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藜蒿无土育苗栽培基质及育苗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45973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藜蒿无土育苗栽培基质及育苗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藜蒿无土育苗栽培基质及育苗栽培方法,属于农业育苗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蔬菜生产正在由传统的个体形式向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现代产业化生产转变。作为蔬菜种苗产业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工厂化育苗已成为农业高新技术的一个标志。工厂化育苗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温室设施优势,缩短育苗时间,降低种苗生产风险。同时它还具有节能、生产效率高、秧苗素质好、缓苗快、成活率高、成苗小型化、轻量化、适于长距离运输等优点。而传统的育苗方法,因具有土传性病虫害严重、成活率低、缓苗期长、生长发育慢等缺点,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育苗基质作为工厂化育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秧苗生存的场所,也是幼苗所需水分、养分、温度等的介质。基质的理化性状会直接影响秧苗的壮弱,从而影响到蔬菜的长势、产量及产值。因此,合理的基质配比是基质育苗、栽培的基础和关键。育苗基质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基质原料的研发,而在作物专用型育苗基质筛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尽管国内外已有诸多蔬菜通用的育苗基质专利,但是专门针对藜蒿扦插苗的集育苗与栽培基质于一体的研究目前还没见报道。

藜蒿,学名蒌蒿(artemisiaselengensisturcz.),又名水蒿、芦蒿、香艾蒿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食用器官为地上嫩茎和地下匍匐茎,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味道清香而脆嫩,深受人们的喜欢。近年来,藜蒿作为一种保健蔬菜在南方广泛种植,湖北省的藜蒿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武汉市蔡甸区是华中地区越冬蔬菜优势产区之一,而藜蒿作为蔡甸区两大特色蔬菜之一,三大主导蔬菜之一,使蔡甸区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种植藜蒿每667m2总产值可达10000元。但在藜蒿育苗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设施栽培中藜蒿育苗采用传统的扦插苗,直接扦插种植于土壤中,育苗时间长、秧苗质量低、种植出的藜蒿风味品质下降等。因此,筛选出合理的藜蒿育苗栽培基质,对提高藜蒿育苗效果、培育优质幼苗、提高藜蒿风味及增产增收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藜蒿无土育苗栽培基质及育苗栽培方法,采用的育苗栽培基质就地取材,成本低廉;育苗栽培方法操作简便,适应性广,可以显著提高藜蒿幼苗壮苗指数、成苗率及产量,显著增加茎粗和株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藜蒿无土育苗栽培基质,包括菇渣、珍珠岩、鸡粪及n、p、k复合肥,所述菇渣、珍珠岩、鸡粪的体积配比分别为4.5-5.0:3.0-3.5:2.5-1.5,每1m3菇渣、珍珠岩及鸡粪的混合物中n、p、k复合肥的用量为5-10kg。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育苗栽培基质厚度为35-45c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n、p、k复合肥中n、p及k各占15%。

一种藜蒿无土育苗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菇渣、珍珠岩、鸡粪按照体积配比为4.5-5.0:3.0-3.5:2.5-1.5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在每1m3所述混合物中加入n、p、k复合肥,混匀后铺平在育苗基质槽中,所述育苗基质槽中的基质厚度为35-45cm;

2)在育苗基质槽中进行扦插,保持株距为10-15cm,行距为20-25cm;

3)浇水管理,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70%-80%;

4)施肥,当新梢长到3-5cm高时,用0.1%尿素进行叶面施肥,当植株封行时,每m3基质施入所述复合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鸡粪和菇渣经高温腐熟后,再与经浓度为1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分钟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的珍珠岩进行混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对基质的处理步骤:在定植前15d,用水浇透基质,上面加盖塑料薄膜,密封严实;扦插前1d,揭掉薄膜。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育苗基质槽为:选用砖块制作栽培槽,槽宽60cm、高度40cm,槽间距80cm,做槽时先码好一层砖,再铺上聚乙烯塑料薄膜与土壤隔离,薄膜上填5cm厚直径2cm大小的粗炉渣,然后盖上编织袋,再码两层砖。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2)中,所述扦插选择粗壮、充实、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藜蒿茎秆,剪成10-12cm插条,要求插条上腋芽无萌发,顶端留有2-4个饱满腋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2)中,所述扦插插入基质深度为9-10c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浇水管理包括:扦插前1d将基质浇透,扦插后立即浇水,3d后再浇一次水,每3d检查一次基质水分状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土质育苗土传性病虫害严重、成活率低、缓苗期长、生长发育慢等缺点,就地取材,采用种植蘑菇、香菇后的菇渣,发酵后的鸡粪,以及珍珠岩按适合藜蒿生长发育的无土育苗栽培轻基质。本方法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省时省力培育出茁壮的藜蒿苗。通过该方法培育出的壮苗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增加品质,且适合本地企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种植方式,并为标准化育苗、机械化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实际应用证实,采用本发明无土育苗栽培轻基质,可以显著提高藜蒿幼苗壮苗指数和成苗率,显著增加茎粗和株高;采用本发明无土育苗栽培轻基质可显著提高藜蒿产量,增加维生素c、绿原酸、黄酮及挥发油含量,提高藜蒿香味。

附图说明

图1a-1d为不同育苗方式对藜蒿幼苗壮苗指数、成苗率及长势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藜蒿无土育苗栽培基质及育苗栽培方法,克服了传统的土质育苗土传性病虫害严重、成活率低、缓苗期长、生长发育慢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思路是:

本发明实施例藜蒿无土育苗栽培基质,包括菇渣、珍珠岩、鸡粪及n、p、k复合肥,所述菇渣、珍珠岩、鸡粪的体积配比分别为4.5-5.0:3.0-3.5:2.5-1.5,每1m3菇渣、珍珠岩及鸡粪的混合物中n、p、k复合肥的用量为5-10kg。

本发明实施例藜蒿无土育苗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菇渣、珍珠岩、鸡粪按照体积配比为4.5-5.0:3.0-3.5:2.5-1.5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在每1m3所述混合物中加入n、p、k复合肥,混匀后铺平在育苗基质槽中,所述育苗基质槽中的基质厚度为35-45cm;

2)在育苗基质槽中进行扦插,保持株距为10-15cm,行距为20-25cm。

3)浇水管理,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70%-80%;

4)施肥,当新梢长到3-5cm高时,用0.1%尿素进行叶面施肥,当植株封行时,每m3基质施入所述复合肥。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未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所用试剂均为市场上常见试剂,大多数公司均有销售,且效果等同。

一.育苗基质槽

选用砖块制作栽培槽,槽宽60cm、高度40cm,槽间距80cm,做槽时先码好一层砖,再铺上一层较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与土壤隔离,薄膜两端压在第一和第二块砖之间,薄膜上填5cm厚直径2cm大小的粗炉渣,然后盖上干净编织袋,再码两层砖。

二.育苗栽培基质

基质选用菇渣、鸡粪和珍珠岩,前两者经过高温腐熟后待用,后者用1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用。在定植前15d,用水浇透基质。每个栽培槽中加入菇渣、珍珠岩和鸡粪体积比为4.5-5.0:3.0-3.5:2.5-1.5配合的基质(深度为40cm),同时按每1m3加入复合肥(n-p-k各占15%)5kg,混匀后铺平在基质槽中。

三.滴灌设施

每个生产棚建立独立的供水系统,每畦用2根直径1.5cm、每隔30cm一孔的塑料滴灌软管。

四.培育壮苗

选择粗壮、充实、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藜蒿茎秆,剪成10-12cm插条,要求插条上腋芽无萌发,顶端留有2-4个饱满腋芽,插入基质深度为9-10cm左右。注意不能倒插,保证出苗率。

五.科学管理措施

5.1浇水管理。扦插前1d将基质浇透,扦插后立即浇水,3d后再浇一次水。后视基质情况、植株状况灵活掌握。注意每3d检查一次基质水分状况,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70%-80%。

5.2施肥。混合基质时每m3掺入复合肥5kg作为基肥。为保证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内处于最佳供肥环境,养分供应采用少量多次、分期施用的办法。当新梢长到3-5cm高时,用0.1%尿素进行叶面施肥1次,当植株封行时,每m3基质施入复合肥2kg。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适合于藜蒿的各种基因型。

实施例1

以“南京藜蒿”品种为例说明,采用藜蒿无土育苗栽培轻基质进行育苗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基质:基质选用菇渣、鸡粪和珍珠岩,前两者经过高温腐熟后待用,后者用1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用。在定植前15d,用水浇透基质。每个栽培槽中加入菇渣、珍珠岩和鸡粪体积比为4.5:3.0:2.5配合的基质(深度为40cm),同时按每1m3加入复合肥(n-p-k各占15%)5kg,混匀后铺平在基质槽中。

2、育苗:选择粗壮、充实、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藜蒿茎秆,剪成10-12cm插条,要求插条上腋芽无萌发,顶端留有2-4个饱满腋芽,插入基质深度为9-10cm左右。注意不能倒插,保证出苗率。

在育苗基质槽中进行扦插,保持株距为10cm,行距为20cm。

3、后期维护:(1)科学浇水,扦插前1d将基质浇透,扦插后立即浇水,3d后再浇一次水。后视基质水分状况进行浇水,每3d用土壤水分速测仪检查基质水分状况,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80%。(2)施肥,为保证藜蒿在整个生育期内处于最佳供肥环境,养分供应采用少量多次、分期施用的办法。混合基质时每m3掺入复合肥5kg作为基肥。当新梢长到3-5cm高时,用0.1%尿素进行叶面施肥1次,当植株封行时,每m3基质施入复合肥2kg。(3)病虫害防治,针对藜蒿上常发的白粉病、菌核病、病毒病、斜纹夜蛾、小弟老虎、红蜘蛛、玉米螟及菊天牛等病虫害,全部采用常规病害虫防治方法进行。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方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菇渣、鸡粪和珍珠岩三者的体积配比为5.0:3.5:2.5。所述育苗基质槽中的基质厚度为45cm。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70%。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方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菇渣、鸡粪和珍珠岩三者的体积配比为4.5:3.5:2.5。所述育苗基质槽中的基质厚度为35cm。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75%。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方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菇渣、鸡粪和珍珠岩三者的体积配比为5.0:3.0:1.5。在育苗基质槽中进行扦插,保持株距为15cm,行距为20cm。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方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菇渣、鸡粪和珍珠岩三者的体积配比为4.5:3.0:1.5。在育苗基质槽中进行扦插,保持株距为10cm,行距为25cm。

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效果为:

不同育苗方式对藜蒿幼苗壮苗指数、成苗率及长势的影响(见图1);

图1a-1d中大小写英文字母分别表示同一指标在两种育苗方式下经lsd方差分析法检验的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以下均同。

不同育苗方式对藜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见表1)。

表1.不同育苗栽培方式对藜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通过图1可知,采用无土育苗栽培轻基质,可以显著提高藜蒿幼苗壮苗指数和成苗率,显著增加茎粗和株高;从表1可知,无土育苗栽培轻基质可显著提高藜蒿产量,增加维生素c、绿原酸、黄酮及挥发油含量,提高藜蒿香味。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