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灌式边坡绿化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370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渗灌式边坡绿化基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绿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渗灌式边坡绿化基架。



背景技术:

边坡绿化的施工过程中,坡面植被种植完成后,立即要开展相应的养护工作,种植是短期的,而养护是长期的,养护质量直接关系到边坡的绿化质量。目前边坡植被养护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固定或移动管道建立的喷灌和微灌系统,该养护方式能够对水进行精确控制,既节水又高效,但该养护方式需要长期稳定的水源供给,且养护装置采购、安装和维护的成本较高;另一种是采用洒水车人工浇灌的方式,虽然此养护方式可以在缺少长期稳定水源的地方使用,但人工成本高,养护效率低,同时工作人员在采用喷头直接浇灌坡面时,由于人工难以把控水流的冲击力,容易造成坡面水土流失和植物幼苗损伤。

专利公告号为CN2050055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绿化的储水防冲刷养护系统,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坡面和坡底双重储水措 施,确保在缺少长期稳定水源和旱季的条件下,边坡植被能得到持续的、良好的养护。但是,上述的养护系统和之前的种植系统是分开操作的,安装养护系统时需要开挖坡面以填埋水源容纳装置或输送装置,破坏了种植好的边坡植被,造成边坡植被的返工,延长了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边坡绿化的养护系统与种植系统需要分开实施,造成边坡植被的返工,延长了施工周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渗灌式边坡绿化基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渗灌式边坡绿化基架,包括框架、以及铺设于框架内的用于盛装基料的垫层,所述框架包括内设通道的骨料,与所述通道连通设置有用于提供养护水的水源仓和用于向所述垫层滴灌养护水的滴灌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层用于盛装混合有绿化籽料与培育土料的基料,并与边坡接触;养护水从水源仓经过通道流入滴灌组件,滴灌组件使其内部的养护水按照一定的速率渗入到基料当中;垫层直接与框架连接,将种植系统与养护系统一体化设置,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了边坡绿化的总体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滴灌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骨料连接并连通所述通道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用于限制养护水流速的滴灌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养护水从通道中通过固定管流入缓冲装置,再通过与缓冲装置连接的滴灌口将养护水送入基料中;当水源仓中没有水时,缓冲装置中的养护水能够继续送入基料中,给了工作人员时间往水源仓中添加水。

进一步的,所述滴灌口上设有一调速器,所述调速器包括一软质节流管,所述节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滴灌口的出水口,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与所述滴灌口转动连接的调节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环时,软质节流管发生一定形变,改变了通水量,起到了调节流速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该基架的通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滴灌口靠近调节环的一端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调节环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卡槽卡接配合的环形卡块,所述调节环沿着环形卡槽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环利用环形卡槽与环形卡槽卡接,将调节环与滴灌口连接,且调节环能够沿着环形卡槽的方向转动,达到调节软质节流管通水量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环靠近滴灌口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滴灌口上位于环形卡槽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的第二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相配合使调节环有一个固定的调节范围,避免调节环进行无限制的旋转继而破坏节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上设有若干扩充接口,所述扩充接口通过延伸管道与所述滴灌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充接口可扩充滴灌口的数量,使骨料上的滴灌组件能更均匀地养护基料。

进一步的,所述骨料上开设有若干与通道连通的第一毛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料需要大量的养护水时,可加大水源仓内的水压使骨料可通过毛细孔释放水分,提高骨料的灌溉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骨料上还设置有伸入边坡内部的吸收分支,所述吸收分支上设有若干第二毛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天气干燥且水源仓内无水时,吸收分支可通过毛细孔吸收边坡内的水分并汇入骨料中,提升基料的适应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分支远离所述骨料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收分支内吸收的水分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流入骨料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将基料培育在带有滴灌组件的骨料内,使养护系统融合于骨料,省去了额外的养护系统施工环节,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了边坡绿化的总体成本;

2、通过设置调速器使滴灌组件具有可调节的滴灌速率,让骨料能适用于多种场合,提升其实用性;

3、通过设置吸收分支,当天气干燥且水源仓内无水时,吸收分支可通过毛细孔吸收边坡内的水分并汇入骨料中,提升基料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滴灌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调速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滴灌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骨料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吸收分支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架;2、垫层;3、骨料;4、滴灌组件;41、固定管;42、缓冲装置;43、滴灌口;431、出水口;5、调速器;51、节流管;52、调节环;521、第一限位块;522、第二限位块;53、环形卡槽;6、扩充接口;61、卡接边;62、卡接槽;7、延伸管道;8、吸收分支;81、第一毛细孔;82、第二毛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渗灌式边坡绿化基架,如图1所示,包括一网状的框架1,框架1与边坡的顶端连通有盛装养护水的水源仓,养护水在重力或加压设备的作用下流入框架1。框架1包括若干内设通道的骨料3,骨料3间的通道互相连通以使养护水能流到框架1的每一处。框架1的网格内铺设有呈蜂窝状的垫层2,垫层2通过扎丝捆绑连接于骨料3靠近边坡的一侧,用于盛装混合有绿化籽料与培育土料的基料,施工完成后,基料将会覆盖框架1以及垫层2,并将垫层2覆盖在边坡上。

骨料3的交汇处即框架1网格的边角处设有滴灌组件4,参照图2,养护水将通过滴灌组件4以一定的速率渗入基料,基料培育在带有滴灌组件4的框架1内,其养护系统融合于骨料3,省去了额外的养护环节,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了边坡绿化的总体成本。此实施例中的滴灌组件4设于骨料3的交汇处,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滴灌组件4也可设于骨料3的其它部位上,其目的是使养护水通过滴灌组件4均匀地渗入基料。

滴灌组件4包括一连通于骨料3且与骨料3一体设置的固定管41,固定管41远离骨料3的下端螺纹密封连接有一球状的缓冲装置42,缓冲装置42用于为养护水提供一个缓存空间,缓存空间内同时还留有一定的空气以平衡滴灌组件4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差,并不限于它的具体形状,骨料3内的养护水从其通道流入固定管41并汇集于缓冲装置42。缓冲装置42的下方一体设置有一伸入基料并限制其内部养护水流速的滴灌口43,缓冲装置42内的养护水经滴灌口43渗入基料。滴灌口43的口径使其内部的养护水在张力的作用下以滴落的方式渗透到基料当中。

施工结束后,水源仓内盛装的养护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充盈于骨料3与滴灌组件4的内部,缓冲装置42内留有部分平衡滴灌组件4内外气压的空气,养护水经过滴灌组件4以籽料需要的养护速率渗入基料,实现边坡绿化的养护。这种养护模式在边坡绿化施工完成后自动进行,只需保证水源仓内的养护水充足即可,当水源仓内的养护水干涸后,滴灌组件4内的缓冲装置42还存留一部分养护水使滴灌组件4能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让工作人员在这段时间内补充养护水。

实施例二

一种渗灌式边坡绿化基架,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滴灌口43上设有一用于调节养护水流速的调速器5,调速器5包括一段软质的软质节流管51,软质节流管51的构成材料可为薄膜或密致网布但不仅限于这些材料。软质节流管51的一端胶粘于滴灌口43的出水口431内缘,其另一端胶粘于与滴灌口43卡接的调节环52上。滴灌口43靠近调节环52的一端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槽53,调节环52一端设置有与环形卡槽53卡接配合的环形卡块(图中未表示),使得调节环52能够沿着环形卡槽53转动连接。另外,在调节环52的周缘一体设置有一第一限位块521,滴灌口43外表面位于环形卡槽53的上侧一体设置有第二限位块522,当调节环52沿着环形卡槽53转动时,第一限位块521和第二限位块522抵接。

并且,调节环52可相对滴灌口43转动时还可带动与其连接的软质节流管51一起转动,软质节流管51转动的一端与其固定于滴灌口43的一端进行相对旋转使其中间部位形成一个可改变滴灌口43的出水速率的螺旋弯曲段,更进一步的,螺旋弯曲段的内径随软质节流管51两端的相对转角的增大而减小,对应的,其内径随相对转角的减小而增大。当调节环52转过一定角度时,第二限位块522与第一限位块521抵接并阻止第一限位块521沿当前方向继续转动,防止调节环52转过的角度过大而使软质节流管51损坏。滴灌组件4具有可调节的滴灌速率,使骨料3能适用于多种场合,提升其实用性。

实施例三

一种渗灌式边坡绿化基架,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缓冲装置42上一体设置有若干扩充接口6,扩充接口6远离缓冲装置42的一端同轴设有一呈环状的卡接槽62,扩充接口6通过卡接槽62卡接有一软质延伸管道7,延伸管道7内表面一体设置有与卡接槽62配合的卡接边61。延伸管道7远离扩充接口6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滴灌组件4,滴灌组件4通过延伸管道7延伸至框架1网格的中间部位。缓冲装置42上的扩充接口6可扩充滴灌口43的数量及分布区域,使骨料3内的养护水能更均匀地渗入基料,让养护系统的养护效果达到最佳。

实施例四

一种渗灌式边坡绿化基架,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骨料3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毛细孔81,第一毛细孔81足够小以使水在其张力的作用下无法从通道内渗出。当基料需要大量的水时,可使用加压装置加大水源仓内的水压使骨料3可通过第一毛细孔81释放水分,提高骨料3的灌溉效率,通过加压装置增加水压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详述。当通道内含有空气且水源仓内的养护水要进入通道时,通道内的空气通过第一毛细孔81排出通道以避免空气堵在通道内让养护水无法流入基料,保证骨料3能正常使用,代替人工进行排气处理,极大地提高了骨料3加注养护水的料率。

实施例五

一种渗灌式边坡绿化基架,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骨料3靠近边坡的侧面设有伸入边坡的管状吸收分支8,吸收分支8上设有第二毛细孔82,其远离骨料3的一端向上倾斜。当天气干燥且水源仓内无水时,连通于外部空气的通道内的湿度与气压相对于边坡内部都较低,吸收分支8可通过第二毛细孔82在毛细作用下吸收边坡内的水分,同时使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流入骨料3并经过骨料3内的通道汇入缓冲装置42,实现基料的养护,提升基料的适应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