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光催化杀菌机构的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404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光催化杀菌机构的鱼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光催化杀菌机构的鱼缸。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追求居室环境美化成为时尚。家庭居室放置鱼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情趣。

但是很多饲养过观赏的都有体验就是观赏鱼比较难饲养,很容易死掉,观赏鱼不易于饲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鱼缸换水过程费时费力,伺养者有时无暇顾及,换水不及时导致水浑浊,水中的细菌大量滋生,使鱼赖以生存的环境恶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鱼缸稍有换水不及时,就会导致细菌滋生,水质恶化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带有杀菌功效,适当的降低鱼缸内水的更换频次的具有光催化杀菌机构的鱼缸。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光催化杀菌机构的鱼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一侧设有控制器,缸体的上端为开口部,开口部上罩有缸盖,缸体内设置有光催化杀菌机构,光催化杀菌机构包括与缸盖平行的蜂窝状光触媒板,缸体的内侧拐角处设有竖直滑道,蜂窝状光触媒板的角部设有滑块,滑块嵌入竖直滑道中使蜂窝状光触媒板与缸体形成滑动连接,缸盖的下端面设有紫外灯管和风筒,风筒的出风口朝向缸体的底部,蜂窝状光触媒板的下端面还铰接有若干导风管,导风管不工作时折叠于蜂窝状光触媒板的下端面,导风管工作时伸向缸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竖直滑道上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有第一级卡位、第二级卡位和第三级卡位,各级卡位与滑块之间相卡接,滑块连接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导风管为可伸缩导风管,导风管的长度小于第三卡位到缸体底部的长度,大于第一级卡位到缸体底部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导风管为两根以上。

优选地,所述紫外灯管为防雾紫外灯管。

优选地,所述缸盖上设有回风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紫外灯管照射蜂窝状光触媒板,对鱼缸内起到良好的杀菌作用,在风机的鼓风作用下和导风管的导风作用下,使水部外的经过杀菌的空气进入水内,对水内进行杀菌,对鱼缸内部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降低更换水的频次,节省了人力,提高饲养的鱼类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蜂窝状光催化剂板不工作状态下具有光催化杀菌机构的鱼缸示意图;

图2为蜂窝状光催化剂板工作状态下具有光催化杀菌机构的鱼缸示意图。

其中,1为缸体,2为缸盖,3为蜂窝状光触媒板,4为竖直滑道,5为滑块,6为紫外灯管,7为风筒,8为控制器,9为水面,10为导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光催化杀菌机构的鱼缸,包括缸体1,缸体1的一侧设有控制器8,缸体1的上端为开口部,开口部上罩有缸盖2,缸盖2上设有回风口。缸体1内设置有光催化杀菌机构,光催化杀菌机构包括与缸盖平行的蜂窝状光触媒板3,缸体1的内侧拐角处设有竖直滑道4,蜂窝状光触媒板3的角部设有滑块5,滑块嵌入竖直滑道4中使蜂窝状光触媒板3与缸体1形成滑动连接,缸盖2的下端面设有紫外灯管6和风筒7,风筒7的出风口朝向缸体1的底部,紫外灯管6为防雾紫外灯管,蜂窝状光触媒板3的下端面还铰接有两根以上的导风管10,导风管10不工作时折叠于蜂窝状光触媒板3的下端面,导风管工作时伸向缸体1的底部。

竖直滑道4上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有第一级卡位、第二级卡位和第三级卡位,各级卡位与滑块之间相卡接,滑块连接控制器8。

导风管10为可伸缩导风管,导风管10的长度小于第三卡位到缸体底部的长度,大于第一级卡位到缸体底部的长度。

该具有光催化杀菌机构的鱼缸的工作原理为:鱼缸刚更换水阶段不需要杀菌,此时光催化杀菌机构处于不工作状态,蜂窝状光触媒板3位于鱼缸盖的下端面处,风筒处于关闭状态,导风管10处于折叠状态,紫外灯管6关闭,当鱼缸内的水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启动光催化杀菌机构,此时控制蜂窝状光触媒板向下运动,运动至接近水面处,风筒7开启,导风管10伸向缸体底部,紫外灯管6开启,进而开启整个光催化杀菌过程。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