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腐烂病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1353阅读:13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蒜腐烂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在中中过程中,其鳞茎由于细菌的侵害而发生腐烂,腐烂后整株大蒜会枯萎死亡。因此,大蒜鳞茎腐烂危害极大,严重影响种植大蒜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蒜腐烂病的防治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蒜腐烂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用无病蒜种和种蒜消毒:从无病地留种或选用无病蒜留种,播种前将预留的种蒜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或用新植霉素2000倍液浸种;

步骤s2,蒜地选择与消毒:实行轮作,合理安排茬口;选3年未种蒜的地块;播种前,结合犁耙地每亩用5-10千克生石灰均匀撒入田间,通过翻耙使石灰充分与土壤接触,或用北农绿享土壤杀菌剂对水直接对土壤喷雾;

步骤s3,规范栽培管理:

(1)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施用净肥,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增强植株抗病力;

(3)合理水分管理,浇水时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并用井水冲灌;

(4)及时中耕除草培土,防治虫害;

步骤s4,药剂防治:

(1)发现病株及时拔出,并用生石灰对病穴及周围土壤进行消毒;

(2)发病前期加强药剂防治,可用20%叶枯宁13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喷洒植株中下部或浇根;

(3)发病中期继续进行药剂防治,用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或5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浇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防治大蒜鳞茎腐烂,保证大蒜的增产丰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种蒜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新植霉素2000倍液浸种24小时;

进一步,步骤s4中发病前期加强药剂防治,可用20%叶枯宁13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喷洒植株中下部或浇根,每隔7天1次,连续3~4次;

进一步,步骤s4中发病中期继续进行药剂防治,用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或5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浇根,每隔8-10天1次,连续2-3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大蒜腐烂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用无病蒜种和种蒜消毒。从无病地留种或选用无病蒜留种,播种前将预留的种蒜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6小时,或用新植霉素2000倍液浸种24小时;

步骤s2,蒜地选择与消毒。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应严格实行轮作,合理安排茬口;选3年未种蒜的地块最好。播种前,结合犁耙地667平方米(1亩)用5-10千克生石灰均匀撒入田间,通过翻耙使石灰充分与土壤接触;或用北农绿享土壤杀菌剂对水直接对土壤喷雾。这都可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步骤s3,规范栽培管理:

一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二是施用净肥,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增强植株抗病力;

三是合理水分管理,浇水时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并用井水冲灌;

四是及时中耕除草培土,防治虫害;

步骤s4,药剂防治:

一是发现病株及时拔出,并用生石灰对病穴及周围土壤进行消毒;

二是发病前期加强药剂防治,可用20%叶枯宁13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喷洒植株中下部或浇根,每隔7天1次,连续3~4次;

三是发病中期继续进行药剂防治,用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或5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浇根,每隔8-10天1次,连续2-3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腐烂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S1,选用无病蒜种和种蒜消毒;步骤S2,蒜地选择与消毒;步骤S3,规范栽培管理;步骤S4,药剂防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防治大蒜鳞茎腐烂,保证大蒜的增产丰收。

技术研发人员:义红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义红秀
技术研发日:2017.12.30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