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
背景技术:
修枝育苗剪又叫整枝剪、枝剪,是一种园艺工具,主要用于修枝之用,修剪病虫害枝条,保持树体美观或用于果树育苗,分枝培育。
常规技术中的修枝育苗剪使用局限为:一般要配备多种大小规格的修枝育苗剪才能适应多种尺寸的枝条,且一般是由小至大修剪或由大至小修剪,经常更换修枝育苗剪,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双半月状刃部或直线形刃部没有自固定功能,枝条易滑出脱落;现有专利中有刃部设置刃齿的修枝育苗剪,但没有与之匹配的固形结构,单靠刃齿固定枝条稳定性较差,且会加速刃齿的磨损。常规技术中修枝育苗剪常见故障有:夹皮、不张口、掉螺丝、短弹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效率高、不易滞涉、夹皮、短弹簧、可同时适用于育苗和修剪苗木整枝的修枝育苗剪。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连接两个主体的旋转节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结构一致,根据轴线对称分布,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从左至右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刃部、第二刃部、第一柄部和第二柄部;其中第一刃部内侧均规则分布有刃齿,第一柄部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握把、第二柄部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握把;第一刃部由左至右逐渐远离轴线,第二刃部由左至右逐渐接近轴线。
上述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中,第一柄部上与第一握把对应位置靠近轴线,两个第一柄部上对应位置间距不大于人单手掌握距离。
上述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中,第二柄部上与第二握把对应位置远离轴线,两个第二柄部上对应位置间距大于15cm。
上述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中,第一柄部上与第一握把对应位置外侧及第二握把内侧设置有与手掌相适应的橡胶垫或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靠近旋转节构的第一柄部上设置有第一握把,优选的一对第一握把间距不大于人单手掌握距离,实现了单手握剪、小位移小杠杆修枝的功能,结合第一刃部上规则分布的刃齿,可以稳定、快速地修剪数目繁多的细小枝节,工作效率高;在远离旋转节构的第二柄部上设置有第二握把,优选的一对第二握把间距大于15cm,保证了双手操作使力的空间,实现了双手大位移大杠杆修枝的功能,结合第一刃部上规则分布的刃齿,可以轻松、稳定地修剪粗大的枝节,稳定性好,同时由于内侧是第二柄部而手握着第二握把,闭合时一对第二柄部优先贴合,使力时可以无顾忌压合双手,不用担心用力过大,剪断枝节后夹伤双手;由于随时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具体情况调整握把的选择,不再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修枝育苗剪,同时可以一次性将大小枝节全部修剪完毕,不再需要分级不断重复修剪动作;第一刃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平行或外宽内窄锥形设计,而选用外窄内宽的倒锥形设计,这样即使枝条滑动也会向修枝育苗剪内部滑动,无法滑出,具有自固锁功能,配合刃齿更能保证修枝的成功率和稳定性;一对第一刃部和一对第二刃部配合形成的类菱形空间可以在修剪粗大枝节时起到明显的稳固作用,并且减少力的浪费(所有分力均指向菱形中间),若在旋转节构上增加限位设计,该菱形空间甚至可以用作实现枝干造伤的功能,对于育苗领域多项技术操作(稼接、软化后大角度分枝、固锁水分等)均有明显帮助;优选的设置橡胶垫或海绵垫,可以明显缓解手掌疲劳、增加握部摩擦力,使本实用新型更舒适、省力;本实用新型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夹弹簧小刃口设计,因此不再会发生常规技术中易出现的滞涉、夹皮、短弹簧故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刃部1、刃齿2、第二刃部3、旋转节构4、第一柄部5、第一握把6、第二柄部7、第二握把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连接两个主体的旋转节构4;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结构一致,根据轴线对称分布,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从左至右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刃部1、第二刃部3、第一柄部5和第二柄部7;其中第一刃部内侧均规则分布有刃齿2,第一柄部5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握把6、第二柄部7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握把8;第一刃部1由左至右逐渐远离轴线,第二刃部3由左至右逐渐接近轴线;第一柄部5上与第一握把6对应位置靠近轴线,两个第一柄部5上对应位置间距设计为6cm(2/3人单手掌握距离);第二柄部7上与第二握把8对应位置远离轴线,两个第二柄部7上对应位置间距15cm;第一柄部5上与第一握把6对应位置外侧及第二握把8内侧设置有与手掌相适应的橡胶垫。
实施例2
一种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连接两个主体的旋转节构4;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结构一致,根据轴线对称分布,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从左至右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刃部1、第二刃部3、第一柄部5和第二柄部7;其中第一刃部内侧均规则分布有刃齿2,第一柄部5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握把6、第二柄部7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握把8;第一刃部1由左至右逐渐远离轴线,第二刃部3由左至右逐渐接近轴线。
实施例3
一种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连接两个主体的旋转节构4;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结构一致,根据轴线对称分布,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从左至右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刃部1、第二刃部3、第一柄部5和第二柄部7;其中第一刃部内侧均规则分布有刃齿2,第一柄部5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握把6、第二柄部7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握把8;第一刃部1由左至右逐渐远离轴线,第二刃部3由左至右逐渐接近轴线;第一柄部5上与第一握把6对应位置靠近轴线,两个第一柄部5上对应位置间距设计为9cm(人单手掌握距离);第二柄部7上与第二握把8对应位置远离轴线,两个第二柄部7上对应位置间距20cm。
实施例4
一种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连接两个主体的旋转节构4;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结构一致,根据轴线对称分布,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从左至右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刃部1、第二刃部3、第一柄部5和第二柄部7;其中第一刃部内侧均规则分布有刃齿2,第一柄部5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握把6、第二柄部7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握把8;第一刃部1由左至右逐渐远离轴线,第二刃部3由左至右逐渐接近轴线;第一柄部5上与第一握把6对应位置靠近轴线,两个第一柄部5上对应位置间距设计为6cm(2/3人单手掌握距离);第一柄部5上与第一握把6对应位置外侧及第二握把8内侧设置有与手掌相适应的海绵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仅为了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