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喂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869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喂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饲喂栏。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饲喂栏,通常包括一使用铰链等结构连接的栏门,供牲畜出入;而为了保证牲畜不至逃逸,通常要设置较为坚固的栏门。对于横向开启的栏门来说,无论栏门是否开启,其连接部分的铰链等长期承受门体重量,易发生变形等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栏门通常依靠一定形式的锁定机构闭锁栏门,而长期使用中闭锁机构易发生锈蚀等老化问题。现有的一些产品通过加强铰链结构提高栏门的耐用性,但治标不治本,难以彻底解决栏门连接部分易损坏、闭锁机构老化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饲喂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饲喂栏栏门连接部分易损坏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包括用于围成饲喂区域的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栏门;所述主体设置有至少1个开放侧面,所述主体的其他侧面设置有用于阻隔的栏杆;所述栏门活动连接至所述开放侧面上,可沿所述主体表面进行升降运动。

可选的,所述开放侧面为母线平行于地面的正圆柱面;所述栏门形状与所述开放侧面形状配合。

可选的,所述栏门的下边缘下降至与所述主体下表面接触时,所述栏门的轴线位于所述主体下表面上方。

可选的,所述开放侧面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栏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中,并可沿所述导向结构运动。

可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与所述开放侧面形状相符的导轨,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与所述导轨配合的凸起部。

可选的,所述导轨上部宽度增加,形成转动区;所述导轨及转动区的形状和尺寸分别被设置为,所述凸起部无法在所述导轨内转动,且可在所述转动区内转动。

可选的,所述栏门朝向所述主体内部的侧面光滑。

可选的,所述栏门上设置有供抓握的抓握部;所述抓握部为设置于所述栏门背向所述主体内部的侧面上的凸出部分,或者为设置于所述栏门上部的镂空部分。

可选的,沿所述主体底面中部,设置有朝向上方凸起的防卧杆。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饲喂栏通过将栏门由水平开启转变为升降开启,避免使用了容易损坏的铰链结构,且笼门关闭时与主体的连接部分受力很小或不受力,从而减小了连接部分的损耗,提高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栏门依靠自重进行锁闭,不需要增设额外的锁闭机构,结构简单,避免了锁闭机构可能发生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以栏门内侧为观察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以栏门外侧为观察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以栏门内侧为观察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以栏门外侧为观察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如图所示,基于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饲喂栏,包括用于围成饲喂区域的主体1,还包括栏门2;所述主体1设置有至少1个开放侧面11,所述主体1的其他侧面设置有用于阻隔的栏杆;所述栏门2活动连接至所述开放侧面11上,可沿所述主体1表面进行升降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主体1围成规则形状的饲喂区域,内设饲喂槽3,以便于规模化设置。所述饲喂区域的较佳可选形状是矩形,此时较佳的选择是将饲喂区域的一条短边对应的主体1侧面设置为开放侧面11,以供牲畜出入。所述主体1的其他侧面设置有用于阻隔牲畜的栏杆。特别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栏门2活动连接至所述开放侧面11,可沿所述主体1表面进行升降运动;当所述栏门2降至底部,栏门2的下边缘与主体1底面接触时,栏门2受力主要由主体11下边缘或底部固定板提供。所以与现有技术中的饲喂栏栏门对比,本实施例中的栏门没有使用铰链等较为脆弱的连接结构,并且在栏门关闭时,栏门与主体的连接处受力很小或不受力,减小了连接部分的损耗。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饲喂栏通过将栏门由水平开启转变为升降开启,避免使用了容易损坏的铰链结构,且笼门关闭时与主体的连接部分受力很小或不受力,从而减小了连接部分的损耗,提高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栏门依靠自重进行锁闭,不需要增设额外的锁闭机构,结构简单,避免了锁闭机构可能发生的损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开放侧面11为母线平行于地面的正圆柱面;所述栏门2形状与所述开放侧面11形状配合。

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开放侧面11的优选形状。通过将开放侧面11设置为母线平行于地面的正圆柱面,并将栏门2设置为与开放侧面11配合的形状,可以将栏门2的运动轨迹限制为圆弧的一部分。若开放侧面11设置为平面,则开启时的受力为竖直方向,容易被牲畜顶起;而本实施将开放侧面11和栏门2设置为圆弧面,开启时栏门2的受力方向为受力点在圆弧面上的切向,随着栏门2的运动受力方向不断变化,使得牲畜更加难以自主开启,提高了闭锁强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栏门2的下边缘下降至与所述主体1下表面接触时,所述栏门2的轴线位于所述主体1下表面上方。

本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是,通过限制栏门的形状,来控制栏门的受力方向。当栏门的轴线满足上述条件时,当牲畜推顶栏门时,栏门所受到的压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有大概率是向下的,所以栏门很难升起,从而保证了闭锁强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开放侧面11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立柱12,所述立柱12上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栏门2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中,并可沿所述导向结构运动。

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栏门2与主体1的连接结构。需要说明的时,除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滑动结构外,所述栏门2与主体1之间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其他形式的连接方式,以提高栏门2与主体1之前的连接强度、降低滑动阻力或提供阻尼等等。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与所述开放侧面11形状相符的导轨13,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与所述导轨13配合的凸起部21。所述凸起部21设置于所述导轨13中,可沿所述导轨13滑动。所述凸起部21与所述栏门2固定设置,因此当凸起部21沿导轨13运动时,栏门2也被限制为沿主体1的开放侧面11运动。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13上部宽度增加,形成转动区131;所述导轨13及转动区131的形状和尺寸分别被设置为,所述凸起部21无法在所述导轨13内转动,且可在所述转动区131内转动。

当所述栏门2开启时,为了放置栏门2,本实施方式进一步提供了导轨13的另一种可选结构。导轨13上部宽度增加,形成了可供凸起部21在其内部转动的转动区131,当凸起部21位于导轨13内且尚未进入所述转动区131,即栏门2向上开启的过程中,凸起部21无法在导轨13内转动,保证了栏门2贴合于主体1的开放侧面11运动;当凸起部21运动至所述转动区131后,可在所述转动区131内转动,进而栏门2也能够大致以凸起部21为轴转动,直至平放于主体1上表面。

应当理解,除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滑动结构外,所述栏门与主体之间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其他形式的连接方式;所述其他形式的连接方式应当保证当所述栏门上升至其凸起部位于所述转动区内时,不限制所述栏门的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栏门2朝向所述主体1内部的侧面光滑。为了尽可能降低摩擦力,防止牲畜顶起栏门2,将栏门2内侧面设置为尽可能光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栏门2上设置有供抓握的抓握部22;所述抓握部22为设置于所述栏门2背向所述主体1内部的侧面上的凸出部分,或者为设置于所述栏门2上部的镂空部分。为了便于人员抬起栏门,在栏门上设置抓握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沿所述主体1底面中部,设置有朝向上方凸起的防卧杆14。为了防止牲畜在饲喂栏中卧倒而不进食,在主体1中部设置防卧杆14,以便牲畜卧倒后进行刺激,促使牲畜站立进食。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