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浇灌结构的垂直绿化植物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078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具有浇灌结构的垂直绿化植物悬挂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垂直绿化装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浇灌结构的垂直绿化植物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室内外,各种绿色植物景观被广泛布置以提高环境质量。其中,植物墙作为现代都市的新兴垂直绿化载体被逐渐普及。目前,现有绿化植物墙往往需要安装一些支撑构件及养护设施,这些设施的安装存在着占用建筑空间、施工工序复杂、材料和人工消耗大、维护和改造不方便等技术问题;譬如,在现有植物墙技术中,在需要设置植物墙的位置,通常在整体的墙体中嵌入种植植物的介质,例如泥土,将植物种植在泥土里。或者将泥土等介质塞入架在钢丝骨架上的无纺布袋,将架在钢丝骨架扇的无纺布袋固定或镶嵌在墙体上形成整体植物墙。对于上述结构设置的植物墙,建成后会使结构固定下来,灵活性不够,无法在建成后进行布局的再次优化,达到景观变换及升级的目的。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公开号为CN2057558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垂直绿化植物悬挂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间悬挂组件、贯穿于该中间悬挂组件的钢丝绳、以及分别用于固定该钢丝绳两端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其中,通过中间悬挂组件各组件配合固定锁紧植物挂盆,以及通过钢丝绳与该中间悬挂组件内部的单向钢丝锁紧器之间相对滑动实现植物挂盆位置调整和固定;通过套设于中间悬挂组件外围的塑料套与两端的塑料垫块防止植物挂盆内的水分渗漏。

上述方案解决了传统植物墙装配零件多、建造工序繁琐、不易维护和改造升级的技术缺陷。但是上述方案中给植物浇水比较麻烦,直接浇灌到植物上容易洒落弄脏墙面和地面也不利于节约用水,尤其是给植物墙上部人站立时很难够到的植物浇水更容易造成水洒落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浇灌结构的垂直绿化植物悬挂装置,便于给植物进行浇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浇灌结构的垂直绿化植物悬挂装置,包括固定盛放植物的盛放器的中间悬挂组件和贯穿于该中间悬挂组件的钢丝绳以及用于固定该钢丝绳两端的连接件,中间悬挂组件外围还套设有防止盛放器内的水分渗漏的塑料套;盛放器上部开设有浇灌孔,浇灌孔内安装有浇灌植物的浇灌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灌孔内安装浇灌管更有利于方便快捷的给植物浇水,而且水不容易洒出,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不容易弄脏墙体或地面;塑料套防止盛放器内水分渗漏,进一步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具有浇灌结构的垂直绿化植物悬挂装置还包括连接水龙头的输水管,所述浇灌管向盛放器外延伸与输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要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实现向盛放器内浇水,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水更加不容易洒出,进一步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具有浇灌结构的垂直绿化植物悬挂装置还包括连接水龙头的输水管,所述浇灌管向盛放器外延伸每一纵列的浇灌管通过输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纵列浇灌管通过一个输水管连通,节约材料,无需每棵植物单独配一个输水管;同时使浇水也更加的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管远离水龙头的一端开口,且开口处安装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管远离水龙头的一端开口,当盛放器内水位过高时,可以通过开口处排走,尽量避免浇水过多植物被淹的情况;阀门的安装使排水更加受控,当需要排水时打开阀门,并在开口下方放一个容器接水,尽量避免水流到地面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管开口一端下方设有盆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排水时打开阀门,流到输水管内的水流经开口处流到盆栽内既实现了对盆栽的浇灌,也尽量避免浇水过多植物被淹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盛放器上部相对于浇灌孔的另一端开设有盛放器内水位高时水溢流出去的溢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口增加了盛放器内水流出的速度,进一步避免了浇水过多植物被淹的情况,如果溢流口是开放式的,通过溢流口处可以观察到盛放器内水位的高低,更有利于控制浇水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口处安装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可以阻挡一些土壤等流出盛放器,有助于阻止土壤流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具有浇灌结构的垂直绿化植物悬挂装置还包括排水管,每一纵列的溢流口通过排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盛放器内的水流经溢流口通过排水管流走,尽量避免了溢流口处水洒落到墙壁上或地面上造成污染;排水管连通了溢流口,每一纵列只需设置一个排水管即可,节省材料,也便于排水管内水排出后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下端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网状过滤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状的过滤件对排水管流出的水进行过滤,进一步减少了土壤的流失;过滤件与排水管可拆卸,当盛放器内水量过多需要加大排放量时,可以打开过滤件,加快排水速度,同时当过滤件处积存了相对较多的土壤时也可以拆下过滤件进行清洗;螺纹连接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灌管伸入盛放器的一端安装有莲蓬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莲蓬头的设置使浇灌的水更加分散,浇灌的更加均匀,也不容易造成浇灌孔处土壤凹陷影响植物生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需要给植物浇水时,只要打开水龙头,水就会顺着输水管进入带有莲蓬头的浇灌管内实现向盛放器内浇水,更有利于方便快捷均匀的给植物浇水,而且水不容易洒出,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不容易弄脏墙体或地面;塑料套放置盛放器内水分渗漏,进一步节约了水资源。所述浇灌管向盛放器外延伸与连接水龙头的输水管连通;每一纵列浇灌管通过一个输水管连通,节约材料,无需每棵植物单独配一个输水管;同时使浇水也更加的方便快捷;输水管远离水龙头的一端开口,当盛放器内水位过高时,打开阀门,可以通过开口处流入盆栽,即实现了对盆栽的浇灌,又尽量避免浇水过多植物被淹的情况;盛放器内的水流经溢流口通过排水管流走,进一步避免了水洒落到墙壁上或地面上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纵列盛放器与输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盛放器与排水管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盛放器;11、浇灌孔;12、浇灌管;121、莲蓬头;13、溢流口;14、过滤网;15、盛放口;16、瓶口;17、瓶身;18、瓶底;2、钢丝绳;21、中间悬挂组件;22、连接件;23、塑料套;3、排水管;4、墙体;5、输水管;51、开口;6、阀门;61、过滤件;7、盆栽;8、天花板;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具有浇灌结构的垂直绿化植物悬挂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靠近墙体4附近的天花板8上的连接件22,连接件22上贯穿有钢丝绳2,钢丝绳2上固定安装有饮料瓶制成的平行于地面放置的盛放器1,结合图2,钢丝绳2底端也通过连接件22固定在底板9上,盛放器1包括瓶口16,瓶身17和瓶底18,盛放器1瓶身17上开设有盛放植物的弧形盛放口15,两根钢丝绳2从盛放口15两端及瓶身17相对于盛放口15的一侧贯穿实现对盛放器1的平稳固定;盛放器1瓶身17和瓶底18交界处开设有浇灌孔11,浇灌孔11内安装有浇灌植物的浇灌管12,结合图3,浇灌管12伸入盛放器1的一端安装有莲蓬头121,使水浇灌的更加均匀,浇灌管12向盛放器1外延伸与连接水龙头的输水管5连通且浇灌管12向盛放器1外延伸每一纵列的浇灌管12通过连接水龙头的输水管5连通;输水管5一端连接水龙头,相对另一端向底板9延伸,输水管5靠近底板9的一端开口51,且开口51处安装有阀门6,开口51下方放置有盆栽7。

如图2所示,盛放器1瓶口16一端连通有排水管3,结合图3,瓶口16一端未封口形成有盛放器1内水位高时水溢流出去的溢流口13,溢流口13处安装有尽量减少土壤流失的过滤网14,每一纵列的溢流口13通过排水管3连通,排水管3下端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网状过滤件61,进一步减少了土壤的流失;当盛放器1内水量过多需要加大排放量时,可以将过滤件61拆卸下来,加快排水速度,同时当过滤件61处积存了相对较多的土壤时也可以拆下过滤件61进行清洗。

如图3所示,盛放器1瓶身17相对于盛放口15的一侧安装有中间悬挂组件21,盛放器1通过中间悬挂组件21固定在钢丝绳2上,中间悬挂组件21外围还套设有防止盛放器1内的水分渗漏的塑料套2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