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鱼缸超声波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710阅读:1011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鱼缸超声波清洗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清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手持式鱼缸超声波清洗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清洗工艺是清洗行业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利用超声波空化作用通过水等介质对污物撞击剥离从而实现清洗,具有清洗洁净度高、速度块、污染小的优点。目前,市场上的超声波清洗技术均是将超声波换能器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换能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动能,通过水与清洁剂的混合体传导至被清洗物体表面,但是上述技术多用于工业清洗设备,且工商业用设备体积较大,使用成本较高,尤其对于生活中易产生污垢的水族箱及鱼缸内壁均无法操作,在清洗过程中由于污垢杂质等均被剥离,然后残留在清洗液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手持式鱼缸超声波清洗器,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清洗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持式鱼缸超声波清洗器,包括与电源插头电连接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通过导线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固定在带有伸缩接头的伸缩手柄表面,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水管接口,所述水管接口安装于防护罩的表面,于所述防护罩的表面还与伸缩手柄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防护罩的内部通过螺纹管连接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连接,在所述螺纹管的外周、沿所述防护罩的内壁还卡接海绵。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电源模块由水泵电源模块及超声波电源模块组成;

在所述防护罩的表面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铰轴与伸缩手柄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防护罩为碗形罩壳体,沿所述防护罩的外周密集开设多个开孔;

所述开孔为圆形孔;

于所述水泵的另一端还连接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伸缩手柄、伸缩接头的布置实现了对手柄长度的灵活调节,满足家庭及普通用户的日常使用,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利用超声波换能器、开设圆孔的碗形防护罩能对鱼缸内壁污垢杂质有效剥离,海绵的设置能将带有污垢杂质的水过滤转换为洁净水,海绵也可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节约了使用成本,造价低廉,清洗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源插头;2、电源模块;3、导线;4、伸缩手柄;5、水泵;6、出水管;7、进水管;8、固定座;9、防护罩;10、超声波换能器;11、伸缩接头;12、螺纹管;13、海绵;14、水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手持式鱼缸超声波清洗器包括与电源插头1电连接的电源模块2,电源模块2由水泵电源模块及超声波电源模块组成。电源模块2通过导线3与水泵5连接,水泵5固定在带有伸缩接头11的伸缩手柄4表面,水泵5的一端通过进水管7连接水管接口14,水管接口14安装于防护罩9的表面,在上述防护罩9的表面、在伸缩手柄4的一端还通过固定座及铰轴活动连接,上述固定座8也设置于防护罩9的表面。如图5所示,在防护罩9的内部通过螺纹管12连接超声波换能器10,超声波换能器10通过导线3与电源模块2连接,在螺纹管12的外周、沿防护罩9的内壁还卡接用于过滤污垢杂质海绵13,在防护罩9的内壁设置配合海绵13的卡槽(图中未示出),以此防止海绵13脱落。如图3所示,上述防护罩9为碗形罩壳体,沿防护罩9的外周密集开设多个开孔,上述开孔为圆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调节伸缩接头11来实现对伸缩手柄4长度的调节,当伸缩手柄4的长度调节至合适位置后,通过铰轴及固定座8再次调整防护罩9相对伸缩手柄4的角度,调节完毕后通过锁紧装置锁紧,使防护罩9无法相对于铰轴作转动。将电源插头1插入插座接通电源,水泵5工作,将带有超声波换能器10的防护罩9埋入水中,防护罩9的底面与鱼缸壁面贴平,超声波换能器10通过机械震荡将能量通过水、以及防护罩9上开设的圆形孔穿透至鱼缸内壁上的污垢,使其震动并剥离于鱼缸内壁,污垢通过防护罩9上的圆形孔进入防护罩9内部,然后经过海绵13,海绵13将带有污垢的水过滤后通过水泵5、进水管7抽取,然后再通过出水管6排回至鱼缸,当清洗完毕后将海绵13取出清洗干净后再次放入防护罩9内部重复使用。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