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655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修枝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枝机。



背景技术:

修枝机是一种园林工具,用于修剪灌木、树篱等。修枝机包括两个刀片。马达驱动至少一个刀片相对于另一个刀片往复运动,实现切割。

修枝机包括限位件用于限制两个刀片的相对位置。传统的修枝机,刀片在运动过程中容易直接摩擦限位件,造成限位件发生转动使限位件松动甚至分离。从而发生两个刀片相互远离,影响切割。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切割稳定性的修枝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修枝机,包括:马达;第一刀片,形成有多个用于切割的第一切割刃;第一刀片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刀片,形成有多个用于切割的第二切割刃;第二刀片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支撑杆,用于安装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支撑杆沿纵轴线延伸;马达驱动第一刀片沿纵轴线往复运动;第一刀片形成有沿垂直于纵轴线的竖轴线贯穿第一刀片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刀片形成有沿竖轴线贯穿第二刀片的第二安装孔;修枝机还包括:限位件,设有限位平面;限位平面在垂直于竖轴线的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超出第一安装孔在垂直于竖轴线的平面的投影;缓冲垫片,形成有连接孔;连接杆,沿竖轴线方向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连接孔后连接至限位件;限位平面距离第一刀片的距离大于缓冲垫片的厚度。

进一步地,修枝机还包括:衬套,形成有第二固定孔;衬套沿竖轴线方向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连接孔;衬套的一端接触限位平面;连接杆沿竖轴线方向穿过第二固定孔;衬套设置在限位平面和支撑杆之间。

进一步地,修枝机还包括:衬板,设置在衬套和支撑杆之间;衬板形成有第三固定孔;连接杆穿过第三固定孔;衬板的两端面分别接触衬套和支撑杆。

进一步地,衬板的硬度大于支撑杆的硬度。

进一步地,限位件为垫片,限位件形成有第一固定孔;连接杆穿过第一固定孔;缓冲垫片的厚度小于限位件的厚度。

进一步地,缓冲垫片的硬度大于等于30HRC。

进一步地,缓冲垫片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8um。

进一步地,缓冲垫片的厚度大于等于0.1mm小于等于1.mm。

进一步地,修枝机包括:螺栓,螺栓包括;包括设有螺纹的螺杆和设置于螺杆一端的头部;螺杆作为连接杆;螺母,结合至螺杆;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位于螺母和螺栓的头部之间。

进一步地,支撑杆形成有与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安装槽;螺栓的头部设置于安装槽内。

一种修枝机,包括:马达;第一刀片,形成有多个用于切割的第一切割刃;第一刀片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刀片,形成有多个用于切割的第二切割刃;第二刀片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支撑杆,用于安装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支撑杆沿纵轴线延伸;马达驱动第一刀片沿纵轴线往复运动;第一刀片形成有沿垂直于纵轴线的竖轴线贯穿第一刀片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刀片形成有沿竖轴线贯穿第二刀片的第二安装孔;修枝机还包括:限位垫片,设有限位平面;限位平面在垂直于竖轴线的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超出第一安装孔在垂直于竖轴线的平面的投影;限位垫片形成有第一固定孔;衬套,形成有第二固定孔;衬套沿竖轴线方向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连接孔;螺栓,包括设有螺纹的螺杆和设置于螺杆一端的头部;螺栓的螺杆沿竖轴线方向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缓冲垫片,形成有连接孔;螺母,结合至螺杆;限位平面距离第一刀片的距离大于缓冲垫片的厚度;限位垫片位于螺母和衬套之间;限位垫片的两端分别接触螺母和衬套。

进一步地,修枝机还包括:衬板,设置在衬套和支撑杆之间;衬板形成有第三固定孔;螺栓的螺杆穿过第三固定孔;衬板的两端面分别接触衬套和支撑杆。

进一步地,衬板的硬度大于支撑杆的硬度。

进一步地,缓冲垫片的厚度小于限位垫片的厚度。

进一步地,支撑杆形成有与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安装槽;螺栓的头部设置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缓冲垫片的硬度大于等于30HRC;缓冲垫片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8um。

一种修枝机,包括:马达;第一刀片,形成有多个用于切割的第一切割刃;第一刀片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刀片,形成有多个用于切割的第二切割刃;第二刀片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支撑杆,用于安装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支撑杆沿纵轴线延伸;马达驱动第一刀片沿纵轴线往复运动;第一刀片形成有沿垂直于纵轴线的竖轴线贯穿第一刀片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刀片形成有沿竖轴线贯穿第二刀片的第二安装孔;修枝机还包括:限位垫片,设有限位平面;限位平面在垂直于竖轴线的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超出第一安装孔在垂直于竖轴线的平面的投影;限位垫片形成有第一固定孔;衬套,形成有第二固定孔;螺栓,包括设有螺纹的螺杆和设置于螺杆一端的头部;螺栓的螺杆沿竖轴线方向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缓冲垫片,形成有连接孔;螺母,结合至螺杆;衬套沿竖轴线方向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连接孔;限位平面距离第一刀片的距离大于缓冲垫片的厚度;限位垫片位于头部和衬套之间;限位垫片的两端分别接触头部和衬套。

进一步地,修枝机还包括:衬板,设置在衬套和支撑杆之间;衬板形成有第三固定孔;螺栓的螺杆穿过第三固定孔;衬板的两端面分别接触衬套和支撑杆。

进一步地,衬板的硬度大于支撑杆的硬度。

进一步地,缓冲垫片的厚度小于限位垫片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修枝机,在限位平面和第一刀片之间设置可活动的缓冲垫片。在第一刀片运动过程中,第一刀片接触并带动缓冲垫片相对限位平面运动,缓冲垫片避免了第一刀片的作用力直接传递至限位平面,避免了限位件发生转动造成限位件松动甚至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修枝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修枝机的刀片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刀片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图2中刀片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刀片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另一种刀片组件的爆炸图;

图8是图7中刀片组件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刀片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修枝机100包括马达10、机壳20、传动机构30和刀片组件40。

马达10安装至机壳20。刀片组件40实现切割功能。传动机构30将马达10的动力传递至刀片组件40。马达10可以是以燃料燃烧为动力的内燃机也可以是以电力为动力的电机。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马达10为电机,修枝机100还包括电池包11。电池包11电连接至马达10为马达10提供电力。电池包11可拆卸连接至机壳20。机壳20形成有供用户握持的主把手21。修枝机100还包括供用户握持的副把手22。用户可以双手分别握持主把手21和副把手22。马达10设置在主把手21和副把手22之间。

如图2至图6所示,刀片组件40包括:第一刀片41、第二刀片42、支撑杆43、限位垫片44、缓冲垫片45、衬套46、衬板47、螺栓48和螺母49。

支撑杆43用于安装第一刀片41和第二刀片42。支撑杆43固定至机壳20。支撑杆43沿纵轴线101延伸。马达10驱动第一刀片41沿纵轴线101往复运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刀片42相对于支撑杆43静止,第一刀片41相对于第二刀片42往复运动进行切割。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刀片42相对于支撑杆43运动。具体而言,马达10驱动第二刀片42沿纵轴线101往复运动。第一刀片41和第二刀片42均相对于支撑杆43往复运动且第一刀片41相对于第二刀片42往复运动。第一刀片41和第二刀片42同时进行往复运动具有较高的切割效率。

第一刀片41包括第一基体411和多个第一切割部413。第一基体411沿纵轴线101延伸。第一基体411设有沿竖轴线102贯穿第一刀片41的第一安装孔412。具体而言,第一基体411形成有多个第一安装孔412。竖轴线102垂直于纵轴线101。多个第一切割部413连接至第一基体411。第一切割部413和第一基体411作为一个整体。第一切割部413形成有用于切割的第一切割刃414。第一切割部413从第一基体411沿横轴线103延伸。横轴线103垂直于竖轴线102和纵轴线101。第一切割部413可以设置于第一基体411的单侧。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基体411的两侧。具体而言,多个第一切割部413设置于第一基体411的两侧。

第二刀片42包括第二基体421和多个第二切割部423。第二基体421沿纵轴线101延伸。第二基体421设有沿竖轴线102贯穿第二刀片42的第二安装孔422。具体而言,第二基体421形成有多个第二安装孔422。多个第二切割部423连接至第二基体421。第二切割部423和第二基体421作为一个整体。第二切割部423形成有用于切割的第二切割刃424。第二切割部423从第二基体421沿横轴线103延伸。多个第二切割部423设置于第二基体421的两侧。

第一安装孔412和第二安装孔422成腰型。第一安装孔412和第二安装孔422在纵轴线101方向的尺寸大于在横轴线103方向的尺寸。

限位垫片44用于限制第一刀片41和第二刀片42的在竖轴线102方向上的位置。第一刀片41和第二刀片42设置在限位垫片44和支撑杆43之间。限位垫片44形成有限位平面441。限位平面441在垂直于竖轴线102的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超出第一安装孔412在垂直于竖轴线102的平面的投影。具体而言,限位平面441垂直于竖轴线102的平面的投影在沿横轴线103方向超出第一安装孔412在垂直于竖轴线102的平面的投影。限位垫片44不能穿过第一安装孔412,从而实现由限位平面441限制第一刀片41在竖轴线102方向上的位置。即限位垫片44作为限位件。限位垫片44形成有第一固定孔442。

螺栓48包括设有螺纹的螺杆481的设置于螺杆481一端的头部482。螺栓48的螺杆481沿竖轴线102方向穿过第一安装孔412和第二安装孔422。即螺栓48的螺杆481作为连接杆。螺栓48的螺杆481穿过第一固定孔442。或者说,螺栓48的螺杆481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422、第一安装孔412和第一固定孔442。第一刀片41设置于第二刀片42和限位垫片44之间。限位垫片44相对于螺栓48的螺杆481具有一个固定位置。

螺母49结合至螺杆481。螺栓48和螺母49配合将第一刀片41和第二刀片42安装至支撑杆43。第一刀片41和第二刀片42位于螺栓48的头部482和螺母49之间。螺栓48和螺母49固定限位垫片44。

缓冲垫片45形成有连接孔451。螺栓48的螺杆481穿过连接孔451。缓冲垫片45能相对于螺栓48的螺杆481运动。具体而言,螺栓48的螺杆481沿竖轴线102方向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422、第一安装孔412和连接孔451后连接至限位件。第一刀片41设置在缓冲垫片45和第二刀片42之间。缓冲垫片45设置在第一刀片41和限位垫片44之间。限位平面441距离第一刀片41的距离大于缓冲垫片45的厚度。

当第一刀片41运动过程中,第一刀片41受到外力变形或由于自身的振动发生变形,第一刀片41的作用力传递至缓冲垫片45,由于缓冲垫片45能够自由活动,第一刀片41的作用力不能直接传递至螺栓48或螺母49。具体而言,第一刀片41受到外力时带动缓冲垫片45相对于限位垫片44运动。第一刀片41的作用力经过缓冲垫片45的缓冲后传递至限位垫片44。限位垫片44保持与螺栓48和螺母49之间的相对静止。避免第一刀片41的作用力直接传递至限位垫片44带动限位垫片44转动从而带动螺母49和螺栓48之间发生转动。避免螺母49和螺栓48发生松动和分离。

具体而言,缓冲垫片45的厚度小于限位件的厚度。缓冲垫片45厚度较薄,使得缓冲垫片45较容易发生相对于衬套46或限位垫片44的移动。能够有效防止螺母49松动。限位垫片44厚度较厚,使得限位垫片44不容易发生变形,能够有效的锁定衬套46和限制第一刀片41和第二刀片42的位置。具体而言,缓冲垫片45的厚度大于等于0.1mm小于等于1mm。限位垫片44的厚度大于1mm小于等于5mm。缓冲垫片45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0.8um。缓冲垫片45表面相对光滑,厚度薄,重量轻,使得缓冲垫片45能够顺畅的相对限位垫片44运动。缓冲垫片45的硬度大于等于30HRC,具有较好的耐磨性防止缓冲垫片45磨损。

衬套46形成有第二固定孔461。螺栓48的螺杆481穿过第二固定孔461和第一固定孔442。即衬套46套接在螺杆481的外周。衬套46沿竖轴线102方向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412、第二安装孔422和连接孔451。缓冲垫片45可活动地套接在衬套46的外周。螺栓48和螺母49配合将衬套46固定至支撑杆43。衬套46的一端与限位平面441接触。衬套46设置在限位平面441和支撑杆43之间。衬套46的外周构成为圆柱面。缓冲垫片45的连接孔451成圆形。缓冲垫片45的连接孔451的直径大于衬套46的直径。缓冲垫片45能够相对于衬套46转动。缓冲垫片45可转动的套接在衬套46的外周。限位垫片44设置在衬套46和螺母49之间。由衬套46和螺母49夹紧限位垫片44。

衬板47设置在衬套46和支撑杆43之间。衬板47形成有第三固定孔471。螺栓48的螺杆481穿过第三固定孔471。衬板47构造成薄板类零件。衬板47的两端面分别接触衬套46和支撑杆43。衬套46的两端面分别接触限位垫片44和衬板47。由限位垫片44和衬板47限制了第一刀片41和第二刀片42在竖轴线102方向的运动范围。衬板47的硬度大于支撑杆43的硬度。在第二刀片42的运动过程中,第二刀片42与衬板47发出摩擦。在第二刀片42和支撑杆43之间设置衬板47,防止第二刀片42接触支撑杆43造成支撑杆43的磨损。具体而言,支撑杆43由铝制成。衬板47由铁制成。

支撑杆43形成有安装槽431,螺栓48的头部482设置于安装槽431内。螺栓48的头部482与安装槽431结合使螺栓48不能沿竖轴线102方向转动。便于用于将螺母49旋转至螺栓48杆上。安装槽431沿纵轴线101贯穿支撑杆43。衬板47设置在支撑杆43和衬套46之间,增大了衬套46和支撑杆43之间的受力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设置限位垫片。由螺母形成限位平面。也可以说是螺母作为限位件。或者,限位垫片和螺母一体成型作为限位件。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螺母为法兰螺母。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设置衬套。或者说衬套与螺栓作为一个零件一体成型。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螺栓的螺杆包括粗部和细部。粗部的直径大于细部的直径。螺母与细部结合。粗部穿过第一刀片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刀片的第二安装孔和缓冲垫片的连接孔。

如图7至图9所示,刀片组件40’包括:第一刀片41’、第二刀片42’、支撑杆43’、限位垫片44’、缓冲垫片45’、衬套46’、衬板47’、螺栓48’和螺母49’。图7至图9中,第一刀片41’、第二刀片42’、支撑杆43’、限位垫片44’、缓冲垫片45’、衬套46’、衬板47’、螺栓48’和螺母49’与图2至图6中,第一刀片41、第二刀片42、支撑杆43、限位垫片44、缓冲垫片45、衬套46、衬板47、螺栓48和螺母49的结构相同。且图7至图9中,第一刀片41’、第二刀片42’、支撑杆43’、限位垫片44’、缓冲垫片45’、衬套46’和衬板47’的相对位置及连接关系与图2至图6中第一刀片41、第二刀片42、支撑杆43、限位垫片44、缓冲垫片45、衬套46和衬板47的相对位置及连接关系相同。

相比图2至图6中的螺栓48与螺母49的位置,图7至图9中螺栓48’与螺母49’的位置相反。即螺母49’能够支撑杆43’的安装槽431’结合,螺母49’设置于安装槽431’内。限位垫片44’设置在螺栓48’的头部482’和衬套46’之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