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游生物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961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游生物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浮游生物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动能力,但其游动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灵活游动。

传统的采集装置,单次采集的浮游生物数量过少,需要多次采集以保证浮游生物的数量,增加了采集操作的难度,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游生物采集装置,解决了采集装置单次采集浮游生物数量过少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包括浮板,所述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采集容器,所述采集容器的底部连通有吸取头,所述浮板上贯穿设置有采集管,所述采集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采集头,所述采集管的底端与采集容器内腔的顶部连通,所述浮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海绵,且过滤海绵的顶部与吸取头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采集头包括采集外壳,所述采集外壳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采集外壳的一侧通过弹簧合页活动连接有胶皮块。

所述吸取头包括吸取外壳,所述吸取外壳的内腔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和海绵块。

优选的,所述采集容器上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杆与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海绵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有金属块。

优选的,所述浮板内腔的两侧且位于定位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胶皮块配合设置的海绵垫。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浮游生物采集装置,通过采集头和吸取头的改良,以及采集容器、采集管和过滤海绵的配合使用,增加了单次采集的浮游生物数量,降低了采集操作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集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取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板、2采集容器、3采集管、4采集头、41胶皮块、42定位块、 43海绵垫、44采集外壳、5连接板、6吸取头、61吸取外壳、62过滤网板、 63海绵块、7过滤海绵、8限位环、9固定杆、10连接绳、11金属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包括浮板1,浮板1内腔的两侧且位于定位块4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胶皮块41配合设置的海绵垫43,浮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采集容器2,采集容器 2上套设有限位环8,限位环8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杆9与连接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采集容器2的底部连通有吸取头6,浮板1上贯穿设置有采集管3,采集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采集头4,采集管3的底端与采集容器2内腔的顶部连通,浮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海绵7,且过滤海绵7的顶部与吸取头6的底部固定连接,过滤海绵7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绳10固定连接有金属块11。

采集头4包括采集外壳44,采集外壳44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 42,定位块42远离采集外壳44的一侧通过弹簧合页活动连接有胶皮块41。

吸取头6包括吸取外壳61,吸取外壳61的内腔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62和海绵块63。

采集时,将采集装置竖直放入水中,水中的大颗粒杂质通过过滤海绵7、海绵块63和过滤网板62的过滤后被去除,以此进行采集操作,采样时,将胶头滴管伸入采集管3中进行采样操作。

综上所述,该浮游生物采集装置,通过采集头4和吸取头6的改良,以及采集容器2、采集管3和过滤海绵7的配合使用,增加了单次采集的浮游生物数量,降低了采集操作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