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筏钓钓竿用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672阅读:6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筏钓钓竿用弹簧。



背景技术:

垂钓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及娱乐项目,也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非常喜欢的户外活动。在垂钓时使用的筏钓竿主要由手把节和竿稍两部分组成,竿稍极软并且弹性较大,制作材料大部分使用玻璃纤维。为了保证竿稍的灵敏度,在末端处需要打磨的很细,因此在实际使用时竿稍的末端部分非常容易折断。且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竿稍受力复杂,在垂钓过程中竿稍的位移变化容易受到风力等外力因素的干扰,垂钓者往往难以直观观察竿稍的情况,造成垂钓者容易误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筏钓钓竿用弹簧,具有受外力影响小,垂钓过程中标示变化情况的辨识度高,不易误判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筏钓钓竿用弹簧,包括弹簧本体,所述弹簧本体包括第一弹簧段,所述第一弹簧段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连接有第二弹簧段,所述第一弹簧段的弹性系数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递减,且所述第二弹簧段的弹性系数等于第一弹簧段中的最小弹性系数,所述第二弹簧段沿所述第二弹簧段伸长方向设有若干标示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段的末端还设有导线环,所述导线环与所述弹簧本体一体成型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线环为闭合的圆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段为圆锥形弹簧段,所述第二弹簧段为圆柱形弹簧段,且所述第二弹簧段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弹簧段的最小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段的锥度为1:20。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段在靠近第二弹簧段一侧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一弹簧段在远离第二弹簧段一侧的弹性系数。

优选的,所述标示涂层具体为若干段颜色相异的标示涂层。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筏钓钓竿用弹簧,用于固定在筏钓钓竿的竿稍末端,所述弹簧本体包括用于连接竿稍的第一弹簧段,和与第一弹簧段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二弹簧段,所述第一弹簧段的弹性系数逐渐递减,所述第一弹簧段的弹性系数的最小值等于所述第一弹簧段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一弹簧段用于安装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段上沿其伸长方向设有若干标示涂层,所述标示涂层的色彩相异,所述第二弹簧段的末端设有用于穿过鱼线的导线环,当鱼线收到鱼施加的外力时,第二弹簧段产生弹性形变,标示涂层的长度发生变化,垂钓者通过观察标示涂层的变化判断是否有鱼咬饵,当弹簧收到风力等外力因素的干扰时,其不会收到弹簧伸长方向的力,因此第二弹簧段的标示涂层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本申请可以有效排除外力因素的干扰,具有判断准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筏钓钓竿用弹簧,包括弹簧本体,所述弹簧本体包括第一弹簧段1和第二弹簧段2,所述第一弹簧段1的一端一体成型地连接在第二弹簧段2末端,所述第二弹簧段2沿所述第二弹簧段2伸长方向设有若干颜色相异的标示涂层3,所述第一弹簧段1的末端还设有导线环4,所述导线环4与所述第二弹簧段2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导线环4为闭合的圆环。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段1为圆锥形弹簧段,所述第二弹簧段2的锥度为1:20,所述第二弹簧段2为圆柱形弹簧段,所述第一弹簧段1的弹性系数自远离第二弹簧段2的一侧向靠近第二弹簧段2的一侧逐渐递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段1远离第二弹簧段2一侧的截面直径大于靠近第二弹簧段2一侧的直径,且所述第二弹簧段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弹簧段1的最小直径,在实际使用中,当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筏钓钓竿用弹簧收到沿弹簧伸长方向的外力时,第二弹簧段2优先于第一弹簧段1发生弹性变形。

作为上述结构的其他优选实现方案,第一弹簧段1和第二弹簧段2可以具有不同的节距或不同的弹簧钢丝直径,以实现不同的弹性系数。

为了保证标示涂层3的使用寿命,防止标示涂层3在实际使用中快速磨损,同时保证第二弹簧段2的灵敏度和弹性强度,标示涂层3可以为包裹在所述第二弹簧段2的钢丝表面的尼龙层。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筏钓钓竿用弹簧,包括圆锥形的第一弹簧段和圆柱形的第二弹簧段,圆锥形的第一弹簧段用于套装在钓竿的锥形竿稍末端,所述圆锥形的弹簧结构有利于连接并固定在竿稍上,所述圆柱形的第二弹簧段的中心轴线与鱼线平行,且鱼线穿过导线环4并缠绕在所述导线环上。

所述第二弹簧段上沿其伸长方向设有若干标示涂层,所述标示涂层的色彩相异,所述第二弹簧段的末端设有用于穿过鱼线的导线环,当鱼线收到鱼施加的外力时,第二弹簧段产生弹性形变,标示涂层的长度发生变化,垂钓者通过观察标示涂层的变化判断是否有鱼咬饵,当弹簧收到风力等外力因素的干扰时,其不会收到弹簧伸长方向的力,因此第二弹簧段的标示涂层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本申请可以有效排除外力因素的干扰,具有判断准确的优点。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