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抽薹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3779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蒜抽薹助力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蔬菜采摘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大蒜抽薹助力器。



背景技术:

蒜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蒜薹是从大蒜中抽出的茎,蒜薹在抽出时十分困难,蒜薹的周围生长有层层包叶,抽取时如果提取过高,容易断在包叶中,蒜薹的长度就会过短,影响蒜薹的产量,目前,蒜薹的摘取还停留在手工阶段,没有有效的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方便的大蒜抽薹助力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蒜抽薹助力器,包含储气箱、打气筒、气管、拉线、按压柄、连接杆及助力机构,通过打气筒向储气箱中打气达到一定压力,所述打气筒与储气箱之间设有单向阀,使储气箱中气体不泄露,按压柄上设有拉线,当压下按压柄时拉动拉线,助力机构上的钳夹合拢夹持大蒜,同时旋转针扎入大蒜,钳夹加紧旋转针扎入大蒜中部即蒜薹上后旋转针旋转90°,带孔面向上,气孔打开向蒜薹中部打气,此时可容易将蒜薹抽出。

这样可以帮助容易的抽出蒜薹,减轻劳动力,提高产量同时不影响大蒜的继续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助力器结构图;

图3为旋转针工作原理图;

图4为旋转针结构图;

图5为旋转针旋转原理图;

图纸序列号名称如下:11:储气箱,12:安全阀,13:压力表,14:打气筒,15:气管,16:拉线,17:按压柄,19:连接杆,18:助力机构,18-1:钳夹,18-2:胶垫,18-3:旋转针,18-4:限位块,18-5:支撑架,18-6:进气块,18-7:连杆机构,18-8:钳夹压簧,18-9:旋转压簧,18-10: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大蒜抽薹助力器包含储气箱(11)、打气筒(14)、气管(15)、拉线(16)、按压柄(17)、连接杆(19)及助力机构(18),所述助力机构由钳夹(18-1)、胶垫(18-2)、旋转针(18-3)、限位块(18-4)、支撑架(18-5)、进气块(18-6)、连杆机构(18-7)、钳夹压簧(18-8)、旋转压簧(18-9)及拉簧(18-10),通过打气筒(14)向储气箱(11)中打气达到一定压力,所述打气筒(14)与储气箱(11)之间设有单向阀,使储气箱(11)中气体不泄露,所述按压柄(17)上设有拉线(16),所述拉线(16)通过两个钳夹中的压簧(18-8)连接两个钳夹(18-1),所述钳夹(18-1)后端安装有连杆机构(18-7),所述连杆机构(18-7)与进气块(18-6)通过支撑架(18-5)安装在一起,当压下按压柄(17)拉动拉线(16)时两个钳夹(18-1)后端压缩钳夹压簧(18-8),前端合拢夹持大蒜蒜茎,连杆机构(18-7)推动进气块(18-6)向前运动,同时旋转针(18-3)向前运动扎入大蒜,限位块(18-4)限制旋转针(18-3)在两个钳夹(18-1)中间运动,当钳夹(18-1)加紧蒜茎,旋转针(18-3)扎入大蒜中部即蒜薹上,继续压下按压柄(17)旋转针(18-3)旋转90°,带孔面向上,气孔打开向蒜薹中部打气,旋转针(18-3)扎入将蒜薹扎断,旋转针(18-3)打气蒜薹可轻松被抽出。

如图3、4所示旋转针(18-3)可在进气块(18-6)中旋转,进气块(18-6)上端接气管(15),当旋转针(18-3)尾端孔与进气块(18-6)进气孔对应时气体通过旋转针(18-3)进入旋转针头处,所述旋转针(18-3)针头为顶端为扁平状,且扁平面上一侧有开口。

如图5所示所述拉线(16)与旋转针(18-3)通过钳夹(18-1)外侧旋转压簧(18-9)连接,使旋转针旋转90°,拉簧(18-10)与旋转针(18-3)连接,若按压柄(17)松开,拉簧(18-10)可将旋转针(18-3)拉回原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