集卵容器;第2次于下午18:00取出,同时送进新装好料的集卵容器;温箱的温度为30-32℃;所述的1#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麦皮82%和花生仁18%;含油为8%、蛋白质9-11%;

(2)第2天,取底面积比集卵容器底面积大1.5-2倍的育蛆容器,按养幼虫密度为20-25万条/㎡取2#料调湿润后铺厚度2-3cm,将第1天孵出幼虫连同料均匀撒布于表面;所述的2#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麦皮85%、大豆粕7.0%和猪油8%;含油为8%、蛋白质9-11%;

(3)第3天,采用比第2天使用的育蛆容器底面积大2-3倍的育蛆容器,按养幼虫密度10-16万条/㎡取3#料调湿润后铺厚度3-4cm,将用2#料培养的蛆和料均匀撒布于表面;所述的3#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麦皮82.5%、大豆粕7.5%和猪油10%;含油为10%、蛋白质9-11%;

(4)第4天,采用比第3天使用的育蛆容器底面积大0.5倍的育蛆容器,取4#料调湿润后铺2-3cm厚度,然后将第3天培育的蛆和料均匀撒布于表面;所述的4#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麦皮94%和猪油6%;含油为6.0%、蛋白质7.5-8.5%;

(5)将经上述4个阶段培育的蝇蛆连同蛆料一起移到蛆料自分离装置中,让蝇蛆自行离开培养料,进行集蛆装量,收集蛆。

实施例2

蝇蛆的养殖方法同实施例1。

在变动配合料的含油率和油的形态及蝇种类的状态下,得到蛆料比、含油率及转化率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蝇蛆的蛆料比、含油率及转化率测定

由表2可知,在培育蝇蛆配料中添加油料能使培育出的蝇蛆含较高的油;蝇蛆能将饱和脂肪转化为不饱和脂肪;培育蝇蛆的配合料中脂肪的含量有个最佳值,不是越高越好;蝇蛆能将各种废杂油吸收转化;大头蝇比家蝇耐受油和吸收转化油的能力强。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