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养殖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701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养殖,尤其涉及一种泥鳅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泥鳅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性味甘,平,具“补中、止泄”之功能。

泥鳅喜栖息于底层腐裂土质的淤泥表层,除用鳃呼吸外,能用皮肤和肠道呼吸。泥鳅是杂食生鱼类,喜夜间觅食,以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草嫩叶以及硅藻、蓝藻、绿藻、黄藻和浮游动物等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施肥培养浮游生物饵料,沉积池底的残饵、粪渣也可作它的食料。泥鳅个体小,重量轻,贪吃,过饱时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正常呼吸造成胀死。

泥鳅全身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体长形,可使其在稻田里自由活动不受损伤,活水提温也有助稻田生长。利用稻田养殖泥鳅,不占用大的水面资源,节省养殖成本。此外,泥鳅的粪便残饵可以变废为宝,为稻田增肥,减少用肥量。因此,稻田养殖泥鳅能鱼稻双收,实现增产增收。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喂养成本低的稻田泥鳅养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田泥鳅的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稻田条件、设置适合的稻田条件、稻田施肥与消毒、泥鳅苗放养、日常管理、捕捞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合适的稻田条件为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土壤腐殖质丰富的稻田。

进一步的,所述设置适合的稻田条件包括:

(1)稻田选定后,田埂四周修建高80cm左右的防逃墙。

(2)田埂的四周及中间开挖“田”字形水沟。

(3)进排水管道用细密铁丝设置防逃护栅。

可选的,所述田埂的四周及中间开挖“田”字形水沟,沟宽、深40-50cm。

进一步的,所述稻田施肥与消毒包括:

(1)用生石灰水泼洒消毒,之后注入新水。

(2)施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

可选的,所述用生石灰水消毒的浓度为每700m2用生石灰20公斤,1星期后注入新水,水深30-40cm。

可选的,其中,所述施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的用量为1000kg/亩。

进一步的,所述泥鳅苗放养选择体型匀称、肥满、体色鲜艳的,泥鳅苗大小为3-4cm。

可选的,所述泥鳅苗放养量是每亩放养2-2.5万尾。

可选的,所述泥鳅苗放养前,需先用3%食盐水浸泡泥鳅10-15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泥鳅的日常管理包括:

(1)在鳅苗投放的前15天,以粉状饲料为主,逐渐加入成鳅饲料。

(2)饲养期间,每天巡田,清除敌害,注意水质变化。

(3)定期施有机肥,可施腐熟的尿素、钾肥。

可选的,所述成鳅饲料的成分是豆饼、蚕蛹粉、蝇蛆、蚯蚓、麸皮、米糠等植物性饲料加上小鱼虾、动物内脏下脚料动物性饲料,比例为3:2。

可选的,所述泥鳅的喂食是上下午各一次,食量以1-2小时吃完为宜。

进一步的,所述捕捞是在9月末水温10℃左右,稻田收割前用地笼蒲牢。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养殖,具体涉及稻田泥鳅的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1)选择合适的稻田条件;(2)设置适合的稻田条件;(3)稻田施肥与消毒;(4)泥鳅苗放养;(5)日常管理;(6)捕捞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破坏稻田原生态系统及不增加使用水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虫害的部分功能,泥鳅的粪便又是很好的肥料,节省农药和化肥,减少粮食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杜星;胡静;姜冬梅;李文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溪静星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8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