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扎手枝叶剪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0751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扎手枝叶剪简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修剪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不扎手枝叶剪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树木的修剪养护,首先是为了调整树木的生长状况,使其自身的营养供应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无效的竞争、浪费。园林植物通过适当的修建,调节根冠比的平衡,可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青壮龄苗木的旺盛生长往往会造成枝叶的过分郁闭,树冠内膛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极易诱发病虫害。通过修剪及适当疏枝,可增加树冠内膛的通风与透光度,使枝条生长粗壮,降低冠内的相对湿度,提高苗木的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传统的植物修剪装置容易在修剪的过程中扎到使用者的手,而且无法实时检测剪力的大小,因此需要一种不扎手枝叶剪简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不扎手枝叶剪简易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不扎手枝叶剪简易装置,包括剪体、剪切头、显示屏和电源开关,所述剪体端部设置有所述剪切头,所述剪切头旁侧设置有销钉,所述销钉旁侧设置有曲别针,所述剪体另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剪体上设置有所述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旁侧设置有所述显示屏,所述剪体内部设置有干电池,所述干电池旁侧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剪切头内部设置有力感应器。

上述结构中,当使用者需要进行园林修剪工作时,将所述套筒安装在所述剪体上,由于增加了手握部分的长度,可以很好的防止扎手,使用者需要检测剪力大小时,通过打开所述电源开关让装置通电,所述力感应器可以实时检测所述剪切头处剪力的大小信息,并将剪力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所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接收到信号后,将电信号通过导线传递给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将剪力信息实时显示在上面供使用者观察。

为了进一步提高枝叶剪简易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剪切头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销钉上,所述销钉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剪体上,所述曲别针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剪体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枝叶剪简易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套筒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剪体上,所述电源开关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剪体上,所述显示屏胶接在所述剪体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枝叶剪简易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干电池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剪体内,所述控制主机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剪体内,所述力感应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剪体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枝叶剪简易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干电池、所述力感应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源开关通过导线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增加手持套筒来保证修剪时不会扎到使用者的手,而且能够实时检测剪力的大小,供使用者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扎手枝叶剪简易装置的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扎手枝叶剪简易装置的内部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套筒;2、剪体;3、曲别针;4、销钉;5、剪切头;6、显示屏;7、电源开关;8、干电池;9、控制主机;10、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不扎手枝叶剪简易装置,包括剪体2、剪切头5、显示屏6和电源开关7,剪体2端部设置有剪切头5,剪切头5用来施力进行剪切作业,剪切头5旁侧设置有销钉4,销钉4用来固定剪切头5和剪体2,销钉4旁侧设置有曲别针3,曲别针3用来支撑剪体2和剪切头5,剪体2另一端设置有套筒1,套筒1用来增加手持部分的长度,防止修剪作业时扎手,剪体2上设置有电源开关7,电源开关7用来控制装置的通电情况,电源开关7旁侧设置有显示屏6,显示屏6用来实时显示剪力信息,剪体2内部设置有干电池8,干电池8用来为装置通电,干电池8旁侧设置有控制主机9,控制主机9是整个装置的控制中心,剪切头5内部设置有力感应器10,力感应器10用来实时检测剪力的大小。

上述结构中,当使用者需要进行园林修剪工作时,将套筒1安装在剪体2上,由于增加了手握部分的长度,可以很好的防止扎手,使用者需要检测剪力大小时,通过打开电源开关7让装置通电,力感应器10可以实时检测剪切头5处剪力的大小信息,并将剪力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控制主机9,控制主机9接收到信号后,将电信号通过导线传递给显示屏6,显示屏6将剪力信息实时显示在上面供使用者观察。

为了进一步提高枝叶剪简易装置的使用功能,剪切头5通过螺纹固定在销钉4上,销钉4通过螺纹固定在剪体2上,曲别针3通过卡槽固定在剪体2上,套筒1通过螺纹固定在剪体2上,电源开关7通过卡扣固定在剪体2上,显示屏6胶接在剪体2上,干电池8通过卡槽固定在剪体2内,控制主机9通过卡槽固定在剪体2内,力感应器10通过卡槽固定在剪体2内,控制主机9与干电池8、力感应器10、显示屏6和电源开关7通过导线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