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
背景技术:
保证饲料投喂量是养鱼成功的保证,它既能使鱼吃饱吃好,又不至于造成饲料浪费。投饵机的选择及使用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很快,随着各地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采用机械代替人工投饲已被普遍认可。机械投饲有以下好处:节约饲料,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节约了劳动支出,增加了鱼的产量。投饵机有定时定量功能,设定好之后设备自动运行即可,手工投喂可以根据鱼的进食速度确定投喂速度和投喂量,残饵较少,较少污染水质的可能性,但是传统的手工投喂投入的劳动量大,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更加省力的手动投喂装置成为本行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更加省力的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饵料的容纳筒、用于控制容纳筒放料速度的控制闸、用于抛撒饵料的抛撒盘、用于驱动抛撒盘的驱动机构以及支架,所述容纳筒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容纳筒内固定有导料漏斗,所述控制闸位于导料漏斗的下出口处,所述抛撒盘转动安装在容纳筒内,所述抛撒盘位于导料漏斗的下出口的正下方,容纳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抛出饵料的抛撒口,抛撒口位于抛撒盘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螺母、控制杆、摩擦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所述丝杆水平设置,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螺母和丝杆配合,所述控制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架上,所述控制杆上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上滑动安装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固定在螺母上,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分别转动安装在控制杆的两端,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摩擦轮固定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固定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抛撒盘。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闸包括第一控制片、第二控制片、第一控制柄、第二控制柄,第一控制片的一端、第二控制片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导料漏斗的下出口上,所述第一控制柄、第二控制柄分别固定在第一控制片的另一端、第二控制片的另一端,所述容纳筒的侧壁开设有滑动槽,第一控制柄、第二控制柄经由滑动槽穿出至容纳筒外。
作为优选,所述抛撒盘包括圆盘基板以及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固定在圆盘基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抛撒盘的轴线和垂直线之间的角度为10°和3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的投喂速度和投喂量可以根据现场的鱼的进食速度,人工控制,残饵较少,相对传统的手工投喂,使用上更加省力方便;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结合现有的自行车实现设备安装改造,利用自行车的灵活性,可以方便更换投喂地点并装运饵料,适用于户外的淡水鱼塘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闸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抛撒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饵料的容纳筒1、用于控制容纳筒1放料速度的控制闸2、用于抛撒饵料的抛撒盘3、用于驱动抛撒盘3的驱动机构以及支架4,所述容纳筒1固定在支架4上,所述容纳筒1内固定有导料漏斗5,所述控制闸2位于导料漏斗5的下出口处,所述抛撒盘3转动安装在容纳筒1内,容纳筒1上端开设有用于倒入饵料的入料口,所述抛撒盘3位于导料漏斗5的下出口的正下方,容纳筒1的侧壁上开设有抛出饵料的抛撒口11,抛撒口11位于抛撒盘3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61、螺母62、控制杆63、摩擦轮64、第一链轮65、第二链轮66、第一锥齿轮67以及第二锥齿轮68,所述丝杆61水平设置,所述丝杆61转动安装在支架4上,所述螺母62和丝杆61配合,所述控制杆63的一端铰接在支架4上,所述控制杆63上开设有控制槽631,所述控制槽631上滑动安装有连接销69,所述连接销69固定在螺母62上,第一链轮65、第二链轮66分别转动安装在控制杆63的两端,所述第一链轮65、第二链轮66通过链条610连接,所述摩擦轮64固定第一链轮65,第二链轮66固定第一锥齿轮67,第二锥齿轮68转动安装在支架4上,所述第一锥齿轮67和第二锥齿轮68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68固定抛撒盘3。所述控制闸2包括第一控制片21、第二控制片22、第一控制柄23、第二控制柄24,第一控制片21的一端、第二控制片2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导料漏斗5的下出口上,所述第一控制柄23、第二控制柄24分别固定在第一控制片21的另一端、第二控制片22的另一端,所述容纳筒1的侧壁开设有滑动槽12,第一控制柄23、第二控制柄24经由滑动槽12穿出至容纳筒1外。所述抛撒盘3包括圆盘基板31以及隔离片32,所述隔离片32固定在圆盘基板31上。所述抛撒盘3的轴线和垂直线之间的角度为10°和30°。
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支架4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上,支起自行车的支撑脚,将饵料倒入容纳筒1,通过转动丝杆61,可以使得螺母62直线移动,从而控制控制杆63转动,摩擦轮64压在自行车后轮上,人力踩动自行车,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后轮带动摩擦轮64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链轮65,第二链轮66和第一锥齿轮67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锥齿轮68和抛撒盘3转动,拨动第一控制柄23、第二控制柄24,使得原本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控制闸2,被打开,饵料从上至下经由控制闸2下落至抛撒盘3,被高速转动的抛撒盘3实现加速,并经由抛撒口11被告诉抛撒而出,实现饲料投喂。
本实施例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的投喂速度和投喂量可以根据现场的鱼的进食速度,人工控制,残饵较少,相对传统的手工投喂,使用上更加省力方便;用于淡水养鱼的投喂装置结合现有的自行车实现设备安装改造,利用自行车的灵活性,可以方便更换投喂地点并装运饵料,适用于户外的淡水鱼塘的使用场景。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